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二十八章 抬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七年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十八章 抬槍

二十八章 抬槍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5日  作者:竹下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竹下梨 | 崇禎七年 
·

董策看著面前這所有的家當,沉默不語。

還真是夠寒酸的,怎么說也是一個挺大的邊墩,就這點兒玩意兒。

事已至此,無法可想,只得面對現實。他伸手掂起那把完好的鳥銃在手中細細端詳,這還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大明朝的火器,心里自然是有些好奇。

手中這把鳥銃看上去有些陳舊,木質的槍托和熟鐵打造的槍管都是一片烏沉沉的黑色,拿在手中沉甸甸的,約莫有七八斤左右的重量。整個槍的造型很簡單,基本上就是槍托和槍管兩個部分,槍管長約三尺三寸,總長約四尺。有準星、照門,安裝于木托之上,銃口長出木托兩寸,托后七寸向下彎曲。在槍托的右邊,有火門等設置,槍口大小如鳥嘴——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

除了口若鳥嘴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后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這等描述,自然是夸張了不少。

董策看了半響,越來越是失望。

這玩意兒每發射一次,都要經過裝發射藥、用搠杖搗實藥、裝鉛子、搗實鉛子、開火門、下點火藥、閉火門等一系列繁雜的動作,發射速度極慢。有你打一槍的功夫,人家那邊已經能射出三輪箭了。

實際有效射程也就是六十米多的樣子,跟蒙古人用的角弓,女真人用的大弓射程也差不多。

射程差不多,射速慢很多——這種初級的火器和已經在人類歷史上傳承了幾千年,技術臻于鼎盛成熟的弓箭相比,著實是不占什么優勢。當然,優點也有,第一就是不怎么廢臂力,可以連續發射。第二則是訓練速度快,對于士兵的身體素質要求比較低,而訓練一個不錯的弓箭手要比鳥銃手花費數倍的時間。

不過可惜的是,大明朝沒把這些優勢發揮出來哪怕是一星半點兒。在這個年代,士兵們并不以使用這種最先進的火器為榮,相反,不少邊軍士卒寧愿用弓箭也不樂意用火器。火器容易炸膛,下雨天易受潮還沒辦法用,為何明軍面對女真人如此孱弱?這和明軍大量使用火器卻未用好火器也有關系,基本上明軍大隊步卒面對女真人,只來得及放一槍人家就殺過來了,而且由于訓練不足,導致士兵們開槍時間不統一,對敵人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甚至因為各級官員在制造的過程中上下其手,以次充好,導致火器炸膛率極高,士兵們避之唯恐不及。

若是此刻董策手中有一百支鳥銃,那定然是發揮出不小的作用,但是只有一支的話,只能說是雞肋了。

看著便是扔到一邊,不過周仲卻是對這玩意兒很感興趣,拿過來仔細把玩。他曾經在薊鎮為軍,對這玩意兒很是熟悉,三兩下便是上了手。

“喜歡?”董策問道。

周仲嘿嘿一笑,點點頭。

“賞了你了。”董策哈哈一笑,道:“不過咱得說明白嘍,你可得練出個名堂來。”

周仲大喜,一拍胸脯:“董頭兒您放心,咱給你練到三十步之內,打鳥兒一來一個準兒。”

董策只當他是少年心性,只是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這時候里面忽然傳來王通興奮的大喊:“頭兒,頭兒,您來瞧瞧,咱們挖出來一個好東西。”

“好東西?”董策心里一震,快步走進庫房。

煙塵彌漫之中,只見王通正在把一個長條形的箱子從墻角處扒拉下來,見董策進來,他回頭笑道:“頭兒,還別說,這玩意兒藏得挺深的,東西都扒拉光了才顯出來。哎喲,真重啊。”

王通想要把箱子抱起來,卻沒想到這箱子重得離譜而,他一個沒地方,腳底下一軟,一屁股便坐在地上。

王渾在一邊瞧得大笑。

“笑個屁。”董策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腳,道:“還不快去幫忙。”

王渾忙不迭的應了以上,上去和王通兩人把這箱子給抬了起來,放到庫房外面。

“這可是好東西啊!”王通顧不得自己一頭一臉的土,蹲在地上,用手指頭把箱子表面的灰塵給揩去,兩眼放光道:“頭兒,這箱子是上好的花梨木做的。”

“花梨木,這可值老錢呢!”周仲叫道:“這里頭裝的不會是金銀吧!”

石進幾人也是兩眼放光,滿心的期待,他們窮慣了,一聽說里頭可能有金銀,自然是心下激動。

王渾吧嗒吧嗒嘴,圍著箱子轉了兩圈兒:“我看咋跟棺材似的,里頭別是個死人吧!”

眾人怒目而視。

“不大可能是金銀,若不然的話,早就讓人的給拿走了,說這些沒用的作甚,打開看看不就是了。”

說話間,這箱子已經被被王通給擦干凈了,箱子長約一丈,三尺寬,一尺厚,像是一個變薄了的棺材。看得出,這箱子有年頭兒,表面是那種很細膩紋理,淡紅色,很是漂亮。別的不說,單外頭這口箱子就能值些錢。

箱子并未上鎖,王通哈腰一用力,便是掀開了箱蓋。

大伙兒都愣住了。

里面既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什么死人朽骨——大紅色的綢緞鋪在箱子底部,一桿奇大無比,似是之前那桿鳥銃放大了數倍的大槍正靜靜的躺在里頭。

“這是什么,大鳥銃?”周仲叫了起來。

他忽然嘿嘿一笑,由大鳥二字想到了一些東西。

這支奇大無比的鳥槍吸引了大伙兒的目光,都是圍著嘖嘖稱奇。

董策向周伯問道:“自戚爺爺之后,薊鎮軍中火器稱大明第一,你們沒見過這東西?”

周伯搖頭道:“還從未見過這么大的鳥銃。”

“這不是鳥銃。”董策端詳了半天,忽然腦海中掠過一個詞兒,道:“這是抬槍!”

“抬槍?”眾人一愕,這是什么東西?

看到眾人愕然的神色,董策微微搖頭,大明朝多少好東西都丟了啊!士卒們連抬槍都不知道了。

董策大略的解釋了一番,眾人都是恍然,王渾好奇的問道:“那這玩意兒咋用?”

“待會兒你便知道了。”董策一笑,笑容中有些不懷好意。

他伸手把抬槍給拿出來,入手便是一沉,果然跟典籍中記載的差不多,得有三十多斤重。

其構造和鳥銃完全一樣,不過就是放大了而已。深黃色的木頭紋理清晰,表面已經有了一層包漿,不知道被人把玩摩挲過多久,就像是刷了一層漂亮的松脂一樣。鐵制的槍管有些發烏,但是上面并沒有銹蝕,是那種因為年份久遠而沉淀的老鐵的顏色,很是漂亮。

董策看著,越發的愛不釋手,眼中露出一抹興奮。

這可跟鳥銃不一樣,用好了,那就是一件大殺器!

這槍可真夠大的,長有兩米五,粗大的槍管足有兒臂粗細,董策略略一估計,差不多在直徑四厘米左右,一寸還多。

“你不是問怎么用么?”董策向王渾道:“來,轉過身去,身子略蹲。”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Copyright(C)20122015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崇禎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