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第七十五章、偽造“澳宋帝國”遺跡(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穿越時代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偽造“澳宋帝國”遺跡(下)

第七十五章、偽造“澳宋帝國”遺跡(下)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1日  作者:老老王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老老王 | 大穿越時代 
0

PS:解釋一下為什么沒法讓每個穿越者都當元老,因為元老這個名詞的政治含義太強,而且只有臨高一家五百人在用。不能讓成千上萬的其它穿越者來遷就這五百人。其次,美洲的穿越勢力已經降臨十一年,跟本時空土著嚴重融合,穿越者和土著的身份相對模糊,如果貿然推廣劃分的話,反而會人為制造出隔閡來。

因此,臨高的元老降級為公民,僅僅是換一個名詞而已,他們在臨高集團內部的財產、權力和創始人地位都沒有變化,依然被叫首長,依然是大股東——以后元老院改稱股東大會,執委會改稱董事會而已。

而其它那些零星單穿的穿越者,則只被稱為公民,有一份福利,但不享有股東特權,以示區別。

同樣軍銜的軍人,有勛章和沒勛章差別不小,同樣的穿越者公民,有股份和沒股份也是相差很大的。

在這片熱火朝天的沙漠工地旁邊的一輛越野車里,身為“澳洲穿越者眾”的最高代表以及“澳洲共和國籌備委員會最高顧問”的李維,此時正坐在副駕駛座上,拿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向王秋介紹施工情況。

“……你看,這是某個曾經在河南策劃過‘仿殷墟’主題公園項目的設計小組,在現代世界的澳大利亞同一位置以旅游開發的名義,秘密進行了勘察規劃,又廣泛咨詢了本時空各個穿越者國家的意見,再加入若干南洋和印度風格元素,幾經修改最終定稿的‘澳宋帝國’失落都城‘宋城’廢墟設計圖……”

李維一邊指著液晶屏幕上的設計效果圖,一邊興致勃勃地對王秋介紹說,“……那邊是澳宋的大相國寺,正方形的臺子上就是大雄寶殿,我們準備安置一尊大號石佛……”

隨著他伸手指示的方向,王秋瞇眼看到,施工人員已經在那個地方已經用水泥澆筑了一個正方形平臺出來,然后,一名員工捧著一堆預先用縮小燈微縮過的石塊,小心翼翼地安放在水泥平臺上,拼接成一座佛像,再恢復原狀,霎時間就變得足足有三層樓那么高!在炎炎烈日的照耀之下,巍峨的巨佛顯得頗為寶相莊嚴。接下來,施工人員又在這尊巨佛的四周按照一定的次序,擺上了若干規格較小的觀音像、羅漢像,孔雀大明王像,甚至還有濟公、孫悟空和豬八戒的石像,以及各式各樣的石桌石椅、石燈籠和折斷的石柱,最后用少量礦山炸藥隨意搞了點兒破壞,再刻意亂丟了一些碎磚塊和破瓦片,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而王秋則是在越野車里看得眉毛直跳,“……這就是什么大相國寺?往地基上隨便擺了幾尊雕像,再丟了一堆垃圾……不要說一座像樣的屋子,連一堵完整的墻壁都沒有,這樣就能算是寺廟了?”

“……這個很正常啊!畢竟是廢墟嘛!”李維不以為然地回答道,“……按照歷史背景設定,木質的廟宇結構,都在‘澳宋帝國’覆滅時期的戰火之中被燒光了,只有石頭雕刻的佛像保留了下來……另外,在大門口的位置,還豎著一個‘敕造大相國寺’的石頭牌坊,外加幾塊刻了銘文的石碑,這樣就足夠了。”

王秋聞言想了想,摸出望遠鏡再仔細一看,發現在各個水泥平臺的邊角上,果然都預先留了幾個洞,偽裝成安放木柱的地方……而那些施工人員在完工之后,還刻意在佛像四周堆上木柴,澆上汽油,燒起幾堆熊熊篝火,用以制造出烈火焚燒寺廟的假象——不得不承認,這偽造的古城遺跡居然搞得還挺細致的。

但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可是……這么多這么大的佛像,你們究竟是從哪兒弄來的啊?雖然三亞這邊近些天來一直在用哆啦A夢的黑科技道具生產各種雕塑。但這些佛像里面,很多看著居然不像是新的,反倒像是已經被日曬雨淋了很久的樣子嘛!”指著一座明顯有些坑坑洼洼,充滿了歲月痕跡的觀音像,王秋有些不解地發問道,“……該不是把真的古代佛像,給搬到這片沙漠里來造假了吧!”

“……開玩笑,怎么可能拿真的文物往沙漠里亂丟啊?前些年的時候,國內的建筑業和旅游業過熱,蓋了很多的佛教主題公園、道教主題公園、仙俠主題公園,仿古建筑主題公園,還有很多說不清是什么主題的人造風景點,一時間跟瘟疫似的到處開花,事先也沒有搞一個市場調查,不管附近是不是有那么多的客源……結果搞到后來,很多主題公園連年虧本,經營不下去,最后都變成雜草叢生的廢墟了……”

李維很淡定地答道,“……中央只不過派人到那些廢棄的風景點搜羅了一下,就弄來了這么多玩意兒。這些雕像之前被隨地亂丟沒人管,模樣兒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甚至還有整座雕像上長滿了草的呢!哎,可惜哆啦A夢的縮小燈在我們的‘主位面’里沒法使用,否則還有一座足足五十米高的違章佛像,可以從廣東那邊的一個山頭頂上弄來——這尊佛像剛好擋了一條高速公路的道,最近正在預備進行爆破……”

“……怪不得這陣子你們一直在通過時空門,往三亞基地搶運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有在三亞就地用水泥澆筑各種各樣的浮雕和塑像,我還以為你們是打算用在三亞裝飾市容的呢!”

王秋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同時看到越來越多奇奇怪怪的雕像,被豎立或隨意丟棄在這片沙漠假廢墟的各個角落,其中既有比較“正常”的孔子誦經像、天女散花、古裝仕女像,也有明顯不符合時代和文明背景的斷臂維納斯、穿中山裝的干部石像,舉著火炬的少年銅像(貌似來自某被拆遷的少年宮)、坐在圈椅上的魯迅石像、舉啞鈴的肌肉男運動員雕像……堪稱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而各式各樣體型較小的陶像、銅像和彩色玻璃工藝品,也都被一車車地拉過來,隨意丟棄在這片“未完工廢墟”的各個旮旯里。

再接下來,被施工隊丟在這片偽造遺址上的東西,進一步變得越來越怪,甚至連一些日本動漫里的古裝角色大號陶土手辦,也都被一股腦兒拉進了沙漠里。當王秋看到一尊身穿大衣揚手示意的列寧像,被豎立在“澳宋皇宮遺址”門前的大廣場上時,終于忍不住又開始對李維吐槽了。

“……喂喂,佛陀也好、孔子和仙女也罷,跟大宋遺民多少還沾得上邊。可后面弄來的這些雕像又算是什么呀?魯迅?列寧?運動員?少先隊員?機修工人?這是怎樣令人腦洞大開的奇葩呀?”

“……所以說這是澳宋而不是南宋啊,小王同志!”李維一臉得意地教訓著王秋說道,“……在我們的設定之中的澳宋帝國,可不是一個南宋王朝的微型復制品,而是一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的先進國度,一個公元后的亞特蘭蒂斯,各個方面自然不能跟南宋一樣,而是得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至少在澳宋帝國的末期,居民的日常生活風氣,應該就跟眼下盤踞在海南島、海參崴、北美和南美的那些穿越集團差不多了。所以,咱們在澳洲鼓搗出來的這座‘宋城’遺址,既要有中華傳統文明的特色,以示不忘華夏根本,也要有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氣息,以便于跟那幾個穿越集團的日常風格對接得上。”

他如此總結說,聽著貌似很有道理的樣子,但下一刻出現在工地上的新雕像,卻讓王秋再一次看得呆住了,“……我說……就算要有工業化的風格,弄些工農兵和少先隊員的雕像也就差不多了!可那邊的那個水泥澆筑的變形金剛又是怎么回事?直接變科幻風格了啊!那模樣看上去好像……該不是威震天吧?”

“……啊,那邊是規劃中的金剛寺,為了體現‘澳宋風格’,又正好搞到了這么幾尊變形金剛雕像,所以就直接拉過來用了。”李維訕訕地說,“……反正變形金剛也是金剛嘛……”

……這可真是……何等的匪夷所思——金剛寺就是用來祭拜變形金剛的嗎?

——想象著一群穿著宋朝古裝的老百姓,無比虔誠地跪倒在變形金剛威震天的腳底下焚香祈禱,王秋發現自己除了翻白眼之外,就不知道該做出什么表情了……只感到太陽穴的神經在一陣陣地抽搐……

當然,在一座城市的遺址里,不可能只有各式各樣的雕像和小工藝品——那樣就真的變成某個主題公園的廢墟了。所以,施工隊或者說造假隊的主要任務,還是修筑城市本身。

由于修筑一道城墻的工作量太吃力,所以按照設計圖紙的規劃,這座“宋城”遺址是沒有城墻的,市區直接散布在干涸的河床兩側。為了偽裝得更逼真一些,施工人員還用哆啦A夢的神奇道具鼴鼠手套,在河床兩側開掘了很多條壕溝和人工河,作為“宋城”的生活用水來源和污水排出渠道,甚至故意往人工河里丟了幾艘破船——雖然眼下這地方干燥得一滴水都看不見,除了滾燙的沙子還是滾燙的沙子。

接下來,就是在廣闊的市區內,修建起一間間的“殘垣斷壁”,這是一項很辛苦的重復勞動,幸好只要平整了地基,就可以隨意地把墻壁壘砌得亂七八糟,而屋頂更是完全不需要。

然后,一輛又一輛的小皮卡在沙漠之中來回穿梭,把從現代世界各個古裝影視道具組手中搜集來的,曾經被各路群眾演員們使用了很久的仿古陶罐、家具、籃子、籮筐、碗筷、破衣、毛筆等等,零零星星地丟棄在各所房屋廢墟里(雖然這些房屋從來就沒有完整過),以及房屋殘骸之間的街道上,此外還撒了許多碎瓷片在房屋里,以顯示此地的中國特色。甚至就連吃剩的魚骨頭和袋鼠骨頭之類的生鮮垃圾,也從達爾文港的“中遠星”號幸存者營地附近搜集起來,亂七八糟地丟在遺址內的各個角落,以求惟妙惟肖。

除了民房之外,為了顯示這個“澳宋帝國”的工業化水平,散落在郊外的各個廢棄工廠,也是“宋城”遺址營建的一個重要項目,華美、臨高和東岸共和國都提供了他們的廢舊機械。在眾人把它們刻意砸毀拆散架,所獲的零件在大半坍塌(其實是沒蓋)的“廠房”里到處亂丟之后,廢棄工廠就變得逼真了許多。

與上述的“民房”和“工廠”相比,更重要的還得數“澳宋帝國”的宮殿和朝廷各部,這也是整個遺跡工程里面最花血本的地方。哪怕僅僅是一個地基,在布局上也有種種極為繁瑣的講究,而在那些臺階、石墩和瓦片上,也都得有精美的花紋圖案——虧得只是需要修筑起寥寥幾幢殿宇,大部分地方都只需要布置幾道殘墻斷壁稍微意思一下,否則這工程量哪怕是擁有哆啦A夢的黑科技道具,也會讓人感到吃不消。

在修筑起來的幾道墻壁上,中央派來的幾位專門負責搞宣傳的專家,頂著沙漠里的炎炎烈日,用各色顏料和明顯的混搭風格,繪制出了一幅幅簡明而生動的壁畫,記錄了“澳宋帝國”這個不存在的國家的起源、誕生、發展與成長——有反映崖山海戰、南宋覆亡的戰爭場景;有“大宋遺民”劈波斬浪,抵達新陸地的逃亡旅程;有“先民”在澳洲篳路藍縷,墾荒筑城的奮斗畫卷……又混搭上了蒸汽船、火車、飛機、飛艇等各種現代化象征物的壁畫內容,以及使用步槍和火炮的近代化軍隊作戰場景。

除了壁畫之外,還有很多預先制作好的精美浮雕板,也都被運進了這座假皇宮里,安置在略顯空曠的地基上。接下來,施工人員又拿出許多貌似是從現代地攤里淘來的假古董,從鼻煙壺、銅幣、銅鎮紙到瓷器花瓶都應有盡有,放在皇宮的各處,冒充御用的奢侈品……臨到末了,施工隊卻在他們剛剛辛苦搭建出了一個輪廓的宮殿內外埋了炸藥,堆放了木柴,又澆上了汽油,最終在一陣陣震耳欲聾的爆炸和火光之中,讓“澳宋皇宮”被火焰、濃煙和飛濺的碎石砂礫吞沒——正如在海邊沙灘上花費幾個小時精心堆砌出城堡的頑童,會在即將離開沙灘回家的時候飛起一腳,把沙子城堡踢得轟然垮塌,以滿足他的破壞欲望一樣。

另外,在遠離“市區”的干旱荒野之中,施工隊還零星修筑了幾座“澳宋帝王”的皇陵。

當然,作為一個古代國家的首都,只有民房和宮殿,而沒有軍營和武器,也是很不像話的。所以施工隊員又在距離“市區”一段距離的地方,興建起了軍營、要塞和武器庫的廢墟,甚至還有軍港的水泥碼頭。

至于所需武器的來源么,之前,海參崴遠東公司的現代化軍隊在日本、朝鮮和女真人后方大肆掃蕩,繳獲了大量基本用不上的武士刀、鐵叉、長矛等粗陋冷兵器。而臨高集團的伏波軍和福寧軍,也在閩南和珠江三角洲掃蕩各處地主縉紳的土圍子,以及明軍衛所的屯堡,從中繳獲到了不少的土抬炮和明朝的鳥槍火銃,還有各式各樣的刀劍弓矛,以及似乎是小孩用的彈弓,外加幾具歷史悠久的破爛銹蝕的半報廢鎧甲。

原本,臨高和海參崴兩個穿越集團的領導者們,是打算把這些用不上的戰利品回爐重鑄,回收里面的銅鐵的,可惜這些鐵料的質地大半很差,含有的雜質千奇百怪,重鑄精煉起來很麻煩,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回爐多少。如今正好把這些剩下的無用兵器再一次廢物利用,找人挑選出其中那些沒有銘文的,亂七八糟地隨意丟在這片人工廢墟上,或者安放在堡壘的炮位里,再用雷管把它們一塊兒炸上天……

但是,兩個穿越集團能夠提供的廢棄兵器數量,與遺跡的規模相比依舊明顯不夠,于是有關部門的人員只好又掃蕩了現代世界的古裝道具公司,搜集了許多拍電影用的仿古兵器,一股腦兒都丟到了這邊的澳洲荒野上,并且故意把很多矛桿砍斷,劍刃劈斷,

來自1樓2015061108:18相關的貼子1274648362相關的圖貼

炮口對著皇宮,從而營造出一種內戰大亂斗的假象,以此來向那些不明就里的異國訪問者們,暗示這個“澳宋帝國”的最終結局。

最后,雖然城市遺址已經建設得很像樣了,但一座失落的城市也不可能沒有尸體和墓地。于是臨高穿越者集團只好在中央的要求和華盟的決議之下,于海南島上四處搜索,終于找到了幾處埋葬窮人、流民、死刑犯的亂葬崗。隨即便捏著鼻子把這些早已爛光了的骸骨掘出,拉到工地來冒充死去的市民。

雖然上述造假行為還有些生硬,容易讓精明的人看出破綻,幸好萬能的大自然會幫忙掩飾一切不正常的痕跡——附近沙漠地區的氣象環境十分惡劣,沙塵暴、、和都是家常便飯,只要被龍卷風和熱帶風暴摧殘幾次,再被沙塵暴埋掉一些地方,估計就足夠以假亂真了。

總而言之,以這座“宋城”廢墟的技術含量,估計是瞞不住幾百年之后的考古學家,但華盟也沒有這樣的奢望——而只是希望在幾十年甚至十幾年之內,把統治世界海洋的西方人給忽悠瘸了,對這座位于海邊沙漠上的“澳宋帝國舊都城”廢墟信以為真:可想而知,當荷蘭人和其他歐洲航海家得知這座“失落之城”的位置,相繼駕船蜂擁而至之后,這里勢必會上演一出出“奪寶奇兵”和“古墓麗影”的精彩場景,以及穿插著各種忠誠與背叛、陰謀與勇敢戲碼的悲喜劇……誒誒?怎么感覺有點像是在耍猴兒似的?

但不管怎么說,只要能夠實現上述場面,在澳洲沙漠偽造“宋城”廢墟的目的,就算是完全達到了。

容:使用簽名檔

保存至快速回貼


上一章  |  大穿越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