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一二五章 匠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七年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一二五章 匠戶

一二五章 匠戶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7日  作者:竹下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竹下梨 | 崇禎七年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正說話間,卻是一匹快馬從磐石堡方向潑辣辣而來,馬上騎士正是石進。

能勞動石進親自來送的消息自然不是等閑——趙大會來了,帶來了董策急需的東西。

反正這三五日之間訓練的內容還是站軍姿,董策在不在這兒盯著已經無關緊要,他把事情交付給王通三人,便是回到了磐石堡。

磐石堡南門之外,一行商隊正自停在這里,不過和上一次不同,商隊的人數要少了很多,只有一輛馬車,幾個牛車,幾個護院而已。

趙大會坐在一張椅子上,身后站了倆護院,正自在悠閑的喝茶,神態甚是悠閑。李貴在一邊相陪,他負責物資的調撥和引入,和趙大會正是接口關系,相陪也是正理。兩人時不時的說幾句,詳談甚歡的樣子。

遠處馬蹄聲想起,李貴站起身道:“當是大人回來了。”

趙大會也起身,笑道:“貴上真真是雷厲風行的樣子,咱行走這三晉大地也有十幾年了,從未見過如此勤懇用命的官老爺。”

涉及到了董策,李貴只是笑笑不語。

董策一勒馬韁,戰馬發出一聲希律律的嘶鳴,緩緩減速,在趙大會等人面前停下。他目光一掃,看到趙大會身后站著的幾十個衣衫襤褸的漢子,立刻就是眼睛一亮。

他翻身下馬,趙大會和李貴都趕緊過來跪下磕頭見過,一個自稱小人,一自稱屬下。

“都起來吧!”董策笑了笑,還親手把趙大會給扶了起來,笑道:“勞駕你辦事兒,還得讓你給我磕頭,心下實在是過意不去。”

董策如此平易近人的態度讓趙大會這個從未在官員面前落得個什么好臉的商賈有些受寵若驚,心下一陣熨帖,又是一揖:“瞧大人您說的,為大人效力,乃是小人之本分。再說了,大人出手也是豪爽闊綽!”

董策哈哈一笑:“少不得你的。”

他指了指趙大會身后那十幾個衣衫襤褸的漢子:“就是他們?”

“大人慧眼。”趙大會笑道:“一共十六個,其中三個泥水匠兩個木匠,都是從寧魯堡那邊兒招來的,西安堡往西那些墩臺城堡,他們多半都參與過。剩下十一個都是鐵匠,都打過兵器,其中有三人打過甲葉,一人打過火銃。您瞧那位,還是個匠頭兒,據說現在大同總兵曹文紹曹大人身上那件兒山文甲就是他打的。”

董策挑了挑眉毛:“還有些來頭。”

他拍了拍胸口,臉上頗有自豪之色:“不是小人吹噓,也就是我,換成二個,這么短的時日,也找不到這么多人!能打造火銃甲葉的本就不多,都給看的挺嚴實,別說孤店,大同鎮左近能撬來的小人都給弄來了。”

“生受你了。”董策笑了笑。

趙大會回頭叫道:“還愣著做什么?你們這幫賊廝鳥,還不趕緊來參見大人?”

那些工匠趕緊過來,跪在地上向董策磕頭行禮。

董策打眼兒掃過去,他們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眼神麻木,看這樣子,比流民也強不了多少。這一次基本上都是拖家帶口來的,十六個工匠,加上家屬到得有六十多口人,他們的婆娘和孩子也是面有菜色,一個個頭發板結,臉上臟兮兮的,也不知道多久沒洗過了。

董策瞧著,心里頗有些感慨。

放在后世,這些都是技術人才,尤其是那幾個參與城堡建設,能夠畫圖紙,雖然不是數兒但是懂數據的泥水匠,已經不能是工匠可以稱之的了。在自己那個時代,他們絕對是可以憑借著手藝過上不錯的日子,甚至還會有個這師那家的稱號。但是在大明朝的匠戶制度下,他們卻是活的形同奴隸。沒有一點人身自由,收入極其微博且大半都被管事人貪污,想要去做別的國家又不允許,匠戶和軍戶,可說是同病相憐,是大明朝最倒霉,最可憐的兩個人群之一。

唯一比他們更倒霉,更悲慘的,可能就是當初張士誠等人的部將后代,也就是大明的賤民群體了。

看他們這樣子,就知道活得很不如意,不過,這也讓董策信心增加了不少。

“起來吧!”他和顏悅色道:“從此以后,你們便是在本官手下效力,以后每個匠戶每月發精糧一石。”

一石糧食,一百五十三斤八兩,合后世一百九十四斤,足夠一個四口之間一月的吃用了,雖說剩不下多少,但是至少不會挨餓。

聽到每個月發這么多的糧食,這些工匠們眼中終于是有了神采,臉上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互相看看,再看看董策,終究是畏于官威,卻不敢說話。

董策笑道:“有什么話說就是。”

又抻了一下,一個年紀大些的匠戶出來,先磕了頭謝了罪,而后才道:“小人死罪,大人說的,是第一個月如此,還是以后月月如此?以為常例?”

“自然是月月如此。非但如此,每到年節時候,總有些肉發下去。”

董策笑道:“這些月糧,算是你們的基本工錢,以后本官吩咐你們打造的東西,若是能打出來,打造的好,還另外有賞賜。便是計件兒開銀,你打造的東西越多,越好,拿的錢也就越多!”

眾匠戶一聽,都是笑逐顏開,紛紛磕頭謝過。

在他們看來,這位董大老爺這么大的官兒,自然沒有說話不算數的道理,看來以后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你們的住處和公棚本官都已經著人事先建好了,這就把東西搬過去吧!”

董策叫來周伯和翟青桐,讓他們領著這些匠戶先去甘河洗澡,把身上搓干凈,然后又令李貴取了干凈的衣服鞋襪給他們。

他對這些工匠極為的重視,早就在城中西北角兒上依托著那些斷壁殘垣為他們修建了工棚和住所,后面那幾輛牛車上拉著的都是他們的工具,鐵氈,鐵錘,鐵釬,風箱之類的東西。周伯也都找了人來一起搬了進去。

“這些人的身份……”董策瞧著趙大會道:“沒什么問題吧?”

“沒問題!”趙大會笑道:“現在他們在管家的匠戶名冊上,都已經死了,或是當了流民。”

董策點點頭,回身向李貴吩咐了一句,寫了一個手條。

少頃,李貴便是拿了一個錢袋過來,董策顛了顛,把那錢袋遞給趙大會:“給你的。”

趙大會入手就是一沉,差點兒沒拿穩,他趕緊把袋子打開一瞧,頓時就被耀花了眼。上等的紋銀,紋理細膩,銀質雪白,含銀量至少是七成以上!都是二兩一個的小錠子,怕不得有二三十個之多,趙大會是行家,這一袋銀子,就是五十兩打底兒!

他抓著錢袋,訥訥道:“大人,這,這也太多了些……”

上一次和董策做生意,賣了那許多耕牛,他攏共也才賺了不到八十兩而已,這年頭兒,生意不好做啊!

他這一次把這些匠戶弄來確實也是打點了一番,不過是尋得都是不怎么得志的小官兒,也才花了二十多兩銀子而已,董策卻一下子給他這么多,讓他有些惶恐。

“這是你應得的。”董策擺擺手:“你辦事用心,這么快便把人送到了,本官須得謝你。本官差你辦事,卻讓你賺頭都沒有,豈不是不厚道?”

“這……”趙大會攥緊了手中錢袋,心里有些感動。

不是因為這些錢,而是因為董策對他的態度,這年頭兒,哪有官員把商人當人看的?他也和一些當官兒的打過交道,收獲的無非就是白眼兒,不屑,指使,甚至是訛詐。而董策對他,他能感覺的出來,是重視和公平!

這位董大人,和別的官兒不一樣,很不一樣。

他忽然一拍腦袋:“瞧我這記性,大人您昨日讓人送來信兒,托我買的書,都是頗為生僻的,孤店買不到,小人已經著人去大同鎮的書店里面買了,大同重鎮,書也全活,理當是有的。只是小人問過一個做過書店的相識,他說別的書雖然生僻,卻也不是沒賣的,總有些武將來買。咱們大同鎮這邊兒將爺多,生意還算不錯。但是那《軍器圖說》一書,卻著實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這個怕是買不得,還請大人贖罪。”

“不怪你,不怪你,可能是本官記錯了。”董策擺擺手道。

這本書是哪年出版大量發行的他記不太清除了,不是就是重振八年,若是做書局的人都未聽說過的話,那可能就是真還沒出版。

“卻是有些可惜了。”董策有些惋惜,那本書內容豐富,專業性及可操作性極強,對自己的裨益很是不小。

“還要請趙掌柜的幫著看看,說不定明年京師這書就出來了。”董策道。

趙大會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趙大會離開了,滿懷干勁兒離開的——董策讓他繼續幫忙找匠戶,只要鐵匠,找到一個給他二兩銀子的酬謝。若是會打甲葉的,三兩銀子;會打火銃的,五兩銀子!

舉報:/

**作者:竹下梨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筆下文學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崇禎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