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親自出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五章 親自出面

第五百五十五章 親自出面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2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王伏寶的忠于職任還間接幫了遠在霍邑戰場上的家兄弟,事實上早在李家兄弟得知隋軍主力正式出兵之前,隸屬于劉黑闥管轄的隋軍絳郡守將房晃,就已經用信鴿分別把消息送到了臨汾與霍邑城中,料定李家兄弟肯定會抓緊時間跑路的劉黑闥也立即派人嚴密監視太原軍主力的一舉一動,只等太原軍主力撤退,就立即出兵反攻追殺。

除此之外,當時還在臨汾戰場上的太原軍偏師殷開山部,也被劉黑闥視為了志在必得的嘴邊肥肉,琢磨著就算在反攻中重創不了太原軍主力,也可以靠著臨汾方面的幫忙前后夾擊,重創乃至殲滅殷開山部。

王伏寶這根攪屎棍徹底攪亂了劉黑闥的預定計劃,發現王伏寶南下攻打太平關,為了確保主力北上道路的暢通無阻,曹大舅子和殷開山剛夾著尾巴逃走,臨汾隋軍選擇了優先救援太平關,尋摸著先干掉肯定還來不及攻關的王伏寶,然后再北上去追砍殷開山怎么都來得及。誰曾想王伏寶混官場不行,混戰場卻是難得好手,只用了一個晚上時間就楞是拿下太平關,秦瓊緊趕慢趕始終還是晚了一步,眼睜睜的看著王伏寶進駐太平關,堵住了隋軍主力進兵北上的官道大路。

勃然大怒的秦瓊立即著手布置反攻太平關的同時,殷開山也帶著太原軍偏師一溜煙跑回了霍邑,在城墻上看到太原軍偏師編制完整,斥候又確認并沒有發現隋軍追兵,與秦瓊頗熟識的劉黑闥難免是大惑不解,“出什么事了,我們的追兵那里去了?秦瓊怎么可能會錯過這么好的追殺機會?”

劉黑闥大惑不解的時候,松了口氣的李家兄弟也立即著手撤兵退回雀鼠谷,急行軍跑了一百多里路的殷開山率先撤進了雀鼠谷,李建成率領中軍主力押解著糧草軍需緊隨其后,李二和段綸則擔任殿后任務,三軍徐徐而退,從容不亂,劉黑闥手里的力量有限,不敢提前出擊,還是到了李二和段綸也撤離了營地,劉黑闥這才帶著軍隊殺出城來,與李二、段綸在雀鼠谷路口干了一仗。

力量不足,劉黑闥自然無法徹底擊潰李二率領的殿后軍隊,隋軍將士再是如何的奮勇拼搏,也始終無法沖破李二軍的攔截陣形,更沒辦法追上太原軍主力,殷開山和李建成率領的太原前軍中軍乘機順利撤進雀鼠谷深處,還順手搶占了有利地形,居高臨下接應殿后軍隊。李二和段綸則帶著后軍且戰且退,緩緩退進谷中,劉黑闥幾次發起突襲都沒能成功,又怕在狹窄谷道中被敵人伏擊,不敢過于冒險輕進,追入谷中十余里就被迫放慢了腳步,改全力沖擊為徐徐推進,眼睜睜的看著李二帶著太原后軍獰笑遠去,恨得牙癢卻又無可奈何。

也是到了追擊戰被迫結束的時候,劉黑闥才通過快馬急報知道了秦瓊沒能及時出兵北上的原因,和秦瓊一樣,劉黑闥也對王伏寶的犯傻找死二愣子行為萬分惱火,干脆派人給秦瓊送去了一道書信,請并非自己部下的秦瓊盡快干掉王伏寶奪回太平關,以便自己抽調臨汾兵力北上助戰,破壞太原軍在雀鼠谷構筑防御陣地的計劃。

其實完全不消劉黑闥要求,恨王伏寶恨得蛋疼的秦瓊就已經向太平關發起了猛攻,然而令秦瓊震驚和無奈的是,憑借著不到五米高的關墻,在沒有任何鹿角壕溝工事的情況下,王伏寶麾下已經不到兩千人的軍隊,不僅打退了六千隋軍的多次猛攻,還讓隋軍付出相當不小的傷亡代價。

夕陽下,抬著簡陋飛梯的隋軍將士如同海浪波濤,一浪高過一浪,一波接著一波,接連不斷的拍打在小小的太平關上,太平關卻如同礁石砥柱,在浪濤中屹立不動。

天空飛矢如蝗,地面上隋軍將士人頭似蟻,接二連三的不斷沖上低矮的太平關城頭,酣殺戰鼓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聲勢令人膽寒,然而竇軍將士卻絲毫不見慌亂恐懼,在王伏寶的指揮下從容迎戰,用刀槍箭弩,滾石檑木,拳腳牙齒,打退了隋軍將士一次緊接一次的進攻,關墻下尸橫滿地,抱在一起同歸于盡的兩軍將士隨處可見。竇軍將士的堅韌剛勇讓身經百戰的瓊都暗暗膽寒,不止一次心道:“幸虧王伏寶匹夫麾下只有這么點兵力,不然的話,我恐怕都不敢發起攻堅。”

天色全黑時,始終拿太平小關無可奈何的秦瓊被迫下令鳴金,汲取教訓不敢再有半點輕敵,立即著手大量準備攻城武器——頗可笑的是,為隋軍將士趕造攻城武器的人還全是李家兄弟派來敷衍坑爹的太原軍降兵。同時戰后的傷亡統計也讓秦瓊再次心驚,區區兩個多時辰的攻堅戰里,隋軍將士竟然陣亡了將近四百人,輕重傷超過六百人,后悔之下,秦瓊也不敢再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冒險攻堅,決定用一天時間先造好了充足的攻城武器再說。

隋軍傷亡大,王伏寶這邊也小不到那里,守關戰中,地利優勢很小的竇軍將士陣亡超過兩百六十人,輕重傷三百余人,除去無法再上戰場的重傷員,再加上攻關戰中的傷亡,同樣有傷在身的王伏寶手中實際上可用之兵已經不到一千四百人。而更糟糕的是,因為糧草軍需大部分都沒有來得及運進關內的緣故,竇軍將士的箭矢嚴重不足,第一天就用掉了超過四成的軍中羽箭。

對此情況,竇軍將士嘴上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每一個人都是憂心忡忡,明白自軍決無可能守過剩下的八天,王伏寶卻拖著帶傷的身體堅持巡視關防,言笑如常,不斷激勵麾下將士英勇抵抗,并承諾一定會想辦法讓自軍將士盡可能的活著回去與家人團聚。

次日,義寧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決心備足攻城武器再來攻關的秦瓊軍沒有發起進攻,竇軍將士松了口氣的同時,王伏寶也悄悄松了口氣,但王伏寶心里也很清楚,秦瓊暫時的忍耐肯定是為了醞釀更大規模的進攻,下次攻防大戰自軍就算能夠守住,肯定也會基本打殘打廢,再也擋不住來自隋軍主力的進攻。所以王伏寶讓麾下將士抓緊時間休息的同時,又悄悄的把目光轉向了東南面的太平縣城,琢磨能否再次發起奇襲,拿下太平縣城容身,以免在隋軍主力面前不至于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

提前趕到的隋軍前鋒軍隊粉碎了王伏寶的美夢,當天下午,程咬金和薛仁果率領的一萬隋軍先鋒神速趕至太平關,與秦瓊軍聯手徹底包圍了太平小關,鼓鑼呼應間,關南關北的隋軍將士歡聲雷動,吼叫不絕,竇軍將士卻是在關墻上和關城內臉色蒼白,知道自軍這次不僅已經徹底沒有了突圍希望,還連是否能擋住隋軍的一次合力進攻都已經大成問題。

勇猛過人的程咬金和薛仁果同樣犯了輕敵錯誤,得知關中守軍不多,又看到太平關的關墻低矮缺乏工事保護,歸降后首次出戰的薛仁果立即請令發起進攻,程咬金雖然很清楚自軍遠來疲憊,需要一點時間休息,但架不住薛仁果的一再請求,又想親眼看看幾次打敗好友秦瓊的王伏寶到底是個什么貨色,便同意由薛仁果率軍三千攻打太平關。

有著萬人敵之稱的薛仁果很快就發現自己太小看了王伏寶,靠著原太平關守軍提供的一些飛梯,薛仁果帶著隋軍將士確實在第一次沖鋒中就成功沖上了太平關墻頭,然而還沒等隋軍將士發出歡呼,故意有一定示弱的竇軍將士就已經發起全力反擊,刀砍斧劈錘砸,象秋風掃落葉一樣的把隋軍將士全部掃下關墻,同時關墻上箭弩齊發,木石亂滾,砸得關墻下的隋軍將士鬼哭狼嚎,也射得過于靠近關墻的隋軍將士紛紛倒地。

不甘認輸的薛仁果稍微重整了一下隊形,搶在日落前發起了第二次進攻,結果卻比第一次進攻時更慘,沖鋒中就已經遭到了竇軍將士的密集弓箭覆蓋,然后又在關墻下遭到石頭落馬的迎頭痛擊,能夠沖上關墻的士兵更少,激戰多時都始終無法攻上墻頭。最后眼見天色將黑,薛仁果雖然不甘放棄,還已經下馬準備親自登城,程咬金卻親自出面攔住了他,要求薛仁果退兵讓士卒好生休息,做好準備后再來報仇不遲。

薛仁果恨恨收兵時,一件怪事發生了,關墻上雖然立即拋射下了羽箭射擊狼狽退走的隋軍將士,真正中箭倒地的隋軍將士卻幾乎沒有,敏銳察覺到這一特殊情況,老于沙場的程咬金和薛仁果心中暗喜時,撤退回來的隋軍將士果然獻上了一些篙箭,讓程咬金和薛仁果知道關中守軍情況。

篙箭是篙草灌木制成的羽箭,雖然削尖后勉強能夠傷人也自帶尾羽,成本低廉且隨處可得,但威力卻小得十分可憐,除非是準確命中面門要害,否則就是連布衣都很難穿破,是冷兵器軍隊在彈盡糧絕時的無奈產物。所以看到了這些篙箭后,程咬金和薛仁果立即斷定城內敵人羽箭已經用盡,薛仁果也立即懇請再次發起進攻,程咬金點頭同意。

程咬金和薛仁果很快又發現他們上了王伏寶的惡當,當薛仁果親自率軍發起攻城時,關墻上首先射下的確實是軟弱篙箭,可是當薛仁果放心大膽的身先士卒時,王伏寶再一聲令下,數以百計的真正羽箭就向著薛仁果軍頭上密集覆蓋了,身先士卒的薛仁果身先中箭,當即連中三箭,差點就當場喪命,隋軍將士也瞬間倒下十余人,還有無數的士兵中箭慘叫,薛仁果親自率軍發起的這次蟻附進攻,也被王伏寶輕而易舉的擊退。

程咬金和薛仁果垂頭喪氣的收兵回營時,走小路南下的秦瓊軍使者也終于來到了程咬金和薛仁果的面前,哭喪著臉代表秦瓊告訴程咬金和薛仁果,說王伏寶這個匹夫在官場上雖然是個傻叉蠢材,可是在戰場上卻是比狐貍還滑,比豺狼還狠,建議程咬金和薛仁果千萬不能輕敵大意倉促進攻,一定要做好了準備再發起攻關,正面進攻小心作戰不給王伏寶偷奸耍滑的機會。

“那你們怎么不早說?”這是程咬金和薛仁果的郁悶回答,然后薛仁果又一邊趕緊讓軍醫給自己包扎傷口,一邊賭咒發誓要把王伏寶生擒活捉,吊起來用醋灌鼻嘴,把王伏寶活生生灌死!

到此為止,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兵力單薄又缺少輜重的王伏寶軍再也翻不起大的風浪,二十六日,汲取了教訓的程咬金和薛仁果不再倉促進攻,選擇一邊讓將士休息,一邊趕造各種攻堅武器,秦瓊也沒有急著再次進攻,等了程咬金軍一天。直到二十七日的清晨,秦瓊和程咬金才一起出兵,聯手同時攻打太平關的南北兩門。

看到兩支隋軍從南北兩面同時殺來,計窮力盡的王伏寶也知道自己的死期已至了,迅速安排了值守南北兩門的軍隊后,王伏寶起身向自己的幾個得力部下抱拳拱手,平靜說道:“諸位,我們的力量已盡了,今天除非是奇跡出現,否則我們就注定是關破軍滅的下場。謝謝你們多年來對我的不離不棄,也謝謝你們這么多年來陪我受的委屈,伏寶無以為報,只能是向你們行個禮,聊表心意。”

說罷,傷勢至今未愈的王伏寶向眾將單膝跪下,艱難的叩首行禮,在場的王伏寶部下也頓時跪滿一地,哭聲四起,王伏寶卻又平靜說道:“諸位,雖然陳賊軍隊沒有殺俘的習慣,但我們這段時間來連敗賊軍,殺敵眾多,賊軍上下難免都恨我們入骨,關破之后,賊軍難免會生出殺俘念頭。為了保險起見,屆時你們可以割下我的首級,獻于賊軍面前,賊軍出了惡氣,殺俘的可能就會小上許多。”

哭聲更響,眾人紛紛發誓要與王伏寶同生共死,還有人流著眼淚說道:“將軍,我們今天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了,既然你也知道,那你為什么不帶著我們向賊軍投降?賊將秦瓊已經幾次出面招降你,現在你向賊軍投降,也許還能活命啊?”

王伏寶沉默,半晌才答道:“忠臣不事二主,大王待我恩重如山,我不能負他。”

“將軍!你沒有負大王,是大王負你!”有部下忍無可忍,含淚哭喊道:“這些年來,你為大王立下了多少功勞,攻下多少城池土地,又打敗了多少敵人?可大王又是怎么待你的,不是削你兵權就是派人監視,有那一次是真正對你推心置腹?曹旦和齊善行他們克扣了你那么多獎賞,大王說過一句話么?你沒有負他,是他負你!”

眾人紛紛附和,都說王伏寶沒有半點虧欠竇建德,反倒是竇建德虧欠王伏寶良多,王伏寶聽了默默無語,半晌才說道:“賊軍要來了,上關墻吧。”

面色冷靜的率領著正在抹淚的部下登上來敵最多的太平關南門墻上,程咬金和薛仁果親自率領的隋軍將士已經在關門外排開了陣形,旗幟如海刀槍如林,數以百計的飛梯、撞車和沖車也在陣前一字排開,氣勢猶如泰山壓頂,讓關墻上傷痕累累的竇軍將士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開戰之前,程咬金派人手打白旗來到關下,承諾不殺俘虜要求王伏寶開關投降,王伏寶冷冷回答,“回去告訴程咬金,只有戰死的王伏寶,沒有投降的王伏寶!”

隋軍使者冷笑著離去后,隋軍旗陣后的戰鼓很快就開始有節奏敲響,一千步兵攜帶著攻城武器緩緩向太平關逼來,同時太平關北面也傳來了秦瓊軍的戰鼓聲,顯然也已經在向關墻發起了進攻。見此情景,王伏寶輕輕的嘆了口氣,暗道:“大王,末將盡忠了。”

王伏寶的心里話剛剛說完,怪事突然出現,一群滿身泥塵沙土的隋軍騎兵突然從隋軍陣后沖來,沖到了隋軍陣前大聲叫喊,接著隋軍戰鼓很快就停止敲擊,同時隋軍旗陣里的隋軍將領也紛紛沖到陣前,向那群隋軍騎兵的其中一人稽首行禮。王伏寶等人驚訝間,隋軍中軍卻突然傳來了整齊吶喊,“拜見唐王殿下!”

“唐王殿下?”王伏寶先是一楞,然后猛的回過了神來,暗道:“陳應良親自來了!怎么可能?算路程,他的主力軍隊,現在應該只是剛渡過黃河啊?”

王伏寶麾下的將士也在紛紛交頭接耳,也全都覺得不可思議,本應該高坐在主力軍中的陳喪良怎么會突然出現在太平關?還是這副狼狽模樣?

再接著,更加讓王伏寶等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接受隋軍將士跪拜那名騎士竟然又打馬直接向著太平關而來,還直接就小跑到了太平關墻下近處,推開試圖用盾牌保護自己的隋士兵,露出一張沾滿塵土的丑陋年輕面孔,沖著太平關墻上大喊道:“我乃大隋唐王陳應良,請王伏寶將軍出來答話!”

“我是王伏寶。”王伏寶越眾而出,向著城下的丑男疑惑問道:“你真是陳應良?”

“不錯。”陳喪良點頭,大聲說道:“王將軍,你知道嗎?我收到你被我軍合圍的消息后,馬上就扔下了主力軍隊不顧,騎快馬前來會你,為了趕路,一天兩夜的時間里,我只休息了不到兩個時辰!”

上下打量著滿臉滿身塵土的陳喪良,王伏寶將信將疑之余,難免又萬分好奇,更加疑惑的問道:“你這么急著北上,就是為了來會我?”

見陳喪良開口承認,王伏寶不由又問道:“為什么?”

“因為我不想你死,因為我要來迎接唐國的擎天巨柱!”陳喪良大聲答道:“王將軍,你是棟梁之材,我需要你的才干能力,我更不忍心讓你白白枉死在我軍將士的刀槍之下!所以我才親自來了,親自來告訴你,我對于招降于你,是何等的誠意!”

王伏寶張大了嘴巴,陳喪良卻又大聲說道:“王將軍,你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你是漢之韓信,殷之箕子!竇建德雖然為人正派,可是他的耳根子太軟,見事不明,輕賢臣而近小人,你在他的麾下,是明珠暗投!大材小用!到我的麾下來吧,我的麾下沒有嫉賢妒能的無恥小人,沒有陷害忠良的卑鄙鼠輩,只有肝膽相照的忠臣義士,兩肋插刀的手足兄弟!我可以保證,你可以在我的麾下史書留傳,流芳千古!成為世人爭相傳誦的蓋世名將!”

王伏寶沉默了,許久后,王伏寶才問道:“如果我拒絕呢?”

“七年前,我的麾下名將闞稜被我包圍時,也曾問過我這個問題。”陳喪良答道:“當時我回答說,他如果拒絕,我就讓他走,我喜歡忠勇義士,我可以放他一次!然后,我還拿了干糧和藥物給了闞稜!再然后,闞稜將軍就成了我的得力臂膀!”

“今天,我也可以這么回答你!”陳喪良突然又提高了一些聲音,大聲說道:“可是王將軍,你別怪我沒有提醒你,現在就算我放你走,你回去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你那些疾賢妒能的同僚,絕不會錯過這個要你性命的機會!你就算回到了竇建德的身邊,也仍然還是死路一條!”

王伏寶垂下了頭,左右部下也都不吭聲,全都是默默等待著王伏寶的決定,許久后,王伏寶才聲音沙啞的說道:“打開關門,隨我向唐王殿下投降。”

()

(→)

關鍵字:___。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