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三百八十三章 造孽藥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三章 造孽藥引

第三百八十三章 造孽藥引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8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在尚書臺的官署門前躊躇了許久,裴仁基還是硬著頭皮走了進去,提出了拜見左仆射裴矩的請求,這是裴仁基自打首告右驍衛大將軍李渾謀反之后,事隔一年有余,第一次主動來到尚書臺求見族長裴矩,但這也是裴仁基沒有辦法的選擇,因為他的寶貝女兒裴翠云,已經住進了陳應良家中三天,至今都還沒有回家的跡象。

受封光祿大夫的裴仁基官職品級是正二品,官拜尚書左仆射的裴矩官職品級是從二品,名譽上裴仁基的官職要比裴矩高,但實際上呢,裴仁基想要拜見裴矩也得和其他的普通官員一樣,排著隊輪流接受裴矩的召見,尚書臺那些眼高于頂的記室、書辦和差役也沒什么好聲氣,連杯茶都懶得給裴仁基上,裴仁基也不敢吭聲。

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一個五品官員從大堂出來后,大堂門前終于響起了有請光祿大夫裴仁基的聲音,裴仁基不敢怠慢,慌忙整理了衣冠,匆匆上到大堂與裴矩見面,還不顧左右坐滿書吏,抱拳向裴矩一拜到地,恭敬說道:“小弟裴仁基,見過族兄。”

“大夫多禮了。”裴矩的神情甚是平靜,語氣不冷也不熱的說道:“公堂之上,大夫還是互敘職稱為好,來人,快為裴大夫設座,放在上位。”

堂上差役答應,裴仁基卻連連擺手,連說不敢,然后又小心說道:“兄長,不知能否借一步說話?小弟冒昧,有一些話想與兄長單獨敘談。”

“大夫有話就直說吧,何必單獨敘談?”裴矩似乎公務正忙,一口拒絕了裴仁基的請求,裴仁基厚著臉皮堅持再三懇請,最后裴矩也實在礙不過聞喜裴氏的同族面子,便只得無奈的說道:“好吧,隨我來。”

親自把裴仁基領進了簽押房,裴矩很不客氣的直接坐到書案背后,順手操起一道公文就看,裴仁基則親手關上了房門,然后稽首跪在了裴矩的面前,連大氣都不吭一聲,更別說開口說話。裴矩則繼續翻閱公文,就好象裴仁基這個人根本就不存在一樣,直到把公文看完,持筆在公文上做出了批示并且簽名之后,裴矩才放下了書筆,很是驚訝的說道:“光祿大夫,你這是做什么?你的官職品級在我之上,為何要對我行此大禮?”

“兄長恕罪,兄長恕罪,小弟知道錯了。”裴仁基連連頓首,戰戰兢兢的說道:“還請兄長看在同族份上,看在一筆寫不出兩個裴字的份上,寬恕小弟一次。”

裴矩笑了,微笑說道:“虧你還知道,一筆寫不出兩個裴字,虧你還有臉說這句話,背著我與宇文述勾搭,首告李渾謀反的時候,你怎么不知道一筆寫不出兩個裴字?”

“小弟利欲熏心,小弟該死。”裴仁基哭喪著臉說道:“小弟貪圖宇文述許諾的官職,做出了糊涂事,小弟糊涂,小弟糊涂做錯了事,請兄長寬恕。”

“你貪圖官職,就拿自家兄弟的腦袋當墊腳石了?”裴矩終于發出飆來,重重一拍案幾,鐵青著臉喝道:“你知不知道,因為審不定李渾案,連裴蘊賢弟都差點被卷進去他本來就因為不孝子裴爽背過黑鍋,如果再卷進這種謀反案,會有什么下場?”(李渾案的第一任主審是裴蘊,但因為沒有找到謀反證據,裴蘊未能審結,遭到隋煬帝訓丨斥

“還有弘策賢弟”裴矩又怒喝道:“李渾的兒子李敏,是弘策賢弟的將作監副手,你和宇文述為了拿到李渾謀反的證據,竟然唆使李敏的妻子出面密奏陛下,揭發他的丈夫和公公謀反,差點又把弘策賢弟牽連進去他的祖父和你的祖父,那可是親兄弟,也虧你下得去手也只有弘策那樣的濫好人,才相信你對他的解釋,繼續把你當做了親兄弟”

“為了一個右武衛大將軍,你可以牽連兩個同族兄弟,現在來護兒已經倒了,十六衛府第二人的位置已經騰出來了,如果宇文述再許你一個右翊衛大將軍的職位,你是不是還要把我全家一百多顆腦袋拿去,給你做升官發財的墊腳石?”

裴仁基早就改單跪為雙腿跪地了,連連頓首,全身冷汗淋漓,小聲只是哀求裴矩原諒,裴矩卻是越說越氣,又怒道:“還抱怨我們不提拔你,你自己說,我們沒給你機會么?董純被捕后,我們沒有舉薦你去擔任彭城留守,給你立功升官的機會?”

“是你自己怕苦怕累,怕去接那個爛攤子,更怕重蹈董純的覆轍,自己不肯去,應良侄子一聲不吭的接過了那個爛攤子,辛辛苦苦的于得好了,升官了,你居然還有臉去眼紅他你自己說,你當時如果在青徐戰場稍微有些表現,現在還至于是這樣么?”

“還在背后抱怨什么,連云定興那個馬屁精都能出任左屯衛大將軍,你這個當世名將的唯一實權只是虎賁郎將”裴矩又拍著案幾喝道:“你自己說,你的表現及得上云定興嗎?”

“那個老不羞是馬屁精怎么了?他就算被發配到了少府,也照樣把本職差使于得漂漂亮亮,監造的兵器甲仗連皇帝陛下都贊不絕口,給宇文述爭了多少臉面?知道自己不懂軍事,可以不遠千里到譙郡去找孫子輩的陳應良不恥下問,拼命學習用兵打仗重用陳應良送給他的軍事人才,那怕再小的賊亂也不辭勞苦親自去督師平定,踏實做好每一件本職差事,一點一點的積攢功勞往上爬這樣的人,別說宇文述會不吝提拔,就算是我,我也會盡力提拔他”

“和那個馬屁精相比,你就是一攤扶上不墻的爛泥虧你還有臉嘲笑他只會阿諛奉承,溜須拍馬虧你有臉還在背后抱怨我和裴蘊賢弟不拉你,你自己不爭氣,我們怎么拉你提拔你?”

裴仁基于脆以額貼地,汗水滾滾的只是哀求裴矩息怒,表示自己已經知錯,決心悔改,懇求裴矩給他一個機會。而裴矩發泄了一通后,怒氣也多少有些消散,這才喝道:“說吧,找我什么事,我前面事還多,有事直說。”

“小弟想懇求兄長出面,替小弟化解與應良賢侄之間的矛盾誤會。”裴仁基顫抖著說道:“或者,請兄長發一句話,讓應良賢侄把我的女兒送回家中。”

說罷,裴仁基又趕緊補充道:“小弟也知道,這樣的事本不應該勞動兄長大駕,但小弟實在是無計可施了,翠云離家出走,住進了應良賢侄家中,這件事不知為何傳遍了東都全城,小弟去找弘策,他也一直不肯見我,小弟無計可施,只能來求兄長開口,也來懇求兄長寬恕小弟之前的糊涂過錯。”

裴矩并沒有因為這樣的小事發火,還又問道:“你的女兒,為什么要離家出走,住進應良侄子家里?”

“她……。”裴仁基猶豫了一下,這才硬著頭皮說道:“她不懂事,聽說應良賢侄蒙難,要我出面營救賢侄,小弟得到過兄長教誨,加以拒絕……。”

“事情都到這一步了,你還不打算對我說實話?”裴矩冷冷的打斷。

膽怯的抬頭,見裴矩的臉色冰冷兇狠,裴仁基的聲音重新開始顫抖,問道:“兄長,你已經知道了?”

“弘策賢弟告訴我的,他不肯見你,也是因為對你傷透了心。”裴矩面無表情的說道:“我還可以明白告訴你,弘策賢弟是從你女兒口中知道事情經過的,應良侄子阻攔不及,就又懇求弘策賢弟不要把這事告訴我,免得我也跟著傷心生氣。應良是外姓不假,但是說到對我們聞喜裴氏的維護,比你強出百倍都不止。”

“兄長,小弟可以對天發誓,我沒有答應蕭懷靜啊”裴仁基的聲音都帶上了哽咽,賭咒發誓道:“蕭懷靜是唆使小弟對應良賢侄落井下石不假,但小弟真的沒有應諾他,小弟還準備把他趕走,翠云卻突然沖了進來呵斥我,我拉不下臉面,這才借著酒勁打了她,小弟真沒有陷害應良賢侄的意思啊”

“好事做多了,連你女兒都不肯相信了,是不是?”裴矩冷笑著嘲諷,裴仁基不敢接口,只是繼續低聲求饒,裴矩又哼了幾聲,這才說道:“去見弘策吧,就是我讓你去見他的,他應該會給我這個面子見你。至于見面后如何負荊請罪,是你自己的事。”

裴矩的面子在大隋朝廷里還真沒幾個人敢不給,裴仁基聞言后頓時松了口氣,趕緊連連頓首道謝,再提出告辭時,裴矩卻突然心中一動,忙喝道:“且慢你剛才說什么?你的女兒離家出走,住進了應良侄子家里,這件事已經傳遍了東都全城了?”

“回稟兄長,確實如此。”裴仁基趕緊頓首說道:“也不知道是那里走漏了風聲,這件事已經在東都城里傳開了,小弟也成了皇城里的笑柄。”

“是不是你家里有什么人走漏了風聲?”裴矩追問道。

“不可能,小弟自信家教還算嚴格,家里人不敢胡亂嚼舌頭。”裴仁基回答,又道:“或許是應良侄子那里不小心漏風,但小弟絕不敢怪他。”

“放屁”裴矩罵了一句臟話,怒道:“應良侄子正戴罪在身,怎么可能主動往自己身上攬事?給外人找把柄整他?這件事擺明了是蕭懷靜于的這都看不出來,蠢貨”

“蕭……,蕭懷靜于的?”裴仁基的臉色大變了。

“當然是他于的,這時候應良侄子身上臟水越多,對他就越有利”裴矩沒好氣的喝道:“這么做,還可以⊥你陷入難堪境地,引誘你對應良下黑手,一箭雙雕你懂不懂?”

“蕭——懷——靜”裴仁基的額頭上青筋開始暴跳了。

“你別急著去見弘策賢弟了,先去見蕭懷靜。”裴矩飛快吩咐道:“去告訴他,你來求我原諒,被我趕走,在他那里借酒澆愁,然后把他下一把的打算弄清楚,再告訴我。”

裴仁基趕緊答應,裴矩則還是有些不放心,又道:“別說我是對應良侄子偏心,我也不怕明白告訴你,應良侄子是為了替我做事,才不幸被來護兒牽連,我也得防著蕭懷靜和他背后的人往我身上潑臟水。這件事于好了,我可以考慮寬恕你,你如果還是執迷不悟,到時候再想求我寬恕,我就是想再寬恕你,也找不到說服自己的理由了。”

有了家主的這番交代威脅,裴仁基這次終于不敢再耍花樣,離開了尚書臺后,馬上就無比老實的跑到修行坊去見蕭懷靜,結果也與在尚書臺截然相反,裴仁基在小蕭國舅府上受到了無比熱情的接待,小蕭國舅不僅親自把裴仁基請進了后堂設宴款待,還安排了好幾名的美貌侍女侍侯裴仁基飲酒,對裴仁基極盡禮遇,敬若尊長。

到底是在官場上廝混了幾十年,政治智商雖然有些偏低,但最起碼的官場演技裴仁基還是有點,坐在席間一直都是長吁短嘆,滿面愁容,小蕭國舅見了當然要見縫插針,好心打聽裴仁基是為了何事煩惱?裴仁基則按照裴矩的指點,說自己剛才去了尚書臺拜見裴矩,結果卻被裴矩趕出了門外,小蕭國舅聽了當然是心中狂喜,臉上無比驚訝的說道:“怎么可能?裴左相怎么能如此對待你德本兄?你和他,可是同族兄弟啊?”

“還不是你害的?”裴仁基嘆了口氣,道:“那天我那不孝女兒,和我鬧翻了以后,就住進了陳應良家里,還把所有的情況都告訴給了陳應良,陳應良又把事情捅到了族兄那里,族兄就勃然大怒了。還有弘策,也和我絕了交。”

滿臉難以置信的驚訝了幾句,小蕭國舅又乘機煽風點火道:“德本兄,恕小弟直言一句,你這幾位同族兄弟,對你的態度,似乎遠沒有對陳應良那么重視啊?一個十七八稈子打不著的外姓侄子,把他抬上右武衛大將軍的重職就算了,竟然還為了這么一個外姓旁支與你絕交,把你趕出門,這還能叫同族兄弟嗎?”

裴仁基不答,只是一個勁的喝著悶酒,小蕭國舅用眼色示意侍女盡力給裴仁基灌酒,待到裴仁基逐漸酒力不支時,小蕭國舅才神秘兮兮的對裴仁基說道:“德本兄,有個消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聽到——據小弟所知,今天有一道彈劾陳應良的奏章送到了陛下面前,奏劾陳應良在楊玄感叛亂及北上平定汾水賊亂時,曾經兩次擅自提高賞格,收買士兵,意圖不軌。”

裴仁基停住喝酒動作,盤算了一下才問道:“陛下看到奏章后,是什么反應?”

“當然是勃然大怒。”小蕭國舅微笑說道:“此外,昨天也有人上表彈劾來護兒,彈劾他在攻入平壤之后,約束軍隊不力,縱容士卒大肆劫掠,導致高句麗賊軍乘機反撲,將來護兒殺得打敗,被迫放棄幾乎得手的平壤城。這件事以前雖然也有人提過,但是這一次,陛下見了之后,同樣是龍顏震怒,責令有司嚴查。”

“就只有這些?”裴仁基追問道。

“暫時只有這些。”小蕭國舅微笑說道:“不過德本兄放心,有人開了頭,自然就有人會幫腔,時間越長,彈劾陳應良和來護兒的奏章就會越多。”

“好越多越好”裴仁基終于露出一些獠牙。

聽到這話,小蕭國舅當然笑得更開心了,一邊親自給裴仁基上酒,一邊又低聲說道:“好是好,但小弟覺得,這些彈劾力度還是太輕了,未必就能致陳應良小賊于死地,擒賊要擒王,打蛇要打七寸,想要徹底扳倒陳小賊,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必須要抓住他唯一的要害窮追猛打,這樣才能促使陛下下定決心,將他明正典刑,斬首問罪。”

“陳小賊有什么要害?”裴仁基趕緊問道。

“年輕年輕就是他唯一的要害”小蕭國舅惡狠狠說道:“請德本想一想,陳應良小賊今年才二十歲,就已經展現出了過人才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縱橫南北,百戰不敗,若假以時日,天下誰人還能制他?德本兄不妨可以想一想,如果讓陛下也明白了這個道理,他陳應良小賊,還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陽嗎?”

裴仁基的臉上變色了,又盤算了一下,裴仁基再次問道:“蕭賢弟,難道你想讓陛下明白這個道理?”

“小弟當然會設法讓陛下明白這個道理。”小蕭國舅微笑說道:“但是小弟這一劑藥雖然對癥,卻還缺少一個藥引,少了這個藥引,這劑藥就可能見效很慢,但如果有了這個藥引,小弟開出的藥方,就能立即奏效了。”

“什么藥引?”裴仁基又問道。

小蕭國舅笑而不語了,直到裴仁基再三追問,小蕭國舅這才揮手讓陪酒侍女下去,然后一邊給裴仁基滿上酒,一邊從袖子里抽出一張紙,微笑說道:“德本兄,這就是藥引,請兄長過目。”

接過了紙打開仔細一看,裴仁基的臉色頓時就有些蒼白了,因為紙上寫有四句詩:‘心在廟堂身在舍,飄搖風雨謾嗟吁;他朝若遂凌云志,敢笑曹操不丈夫,

“德本兄,現在知道這藥引有多重要了吧?”小蕭國舅笑吟吟的說道:“德本兄若是上一道表章,向陛下稟明此詩為陳應良小賊所作,那么你的大仇豈不是立即可以得報?陳應良小賊被殺后,來護兒也跟著徹底倒臺,十六衛府豈不是立即騰出了兩個位置?到時候,再為陛下揭發謀逆反賊立下蓋世奇功的德本兄你,豈不是可以就此得償夙愿?”

裴仁基不吭聲,只是慢慢的把那張紙折了揣進袖中,然后拿起面前酒杯,舉過頭頂一飲而盡,再重重將酒杯放下間,裴仁基咬牙說道:“多謝賢弟指點,愚兄受教了。”

是日,裴仁基在小蕭國舅府上大醉而歸,而親自把裴仁基送出了坊門后,小蕭國舅趕緊又回到了自家的后院,尋到了正在后院中讀書的某位親戚次子,笑容滿面的把裴仁基已經動心的好消息告訴給了親戚次子,那親戚次子一聽大喜,道:“好只要裴仁基能夠下定決心,事情就必然能夠成功了”

“賢侄放心,裴仁基一定會下定決心。”小蕭國舅微笑說道:“我明天就會讓人在坊間散播消息,就說裴仁基的女兒已經與陳應良圓了房,心甘情愿的做了陳應良侍妾,祖宗八輩都跟著丟人,裴仁基就一定會下定決心。”

“怎么老是往下三路做文章?”那親戚次子笑笑,卻沒有反對,又感嘆道:“聽說龍舟水殿已經送來東都,來探聽一下陛下南巡的消息,想不到能碰上這樣的好機會,父親若是知曉,定然會痛飲三斗美酒。”

“還是賢侄的計妙,詩好。”小蕭國舅笑道:“如果沒有賢侄的妙計好詩,以陛下那喜怒無常的性格,說不定那天就會給那小賊小丑跳梁的機會。”

“小侄也不愿如此,但迫不得已。”那親戚次子搖搖頭,沒來由的嘆了口氣,暗道:“可惜,原本想和你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一決勝負,看來是沒機會了。”

嘆罷,那親戚次子又伸出了手,道:“叔父,那首詩在那里?現在就燒掉,不留半點痕跡。”

“那首詩?”小蕭國舅一楞,然后才說道:“讓裴仁基帶走了。”

“讓裴仁基帶走了?”那親戚次子臉都白了,跳起來就大吼道:“你瘋了還是傻了?怎么能讓裴仁基把原件帶走?那一首詩,是我口述你書寫,上面是你的筆跡萬一裴仁基是裴家派來反間,或者他突然反悔,把那首詩的原件往陛下面前一送,再拿你的筆跡一比對,你馬上就是殺頭抄家的下場”

面如土色的同時,小蕭國舅趕緊連滾帶爬的沖出去追趕裴仁基,還騎著快馬一路追到了裴仁基居住的富教坊,然而裴仁基家里的下人卻說道:“老爺還沒有回來。”

“還沒有回來?”小蕭國舅差點沒癱在地上,心說天色已經不早,已經喝醉的裴仁基怎么可能還不回家?再想到親戚次子提到的某個可能,小蕭國舅也頓時當場癱在地上,兩腿打顫,差點又是當場小便失禁。

象打擺子一樣的坐在地上顫抖了不知多少時間,臉上還帶著酒意的裴仁基突然打馬回到了自家門前,本已經絕望的小蕭國舅頓時大喜,趕緊迎上去對裴仁基點頭哈腰,表示自己擔心裴仁基喝醉后不能回家,過來探望一下好兄弟裴仁基,又問好兄弟為什么現在才回來?裴仁基則帶著醉意說道:“多謝賢弟好意,我沒事,我順道去了一趟清化坊拜見族兄裴左相,所以現在才回來。”

“你去見了裴左相?”小蕭國舅的臉色重新蒼白了,顫抖著問道:“那見到沒有?”

“見到了。”裴仁基打了一個酒嗝,道:“族兄還讓我給你帶句話,多謝你親筆所書的絕妙詩句,你如果想把那首詩要回去可以商量,明天聯絡些人上表為應良賢侄求情,讓應良賢侄脫罪就行,不然的話,那首詩自然會出現在應該出現的地方。”

砰一聲,小蕭國舅重新癱坐在地上了,還再也無法遏制的小便失禁,股間頓時一片精濕,裴仁基則捏了捏鼻子,大步進了自家大門,然后又親手關上了大門,關門的聲音還頗大。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