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第七十九章、福建暗流(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穿越時代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福建暗流(下)

第七十九章、福建暗流(下)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6日  作者:老老王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老老王 | 大穿越時代 
0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東林黨是一個擁有超越時代思想的先進組織——美國和國際金融財團在后冷戰時代搞的顏色革命、廣場運動、某某花革命之類,有很多套路都不過是東林黨在四百年前就玩過的玩意兒。

比如說,就像后世的廣場運動,會推出某些青年社團作為運動骨干,捧起某某考試不及格的大學生“民主斗士”、某某在網上掛單求包養的賣肉女“民主女神”作為偶像領袖一樣,東林黨也豢養著幾群在前臺沖鋒陷陣的激進分子。這些激進分子一般和后世的紅小將、民主斗士和游行專業戶差不多,通常來說年紀比較小,性格極度的狂熱和偏執,在被某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給洗腦之后,就會變成勇氣指數爆表的狂信徒,或者說中二病,只要能夠死得轟轟烈烈,哪怕豁出性命也毫不在乎!加上背后總有人在這些狂信徒和后臺大佬之間拉皮條,給這些極端分子造勢和提供資金,故而殺傷力驚人,經常能把政治對手沖擊得疲于奔命。

這樣的中二病激進分子,在整個社會人群當中其實不多,通常三十個里頭出不了一個,可只要形成了某種氛圍,又有闊佬愿意出錢出場所提供各種支持,便能源源不斷地從讀書人當中選拔、洗腦,量化生產出這種激進分子,或者說死士,并且一批批地投入政治斗爭中去——就如同后世美國的民主基金會,在全世界開設的無數個廣場運動培訓班一樣。在明末,東林書院起的就是這種作用,當時江南的官僚縉紳富商集團很有遠見,懂得出錢出場所找“大儒”來“講學”培養自己的讀書人——也就是他們的利益代言人。

這些被洗了腦的激進分子一旦混出頭,就能給后臺大佬帶來豐厚的回報,即便失敗甚至犧牲了,也絕對不會傷到東林黨的根本。比如在天啟年間,東林黨一度被閹黨擊敗,魏忠賢趁機瘋狂反撲,但頂在前面死得最慘的倒霉鬼,也主要是這些擺在前臺的狂信徒,譬如史可法的老師之類。至于那些幕后的大佬們,絕大部分都不過是罷官退隱而已,而他們的經濟基礎,更是連毛都沒掉一根,甚至可以繼續“講學”培養敢死隊,在暗中繼續操控輿論,積蓄力量,最終在崇禎初年實現了咸魚大翻身,成功地賴掉了他們的賦稅。

至此,皇親宗室們原本不用交稅,地主縉紳和豪商們也可以不用交稅,可一個國家不能沒有稅收,否則財政就得破產。于是,本該由皇親宗室、官僚、地主、商人們繳納的賦稅,便只好由高迎祥、李自成等窮泥腿子來交,這樣,皇親宗室、官僚沒意見,東林黨更是對崇禎歌功頌德,宣稱當今朝廷是“眾正盈朝”,崇禎皇帝是圣人再世……而唯一沒有話語權的貧下中農,卻被這些正人君子和圣君給逼得沒了活路……

更惡心的是,東林黨不僅做了惡人,同時又在扮好人,從萬歷朝開始一直到崇禎朝結束,東林公知集團一直扮演著兩面派的角色,一方面瘋狂逃稅,把國家賦稅轉嫁到以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貧下中農頭上,將貧下中農逼上絕路,另一方面又掌握著輿論,攻擊皇帝橫征暴斂,要皇帝施“仁政”減稅。

那年頭的貧下中農,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哪知道朝廷里的那么多彎彎繞繞?于是就把仇恨全對準了皇帝,反倒把東林黨當成了好人——舉例來說,東林干將李三才為了減免鹽稅和商稅,曾經上奏說:“……陛下**珠玉,民亦慕溫飽;陛下**子孫,民亦戀妻孥。奈何陛下欲崇聚財賄,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綿祚萬年,而不使小民適朝夕之樂。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無亂者。”

瞧瞧,寫得多感人啊,這位李三才大人就這樣把“民”給代了表,自己當漕運總督,掌握政策和法令,幾個兒子都是大鹽商,全國最頂級的大富翁,卻被說成了“小民”,鉆他老子專門設置的政策空子發大財——如果皇帝膽敢把這空子堵上,不讓他發財,那么這皇帝就是暴君,應該要設法廢黜甚至殺掉了。

咳咳,言歸正傳,跟后世的顏色革命做一個類比的話,假如說提供資金援助的江南官僚縉紳富商集團,相當于后世的本國買辦和美國民主基金會;那么東林黨的朝廷大員,就相當于香港的“泛民”議♂員和臺灣的民♂進黨大佬;東林書院就相當于明末的顏色革命訓練營;而包括復社在內的一系列青年士子結社,就相當于臺灣的“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簡稱‘黑島青’)”之類學生運動團體,而張溥就是復社的創始人與核心領袖……此外還有若干專門負責給自己人打黑槍,制造流血沖突的刺客殺手之類……

(現在大家明白東林黨、復社、江南富商縉紳集團這三者之間,大概是一個什么關系了吧。)

當然,即使是對于那些被頂在最前面當炮灰的青年士子來說,這筆買賣也不虧,畢竟這天下沒有白來的富貴。區區一介窮酸,想要一夕之間名動天下,萬人追捧,名利雙收……不冒一點兒風險又怎么能成呢?

然后,在東林黨和復社之間,也跟今天的臺灣的民♂進黨和“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一樣,同時存在著合作與矛盾。東林黨既希望復社這些小字輩沖在前面打頭陣,又惱恨這些年輕人不知收斂,把調子喊得太高,整天站著說話不腰疼,經常捅出一堆窟窿沒法收拾。而復社士子則覺得東林大佬多半缺少血氣之勇,做事拖泥帶水不干脆,總是前怕狼后怕虎,不肯爽爽快快地與政敵死戰到底,拖了他們的后腿……

總之,跟當時得過且過的官場習氣不同,復社這種激進組織的一貫行事風格,是相當瘋狂和暴力的。

作為復社的創始人,出身江蘇太倉的張溥張乾度,乃是當時激進學生運動領袖之中的佼佼者,明末最出名的“學生運動領袖”,尚未考過科舉,就已經干出了無數大事,從組織暴亂到沖擊衙門,還有縱火燒城之類,其烈度絕對不亞于后世的五四運動,當真是不惜生死也要求名聲。與后世那些連絕食都要輪流來的窩囊家伙,譬如香港的黃之♂峰和臺灣的陳♂為廷相比,其權勢、能力和勇氣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張溥此人出身貧寒,但年幼好學,有神童之稱。于天啟四年(1622)開始結社評論時政,博得名望,起初取名為應社(科舉應試小組),后來改為復社(科舉重考小組),成員最多時高達三千余人;天啟六年參與蘇州抗稅暴動,撰寫《五人墓碑記》,痛斥閹黨,名動天下;崇禎元年“組織群眾”驅逐閹黨骨干顧秉謙,從此成為天下士子當中的天皇巨星!復社的聲勢也從此震動朝野,號稱是“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觀,無不知有復社者”。其影響力遍及南北各省,走到哪里都是萬人空巷,擁躉粉絲無數。

如果僅僅是這樣,那么這位張溥最多也就是演講能力非凡,相當于后世美國馬丁路德金的水平。但可怕的是,張溥不僅在政治上極度狂熱,還很有野心和手腕。在成名之后,他不肯按部就班地出仕熬資歷升官,而是企圖一步登天,借廣收門徒以控制知識界、把持科場,最終達到左右政權之目的——并且一度真的讓他給成功了!連當朝首輔周延儒都被他捏住了把柄,不得不惟命是從。有一次,張溥甚至直接給了周延儒一個冊子,上面寫滿了人名,有的要大用,有的要罷官,而周延儒居然也盡數照辦,絲毫不敢違抗。

想想看吧,區區一介沒有任何實際職務的“民間意見領袖”,居然能夠在家遙控操縱朝堂決策,決定官員任免,把大明天下視為掌中玩物……這份潑天的狂傲和能耐,在現代世界有哪個學生干部做得到?

在鄉野之中遙控朝廷,以閑人之身執掌天下……能把“學生運動”搞到這等地步,也算是空前絕后了。

當然,據說張溥最后也是因為太過囂張,才被忍無可忍的周延儒或者其他某位大佬派人暗殺了……

很顯然,對于福建巡撫鄒維璉這等東林黨官宦來說,張溥這個被他們花錢資助和造勢捧起來的小字輩,就差不多相當于一條養不熟的瘋狗,讓他咬起閹黨、勛貴之類的政敵,固然是所向披靡,屢戰屢勝,可一旦倒戈反噬起來,也是讓人深感痛心徹骨……別的不說,光是看著這家伙此時居然大模大樣地坐在自己面前,跟自己這個福建巡撫平輩論交,鄒維璉就忍不住感到滿心膩歪——你張溥年不過三十,去年才剛剛考中了進士,官不過區區一介翰林院庶吉士,如今還因為守孝而閑住在家,如何敢在我這個封疆大吏面前這般放肆?!哪怕論年紀,老夫都比你大了二十歲!上下尊卑和禮儀倫常都到哪里去了?

但膩歪歸膩歪,想到這家伙的駭人名望和千萬擁躉,還有此次來訪背后若隱若現的一眾東林大佬,福建巡撫鄒維璉饒是再怎么心中不悅,也不得不耐著性子,聽這家伙在自己耳邊喋喋不休地聒噪:

“……我輩讀書之人,縱然身處江湖之遠,怎可不思國家大事?!這幾年各省天災不斷,西北流寇四起,山陜各省糜爛;遼東建奴猖獗,京師一夕數驚;山東、河南、北直隸亦是騷動不斷,朝中更有奸臣小人得勢,逼得東林君子去位下野。還有澳洲髡賊漂洋過海乘大鐵船而來,在瓊州府臨高地面結寨自守,筑城鋪路,又招兵買馬……咳,買船,私販商貨,從閩粵各省勾結叛賊武夫,大掠人口,其勢力已是不可小視。當今時局已是不穩,如若再有南方髡賊趁機作亂——實在是不堪設想!”

巡撫衙門的小花廳里,張溥手捧茶杯,如此侃侃而談,“……如今,瓊州髡賊與閩南黃石狼狽為奸,內外勾結,戕害良民百姓以自肥,日漸坐大。我等唯有先下手為強,昭告天下討伐黃石此賊,鏟除福寧軍,斷髡賊之臂助,如此方可除去南方各省之心腹大患,上保社稷、下安黎民……”

“……咳咳,乾度啊!你剛才也說了,如今中原板蕩,流寇蜂起,西南叛亂未定,關寧軍又新逢大敗,遼東韃虜一時間氣焰喧天,值此天下紛擾之秋,我等又如何還能再挑起亂事,為圣天子添憂呢?”

對于這番完全脫離了實際的空口大話,福建巡撫鄒維璉聽得是直翻白眼,但又不好發作,只得耐心勸解,“……黃石此僚確實在福建擁兵自重,做下了許多不法勾當,可好歹沒有扯旗造反,福建各地的賦稅也還能差不多繳齊,充其量也就是跋扈了些,跟昔年遼東的李成梁相差仿佛而已。

至于盤踞瓊州的髡賊,確實是跟官軍大戰過幾場,但據在下聽聞,這澳洲人眼下已經接受了招撫,從那之后就不偷不搶不殺不掠,一沒殺官二沒攻城,照章納稅、按時納糧,除了做些生意之外,似乎并無多少與朝廷為敵之意……之前那海寇頭目鄭芝龍橫行閩海,作惡多端,攻破州縣無數,熊督(熊文燦)猶能加以招撫,委以重任。如今為何又這般斤斤計較,容不得一伙地處偏遠、本分經商的髡賊呢?”

——至于廣東方面之前上奏的“圍剿髡賊大勝而歸”,打得澳洲人只能龜縮在易守難攻的“百仞高城”不敢出來云云……那都是底下專門糊弄皇上的混賬話,在他們這些消息靈通的明白人之間,還是不要提了。

“……大人,您不能這么說啊!那黃石不僅勾結髡賊,其心可誅。去年此賊更是擅自出征日本,非但無令出兵,擅離駐地,還是攻打太祖欽定的‘不征之國’,哪一條都夠得上謀逆大罪了!而那瓊州雖然偏遠,也是我大明疆土,海外髡賊在瓊州擁兵自守,不聽圣人教化,把世間風氣弄得不成樣子,似此等……”

“……唉,乾度為何如此苛求?!如今天下不寧、中原紛擾,我等在南國能夠守得一片太平安寧,已經很不錯了。況且當年佛朗機人占了壕境澳,迄今都沒走,但也沒鬧出什么太大的亂子啊。”

鄒維璉忍不住打斷了張溥的話,“……如今天下多事,武人跋扈的事情還少嗎?在北方聽說有官軍趁著討賊之時屠了縣城,殺了縣令,后來照樣沒人追究!與之相比,黃石的這些跋扈悖逆之舉,就算不得什么了。況且如今福建省內也是群盜蜂起,離不得福寧軍守境安民——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乾度想必也是懂得的吧!而且,瓊州府歸廣東那邊管,即使要出兵討伐髡賊,也不關福建的事,足下又何苦來福州叨嘮?”

“……咳咳,大人,在下之本意,并非是要福建這邊違反朝廷體制,發動大兵去遠征瓊州啊。”

張溥連忙解釋說,“……但黃石此賊,實在是不能姑息下去,還請大人速發一封公文,奪其兵權,散其部眾,為國家削除此等悖逆藩鎮。東林諸公也會于南北兩京為大人聲援,褒贊鄒公的忠義無雙……”

“……乾度此言真是孟浪了!黃石麾下各部,都是跟著他在遼東征戰多年的嫡系親信,眼里素來只有主將,沒有朝廷。熊督昔年也拿此輩無法,哪里是巡撫衙門一封文書就能拿下的?”

鄒維璉嘆息著說道,“……且那福寧軍既獨攬海貿之利,又有海外髡賊以為奧援,旗下頗多驍勇之徒,可戰之兵不下三萬!即使傾盡福建一省兵力,也難以與之為敵。如若貿然行險,實在勝算全無。萬一事敗,勢必惹得南國兵火連接,玉石俱焚,豈是好事?更何況,如今的內閣乃是奸臣當道,東林君子去位,邪不勝正之勢已成。那新任首輔溫體仁素來深恨老夫,一旦事發,多半要落井下石,屆時的局面只會更壞!”

(古代文人一般不直接稱呼別人的名字,但罵人的時候除外。)

說到這里,鄒維璉都幾乎是在哀求了,“……乾度,本官并非不知如今朝局大變,朝中奸黨得勢,東林諸公處境危急。但值此內外交困之時,我輩正人君子更應該鎮之以靜,寧可蟄伏一時,徐徐圖之。萬萬不可為了逞一時之快,亂下什么虎狼藥,最后惹出滔天大禍啊!”

總之,無論張溥如何舌燦蓮花、威脅利誘,鄒維璉巡撫都鐵了心地統統頂回去,死活不肯在福建貿然對黃石和“澳洲人”動手,給江南的東林大佬們充當自帶干糧送死的探路炮灰。

最終,當張溥無奈告辭之時,鄒維璉頓時忍不住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心說這一關總算是又過去了。

然而,他卻沒有注意到,張溥在告辭離去之前,于眼神之中一閃而逝的那一抹狠辣之色……

——別忘了,這位仁兄看著像是謙謙君子,其實卻是素來不擇手段,殺官燒衙不當回事的超級兇人……

1樓2015061603:16相關的貼子換一換2161525448231341611164117318237相關的圖貼

希望·廊橋郡

別墅區里的多層電梯洋房

131223㎡三室兩廳兩衛山居大宅

買房QQ群:333097223/180391789

詳情請點擊:

吉林吉林

容:使用簽名檔

保存至快速回貼


上一章  |  大穿越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