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五百零二章 我叫王玄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二章 我叫王玄策

第五百零二章 我叫王玄策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30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0第1卷

面對李密的嘲諷譏笑,張永通神情依然平靜自若,也不說話,只是微笑著伸手入懷,拿出了一道書信,知道陳喪良是什么貨色的李密毫不奇怪,同樣不說話,只是向蔡建德努努嘴,蔡建德會意,立即上前接信。

任瓌、祖君彥和裴仁基等人全都有些緊張,知道陳喪良這是要出招,卻又猜不到陳喪良要出什么招,只能是盼著李密趕快看完書信能讓他們也看看內容,誰曾想事與愿違,張永通不但沒有急著把書信交給蔡建德,還又對李密說道:“法主先生,事關重大,我們丞相有過交代,這道書信還請你獨自一人觀看,不要讓第二個人看到書信全文。當然,內容法主先生你可以不必保密。”

“為什么?”李密好奇問道。

“法主先生,恕小使說句不恭敬的話,貴軍在軍情保密方面做得很不足。”張永通答道:“不瞞法主先生,其實先皇被宇文化及殺害這件事,都是貴軍之中有人泄密,再經過有心人之手,故意泄露我軍之中,我們丞相這才知道這個噩耗。所以我們丞相擔心法主先生你的身邊已經出了內奸,怕他看到書信全文知道一件隱秘大事,導致另一個當事人也知道此事,這才讓小使提醒法主先生這點。”

個別做賊心虛的人臉色有些微變,趕緊偷眼去看李密的反應,還好,李密是熟知陳喪良的惡劣性格的,聽了這話后不但沒有重視,還冷笑說道:“果然又來挑撥離間了,想間立本公與麾下眾人的關系對不對?陳應良小賊,也不知道換個花樣。”

確實是這個目的的張永通不再說話,這才把書信交給了蔡建德,蔡建德再把書信轉呈到了李密的面前后,嘴角掛著冷笑的李密接過先看了封口火漆完好無損,這才捏碎火漆取出信箋,然后隨意只看得一眼,李密臉上的譏笑就立即消失,還馬上明白了陳喪良要求他保密的原因,因為這道書信的內容,竟然是李二寫給楊侗的奏章!

準確來說,是李二以臣子名譽寫給他所承認的皇帝楊侗的奏章抄件,在奏章上,李二首先就提及了楊侗招降李密成功這件事,然后向楊侗分析了一通天下大勢,指出李密向楊侗歸降不過是害怕被東都軍隊和宇文化及兩面夾擊而已,所謂歸降毫無誠意,只要解決了宇文化及這個麻煩,李密必然會降而復返,說不定還有可能乘著向楊侗詐降的機會,突然出兵拿下東都城池!

接下來又是分析天下大勢,李二向楊侗指出,天下逆賊雖多,卻只有陳喪良和李密這兩股賊軍是東都大敵,余下無論是竇建德、杜伏威還是正在北上途中的宇文化及都不足為懼,翻不起大的風浪。陳喪良據關中擁山河之險,非一朝一夕可破,對付陳喪良只能是從長計議,而李密只是表面上兵馬眾多,糧草豐足,看上去似乎十分強盛,實際上卻是四面環敵,內部嚴重不穩,遠比陳喪良容易對付,所以李二給楊侗提出了先李密后陳喪良的平賊方略,建議先干掉李密,收編其眾,然后再掉過頭去收拾陳喪良。

至于如果干掉李密,李二處心積慮的為楊侗設計了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就是驅虎吞狼,詔令李密攻打宇文化及,待其與宇文化及兩敗俱傷后,東都方面再出手坐收漁利。接著李二又指出,這個方案雖然簡單有效,但很難重創到李密根本,因為以李密之奸詐狡猾,必然要想方設法的把宇文化及誘到虎牢關戰場決戰,屆時李密坐擁雄關堅城,又距離洛口倉城只有區區三十里,即便遭到宇文化及與東都軍隊夾擊,也仍然立于不敗之地,而宇文化及的兵馬雖然強盛,糧草卻肯定嚴重不足,李密只要稍用緩兵之計拖延一點時間,宇文化及就必然慘敗在李密手中,李密再乘機收編宇文化及的饑餓之師,力量更為強大之后,再掉過頭來攻打東都洛陽,東都方面就將必敗無疑!

第一個方案正對李密的胃口,讓李密心中竊喜,而第二個方案就讓李密有些毛骨悚然了,李二提出的第二個方案竟然是一個無比惡毒的養狼敵虎之計!具體計劃則是由李二出面與李密聯絡,假意勸說李密集眾人之力對付他的死敵陳喪良,誘使李密與宇文化及達成協議,為宇文化及提供一批救急糧草,換取宇文化及繞道河內西進關中去和陳喪良拼命!

接著,李密一旦中計,李二就馬上出手聯絡宇文化及軍,勸說宇文化及在渡過黃河之后,乘李密不備突然東進拿下不遠處的黎陽倉,徹底解決糧草不足的后顧之憂,也擒拿李密和李密軍諸將正在黎陽后方的家眷老弱,然后李密必然和宇文化及反目成仇,為了奪回黎陽倉和救出被俘家眷,李密就也很大可能回師黎陽倉去與宇文化及拼命,李密軍主力遠離了虎牢關和洛口倉后,李二就可以和東都軍隊聯手,乘機光復洛口倉和虎牢關!

同時退一萬步說,就算李密不敢回師去黎陽和宇文化及拼命,他與宇文化及結仇之后,兩家之間今后也肯定是兵戈不斷,彼此拼命消耗實力,腹背受敵的李密為了全力應對宇文化及,也肯定只能是繼續向楊侗臣服,楊侗甚至還可以乘機要求李密交出部分糧食,緩解東都糧食緊缺的燃眉之急,可以放下心來坐山觀虎斗。而到了李密和宇文化及兩敗俱傷實力嚴重下降后,李二再和東都軍隊聯手反擊,同樣可以輕而易舉的干掉李密,甚至一鼓作氣拿下宇文化及!

除此之外,李二還告訴楊侗,說他有絕對把握說服宇文化及東進偷襲黎陽倉,一是因為李密不可能會給宇文化及提供過多糧草,宇文化及的寬廣胃口絕不可能得到滿足!二是因為宇文化及三弟宇文士及與老李家有著過命交情,同時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又都是貪得無厭之人,李二大不了拿出些金銀珠寶通過宇文士及這條線送到宇文兄弟面前,就可以輕松打動宇文化及。——當然,李二又指出楊侗如果能夠暫時放下殺君之仇,下詔招撫宇文化及并命令其依計行事,那么成功的把握肯定最大。

最后,李二又指出這兩個方案可以同時分頭進行,可以由楊侗出面命令李密討伐宇文化及,李二則私下勸說李密與宇文化及聯絡,彼此互不干擾。而宇文化及就算不肯聽勸去偷襲黎陽倉也無所謂,繞道河內的宇文化及肯定就要在河東戰場和陳喪良干上,屆時李二就可以躲在一旁隔岸觀火,進可坐收漁利一舉干掉陳喪良和宇文化及兩股賊軍,退可乘機收編戰敗者降軍,壯大實力以便楊侗聽用。

逐字逐句的看完了陳喪良不知道從那里謄抄來的李二奏章原文,李密的額頭上不由滲出了細密汗水,心里對李二是又憤恨又欽佩,明白自己一旦中計與宇文化及聯手,為宇文化及提供糧草去打陳喪良,那么無論結果如何都肯定是自己吃虧上當,也無論結果如何都是李二躲在一旁揀便宜,進可順勢殺進中原得洛口糧倉,收編自己的部眾軍隊,退可覓得重新殺進關中的機會,最不濟也可以渾水摸魚,乘機收編大量敗兵壯大力量。甚至還有可能以小博大,成為河東大戰的最后贏家!而自己白出糧食白讓道,白白給李二做嫁衣!

悄悄罵了一句李二的奸詐無恥,李密果然把厚厚信箋重新裝進信封,沒有再讓第二個人看到內容,然后沖等了許久的張永通笑道:“偽造得不錯,難怪當初連我的親筆書信都能偽造得天衣無縫,陳應良奸賊的麾下,看來是有不少的書文大家。說罷,陳應良奸賊還有什么給我灌**湯的話,都一起說出來吧。”

“丞相只讓小使帶給法主先生你一句話。”張永通微笑答道:“法主先生可以認為這是偽造的,但是就現在的天下大勢而言,眾人是希望先對付你,還是愿意先去關中給我們丞相找麻煩?”

李密閉上嘴巴,盤算了半晌后,李密才又問道:“陳應良奸賊,有沒有告訴你,他為什么要把這東西給我?”

“丞相知道法主先生你一定會問這個問題,所以他讓小使代為轉告肺腑之言。”張永通微笑答道:“丞相說,他與法主先生你是既為知己又為敵,在很多小事方面,法主先生你和我們丞相都是能通融就盡量通融,能互相提攜就互相提攜,這件事可以幫到法主先生,又對丞相有百利而無一害,丞相他何樂而不為之?”

李密笑笑,說道:“既然陳應良奸賊也承認是在利用我,我就不謝了。來人,帶這個陳賊使者下去休息,好生款待。”

親兵應諾,上來邀請張永通離開,張永通也謝了告辭,結果是張永通前腳剛走,后腳祖君彥就迫不及待的提醒道:“魏公,陳應良一貫奸詐卑劣,詭計多端,他的書信言語,還請魏公謹慎察之,切莫輕信。”

“祖先生所言極是,陳應良奸賊的書信話語,是不能相信一字一句。”裴仁基附和,又更加迫不及待的問道:“魏公,陳應良奸賊給你書信,到底說了什么內容?”

“沒什么大事,將來你們就會知道了。”李密輕描淡寫的回答,又把目光轉向了李二派來的使任瓌,微笑說道:“任大夫,讓你久等了,說罷,唐國公派你來做什么?”

心中正在盤算陳喪良書信內容的任瓌有些出神,直到李密再次問起,任瓌才回過神來,慌忙一邊向李密致歉,一邊說道:“魏公,我家唐國公派遣隋小使前來,是為宇文化及的事而來。宇文化及逆賊狂悖弒君,又率領江都叛軍沿通濟渠北上,矛頭直指魏公你的后背,唐國公擔心魏公你后方告急,又覺得這是一個難得機會,所以才特地派遣小使前來與魏公聯絡交涉,協商一件攸關你我兩家的共同大事。”

說著,心思已經有些被打亂的任瓌趕緊拿出李二的親筆書信,蔡建德轉呈到了李密的面前之后,李密接過細看內容,發現李二在信上首先是委婉的向自己提出警告,指出宇文化及的軍隊裝備精良士卒強悍,李密如果和他正面硬拼,就算能夠最終獲勝也肯定是損失慘重,白白便宜他人——這點李二可沒敢墨吃紙點名便宜楊侗,用了他人二字代替。

委婉警告之后,李二當然是迫不及待的建議李密禍水西引,勸說李密與宇文化及通好言和,以贈送軍糧和借路放行為代價,換取宇文化及北渡黃河,繞道河內西進河東,渡黃河回關中。然后宇文化及打進了河東后,陳喪良肯定只能是親自提兵到河東迎戰,去和宇文化及麾下的十幾萬關中驍勇正面硬拼,屆時李密不僅注定可以坐收漁人之利,說不定還可以乘機西取潼關,拿下關中全境!

如果沒有陳喪良之前那道書信,看到了李二的這個提議,李密就算不馬上接受,也肯定會大為心動,但是現在嘛,呵呵,李密就不能不小心掂量一下其中后果了。同時心細謹慎的李密還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李二親筆信上的文風用典,竟然與陳喪良送來那道李二奏章抄件基本相似,很有可能是出自同一人的文筆!——當然,李密如果也是一個穿越者,知道陳喪良身邊的魏徵和房玄齡在這方面是什么樣的貨色,那李密就肯定不會有任何的懷疑。

沉吟著把李二的書信交給一干心腹傳看,祖君彥和裴仁基等人自然迫不及待的再次開口,拼命勸說李密接受李二的這條妙計,還列舉出了這么做的各種好處優點,大力慫恿李密依計行事,把宇文化及這個禍害引到河東去給陳喪良找麻煩。李密卻是不動聲色,盤算了片刻后,李密還又向任瓌突然問道:“任大夫,唐國公的計策雖妙,但是要宇文化及接受這個協議,恐怕有些困難。如果宇文化及堅持不肯繞道,一定要攻打虎牢關洛口倉怎么辦?”

“魏公請放心,這點包在我們身上。”任瓌趕緊給李密鼓勁,微笑說道:“這件事很少有人知道,我們唐國公一家雖然表面上與宇文述一家少有往來,實際上宇文化及之弟宇文士及,與我們唐國公之父李淵公,在私下結有深交,我們唐國公也因此與宇文士及十分熟識,交情匪淺,宇文化及對二弟宇文智及言聽計從,宇文智及又是一個貪得無厭之輩,我們唐國公只要通過士及這條線搭上智及,讓他們兄弟聯手一起勸說宇文化及與魏公你達成協議,易如反掌!”

“兩代唐國公與宇文智及還有這樣的交情?”李密驚訝問道:“我以前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

“不瞞魏公,小使之前也并不知道此事。”任瓌如實答道:“還是在小使辭行時,唐國公在對小使說起了這件事。”

李密心中再無疑惑,不顧祖君彥和裴仁基等人的再三慫恿勸說,微笑說道:“好吧,這事可以商量,讓我考慮考慮,有了定論再給你消息。好了,我累了,想出去走走,祖先生,德本將軍,你們替我陪任大夫到廂房用宴。”

眾人答應,李密將陳喪良的書信揣在懷里起身間,又無意中瞟到了廳角的王玄策,便又隨口說道:“玄策,你隨我到外面走走。”

王玄策答應,隨著李密領了一隊親兵離開所謂的魏公府,到金鏞城內隨意走動,心中不斷盤算的李密散步間,還不知不覺的走上了金鏞城的城墻,眺望著遠處高大雄偉的東都城池,李密突然向王玄策問道:“玄策,你有沒有覺得有一件事很奇怪?河東通往中原的道路,都在我們的控制中,就算沒有徹底封死,仍然還允許平民隨意通行,這宇文化及的軍隊才剛剛越過彭城郡,李世民的細作也不可能在之前就已經把消息送到河東了?難道李世民和我們一樣,也在沿途諸城設立了驛馬驛卒,可以用快馬傳遞消息?”

“當然不可能。”王玄策平靜的回答道:“學生認為,李世民能夠這么快知道這件大事,只有一個可能,就是我們這里走漏了消息,讓他知道了這件事。”

李密不再吭聲,王玄策知道李密已經對李二生出疑心,便也乘機落井下石,低聲說道:“魏公,家賊難防,宇文化及沿通濟渠北上的事,只有你的一些重要心腹知道,李世民能夠知道這件事,當然也有可能知道魏公你的其他重要軍情。”

李密微微點頭,突然說道:“你替我掌管機密文書,陳應良奸賊給我這道書信,肯定有人十分關心,除了蔡建德以外,你是唯一有機會看到這道書信內容的人。這幾天,你可以多在軍隊里走動走動,看看有誰主動與你接觸,給你金銀錢財你可以留下,告訴我是誰就行。”

王玄策的眼皮微微一動,然后才點頭唱諾,末了,王玄策又忍不住低聲說道:“魏公,關于陳賊使者的事,學生覺得也是一個機會,魏公你如果別殺他,還把他大張旗鼓的禮送出境,那么東都洛陽方面就肯定會防著魏公你和陳賊攜手,不管魏公你下一步如何做,東都軍隊想往你的背后捅刀子,都得掂量掂量后果,擔心他們的背后也被陳賊捅刀子。”

驚訝的看了一眼王玄策,李密露出了一些笑容,微笑說道:“想不到你這么小的年紀,竟然還有這樣的見識,難得,不錯,我如果布置了一個和陳應良奸賊攜手的假象,東都洛陽是得擔心一下他們的背后。”

“我就是想救那個使者而已。”王玄策心中嘀咕。

微笑過后,李密又說道:“不過也不能大張旗鼓的禮送他出境,畢竟我現在是東都朝廷的太尉。這樣吧,一會你有空去替我告訴那個什么張永通,就說我要讓他受點委屈,要把他裝進囚車里送回崤函道,要他理解我的苦衷。畢竟,和宇文化及的使者于洪建比起來,他已經算是走運了,于洪建我可是準備獻給皇帝陛下隨意處置的。記住把這點告訴他,陳應良奸賊會明白我的意思。”

王玄策應諾,心中暗暗歡喜,李密卻順勢把目光轉向了西北面的河東方向,心中冷哼,“李世民小子,想陰本公,你還嫩了點!虎牢關戰場,糧草問題,哼哼,陳應良小賊給我這兩點提示,我如果利用得好了,宇文化及匹夫麾下的十三萬關中精銳,本公起碼可以拿得到一半!”

李密在給人挖坑的同時,當然也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挖了一大坑,李密絕對是做夢都沒有想到是,當王玄策名正言順的去見張永通時,又借口李密要求名正言順的趕走房內諸人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張永通做出了自我介紹,“我叫王玄策。”

張永通抬頭仔細看了王玄策,見他的年齡模樣與陳喪良的描述相似,這才用手指頭蘸了酒水,在桌上寫下了一行字,內容是:李與宇文開戰前,向李進言,勸李設計離間元文都與王世充,讓元收回王兵權。

“為什么?”王玄策這句話差點就問出口,強行把話咽回肚子里后,王玄策點了點頭,隨手抹去桌上文字。走漏了消息,讓他知道了這件事。”

李密不再吭聲,王玄策知道李密已經對李二生出疑心,便也乘機落井下石,低聲說道:“魏公,家賊難防,宇文化及沿通濟渠北上的事,只有你的一些重要心腹知道,李世民能夠知道這件事,當然也有可能知道魏公你的其他重要軍情。”

李密微微點頭,突然說道:“你替我掌管機密文書,陳應良奸賊給我這道書信,肯定有人十分關心,除了蔡建德以外,你是唯一有機會看到這道書信內容的人。這幾天,你可以多在軍隊里走動走動,看看有誰主動與你接觸,給你金銀錢財你可以留下,告訴我是誰就行。”

王玄策的眼皮微微一動,然后才點頭唱諾,末了,王玄策又忍不住低聲說道:“魏公,關于陳賊使者的事,學生覺得也是一個機會,魏公你如果別殺他,還把他大張旗鼓的禮送出境,那么東都洛陽方面就肯定會防著魏公你和陳賊攜手,不管魏公你下一步如何做,東都軍隊想往你的背后捅刀子,都得掂量掂量后果,擔心他們的背后也被陳賊捅刀子。”

驚訝的看了一眼王玄策,李密露出了一些笑容,微笑說道:“想不到你這么小的年紀,竟然還有這樣的見識,難得,不錯,我如果布置了一個和陳應良奸賊攜手的假象,東都洛陽是得擔心一下他們的背后。”

“我就是想救那個使者而已。”王玄策心中嘀咕。

微笑過后,李密又說道:“不過也不能大張旗鼓的禮送他出境,畢竟我現在是東都朝廷的太尉。這樣吧,一會你有空去替我告訴那個什么張永通,就說我要讓他受點委屈,要把他裝進囚車里送回崤函道,要他理解我的苦衷。畢竟,和宇文化及的使者于洪建比起來,他已經算是走運了,于洪建我可是準備獻給皇帝陛下隨意處置的。記住把這點告訴他,陳應良奸賊會明白我的意思。”

王玄策應諾,心中暗暗歡喜,李密卻順勢把目光轉向了西北面的河東方向,心中冷哼,“李世民小子,想陰本公,你還嫩了點!虎牢關戰場,糧草問題,哼哼,陳應良小賊給我這兩點提示,我如果利用得好了,宇文化及匹夫麾下的十三萬關中精銳,本公起碼可以拿得到一半!”

李密在給人挖坑的同時,當然也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挖了一大坑,李密絕對是做夢都沒有想到是,當王玄策名正言順的去見張永通時,又借口李密要求名正言順的趕走房內諸人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張永通做出了自我介紹,“我叫王玄策。”

張永通抬頭仔細看了王玄策,見他的年齡模樣與陳喪良的描述相似,這才用手指頭蘸了酒水,在桌上寫下了一行字,內容是:李與宇文開戰前,向李進言,勸李設計離間元文都與王世充,讓元收回王兵權。

“為什么?”王玄策這句話差點就問出口,強行把話咽回肚子里后,王玄策點了點頭,隨手抹去桌上文字。

1樓2015052920:07相關的貼子04771245

(未完待續)


容:使用簽名檔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