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第八十章、惟恐天下不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穿越時代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惟恐天下不亂

第八十章、惟恐天下不亂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7日  作者:老老王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老老王 | 大穿越時代 
0

ps:按照編輯要求,上一章在刪除了一部分河蟹內容之后重發,給重復訂閱的讀者說一聲對不起。

在離開福建巡撫衙門,回到下榻的客棧之后不久,就悄悄換了衣裳出來,在福州城內轉了幾個圈,確認了自己身后無人跟蹤之后,才悄悄離開大街,潛入小巷,最后七拐八拐地鉆進一所僻靜的宅院里。

剛剛走進宅的大門,就有一個皮膚黝黑、身材結實的壯漢迎了上來,“……張公,事情如何了?”

“……哎,果然不行啊!鄒維璉那老兒冥頑不靈、顓臾怯懦,只顧著自家富貴,寧可得過且過、姑息養奸,卻全然忘了國家大義和社稷安危!真是讓我輩正人君恥于與之為伍!”

搖頭答道,滿臉的鄙夷與不屑,“……我輩若是想要他舍生取義,出頭內懲叛鎮,外攘髡賊,看來是不成了。為天下黎民之福祉,我輩也只有痛下決心,不顧身后毀譽,就此采取斷然之策……”

“……呵呵,早該如此了,張公,我就說鄒維璉那老兒指望不上!”

這個黑臉大漢冷笑著答道,而聚集在此處宅院內的數十人也紛紛應是。仔細看去,其三教流各色打扮的人等都有,但以面目兇悍的廝殺漢為多,甚至還有許多身材矮小、梳著奇怪發髻的……

——此前,閩南鄭家被“澳洲人”攻滅之時,雖然兵敗授首、家眷嗣死于非命,但仍有不少鄭氏余黨流竄在外,伺機報復,其既有鄭家族親、嫡系舊部,也有不少鄭家招募的日本浪人。

后來,由于福寧軍的大力清剿,以及“澳洲人”的海上封鎖,這些鄭家殘黨在閩南實在站不住腳,只得逃竄北上,被前任福建巡撫熊燦陸續收容,之后又被新任福建巡撫鄒維璉接手,將這些與福寧軍和“澳洲人”有血海深仇的鄭家余孽,編為“撫標”兩營,希望借重他們來對付隨時有可能扯旗造反的福寧軍。

最初的時候,鄭家殘黨以為得了巡撫的支持,自己報仇有望,一度異常興奮。但沒過多久,他們便看出鄒維璉只想維持現狀,不敢與羽翼豐滿的福寧軍為敵,更無心為鄭家復仇,不由得大為泄氣和憤懣。

接下來,因為一些機緣巧合,這群一心只想著報仇和奪回往日富貴榮耀、其它什么都不顧的前海盜,后來居然跳過鄒維璉,直接跟復社和東林大佬們搭上了線,接下來又遇上了這么一個跟三教流都有交情,并且極度膽大妄為的領袖人物……于是兩邊很快一拍即合,很快便勾搭成奸,開始圖謀“大事”。

除此之外,在座的另一批日本人,其來頭居然更是奇葩,乃是被派來原的秘使——原來,在當年慘敗之后,德川幕府也漸漸知道了長州藩的“明國外援”是怎么回事,開始嘗試著想要斷絕長州藩的外援,于是就派人帶著大筆金銀和若干好手,渡海到明國這邊來活動,想要從內部對付福寧軍。

可問題是,這幫幕府使者在大明境內兩眼一抹黑,縱然有金銀想要行賄,也是不得其門而入,反而一連幾次上當受騙,鬧得很是灰頭土臉……幸好,這些幕府使者最終還是走了好運,一邊不知怎么地聯系上了復社領袖,另一邊通過幾個鄭家下屬的日本浪人的關系,跟福州這邊的鄭家余黨接上了線。

不過,雖然這兩撥人眼下坐在了一處,其實各種矛盾很是不小——幕府使者自持身份高貴,看不起鄭氏的喪家之犬;而鄭家的粗漢也看不得這幫倭人在福建地面上指手畫腳、拿腔作勢……好在如今還有共同的敵人存在,一邊肩負幕府的重任,一邊紅著眼睛要報仇雪恨卷土重來,所以勉強還能合作得下去。

而復社名士則儼然以盟主自居,很有范兒地舉起一只手,大模大樣地對他們發號施令:

“……諸位,既然巡撫這般不義,也就休怪我輩不仁了!具體該怎么做,之前都已經商量好了,現在就開始動手吧!為拯救天下百姓、扶保社稷蒼生,還請諸位努力,奉天討逆!驅逐髡賊!”

“……奉天討逆!驅逐髡賊!”眾人也一起揮舞拳頭,附和著高喊起來。

1樓2015061707:11相關的貼子換一換6821094870129246279135901480249相關的圖貼

希望·廊橋郡

別墅區里的多層電梯洋房

131223㎡三室兩廳兩衛山居大宅

買房QQ群:333097223/180391789

詳情請點擊:

吉林吉林

收起回復3樓2015061707:12

后來,迫于兵部的嚴令,又集結起剩下的遼東軍,由腦后生反骨的李成率領,走陸路出援救,因為出兵的人數少了,軍糧和餉銀相對變得充足,所以這支遼東軍比歷史上走得更遠,一直走到深入北直隸的時候,才因為糧餉供給不上而爆發嘩變。正好在這時率領女真偏師破關南下,已經到了這支援軍的附近,于是李成果斷倒戈投韃,跟著八旗兵在北直隸狐假虎威,蹂躪了不少州縣,最終和后金軍一起出關去了遼東——期間,李成也曾勸說阿巴泰揮師遠征登州,屆時可以跟當地遼軍里應外合,一舉破城云云……但阿巴泰認為登州的距離太遠,如果孤軍深入,恐有不測,同時對新投靠的李成也不太信任,故而否決了這個提議,在四月就返身出關了,只留下背后的一地廢墟狼藉。

另一方面,雖然在戰役結束的時候,已經出關撤退,但北京的大明朝廷上下還是猶如驚弓之鳥——此時,遼鎮和北直隸的全部精兵已經盡數覆滅,前線兵力極度空虛,唯一能戰的就只剩下的幾千。和的邊境軍民風聲鶴唳,都擔心建奴接著很快就要再次大舉入寇,即便只是幾個蒙古牧民偶然出現,也能嚇得早已喪膽的邊境守兵成百上千地潰逃。

而在朝堂之上,更是群情洶洶——因為在此番兵災之的拙劣表現,還有戰場和北直隸各州縣的慘重損失,內閣和地方上的東林黨要員一時間淪為千夫所指,其余派系的朝臣趁機發起倒閣運動,京師的科道御史更是從去年秋天就不斷上躥下跳,彈劾、等一干東林重臣的奏章堆起比人還高……沒辦法,自從在元年一舉得勢之后,東林黨在官場上的吃相就越來越難看,而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惡劣,似乎這個集團天生就是為了在朝廷里擴張自己,排斥別人的。一時間,東林黨在明王朝的官僚體系里一家獨大,弄得讀書人要是不入這個非法組織(東林黨從來沒得到合法承認),幾乎就沒法出頭。

至于這個非法組織的治國業績嘛,呃,還真是讓人有點不好意思開口——戰爭、修路,賑災,抗洪、水利……似乎每一樣都搞得很糟糕,尤其是好些原本應該年年投入、維護運作的水利體系,在諸位正人君的管理下全完蛋了,以至于一旦出現大的自然災害,后果便比過去加倍嚴重。至于在戰爭方面,更是一個慘敗接著又一個慘敗。如此結怨天下、如此禍國殃民……這樣的內閣要是能穩如泰山,才是見了鬼呢!

結果,自從元年以來就在朝堂上一家獨大的,終于再也無法把持朝政,在其余各派系官員的聯手圍攻和的憤怒厭棄之下,首輔被迫辭職返鄉,其余東林要員的官位也是岌岌可危。

雖然這樣的下場明顯是咎由自取,但人可不是這么想的,而是很委屈地認為當前朝“妖邪日盛”,居然敢把他們這些正人君往臺下趕,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朝堂政爭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不服輸的東林黨人繼續發動自己的各種人脈和勢力,企圖把局面重新扳回來,至少也不能再輸下去。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制造新的戰亂來轉移朝野的注意力,給朝處境艱難的人暫且解困——當戰事變得十分緊急的時候,朝廷和內閣的爭斗就會被暫時壓下來,如此一來,就能讓“朝奸黨”和“被蒙蔽的圣上”無法進一步反攻倒算,從而避免整個東林黨勢力被完全趕出朝堂。

于是,遠在南方的黃石,就不幸成為了首選目標——這當然不是因為他跟澳洲髡賊有勾結,屢屢違反朝廷體制,而是因為:首先,聽說這個粗鄙武夫從澳洲髡賊那里學來了不少生財之術,日過得很是滋潤,卻不肯拿出來獻給江南縉紳,而賺到的錢也沒有給諸位清正廉潔的東林君們分潤;

其次,福寧軍為了斂財養兵,居然不顧朝廷素來少收、不收商稅的傳統,悍然在臺灣海峽向每一艘商船征收“靖海稅”,拒絕繳稅的商船通常連人帶貨都會一起失蹤……每年的此項收入高達白銀五百萬兩以上,等于是硬生生地從的幕后金主口袋里掏銀,早已讓江南的地主縉紳富商集團恨得咬牙切齒,只是因為并非每一家士紳都在做海貿,而福寧軍的勢力又著實不弱,所以暫時才沒下定決心要對付他。

再次,才是黃石在閩南斂聚土地、迫害士紳,把讀書人的體面尊榮踩進泥里……雖然這多少讓有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但天下地主從來都不是一家,除非是牽扯到親戚故舊,否則江南的地主縉紳可不會為閩南地主的遭遇抹眼淚——更何況,類似的巧奪豪取、兼并土地之事,他們自己也沒有少做。

總之,趁著這次機會,計劃把黃石和福寧軍打成叛逆,在轉移朝野議論焦點的同時,將原本控制在那批卑賤武夫手里的各項財源都奪過來,供他們這些清貴士享用。至于福寧軍造反之后該如何清剿,事后又該怎樣收拾爛攤,就都是朝廷的責任了,不管損失多少人力物力也是朝廷擔著,東林黨們只需要憑著先見之明多撈好處就行了——送死你去,發財我來……這么多年以來的規矩,不是一向如此么?

所以,在最初的震動和驚駭之后,錢謙益又漸漸地心情輕松起來——不管挑起事端的過程如何驚天動地,張溥的手段如何殘忍毒辣,作為引的鄒維璉巡撫死得如何憋屈,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或許這就是朝諸公的意思呢?只是以后自己看來要多留點神,莫要一個不小心就被張溥這條瘋狗給坑了……

——但江南這些樂觀到無法無天的們不知道的是,由于全國各地的東林黨和其余縉紳豪門并沒有互相好好通氣,此時在大明帝國的其它地方,也有人在做著差不多同樣的勾當……

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隱居江南鄉下的錢謙益,便目瞪口呆地收到了一則又一則石破天驚的噩耗——雖然在家退隱,但身為標榜著“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他的消息還是比較靈通的:

山東爆發兵變,登萊巡撫于亂失蹤,原登州總兵陳新率叛軍渡海偷襲天津!

大同、宣府各路邊軍為爭奪銀礦而爆發激烈內訌,死傷無數,如今還在互相指責對方為叛軍。

陜北三十多股流寇推舉高迎祥為首領,結盟渡河入山西,輕取省府太原,誅殺晉王闔府!

山東聞香教再次于魯南作亂,現已聚眾數十萬,圍攻濟寧,截斷了運河命脈!

最后,“奴酋”皇太極命令之戰投降的諸多明朝將領,對的關寧軍殘部展開游說勸降,薊遼邊鎮一時間謠言紛飛、人心混亂。督師的官和太監已經連番密報,稱前線軍心不穩,恐有不測之禍……

雖然頭腦的地理概念很一般,但錢謙益也隱約判斷得出,此時的北京城外恐怕已是四面火起了。

“……這、這么多塌天的禍事,怎么就撞到了一塊兒呢?朝堂之上的諸位相公,到底在干什么啊?”

坐在自家的小書齋里,他愣愣地張著嘴,不可置信地如此**道。

收起回復4樓2015061707:16

收起回復來自5樓2015061707:31

容:使用簽名檔

保存至快速回貼


上一章  |  大穿越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