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人碰上無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人碰上無賴

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人碰上無賴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8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當前位置:


“看來老夫之前不僅是低估了陳應良,也低估了杜伏威這個亂賊啊。”聽完了侄子王仁則從宿豫帶回來的消息,王世充先是無比之震驚,震驚過后是沉默,許久后才搖了搖頭,嘆息道:“這場大戰沒有老夫想象中那么好打,剿滅杜伏威與李子通二賊的戰功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獨吞,陳應良和杜伏威這幾個奸賊,都不是什么善于的主。”

“賢弟何必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士氣?”王世惲很輕蔑的說道:“我看陳應良那小子就是一個軟蛋,明知道使者不可能有假,還故意裝糊涂把使者交還給我們,擺明了是害怕杜伏威和李子通這些賊頭,更害怕把我們逼走,他一個人獨力難支,這才向我們低頭服軟。”

“兄長,你太小看陳應良小子了。”王世充搖頭,冷笑說道:“他真的害怕獨力難支,那他大可以裝著沒有發生這件事,悄悄記下這筆黑帳就行,又何必把使者交還給我們?可是他偏沒有這么做,還大方的把使者交還給我們,等于是直接告訴我們,他不怕我們退回淮南,也不擔心獨力難支,我們愿意和他聯手就聯手,不愿意的話也可以袖手旁觀,他憑一軍之力就可以對付李子通和杜伏威的聯軍。”

“就憑他那五千多軍隊?”王世惲嗤之以鼻。

“他的兵力是少,可他卻有這個自信。”王世充又說道:“他的兵力擊破杜李賊軍或許很難,但進取不足,自保卻綽綽有余,五千正規軍守御一座糧草充足的宿豫城,杜伏威和李子通就是有十萬賊軍也很難攻破。”

“父親,孩兒認為叔父言之有理。”王仁則也恭敬說道:“陳應良的兵馬是少,但勝在精銳,僅以武器裝備而言,不僅遠在全靠劫掠補給的賊軍隊伍之上,甚至還在我們的隊伍之上,在有利地形上與杜李賊軍正面抗衡,孩兒認為陳應良不會處于下風。”

對陳應良印象不是很好的王世惲重重哼了一聲,很是不滿兒子的幫叔叔不幫老爸,然后才又向王世充問道:“賢弟,那我們下一步怎么辦?是繼續按兵不動,還是按照與陳應良小賊的約定,出兵北上,兩路并搗賊穴?”

“繼續按兵不動肯定不行了。”王世充搖頭說道:“一是因為仁則賢侄已經代表我答應了兩路并進的計劃,我們多少也得守點信用。二是我們要讓陳應良小賊動起來,只有他離開易守難攻的宿豫戰場,才能引誘杜伏威與李子通的賊軍西進和他決戰,不然的話,搞不好那兩個賊頭害怕攻堅,就沖著我們來了。”

“但陳應良小賊已經直接說了,賊軍主力如果向西線開拔,他就要馬上退回宿豫,這怎么辦?”王世惲又問道。

“退就退吧,只要他能引誘賊軍主力西進就行。”王世充大度的一揮手,道:“再說了,杜伏威也不是傻子,發現陳應良小賊西進,怎么也得等陳應良走遠一些再出兵。就這么定了,傳令下去,明日上午拔營起寨,向北出兵,每日行軍三十里,讓宋顥率軍三千擔任先鋒。”

“叔父,你記錯了,是四十里。”王仁則趕緊糾正道:“小侄與陳應良約定的是每日行軍四十里,如果我們每天行軍三十里,就得用四天時間才能抵達預訂戰場,無法按時與陳應良會師。”

“賢侄,是你記錯了吧?”王世充不動聲色的說道:“陳應良與你只是口頭約定,沒有公文書信為證,你就記錯了約定的行軍路程,應該是三十里才對?對不對?”

“我記錯了?”王仁則有些張口結舌,但是看到了王世充與王世惲臉上的笑容后,王仁則很快就醒悟了過來,趕緊拱手笑道:“叔父恕罪,是小侄記錯了。”

王世充與王世惲一起放聲大笑,然后王世充又立即著手安排進兵事務,期間王仁則又想起一事,忙問道:“叔父,那個使者怎么辦?”

“這還用問?”王世充冷冷說道:“打發他去應該去的地方,這種賣主求命的無恥之徒,留下來只會是禍害”王仁則心領神會,立即去親手于掉那個倒霉使者不提。

于是乎,渡河數日后,大名鼎鼎的江都郡丞王世充終于守了一次信用,按照約定率領兩萬江都隋軍北上了,還更加遵守口頭約定的每日行軍三十里,一里不多走,也一里都不少走,同時江都隋軍此前修筑的堅固營寨也只能是被迫放棄,結果被遺棄的柵欄崗樓等物也沒有浪費,王世充的軍隊前腳剛走,后腳就有無數的百姓流民涌入廢棄營地,把王世充隊伍辛辛苦苦砍伐而來的木材掃蕩一空,用做越冬的柴禾,期間什么壕溝土壘等營防工事自然也遭到了不少破壞。

咱們的王世充王郡丞守信用重承諾,對友軍是否重信用守承諾自然也無比關心,北上的同時自然少不得派人快馬聯絡陳應良,借口報知自軍動向,乘機了解陳應良是否依約出兵?結果讓王世充使者吐血的是,他來到了宿豫城下后,不僅看到了原封未動的譙郡隋軍營地,還看到了躺在病床上氣息奄奄的陳應良,細一打聽這才知道,原來陳應良頭一天夜里在巡營時受了風寒,還在出兵的清晨發起了高燒,不得不暫時放棄出兵計劃。

“請回稟世充兄,請他放心,我明天一定出兵。”陳應良拉著使者的手,痛苦的呻吟說道:“我明天走六十里,后天再走六十里,保證與你們按時會師,絕不會讓你們孤軍奮戰。”

詛咒著不要臉的人最好早些病死,王世充的使者只能是趕緊離開宿豫回來報信了,結果在次日清晨回到軍中后,王世充聽到陳應良突然生病的消息,涵養再好也忍不住破口大罵了,“這個天殺的小賊,簡直就是無恥到了極點分明就是害怕老子不守信用,所以故意觀望一天,竟然還用上了裝病的借口,天下最無恥無賴之徒,就是這個陳應良小賊”

“賢弟,既然陳應良小賊失信在先,那我們也別和他客氣”王世惲惡狠狠的說道:“我們于脆也按兵不動一天,等確認了陳應良小賊的出兵動向再說”

咱們的王大郡丞最大的優點就是什么都要,惟獨臉不要,被陳應良擺了一道又正在氣頭上,也就馬上接受了四哥王世惲的建議,下令全軍休整一天,同時派人嚴密偵察譙郡友軍與賊軍隊伍的動向,發誓除非陳應良出兵東進,否則自己就絕不再往北面一步

王世充的這道命令獲得了江都隋軍的歡呼擁戴,閑了半年時間后,王世充親手組建的這支江都軍怎么都養成了一些惰性,不想辛辛苦苦的奔波賣命,走了三十里就駐步休息,大部分江都軍將士自然十分高興。當然也有一些例外,除了一些急于立功的好勇斗狠之徒頗為遺憾不滿外,王世充的寶貝女兒王雪姬更是不滿,早上問為什么又要按兵不動,傍晚又來到王世充的面前,打聽次日是否北上作戰?

“你急什么?有什么可急的?”王世充很是無奈的對女兒苦笑說道:“父親是帶著軍隊去打仗,不是去游玩,軍中將士尚且不急,你一個女孩子急什么?”

“女兒急著為你建功立業啊。”王雪姬理直氣壯的說道:“女兒自幼學得一身武藝,去一直沒有可以施展的機會,這次你好不容易答應帶著我出征了,我當然要急著上陣殺敵,一展身手了。”

“真不該答應把你帶來。”

王世充嘆了口氣,正想告訴女兒自己為什么要按兵不動,帳外卻飛奔進來了一名斥候,向王世充單膝跪下奏道:“稟郡丞,今日正午,杜伏威與李子通二賊突然放棄沭水營地,傾巢出動,聯手向西南方向而來。沭陽縣城四門緊閉,已然戒嚴”

杜伏威的賊軍營地位于沭陽以東,無論是去攻打宿豫還是南下來敵王世充,都必須先走西南方向,所以王世充聽了奏報后也沒有大驚失色,只是趕緊問道:“賊軍隊伍的目的地是那里,可曾探明?”

“賊軍主力的目的地尚未探明。”斥候如實答道:“但發現有一股賊兵約三千人,走得極快,直接向著宿豫方向去了。”

“開路先鋒”王世充腦海里立即閃過這個詞,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頓時放聲大笑道:“陳應良小子,老夫叫你耍賴,叫你裝兵,你再裝病耍賴又有什么用?杜伏威和李子通又不是傻子,憑什么要放著你的五千多人不打,偏要來和老夫的兩萬大軍決戰?”

旁邊的王家幾兄弟也是放聲大笑,得意忘形之至,惟有王雪姬比較單純,很是疑惑的問道:“父親,幾位伯父,還有幾位兄長,你們笑什么?有什么事這么好笑?”

“乖女兒,很快你就會明白了。”王世充大笑說道:“你不是想殺敵立功么?放心,父親會給你這個機會,等亂賊隊伍和陳應良小子打得兩敗俱傷了,父親親自帶著你上陣殺敵,為國建功”

王雪姬一聽大喜,趕緊向王世充道謝,然后又好奇問道:“父親,那個陳應良就是大名鼎鼎的小陳慶之吧?聽說他曾經帶著幾百白袍兵突入幾萬叛賊營地里,燒毀叛軍糧草又毫發無損的殺出重圍,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這么厲害?”

“問你八哥,我沒見過那小子,你八哥見過。”王世充一指王仁則。

見堂妹把好奇的目光轉向自己,王仁則笑了,道:“十三妹,別聽那些不靠譜的傳言,等你見到那個陳應良小子,你就會大失所望了,他不僅長得奇丑如豬,青面獠牙,還是一個連血都沒見過的戰場小雛鳥,所謂的什么輝煌戰績,不是吹出來的,就是揀便宜揀來的,和叔父實打實的戰績比起來差遠了。”

王雪姬確實的大失所望了,撇著紅潤小嘴說道:“原來又是一個什么吹出來的英雄,我聽說他帶著白袍兵直搗賊巢,還以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原來是假的,還長得那么丑,那就算了,我不想見他。”

聽到王雪姬這番話,王家幾兄弟更是放聲大笑,笑聲得意之至,同時王世充也大笑著命令軍隊次日繼續原地休整不提。而到了二更時分,距離較遠的宿豫那邊又送來急報,說是陳應良又借口病情未愈沒有動彈,王世充聽罷冷笑,道:“裝吧,繼續裝吧,等到五萬賊軍把你團團包圍,你想我求援的時候,看老夫怎么裝給你看。”

心情大好之下,治軍頗為嚴格的王世充在第二天難得破了一個例,暫時離開軍營,領著一大堆侄子和女兒到了鄰近的山中狩獵,一家人十幾個兄妹比賽箭術騎術,倒也算得上其樂融融,興之所至時,王世充還親自拉弓放箭,射下一只南下孤雁,博得滿堂喝彩,王世充本人也是得意洋洋,無比滿意自己的文武雙全,料事如神。

大概是樂極生悲吧,到下午的時候,也正當王世充在烤制自己親手射下那只孤雁時,幾匹快馬突然沖到了獵場上,還遠遠就大喊道:“郡丞,快回大營,快回大營我軍斥候探報,賊軍主力正向著我們的大營殺來,今天傍晚前就可能抵達”

“啪”王世充手里的大雁落到了火里,頓時濺起許多油煙灰塵,同時王世充臉上的表情也呈現出了癡呆神態,難以置信的說道:“怎么可能?賊軍主力的目標是我?賊軍主力的目標怎么會是我?”

癡呆了許久后,王世充連女兒都顧不上招呼,打馬就直接飛奔回自家大營了,而此刻的江都軍營地也已經是一片慌亂,大批士兵被緊急動員,一邊挖掘營防壕溝一邊去砍伐樹木建立柵欄,奔走呼喊的傳令兵來往不絕,留守大營的王世惲也趕緊迎了上來,劈頭蓋臉就說道:“五弟,我們中計了賊軍昨天西進宿豫那支軍隊,只是一支偏師,看模樣是去牽制陳應良小子的。賊軍主力昨夜故意屯兵在三岔路口,今天突然發力南下,速度很快,傍晚前就能抵達這里

王世充臉色陰沉,突然問道:“陳應良小賊呢?他有什么動靜?”

“沒有消息,應該還是在按兵不動。”王世惲飛快答道。

“馬上派人去和他聯絡,要求他遵守約定,立即出兵攻打賊軍背后,與我們聯手破敵”王世充板著臉飛快命令道:“再有,讓軍隊加緊立營,日落之前,務必要給我把營寨立定”

與陳應良交涉聯絡的信使飛馬去宿豫了,可是營寨卻沒來不及在日落前立定——杜伏威很不要臉的派出了一支騎兵隊伍搶先南下,襲擊正在山中路旁砍伐樹木的江都軍隊伍,給江都軍立營工作制造了巨大麻煩,王世充雖然立即出兵迎戰,立營進度還是受到了巨大影響。再到了天色微黑時,賊軍主力隊伍,也就出現在了王世充隊伍的面前了。

賊軍隊伍的聲勢十分浩大,遠遠看去,賊軍隊伍的篝火與火把一望無際,簡直比天上的繁星還要密集,戰鼓聲號角聲此起彼伏,即便隔著十里路程也仍然可以聽得清清楚楚,而更讓王世充一家子擔心的是,杜伏威與李子通的賊軍隊伍在立營行軍間竟然頗有章法,營地依山傍水可守可攻,行軍開拔條理有序旗幟嚴整,一看就知道是那種有不少戰斗經驗的老練隊伍,絕非尋常的烏合之眾可以相比。

當然,手握兩萬正規軍的王世充除了擔心傷亡之外,也并不是特別害怕杜伏威和李子通的五萬聯軍。考慮到賊軍遠來立足未穩,體力受到一定影響,同時也為了試探賊軍的戰斗力,當天夜里,王世充安排了校尉宋顥率軍一千前去劫營,結果讓王世充十分震驚的是,杜伏威與李子通方面竟然早就料到他會利用以逸待勞的優勢夜間偷襲,早早就在營外安排了兩支伏兵侍侯,突然殺出兩面包夾宋顥,宋顥軍大敗,狼狽而逃,人多勢眾的賊軍隊伍士氣大振,半年沒打仗的江都軍則士氣受挫。

更讓王世充郁悶的還在后面,夜襲受挫后,次日上午,賊軍隊伍又抓住了江都軍營防不夠完善的弱點,出動了大批軍隊正面強攻江都軍,王世充被迫出兵迎戰,也被迫與杜伏威、李子通打自己最不愿意打的消耗戰,結果一場大戰下來,王世充隊伍雖然成功擊退來敵,隊伍還是受到了不小死傷。

與此同時,王世充又十分震驚的發現,賊軍隊伍利用兵力優勢,竟然還分出了一支軍隊去襲擊他大營后方的淮河渡口,軍糧必須得靠山陽補給的王世充無可奈何,只得下令退回渡口立營,確保糧道暢通,杜伏威與李子通則得勢不饒人,揮師緊追不舍,死死咬住了王世充的尾巴。

靠著江淮士卒的悍勇與裝備優勢,江都軍且戰且退,倒是還算順利退回了渡口營地,然而讓王世充哭笑不得的是,他之前苦心修建的堅固營地此時早已被夷為平地,不得不一邊作戰一邊重新立營,軍隊為之疲憊勞累不說,江都軍也陷入了背水做戰的窘境,除了不惜代價的擊敗正面來敵之外,再無選擇——大敵當前時渡河南下,會有什么下場,相信就不用解釋了。

擊敗正面來敵,對于手握兩萬正規軍的王世充來說,并不是毫無希望與把握,但不惜代價這四個字卻必須得讓王世充仔細掂量一下了,所以艱苦應戰的同時,王世充考慮的就是兩個問題,“怎么讓陳應良那個奸賊盡管南下,幫助我夾擊賊軍主力?用什么法子,才能以最小代價于掉杜伏威和李子通的聯軍?”

“王世充為人奸詐,最喜投機取巧,與他對峙只會正中他的下懷對付他最好的辦法,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逼著他正面消耗如此一來,王世充為了保存實力,必然要生出退過淮河的心思,我軍再抓住機會半渡而擊之,必獲大勝”這是毛文深給杜伏威和李子通兩個大賊頭提出的建議。

“請回稟王郡丞,不是我不愿意立即南下幫他夾擊賊軍主力,是我的病情未愈,無法統兵作戰。”這是陳應良躺在病床給王世充求援使者的答復,又哼哼唧唧的說道:“還有,我們的南下道路也被叛賊攔住了,我軍斥候探報,杜伏威亂賊派出了他的得力大將夏大蟲,率領一萬大軍攔住了我軍南下的道路,我軍想要增援你們,還得先把這個夏大蟲擊破。難,難啊,我難啊”

新書推薦: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啦啦文學網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