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第一百六十八章、二帝殯天(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穿越時代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八章、二帝殯天(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二帝殯天(下)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5日  作者:老老王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老老王 | 大穿越時代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第一百六十八章二帝殯天(下)

崇禎七年二月初九日深夜,南直隸,長江之畔的池州府城

池州知府衙門的后宅正屋里,幾個白胡子老醫生圍著一張懸掛著明黃帳幔的拔步床,拿著各種小玩意兒折騰了許久,又彼此商討了一番,最終只得嘆了口氣,轉身來到一名面容憔悴的貴婦面前跪下,沉聲稟報說,“……請皇后恕罪,陛下如今已是病入膏肓,藥石無功。還請……盡早料理后事吧!”

聽了這幾位當地名醫的診斷,油燈下的周玉鳳皇后田貴妃一干宮廷女眷,還有被她們抱在懷里的幾位皇子皇女,頓時便齊聲痛哭起來。而站在門外守候的幾位朝臣武將,也是一個個表情哀傷,心情沉重。

去年深秋先后持續一個多月的南京大戰,對于交戰雙方來說,都是一場膽戰心驚的傾國豪賭。不僅讓大清皇帝皇太極累得心力交瘁,也把穿越版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給熬得燈盡油枯。

尤其當崇禎皇帝還是失敗者的時候。

一年多來的苦心經營,頓時化為泡影,好不容易籌集的精兵良將,盡數一朝喪盡如此沉重的心理打擊,再加上戰場逃亡之時的負傷和淋雨,讓崇禎皇帝本來就不算健康的身體,立刻就迅地垮了下來。

因為承擔了過重的壓力,這位穿越版的崇禎皇帝早已透支了自己的時間。

要知道,這位穿越版的崇禎皇帝,一開始在北京紫禁城中,就是從一場大病中醒來,身子骨自然是虛虧得厲害。然后,還沒等他把身子調養好,急劇惡化的戰局就逼得他不得不強撐著起來,頂著滿朝文武的壓力,設法布置逃亡事宜。接下來的一路上,這位穿越版的崇禎皇帝不僅吃不好睡不好,還要面對各種明槍暗箭,提防居心叵測的地方官軍和韃虜流寇的長途追殺,體力和精力全都透支得厲害。

所以,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就先后在太原洛陽和武昌分別病倒過一次,連續三場大病下來,身體已經很糟糕了。在南京大戰的后期,這位陛下就已經纏綿病榻,咽喉腸胃心臟腿腳,都6續出了些不大不小的毛病。之后,明軍在南京戰敗,御駕倉皇逃亡,他先是在路上負了傷,血流不止,然后又淋雨感冒,再加上這場巨大失敗帶來的心理打擊,強撐著病體后撤到池州,終于一頭栽倒。

幸好,清軍在追擊到太平府的蕪湖,打垮了盧象升的斷后兵馬之后,便徑自收兵回返,專心屠殺江南縉紳,搜刮江南財富去了,沒有窮追不舍,才讓崇禎皇帝的小朝廷有了喘息之機。

然而,各方面的壞消息還是源源不斷地傳來。先是盧象升戰死蕪湖,不僅讓崇禎皇帝痛失忠臣,還讓他手頭再無可用之兵。然后,涌入湖廣的各路流寇,因為分贓不均的緣故,于年末開始爆小規模內訌。盤踞武昌的張獻忠因為打下了湖廣省府,金銀女子收獲最豐,論打仗的本事卻不如李自成羅汝才老回回等人,于是擔心自己成為眾矢之的,便縱火焚毀武昌,盡大軍沿江東下,直入江西,沿途明軍無一能擋。原本滯留在九江的皇室宮眷大臣家屬,只得在內閣輔溫體仁的率領下,再一次集體登船逃亡,來到池州府與崇禎皇帝會合。張獻忠則輕取九江,隨即又大舉圍攻南昌,眼看著江西一省也即將淪陷。

這一連串精神上的沉重打擊,使得崇禎皇帝的身體再也不堪負荷,最終徹底地垮了下來,居然連下床的力氣都沒有了。即使是跟周皇后和田貴妃等家人的再會,也沒讓他虛弱到極點的身體恢復過來。到了二月初,崇禎皇帝的病情進一步急劇惡化,已是神智昏迷,水米不進。即便四處尋找名醫,也依然藥石罔效。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醫療技術,就只有這樣不靠譜的水平,哪怕一場感冒都能要了人的性命。

此時此刻,或許是因為回光返照的緣故,這位穿越版崇禎皇帝的神志反倒清醒了一些。

回想起自己在這個時空的一年多經歷,當真是不勝唏噓。

穿越到古代當皇帝,看似風光無限的主角開場待遇,其實一開始就是九死一生的亡國之局!

在他接過這個燙手的皇位之時,北京城已經是注定要失守,諸位文武官員的忠心也是十分可疑。好不容易逃出北京,正打算搬到南京去收拾殘局,東林黨的廢帝叛亂又給了他致命一擊。

到了這一步,大明帝國的分崩離析,已經成了近在咫尺的危機。而各種穿越者勢力的相繼涌現,還有他們對歷史流程造成的劇烈變動。更是讓這個衰老腐朽的大明帝國,面對著一種數千年未有的大變局。

這已經不是需要一個賢才,而是需要一個人來承擔的負荷了。

無論是再怎么牛b的穿越者,遇到這樣群魔亂舞光怪6離的狀況,只怕也要麻了爪吧。

但他還是沒有放棄,而是硬著頭皮努力解決這樣的危局,想要把這個屬于自己的老大帝國挽救回來對于一個穿越之前只是尋常小市民的現代年輕人來說,這其中的疲憊,惶惑和艱難,當真是難以形容。

遺憾的是,他最終還是失敗了,并且被這場失敗同時擊垮了心靈和身體。

復興帝國的迷夢,至此徹底破碎了,只留下了一個風雨飄搖四面楚歌的絕望危局。

臨終前,周玉風皇后哭泣著前來詢問如何安排后事,但躺在床上病骨支離的崇禎皇帝,卻只是兩眼瞪視著床頭的帳幔,用微弱的聲音留下了最后一句話:“……我來到這世上,究竟做成了些什么事啊!”

在場的眾人之中,沒有一個人聽出這句話的弦外之音。

在說完了這句最后的遺言之后,崇禎皇帝便癱倒下去,再次昏迷不醒。即使偶然醒轉片刻,也是口不能言。依靠本地名醫的治療施救,他勉強又支撐了兩日,最終于二月十一日凌晨氣絕身亡。

大清崇禎皇帝皇太極和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相繼駕崩,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從此,統一的華夏帝國再也不復存在,廣袤的中原大地,徹底進入了群雄逐鹿的動蕩亂世之中。

所以,各種紛至沓來的壞消息,并沒有隨著崇禎皇帝的駕崩而告一段落。

二月十一日,就在崇禎皇帝駕崩的當天,張獻忠所部“賊軍”攻克南昌,江西全省基本崩潰。次日,又有一股流寇攻陷江北的安慶府。而御駕駐蹕的池州府,此時也是群盜蜂起,殘余官軍相繼潰散逃亡。

崇禎皇帝駕崩之后,周皇后與內閣輔溫體仁,旋即率領文武百官,在池州擁立年方六歲的皇太子朱慈烺登基稱帝。周皇后自然晉升太后,而溫體仁則順勢成為替年幼天子輔政的顧命大臣。為表示新帝對亡父的孝順,朱慈烺仿照天啟皇帝駕崩之時的舊例,在今年繼續沿用崇禎年號,待到明年再議改元之事。

然而,盡管新帝即位,卻看不出一絲一毫的新天子新氣象,反倒充滿了一片大難臨頭的陰霾。

此時此刻,崇禎皇帝的流亡小朝廷,已經失去了對湖廣和江西的控制,困頓在池州一隅。曾經氣勢浩蕩的數萬大軍,在歷經多次潰敗之后,只剩下不足兩千人,從上到下都宛如驚弓之鳥。就連御駕眼下駐蹕的池州,也被包裹在清軍和流寇的勢力范圍之間,且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實在不是什么久留之地。

因此,實際主持這個流亡小朝廷的輔溫體仁,很快就向周太后報告:他們不得不再一次搬家了。

“……啟奏太后陛下,眼下湖廣江西皆已失陷,池州四面受敵,不僅無險可守,錢糧也無從籌措,朝廷繼續滯留于此,無異于坐以待斃。大明在西南雖然還有川湘數省之地,但卻被流寇阻隔了西去的道路,若是我等以眼下這點人強行西進,無異于自投羅網,將諸位天家貴胄送往那些殘暴流寇的手中。”

臉色同樣極度憔悴的溫體仁,對著惶恐不安的周太后和小皇帝如此啟奏道,“……為今之計,只有讓朝廷遷移到徽州,那里還有浙西總兵的數千精兵可以護駕,而且徽州四面環山,遠離長江航道,比池州更加容易防守。并且徽商之豪富天下聞名,賦稅錢糧也容易籌措……此外,臣是湖州人,宗族在浙江那邊還有些人脈,徽州緊貼著浙江,或許臣能夠設法從老家得到些支援,以保朝廷一時之安泰……”

“……只可保朝廷一時之安泰?”剛剛從皇后升級成太后的周玉鳳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問道,“……哀家雖然不知地理,但近日也看過輿圖,徽州雖好,卻依舊四面皆敵,日后朝廷又該如何展布?”

“……日后?誰知道呢?老臣也考慮不了這么多了!暫且先顧著眼下,過一天算一天吧!”

溫體仁凄然一笑,“……太后,恕臣直言,如今這天下分崩離析,我等已不知還有沒有日后可言了!”

崇禎七年二月十五日,在輔溫體仁的堅持之下,幼帝朱慈烺和周太后帶著崇禎皇帝的梓宮(即棺材),起駕離開池州,向地處皖南深山的徽州轉移(后世的黃山市),準備與駐軍于此的浙西總兵王斗會合。

與此同時,因為清軍的內部分裂,而暫時緩過一口氣的江南東林黨人,也又一次開始了活動……

舉報:/

**作者:大楚余英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大穿越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