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六三四 排兵布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七年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六三四 排兵布陣

六三四 排兵布陣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5日  作者:竹下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竹下梨 | 崇禎七年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在樓車的后部,加了一個簡易的懸梯,用來爬上去。樓車本來只有正面有木板用來抵擋羽箭,現在變成了正面和左右都有木板,當然,左右兩邊的木板,實際上只是遮擋了靠近正面的那一半兒而已。這樣就已經足夠了,前面的和左右的擋板連成一片,足以抵擋絕大部分的羽箭,很大的增強了防御力。

挨個兒檢查完畢,石進和周仲二人便是向董策報告。

董策點點頭,開始安排。

“所有挨牌手,出列!向前三步走!”

董策策馬來到這陣列之前,沉聲喝道。

“是!”

挨牌手齊齊一聲大吼,上前三步。

“持盾!”董策又是喝道。

又是齊聲應是,挨牌手們紛紛把背在背后的大型挨牌接下來。平時為了方便攜帶,他們都是把盾牌背在背上的,若是拿在手里的話,不但占著一只手,由于挨牌的體型,便使得人活動就很有些不便了。

挨牌很大,足足有五尺多高,士卒們把挨牌往身前的地上這么一放,就算是站直了身子,這挨牌的上緣兒基本上也跟下巴齊平了。若是身子略略往下這么縮一縮,整個人就都能躲在挨牌的后面。

董策又道:“所有人,肩并肩,挨牌靠著挨牌,別露出什么縫隙來!”

他張開雙手,往中間兒這么一合,道:“所有人,都往中間靠一靠,擠一擠。”

“是!”

挨牌手們又是齊聲大吼。

之前訓練的時候,也是有類似的內容的,是以他們并不慌亂,想著訓練時候的樣子,身子挺直了,只是腳動,跺著小碎步,往中間靠過去。挨牌的寬度是大過人的橫寬的,所以很快,還沒等人挨上人,挨牌和挨牌就已經是互相緊靠著了,就像是在平地上筑起了一道五尺高,六丈寬的高大盾墻。看著就讓人生出一種難以摧毀的感覺,很是威風。

平臺之上的白麻子倒吸了一口涼氣兒,忽然覺得心里有點兒沒底了。

正所謂見微知著,白麻子跟官兵打了這么多年的交道,早就是煉就了一雙很毒的眼睛,官兵們是不是精銳,平素訓練如何,軍紀如何,是否能戰,他從幾個細節上就能瞧得明白。而毫無疑問,董策手底下這些兵,在之前和方才展現出來的素養,是他這些年來極少在官兵身上見到的。

必然乃是精銳。

且不管他如何作想,董策還在排兵布陣。

他瞧了一眼,便覺得這盾牌和盾牌之間似乎是挨得太過于密集了,反而是有些影響行動,便又是讓士卒們向兩邊散一散,使得挨牌和挨牌之間大約保持著三寸左右的距離。

如此在前進的時候,便是不容易受到挨牌的影響。

而后董策又是大聲命令道:“各殺手隊之第三兵,第四兵,上前一步!”

“是!”

第三兵,第四兵,便是狼筅手。他們應了一聲,往前跨了一步。

董策指著那些梯子道:“各隊之第三兵,把狼筅放在原地,兩個人一部梯子,站在挨牌手之后。”

眼見得大伙兒有些茫然,董策又解釋道:“方才是哪兩個殺手隊一塊兒造的梯子,便是哪兩個殺手隊的第三兵負責一部梯子,你們要站在各自殺手隊挨牌手的后面。”

如此說,大伙兒便是明白了,他們雖然對董策的這個命令很是不解,但卻還是認真執行了,紛紛把狼筅放下,兩個人抬著一部梯子走到挨牌手的后面站定。盡管扔下狼筅的時候,心里有十分的不舍,不經這手中武器這幾個月來都是朝夕相伴,簡直就是最親密的朋友了。

一共三十個殺手隊,六十個挨牌手,站成一排,三十個第三兵負責十五部梯子,合四個挨牌掩護一架梯子。站在他們后面,空間倒是綽綽有余,架著梯子的這些士卒并不覺得擁擠,相反,還有一定的空間。

而后董策又道:“各殺手隊之第四兵,手持狼筅,站在自家殺手隊之第三兵身后。”

士卒們照做了。

董策翻身下馬,走到最邊緣那狼筅手旁邊,接過他手中狼筅,親自示范道:“你們應該這般做,狼筅舉起,但是別舉得太高,讓狼筅的這些枝杈,正正是擋在你前頭的那第三兵頭頂上,也能遮掩住你。都看清楚了么?”

第四兵們紛紛是調整自己手中狼筅的樣子,按照董策吩咐的那般。

等到這些弄完,董策又是道:“剩下所有士卒,除去火兵留守之外,皆都放下手中武器,只留腰刀在手!記住,拔刀在手,但小心些,不要誤傷!”

伴隨著大聲應是的聲音,是一片把武器放在地上的聲音。

每個殺手隊剩下的八個人中,除了火兵留守在原地之外,剩下的那七個士卒,包括隊正在內,都是持著已經出鞘的腰刀,按照董策的吩咐,跟在整齊的隊列,緊跟在第四兵后頭。

如此,陣型便是排好了。

一眼看去,巨盾如墻,狼筅如林,刀光閃耀,陣列森嚴,殺氣四溢!

平臺上的白麻子瞧了,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兒。而董策則是坐在馬上,自得的微微一笑。

看似簡單的一個排陣列,實際上卻是并不容易,士卒日常訓練鍛造出來的高素養和將領的杰出指揮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集攻擊和防御于一體的陣型。

董策的目的也很明確了,這個大陣布置出來,就是要向著平臺沖鋒,準備攻占平臺的。

前面盾牌組成的移動墻體,足以抵擋住大部分的羽箭,而站在第三兵后面的第四兵,其狼筅的擺放角度,更是可以替同伴和自己遮擋住那些盾牌擋不住的由上而下射擊的箭支。因為狼筅幾乎就是一棵小樹的樣子,枝杈橫生,羽箭射進這些枝杈里面,還能有幾分威力?

如此便是可以減少相當大一部分的傷害,保護士卒。整個隊伍的核心,就是那些抬著梯子的第三兵,如果他們不能接近到平臺近前,將梯子搭上去的話,那么一切休提。顯然,前面的挨牌手和后面的第四兵,實際上都是為抬著梯子的第三兵作掩護的。而在后面的那些持著出鞘鋼刀的士卒,則就是負責攻擊,負責拼殺的了。一旦前面的梯子搭好,他們便是要快速攀上去,占領平臺的邊緣,對敵人造成殺傷,同時接應后面的同伴。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Copyright(C)20122015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崇禎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