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飲鴆止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五章 飲鴆止渴

第一百六十五章 飲鴆止渴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8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當前位置:


程咬金和牛進達果然是言而有信的人,陳應良率領譙郡軍隊凱旋回到永城后還沒過幾天,程咬金和牛進達就帶著一些家眷和兩百來名濟北鄉勇來到了永城歸依,陳應良聞報大喜,親率全城文武官員出城二十里相迎,程咬金與牛進達受寵若驚,稽首道謝,陳應良親自攙起二將,將程咬金封為了騎兵校尉,牛進達則封步兵校尉。

至此,陳應良的文武班底基本定型,武將方面主要有程咬金、牛進達、馬三寶與闞校四名大將,文臣方面則是大舅子長孫無忌、超級大神棍袁天罡與貪生怕死的錢向民,另外還有一個奉命南下查案卻暫時無法完成任務的魏徵,也被陳應良強行委托了法曹重任,讓魏徵幫著自己料理軍民司法諸事。這套班底人數不多,但勝在精于,各有所長,也是陳應良賴以起家發展的基本班底。

班底定了型,接下來就是擴軍了,做為新任的十二郡剿匪副總司令,陳應良手底下的十二個團兵力當然是不夠應付,為了應對接下來的平叛戰事,陳應良只能是決定把兵力擴張到三十個團,兵種構成則是四個團的騎兵,八個團的重步兵,還有十八個團的輕步兵兼弓弩手。

時間不等人,陳應良的擴軍動作早在程咬金等人抵達永城前就已經展開,還好,譙郡周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流民饑民,招兵告示才剛貼出去,設在譙郡邊界上的招兵點就已經擠滿了流民百姓,還任由隋軍將領挑選其中青壯,僅僅三天就招滿了合格兵員。同時就任了剿匪副總司令后,陳應良也用不著再去逼可憐巴巴的太守徐敏廉出錢出糧,只需要暫時墊付一些錢糧供養訓練新軍,然后就可以大模大樣的敲詐勒索兼管的彭城、下邳、東海與瑯琊四郡供給錢糧了。

與此同時,陳應良也終于與老鄰居董純有了第一次直接交集,和楊汪擔心的一樣,年齡足以做陳應良祖父的彭城留守兼左衛將軍董純,果然明顯不服氣陳應良這個年輕的頂頭上司,在與永城距離不遠的情況下,董純不僅沒有來拜見上官,還連陳應良派人送去的知會兼管公文,董純也是拖了好幾天才給回文,回文上還十分簡單只寫了刂道了,三個字,以十分輕蔑的態度表示對陳應良的不屑與不滿。

陳應良當然知道自己要想讓董純俯首聽命得花一些力氣和時間,對董純的輕蔑與不敬也只能暫時記錄在黑帳本上,等有機會再慢慢收拾,陳應良最關心的還是兼管四郡的賊亂情況,還有四郡官軍的具體情況。還好,董純在這方面倒是不敢玩花活給陳應良抓把柄,在回文的同時還是如實奏報了各種軍情,同時考核大權被陳應良捏在手里的東海、下邳與瑯琊三郡太守都尉也不敢怠慢,全都如實奏報了各自情況,讓陳應良對自己監管的四個郡有了大概了解。

從監管四郡匯報的情況來看,陳應良發現張須陀最擔心的大賊頭彭孝才其實危險并不大,因為盤踞在沂蒙山區的彭孝才之所以屢剿不滅,并不是因為彭孝才的隊伍能征善戰,而是因為沂蒙山區的地形太過復雜,一遇官軍進剿,彭孝才就帶著隊伍鉆進深山老林和官軍捉迷藏,活生生的把官軍拖垮,而官軍隊伍只要有辦法把彭孝才誘出山區,再在平原地區與之交戰,將他擊破甚至殲滅都不是什么難事,根本用不著如何的操心。

與之相反的是,倒是張須陀根本沒有提到的東海郡,讓陳應良產生了警惕,因為東海太守尹翁向陳應良奏報說,杜伏威的隊伍東竄進了東海后,不僅隊伍再一次迅速擴大,還設計于掉了東海大賊頭趙破陣,吞并了趙破陣的隊伍,成為東海首霸;同時另一位歷史牛人李子通,也乘著張須陀的主力被孟讓、孟海公牽制的機會,率領一萬余人取道瑯琊南下,目前已經侵入了東海最北端的懷仁縣境,與流竄在沭陽以南的杜伏威南北呼應,嚴重威脅官軍兵力空虛的東海全郡安全。

仔細看完了各郡奏報,又在袁天罡親手制做的四郡地圖沙盤上標記了敵人位置,陳應良盤算了許久,這才說道:“我覺得我們不能首先向瑯琊出兵,應該直接出兵向東,先掃蕩彭城南部的小股賊頭,順便鍛煉新兵隊伍,然后屯兵下邳,適時出兵東海,把杜伏威和李子通這兩個賊頭各個擊破,確保東海安全,不然的話,這兩個賊頭一旦在東海坐大,不僅東海郡城難保,徐州最富庶的下邳郡肯定也是永無寧日。”

“那彭孝才怎么辦?”長孫無忌問道:“他可是張大使點名的大賊頭,如果我們不能把他盡快剿滅,張大使那里難以交代啊?”

“彭孝才讓董純去對付。”陳應良答道:“董純的力量足以收拾彭孝才,只是沒機會和彭孝才決戰,才讓彭孝才逍遙到現在,我們只要想出一個辦法讓他滾出沂蒙山區,董純就可以輕松對付他了。”

“兄長說的當然是好主意,可我們怎么讓彭孝才滾出沂蒙山區呢?”長孫無忌追問道。

陳應良皺眉不答,一時間也想不出什么辦法給董純制造決戰機會,倒是逐漸把精力轉移到軍務方面的袁天罡開口,提出建議道:“副使,何不打打斷糧的主意?瑯琊一帶地廣人稀,土地貧瘠,糧產稀少,彭孝才的隊伍不事生產,全靠劫掠補給,肯定存糧不會太多,我們如果能切斷他的糧草來源,要不了多少時間,彭孝才就只能乖乖滾出沂蒙山區就糧,到時候董純再想和他決戰不就容易多了?”

“思路很正確,但很難做到。”陳應良皺著眉頭說道:“現在已經是七月上旬,再有小一個月就是小米收獲的時候,秋糧一旦入倉,民間就會有大量的存糧,彭孝才光是劫掠鄉里就可以弄到糧食,我們又如何能切斷他的糧草來源

“恕學生出言不詳,今年的青州一帶不是一個豐收年。”袁天罡搖了搖頭,說道:“學生喜愛周易天文,時常收集各地天候氣象,從學生了解到的青州天候情況來看,今年的青州一帶雨水甚是稀少,沒鬧蝗災都已經是無比幸運,糧食歉收卻是已成定局,所以我們只要設法讓百姓將不多的糧食集中保存,就不難誘出彭孝才。”

聽了袁天罡的建議,陳應良面無表情,許久后才說道:“看來也只能用這個辦法了,無忌,替我寫一道公文給瑯琊太守竇憲,命令他在瑯琊七縣城中修建民倉,秋收之后,立即要求百姓將糧食轉移入城保存,登記造冊,讓百姓分批領取各自糧食回家食用,剿滅彭孝才之前,百姓不得在家中存儲超過十日之糧。”

“實在離城太遠的鄉村,筑塢堡保存秋糧,由地方鄉勇集中保護,再安排吏員監督看管,遇敵人襲擊,一旦塢堡告急而援軍不至,吏員立即縱火燒毀存糧,不使塢堡存糧敵手的吏員,依律獎勵”

陳應良念完公文大意,不等長孫無忌提筆,旁邊的魏徵就已經大驚失色的反對道:“不可,萬萬不可陳副使,你知道不?如果你這么做,將會產生多少弊端,將有多少貪官污吏會乘機中飽私囊,敲詐勒索,又將有多少百姓的口糧將被貪污克扣?”

“被貪官污吏克扣一部分,也好過被土匪全部搶走。”陳應良冷冷說道:“魏法曹,你說的弊端我當然知道,可是我如果向瑯琊出動大軍剿匪,又將產生多少弊端,又會耗費多少錢糧,給百姓增添多少負擔?兩害取其輕,我只能選擇對百姓傷害最小的。”

魏徵有些默然,但還是又呻吟道:“可是這么做,百姓就太苦了。”

“百姓是苦,但總比糧食被搶光后活活餓死的好。”陳應良嘆了口氣,吩咐道:“無忌,給竇憲去文吧,讓他依計行事,這是一個讓他撈油水的機會,我相信他會全力執行。順便給董純去一道命令,讓他出兵六千到臨沂休整待命,確保與瑯琊各縣的交通聯絡,一旦發現敵情,立即出兵殺賊。”

長孫無忌答應,立即提筆擬令,然后陳應良又下令全力訓練備戰,準備出征事宜,待到秋收后立即出兵東進彭城南部,掃蕩那里的小股亂賊鍛煉新兵。同時陳應良自然少不得把情況向張須陀奏報,解釋情況并介紹其中利弊,請求張須陀安排隊伍接應瑯琊北部的新泰東安等縣,預防彭孝才劫掠瑯琊北部。

和陳應良預計的一樣,收到了陳應良這道體貼部下的命令后,瑯琊太守竇憲簡直就是欣喜若狂了,忙不迭的命令治下七縣修建民倉準備囤積秋糧,同時在邊遠地區修筑塢堡用于儲藏民糧,嗅到油水味道的瑯琊各級官吏也是欣喜若狂,一邊歡呼稱贊新上司施政得當體貼下屬,一邊賣力執行命令,同時還十分難得的深入民間,宣傳將糧食集中儲藏的各種好處,煽動蠱惑恫嚇威逼百姓把秋糧交給官府保管,期間自然也少不得搞一些什么鼠雀耗的花樣大撈油水。

瑯琊官吏在歡呼雀躍,彭城太守董純卻是氣得七竅生煙,一邊大罵陳應良行事荒唐,一邊上表彈劾陳應良的胡作非為,同時還致書張須陀表示抗議,要求張須陀出面管教陳應良。可惜張須陀卻被陳應良的書信蠱惑,覺得逼出彭孝才決戰,遠遠好過派出大量軍隊和彭孝才在沂蒙山區捉迷藏,既沒有把握又勞民傷財,便回信要求董純依令行事,同時要求董純今后不得越級上報,有事必須要先向陳應良稟報。

德高望重的張須陀也站在了陳應良一邊,董純再是不滿也是沒了辦法,同時董純又收到朝廷消息,說是有人在隋煬帝的面前彈劾自己,指責自己剿匪不力怯懦畏戰,治下一塌糊涂極不稱職,請求隋煬帝依律法辦為了不給別人更多指責自己的借口,董純也只能是一邊大罵著陳應良胡亂指揮,一邊乖乖率軍北上,到陳應良指定的臨沂戰場駐扎,等待戰機出現。

請示張須陀稍一耽擱后,董純怒氣沖沖的領著軍隊趕到臨沂城外時,瑯琊境內的秋收已然開始,也和袁天罡這張烏鴉嘴預言的一樣,今年瑯琊郡秋糧確實歉收嚴重,因為雨水不足,往常一畝地能收兩百多斤的小米,今年只能一百三四十斤,減產幾乎近半,來年糧荒幾乎已成定局,導致那怕是秋收季節,民間糧價仍然不斷上漲。

既然糧價逆市上漲了,瑯琊郡的大小貪官執行起陳應良堅壁清野的命令來自然也就更加賣力了,為了讓百姓把秋糧集中儲藏,瑯琊官員于脆出動軍隊強行收糧,清楚這些地方官德行的瑯琊百姓哭喊震天,死活不肯交糧,為此還鬧出了人命。氣得董純忍不住又上了一道奏章給隋煬帝,大罵陳應良的舉措是坑害百姓,勞民傷財卻毫無作用。

也是湊巧,當瑯琊百姓還在辛苦秋收時,恰好董純第二道彈劾陳應良的奏章送出的第二天,與臨沂相距不遠的費縣突然送來急報,說是在縣境北部發現彭孝才隊伍的蹤跡。但已經吃過無數類似大虧的董純這次沒上當了,并沒有急著出兵征討,而是選擇了按兵不動,同時派人嚴密偵察彭孝才隊伍的動靜。

兩天后,讓董純覺得難以置信的消息傳來了,往常象兔子一樣到處逃竄的彭孝才這次似乎鐵了心要在費縣做一筆大買賣,竟然集兵包圍了費縣北部的一個新建塢堡,揚言說交糧不殺,如果不肯交糧殺光塢堡里的所有人,守衛塢堡的鄉兵趕緊向縣城求援,費縣縣令也趕緊向董純求援。

事情到了這一步,董純再不出兵就無法向朝廷交代了,盡管明知道彭孝才很可能是打一槍就跑,董純還是親自率領著三千軍隊急赴費縣增援,結果讓董純更加難以置信的是,當他的軍隊趕到事發現場時,彭孝才的隊伍不僅沒有提前開溜,還硬著頭皮和董純的隊伍正面打了一仗。

這是一場董純根本就沒有做好準備的決戰,人多勢眾的彭孝才隊伍欺負董純兵少,交戰剛一開始就亡命沖擊董純的旗陣正面,也一度殺得董純的隊伍有些難以招架——因為彭城將士也沒料到彭孝才會敢和自軍決戰,還道彭孝才會和往常一樣的一觸即潰,措手不及下相當被動,陣腳一度有些松動。

還好,董純麾下的隊伍畢竟是裝備精良的百戰之師,戰場經驗十分豐富,挺過了最開始的危險時刻后,逐漸的騰出手實施反擊,也逐漸的扭轉了局面,開始占據戰場上風。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彭孝才才終于象往常一樣的下令撤退逃跑,董純好不容易逮到彭孝才主力又那里舍得放棄,不顧前方已是山區仍然緊追不舍,還親自領著軍隊沖著最前方,緊咬著彭孝才的尾巴死活不放。

這場追擊戰足足持續了一天一夜,結果勝敗的關鍵又再一次出乎了董純的預料,正當董純的隊伍追擊時間過長而體力下降時,之前被包圍那座費縣塢堡竟然及時送來了溫熱的小米飯,讓董純的隊伍得以及時進餐,恢復體力重新開始追擊。而這一次,董純再沒有讓老對手彭孝才從自己面前溜走,終于在一條小溪旁邊生擒到了彭孝才,逮到了這個為害瑯琊、彭城兩郡將近兩年的大賊頭。

隋軍將士歡呼的時候,董純卻在疑惑彭孝才這次為什么沒有提前逃跑,當彭孝才被押到面前后,董純還當面向彭孝才問起了這個問題,彭孝才也很豪氣,直接答道:“你把我的肚子挖開,就知道答案了。”

董純當然舍不得讓彭孝才這個老對手就這么痛快的死,只是下令剖開了幾個賊兵尸體的肚子,結果讓董純大吃一驚的是,幾個賊兵的肚子里竟然都是樹皮草根,其中一個賊兵肚子里于脆就是觀音土,找不到一點糧食。震驚之下,董純脫口向彭孝才問道:“你們斷糧多久了?”

“十三天”彭孝才紅著眼睛吼道:“瑯琊本來就窮,我們以前搶來的糧食左省右省,好不容易熬到秋收,你們這些狗官卻把糧食全都集中起來看押,民間一點存糧都不留,我能不拼命么?再不趕快搶點糧食吃飯,我和我的弟兄就只能是人吃人了”

董純呆住,半晌才無力的說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老夫今天算是真正見識到了。”

四天后,董純生擒到彭孝才的消息,被快馬送到了仍然還在譙郡的陳應良面前,同時送到陳應良面前的,還有董純的親筆致歉信,不僅向陳應良賠禮道歉,承認自己對陳應良有些不敬,還承認陳應良的布置指揮相當有效。

看到捷報與董純的致歉信,長孫無忌與袁天罡等人當然是喜笑顏開,錢向民還無比興奮的建議陳應良在其他三郡也如法炮制,餓死那些靠劫掠為生的亂賊流寇。可惜錢向民的這個馬屁卻拍到了馬蹄子上,陳應良當場就變了臉色,怒吼道:“你想害死老百姓啊?你知不知道,這么在有多大的弊端,老百姓要受多少的罪?瑯琊這邊是山林太多,地形太復雜剿匪太難,我才被迫飲鴆止渴在其他郡這么做,除了餓死成千上萬的百姓,逼著無數走投無路的百姓落草為寇,不會有任何的作用”

喝退了拍錯馬屁的錢向民,陳應良又飛快向長孫無忌命令道:“無忌,馬上給瑯琊郡去一道命令,停止集糧,把已經收上來的糧食全部還給百姓。”

“用不著這么急吧?”長孫無忌疑惑說道:“彭孝才剛破,余黨還散落在瑯琊境內,把糧食還給了百姓,萬一彭孝才的余黨又乘機東山再起怎么辦?”

“顧不得那么多了。”陳應良答道:“你又不是沒見過那些貪官污吏的狠毒,糧食晚一天還給百姓,就肯定會有一批百姓早一天餓死,把糧食集中儲存只是無奈之舉,既然董純運氣好早早就破了彭孝才,那我們就趕緊把糧食還回去,能多救一些百姓,就多救一些。”

長孫無忌點頭,這才坐下提筆擬令,旁邊的魏徵卻嘆道:“可惜,副使你的這道命令,瑯琊那些地方官,執行起來就不會那么賣力了。”

新書推薦: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啦啦文學網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