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董策一看就知道她沒真明白,嘆了口氣,也懶得說了。
懂得少,未必不是好事兒。
這事兒難就難在,韓守正現如今乃是磐石堡的軍兵了。這可是要出去出生入死,打仗殺人的軍兵,難不成因為他女人的一番說辭,就要殺了他?怕是誰也不會服氣,說不得不少人就要有看法,有怨氣!
理由不足以殺他不說,董策還要顧慮到石進和周仲的面子。既然是他們手下的兵,就算是根本不知道這個人,一旦出了事兒,本能的便是要護著他的——這是人之常情。若是因為那女人的一番哭訴,外加霍青桐的一番說情,就要殺了韓守正,那不啻是在石進周仲二人臉上掄了一巴掌,很不給他們面子。而且還會讓他們生出一種,自己在董策心目中地位比霍青桐差得遠的這種感覺。
就算是自己的手下,也是要顧慮維護臉面的,別人跟著你出生入死,總不成連顏面都沒了?
而且還有一樁,似乎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事,等閑還是別插手的好。
“這么說吧,現下要殺韓守正,那是難辦。”
董策沉聲道。
霍青桐頓時大急,正要說話,董策擺擺手:“你先別急,聽本官說完。”
一聽他自稱本官而不是我,霍青桐便知道他有些動氣了,頓時心里一陣畏懼,趕緊老老實實的坐著再不敢插嘴。
“不過么,先讓張繡脫離苦海,那是沒問題的。”董策看著霍青桐道:“怕是現在張繡所求,也不過就是能先逃出魔掌吧?”
霍青桐聞言一喜,道:“沒錯兒,她原來是因著沒了指望,才說要跟韓守正一塊兒死的,若是現下能不跟韓守正再做夫妻,她也是愿意的。只是大人,若是韓守正不肯休妻,她可如何是好?”
“誰說非要韓守正休妻了?”董策淡淡道:“還可以義絕。”
由于深受某些電影電視劇的毒害,導致后世許多國人認為在古代,只有丈夫休了妻子才是離婚的唯一途徑,實際上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兒。
某些影視劇中,動不動家里男人拿著休書一吆喝:“老子要休了你!”
女方頓時便是恐懼十分,趕緊求饒云云,事實上,這等事兒在古代,固然有,卻不是絕對。想把妻子掃地出門就掃地出門?想得美!
想隨意打罵妻子,就是不休對方,讓妻子一輩子都得挨打受辱?想得美!
至少從律法層面,古代歷朝對女子的保護還是很強的、
丈夫可以休妻,但是妻子也有名正言順不離開夫家的理由;丈夫死活不休妻,妻子也能和丈夫協議離婚;有時候,根據朝廷律例,甚至可以強制妻子與丈夫離婚。
這就是這個年代存在的三種主要的離婚方式——“七出”、“和離”、“義絕”。
“七出”指的是是男方單方面的休棄,“和離”是夫妻雙方協議離婚,而“義絕”,則是法律規定的強制離婚。
一般來說,休棄妻子要符合特定的條件,這些條件就是從西周開始就流傳下來、一直到清末時候,幾千年間來幾乎沒變過的——“七出”,又稱為“七去”,即女方在七種情況下,將被男方名正言順地休棄。
按照儒家十三,始見于《唐律戶婚》,其規定:“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
不坐也就是不犯法。“和離”,基本上是因為雙方感情破裂而發生的,婚姻講究緣分,既然雙方感情不和,不如好聚好散。宋代人覺得唐律不錯,便沿用了“和離”制度,宋朝的律典《宋刑統》規定:“若夫妻不相和諧而離者,不坐。”大明也有類似的規定,在夫妻感情確實不和、無法共同生活的情況下,準許離婚。
不過“和離”這種離婚方式必須得到夫妻雙方的同意才不算犯罪,否則就算非法遺棄,要受到法律的懲治,妻子更是無權擅自離開丈夫。
《大明律》規定,如果妻子背著丈夫逃跑,要打一百大棍,由丈夫賣掉。逃走之后還改嫁的,判處絞刑。即使是丈夫出逃,妻子三年之內不向當局匯報而自行逃走的,打八十大棍,在這種情況下改嫁的,打一百大棍。
“和離”的規定是挺不錯的,但遇到不講理的男人,死也不寫休書,又不“和離”,女人就沒招了。
但若是這男的太過分,老是家暴,那還是有法子的。
除了“七出”與“和離”之外,這個年代離婚還有一種方式是“義絕”。所謂“義絕”,就是在特定情況下,夫妻雙方可視為恩義已絕,無法共同生活下去。
“義絕”一詞最早出現于漢代《白虎通嫁娶》,是對禮的一種補充。禮規定丈夫可以休棄妻子,而妻子不能離棄丈夫。但是丈夫如果“悖逆人倫,殺妻父母”,這就屬于“廢絕綱紀,亂之大者”——當女婿的把岳父岳母殺了,當然得離婚了。在這種情況下,“義絕,乃得去也”。
之后基本沿用,如果丈夫對妻子家屬有所傷害,往往要構成義絕。
但是到了明朝,情況卻又不太一樣了,大明朝“義絕”不像唐宋“義絕”那樣注重夫或妻對對方家族成員,特別是對尊親屬的侵害,而是更加注重夫妻之間的關系。
如果丈夫出遠門,妻子的父母將其改嫁;或是岳父母將女婿趕走,另行招婿;或是岳父母允許女兒的通奸行為,都構成“義絕”。這一類“義絕”的責任歸咎于妻子一方。
另一類“義絕”的責任歸咎于丈夫一方,即丈夫有毆打妻子、明明有妻子而謊稱未婚以欺詐行為另行娶妻、將妻子當做妾對待、為錢財而賣妻、把妻子當做自己的姐妹嫁人等行為,必須離婚,如果應離而不離,要打八十大棍。
董策這么一分說,霍青桐頓時是眼睛一亮。
“那韓守正時常毒打張繡,身上疤痕淤青尚在,證據確鑿,就能義絕了?”霍青桐有些疑惑道:“但為何之前沒聽說過?”
董策苦笑不語。
能聽說過那才怪了,除了那些專門給人打官司的訟棍,這個年代平民老百姓有幾個懂得法律的?而且這時候有個講究,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一般碰上這等案子,能糊弄過去也就糊弄過去了,幾乎不會判一個義絕。再說了,這年頭兒打老婆那是常態,還能都給判了義絕不成?
“這事兒你就甭管了,回去等消息就是了。對了,這張繡若是和韓守正義絕了,她如何安頓你可想好了?”
董策問道。
他有心點一點霍青桐,讓她知道幫人也是很麻煩的,以后別由著性子來。
沒想到霍青桐卻是完全沒這方面的覺悟,她嘻嘻笑道:“我早就想好了,讓她住在我那兒。我現下雖說認識幾個字兒了,卻還認不全,也不大會寫,她是秀才家小姐出身,識文斷字,正巧教我,就當請了位女先生。而且我現在也做事,素日里常要寫一些東西,她剛好能幫襯著。”
董策搖了搖頭:“你呀!”霍青桐嘿嘿一笑,心情大好的告辭離開了。她來到堂前和張繡說了幾句,張繡猛地瞪大了眼睛:“真的?我真能不跟著他了?義絕?”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Copyright(C)20122015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