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五七六 寶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七年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五七六 寶物!!!

五七六 寶物!!!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5日  作者:竹下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竹下梨 | 崇禎七年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而這金虎的眼睛,乃是兩顆足有鴿子蛋大小的紅寶石。�

許是因為墓中密封,石棺也是密封,是以保存的較好,雖然歷經數百年,卻還是熠熠閃光。

別的不說,單單是這黃金臥虎,怕是就要用金超過百兩,再加上那兩塊紅寶石,價值少說也在兩千兩銀子以上。更別說,這玩意兒哪里能按照重量賣?雕工如此傳神,當是大家手筆,若是當成古董賣的話,碰上一個喜歡的買主兒,價格翻上幾番也不在話下。

僅僅是這一個黃金臥虎,賣了大伙兒分了,這一趟也是都賺的不少。

不過在這石棺之中,這黃金臥虎并不起眼兒。

眾人的眼光多半都被另外幾件隨葬品給吸引了。

里面的黃金自然是有的。

事實上,作為金朝大墓,墓主人作為金朝的大將,沒黃金才奇怪。

金國雖然以金為名,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有多少黃金——或許金國本來所在的區域頗為出產沙金,但是總量也不會有多少。當初起國名為金,也只是因為遼國的國號為遼,遼有鑌鐵之意,完顏阿骨打取金為國號,也是為了跟人家的遼過不去——你是鑌鐵,鑌鐵終究也有腐朽的時候,但金可是不會。

不過到了后期,尤其是建國之后,金國的上層貴族黃金極多倒是真事兒,

哪兒來的?多半都是搶的。

且不說滅遼之戰,也不說滅宋之戰中其它的部分,單說圍開封的那一次。

金軍開口就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這是多少?也就是黃金五億兩,白銀十億兩,帛一千萬匹!一千萬匹帛或許湊湊是能拿出來的,畢竟宋朝絲織業發達,而且宋朝時候收的稅相當一部分是實物稅——比如說宋朝巔峰時候的稅收總量是一億六千萬貫,其實這些不都是錢,而是所有稅收,銀錢糧帛的總和。國庫就在開封,皇宮內孥也在,這些存貨就算沒有也差不多,再從市面上搜羅搜羅,怕是少不了的。

但是這些金銀,實在是拿不出來!

黃金就不用說了,向來是貴重金屬,當時別說是大宋了,全世界加起來有沒有這么多的黃金還不好說。

至于白銀,白銀產量大量增加,接著飛速涌入中國,從而導致中國成為白銀擁有量極大的一個國家,那是歐洲人發現美洲,發現大量的銀礦,以及和中國開展貿易之后了,那會兒已經是明朝了。

這會兒在宋朝,金銀都不是流通貨幣,哪里有這許多?

最后宋欽宗命人在開封城中盡力搜羅,也才只搜集到金十六萬兩、銀二百萬兩、衣緞一百萬匹而已。

光光是圍開封從宋朝朝廷手里拿到的就這么多,更別說之后搶掠開封城,搶掠周圍的城池,一路劫掠所得了。

作為金國有數的大將,完顏銀術可豈能不撈的盆滿缽滿?

圍繞著棺材內壁,放了一圈兒黃金。

不是金錠子或者是金馃子的形狀,而是一塊塊兒的金條,金條長約五寸,寬約兩寸,大約有半寸左右的厚度,非常之厚實沉重。與其說是金條,不如說是金板了。這金條的下部,還打了一個戳兒,也不知道是什么來路。這樣的金條,首尾相連,正好靠著內壁環繞了棺材整整一圈兒,差不多有四十個左右。

張麻子沒用手,眼睛瞧著,心里估摸著尺寸,計算著重量。

心里一算,頓時就嚇了一跳。

黃金沉重,同樣大小的黃金和鐵,前者重量差點兒是后者的三倍。這么一塊兒金條,重量就在六七十兩上下,如此算來的話,這四十塊加起來,豈不是有兩千多兩?

他頓時便想到:“當時說好了師父能先選三樣兒,不知這四十塊金條能不能算作一樣兒?若真是如此,先選那金虎,再選這些金條,娘誒,這輩子可就足夠吃嚼的了。”

當然,他也只是想想而已,這些金條肯定不能算作是一份兒的。

而且看這樣子,墓里面的隨葬品不多,若是被他們師徒拿了三樣兒,剩下的金銀肯定要大伙兒分攤的。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按照之前說定的,這里面但凡是有金銀,他們都是能占一份兒的。

張麻子被這些黃白之物迷花了眼,而青云子自然跟他不同,對這些黃金他不過就是淡淡的掃了一眼而已,根本沒再多看。

他的眼神兒,一直盯著另外幾件兒陪葬物。

棺材里頭的葬品不多,除了那些黃金之外,只有三件兒。

一面具一銅簋一珠冠。

面具是純金面具,放著石函的上方,也就是北邊兒,若是有尸體躺在這棺材中的話,那么面具所在的位置,恰好便是在尸體的頭部。

“老夫能動手么?”

青云子看著曾文信,笑問道。

此間曾文信人多勢眾,隱隱乃是主人,青云子這也是做一個姿態,自然不怕他會不答應。

曾文信果然是點頭:“師叔輕便。”

青云子現在手上裹了一塊兒布,而后一彎腰,便是把那面具拿在手中。入手就是一沉。面具很是不小,大約有一尺來高,寬度則是不等,下巴處自然就要窄一些,臉部和額頭處就要寬一些,最寬的所在,大約在八寸左右。至于面具的厚度,則是約莫有兩分。這面具上面勾畫的面向,臉大而扁,鼻梁高挺,眉毛濃厚,眼睛細長,下巴圓厚,真真是很有數百年前游牧少數民族的面向特點。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Copyright(C)20122015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崇禎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