崇禎七年七九八 嘉峪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七年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七九八 嘉峪關

七九八 嘉峪關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5日  作者:竹下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竹下梨 | 崇禎七年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第639章

他說這話的時候,滿臉兇橫,哪有在那些文官們面前唯唯諾諾時候樣子。

董策又是沉默,他也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原來郭汝磐身邊那些騎兵,都是靠著從這里流入的戰馬組建的。不過正如劉大器所言,這事兒也怪不了別人,要怪只怪朝廷沒錢,只怪朝廷監管不嚴。

“算了,算了,不說這些破事兒了,說起來便讓人心煩!”

劉大器擺擺手,便把這個話題撇到一邊兒,跟董策說一些輕松的事兒。他就在西北邊陲,對這里的風俗民情、山川、地勢等等,都是了如指掌,而且這人其實說話頗為風趣,聽他說話倒也是很有意思。

兩人邊走邊說,一路行來,也是變的熟稔許多。

傍晚時分,隊伍抵達嘉峪關。這還是走的慢了點,若是快馬加鞭的話,中午時分就能到。

早就得到了消息,嘉峪關游擊將軍種大梁率兵出城迎接。

種大梁大約四十歲上下,長得不高,身材干瘦,面皮還有些發黃,看著有點兒病蔫蔫的樣子。那一身鐵甲穿在他身上,顯得空空蕩蕩,就跟套在一根木棍上似的。

此人雖然其貌不揚,但實際上卻是戰功卓著,自擔任嘉峪關游擊將軍以來,大小戰不下十次,殺敵甚重,在這甘肅鎮中也是數得上的響當當的將領。

種大梁先向劉若宰見禮,而后又向劉大器行禮。劉大器把董策等人向他介紹了一番,而后拉著種大梁,沖董策笑道:“你別看這廝病蔫蔫兒的,實際上厲害的緊。他乃是肅州衛武學世家出身,家學淵源,一身功夫全在手上。你看看他這雙手!”

說著,劉大器指了指種大梁那一雙生滿老繭,骨節粗大的大手,他比劃了一下,道:“他一掌下去,這么厚的一塊青磚,都能給拍的四分五裂。”

董策笑道:“那豈不是大開碑手?”

劉大器先是一愣,而后便是鼓掌大笑:“不錯,不錯!這名字起的好,董老弟,你真不愧是讀過書的,就是不一樣!這名字起的,當真是威武霸氣!哈哈,大開碑手!好,老種,以后你這家傳絕學就叫大開碑手了吧!”

“好!”種大梁也很喜歡這個名字,笑著點了點頭:“以前一直也沒個正兒八經的名字,董大人給起的這名字,好聽,又威武,我是極喜歡的。”

寒暄一番之后,大伙兒便是入城。眾人也終于見識到了這座萬里長城上數得著的雄關的風采。

在前世,董策曾經去過嘉峪關。看著這熟悉的景色,董策忽然喟然一嘆,心下有些黯然,一轉眼,便是數百年啊!

其實,嘉峪關的關城面積并不是很大,畢竟是一座防御性的軍事堡壘,又不是什么大城。種大梁手下有約摸九百人左右的兵力,其中有騎兵二百,其他的則都是步卒。除了這九百人之外,他還有五十人左右的家丁。

雖說嘉峪關城內面積不是很大,但容納城內本來的士卒加上劉若宰帶來的這兩千人,還是不成問題的。

一夜無話,第二日一大早,劉若宰便是率人又一次出發。只不過,這一次隊伍規模更大了一些,種大梁帶著手下騎兵及家丁加入了進來。他把嘉峪關的防務交給了手下的副將,那副將跟隨他多年,也是英勇善戰,頗有謀略,交給他,是可以放心的。

出嘉峪關一路向北。

走著走著,董策便是發現了不同。

剛出嘉峪關的時候,還是一片寸草不生的亂石戈壁,而望北走了一段距離,慢慢的竟然出現了稀稀落落的草地。不過這些草并不密集,顏色也是有點發黃,并不是那種很健康的綠色,而且長得很矮,近乎是趴在地面上的。

但是,出現了青草,就代表著周圍肯定是有水源的!就算在地表看不出來,在地下也肯定有。

越往前走,董策便越是驚詫。草地的面積更大了,而且由之前一塊兒一塊兒的變成現在連成一片。青草更加的茂盛茁壯,甚至偶爾還能看到一條清澈的小溪,向著西北方向流去。

劉大器向董策道:“這些小溪,最終都會匯入西弱水。”

董策暗暗記住了這個名字,想來,就是因為有這么一條河流及其支流的滋潤,才會養育出這片肥美豐饒的草原。只不過他是從來沒聽說過這條河的,想必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河逐漸干涸消失了。

又往前走了一段,就已經完全是一派草原風光了。大草原一望無際,這一片無窮的綠色,似乎一直蔓延到天邊,草原之上,時不時能瞧見一群黃羊快速的跑過。

又往前走了一陣兒,偶爾便能瞧見一兩個趕著羊群牛群的牧民。

這些牧民瞧見大隊的明軍官兵,都是嚇得驚慌失色,趕緊驅趕著自家的牲畜離開,也不知道是不是報兒信去了。

劉大器請示劉若宰應該怎么辦,要不要對這些牧民動手?劉若宰只是擺擺手沒說話,但他的意思顯然就是:不管他們,且由他們去。

又往前走了幾里之后,便瞧見草原上出現了不少帳篷,這些帳篷之間相互離得并不遠,總數量并不多,也就是幾十帳,估計人口也就一百出頭,顯然這里是某一個小部族的聚居地。

剛才碰到的那些驚慌失措帶著自家牲口離開的牧民,便都在這里。

他們這會兒,正在收拾家當,不少帳篷已經被拆掉放在了勒勒車上,董策瞧見這一幕,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絲笑意。這些人,反應的還真快,這是準備要逃了嗎?

其實完全沒這個必要,董策他們這次過來主要目的又不是殺人,怎么可能一上來就喊打喊殺?那樣豈不是完全失去了和解的可能?

只不過董策雖然這么想,這些牧民們可不知道呀!

他們瞧見了漢人的大批騎兵,第一個反應就是:他們要來圍剿咱們!咱們既然打不過,那就必須趕緊逃。

劉若宰把董策叫過來,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董策微微色變,道:“大人,這么早就把咱們的意圖給宣傳出去,搞得人盡皆知,妥當嗎?”

他有點兒不同意劉若宰的這個做法,是以說話的語氣也就沖了一些,不過這會兒董策也管不了這么多了。劉若宰倒是不以為意,只是擺擺手道:“去做就是!”

“是!”

董策無奈的應了一聲,轉身朝著自家這些家丁看了看,最后目光落在一個人身上。

正是董勇振,這廝雖然個兒不高,卻是中氣十足嗓門極大,干這事兒,最是合適不過。然后劉若宰又讓劉大器找了一個嗓門大,聲音洪亮還會蒙古話的士兵,這倒是不難找,畢竟肅州衛在西北邊陲,出了嘉峪關,就是蒙古人的地界兒了,本地人中會蒙古話的還真是不少。董策把那倆人叫在一起,仔細的叮囑了一番。倆人會意的點點頭,便是打馬向前。

嘿,想免費讀此書?快關注微信:和閱讀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Copyright(C)20122015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崇禎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