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第七十六章、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穿越時代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下)

第七十六章、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下)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8日  作者:老老王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老老王 | 大穿越時代 
第三卷節操滿滿的學園默...

書名: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老老王←→

,高速全文字在線閱讀!

第七十六章、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下)

在幾乎任何一所大學里,八卦消息都是流傳得非常迅的。

于是,王秋同學非常郁悶地現,在得知自己老媽任職于麻風病院,并且自己也很快就要去麻風病院實習之后,那些關系不怎么樣的同學,一下子全都對自己避之如蛇蝎。即使是關系比較好的同學,面對自己的態度也變得十分古怪,時不時還用憐憫的眼神望著自己……喂喂,麻風病就這么可怕嗎?

而且,我媽就職的那個麻風病院,估計應該就是個偽裝,實際上有沒有麻風病人都還不一定呢

不過,就算自己說出那個不可思議的真相,恐怕也沒幾個人會相信吧

幸好,自己在龍空山大學里也待不上幾天了。算了,隨便他們愛怎么胡思亂想就怎么胡思亂想吧。

感受著身邊縈繞的流言蜚語,王秋揉著額頭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決定對此置之不理。

再接下來,在王秋一家即將動身出去上海的前一天,王秋終于等到了從東北千里迢迢趕來的李維同志——這家伙在中世紀歐洲生活得太久了,以至于在穿越回老家之后,居然現自己都快忘了現代社會都市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識,結果在這幾天的旅途之中很是鬧了不少笑話,吃了不少苦頭……

但不管怎么樣,李維終究還是成功抵達了目的地,與闊別已久的妻子和尚未起名的兒子再度相逢。

“……喔喔寶寶不哭不哭,來,給爸爸笑一個……誒誒?怎么尿啦哦,孩子他媽,尿布在哪兒?”

王秋家的客廳里,李維這個新爸爸正笨手笨腳地逗著懷抱里的小嬰兒,可惜他兒子卻絲毫不給老爹面子,當即就哇哇大哭地尿了他一身,弄得李維一時間手忙腳亂,還被老婆趙娜給責怪個不停。

與此同時,坐在沙上的王秋則一邊琢磨著李維帶來的船票,一邊隨口跟他閑聊,“……李中人?老兄啊你怎么給你兒子起了這么個奇怪的名字?孩子他媽難道也沒意見嗎?”

“……所謂‘中人,,就是希望小家伙長大以后能夠成為一個中庸的人,一個平凡的普通人,能夠像平常人那樣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就好,不要再跟我和他媽一樣,莫名其妙就給搞到什么無限空間里……”

李維一邊給小李中人換尿布,一邊嘆息著答道,“……那種玩命似的日子,實在是刺激過頭了……”

——好吧,你這話似乎也有那么一些道理,但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若是聽到這個名字,絕對只會想起那位民國年代的桂系名將和代總統(李宗仁)……王秋撇了撇嘴,不再繼續糾纏這個話題。

“……五桅智能控帆大帆船‘中遠星號,……綠色環保豪華游?喂喂,我說,雖然你家兒子才剛滿月不久,不適合去擠空氣污濁的火車,坐船空氣更好,空間更寬敞——但你怎么買了張帆船的票?你們一家這是返鄉探親,不是探險啊那么顛簸的帆船,出生還沒有兩個月的小孩子哪里吃得消?”

“……沒事的啦‘中遠星號,那條船很大,不是古代那種幾百噸的木頭帆船,里面的設施都跟那種高檔的郵輪基本一樣,客房里很于凈,開在海上也平穩得很。我這回親自從大連一路試著乘過來的。”

李維不以為然地答道,“……如果不是有十足把握的話,我這個當父親的哪能讓老婆孩子去冒險呢?”

——怪不得你從哈爾濱過來的這么慢,原來是到了大連乘船南下的啊王秋砸了砸嘴,“……然后,看日期的話……這是下個星期的船票,上船的地方是在上海?”

“……是啊,準備順路帶著老婆孩子在上海逛一逛,看一看傳說中的十里洋場和浦東新區——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來南方呢。再買些高檔奢侈品犒勞一下老婆,順便給岳父岳母準備一些禮物。”

李維咧嘴笑道,“……所以,這回能搭著你們的車一塊兒去上海嗎?”他一邊如此說道,一邊又瞅了瞅正在跟趙娜閑聊的女校醫,“畢竟孩子太小,有個醫生一路陪著,我也能更放心一些……”

于是,到了第二天,王秋就去租了一輛面包車,由王秋的老媽王美玲女士擔任駕駛員,一路開到上海。先是在市區把李維一家三口送到事先預訂的五星級酒店去住下——眼下正是淡季,酒店客房很容易就能訂到,然后,王美玲又開著面包車七轉八轉,好不容易才來到了一處人煙稀少的窮鄉僻壤……

“……喂喂,老媽,你這醫院開在這種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鬼地方,真有病人會來嗎?”

“……正是因為不希望有病人來求診,我這個打掩護的麻風病院才要搞得盡量偏僻一點,好避免被人察覺到什么異狀,再說了,為了防止傳染,麻風病院本來就應該設置在荒郊野嶺的啊”

——王美玲這家所謂的“紅色國際麻風病院”,孤零零地矗立在某條二車道鄉村公路旁邊,四面八方都是荒野、亂石灘和蘆葦蕩,荒涼得讓人根本無法想象這里居然是上海視野之內唯一的鄰居,只有在距離這家“麻風病院”約摸二百米之外,一片稀疏的小樹林背后,有一個解放軍駐地,看規模大約駐扎了一個營,隱約好像還能看到幾門炮。至于具體是高射炮還是野戰炮,隔著這么遠的距離,就看不清楚了。

用遙控器打開那扇堅固的鐵門,又開車駛入“醫院”好像看守所一樣拉著鐵絲網的水泥高墻里面,王秋現門內的偌大庭院也早已是荒草叢生,花壇貌似已經有好幾年沒給修剪過了的樣子。

整個“醫院”里唯一的那幢大樓,倒是看著挺新的模樣,但卻寂靜得仿佛空無一人。大樓門前的廣闊停車場上,只停著一輛孤零零的馬自達轎車。王美玲很熟練地把面包車靠邊停好,然后招呼眾人下車。

“……不僅外面荒涼得可以拍《聊齋志異》,就連里面也都快成廢墟了啊”王秋打量著這幢寂靜無聲的大樓,嘀咕著說,“……媽媽,你這地方到底有多少人啊?真的有麻風病人嗎?”

“……麻風病人什么的,當然是從來沒有過啦之所以掛出這個牌子,完全就是為了避免騷擾,還有就是防著有賊敢來偷東西。要不然我還怎么敢在這兒常住?事實上,這地方只有我和小郭兩個人,不過房間倒是夠多,一百個人都住得下。啊?你問小郭是誰?小郭就是郭京郭政委的兒子,名字叫做郭逸,好像比你大十歲的樣子,待會兒就介紹你們認識認識……郭政委他啊?他雖然在這里也掛了個編制,但平時都待在龍空山大學里長期潛伏,沒事的時候很少過來。我其實也指揮不動他……”

王美玲一邊鎖車門,一邊絮絮叨叨地說道,“……因為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經常感覺很無聊……”

“……這么少?才兩個人?你這地方難道是邊防哨卡嗎?”王秋不可思議地眨了眨眼睛。

“……嚴格來說,這地方應該算是一個雜物間兼聯絡站,堆了一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而所謂的上海地區負責人,純粹是老娘我在往自己臉上貼金啦因為人家老早就失去了異能,出不了什么任務,組織上那些真正有戰斗力的人員都不歸我管,說穿了就是一個于雜活兼看倉庫的,虧得還有點兒小油水……”

由于是自家兒子,不必講究什么臉面,王美玲也不介意實話實說,順便還拍了拍王秋的肩膀,“……所以,老媽以后是不是要繼續坐一輩子冷板凳,究竟能不能在組織里翻身,就得看你的表現啦親愛的兒子”

“……聽你這么一說,讓我感覺壓力很大啊。媽”王秋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說真的,到了您這把年紀,還是把精力多用到享受生活上吧。我手里還有不少從異世界弄來的金銀珠寶,外加一些日元鈔票,您如果有渠道的話,不妨把它們都變現了,然后好好地揮霍一番吧那種爭權奪利的事情還是省省吧……”

然而,當他們一邊互相拌嘴,一邊走進整幢大樓唯一處于“使用中”的那間辦公室之時,王秋卻沒有看到那位老媽口中的“小郭同志”,反倒是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龍空山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授,“里世界”城管犬牙國際縱隊的郭政委,正悠閑地坐在辦公桌后面一邊喝茶,一邊看著《人民日報》……

“…老郭?什么風把你給吹來啦?你兒子呢?”王美玲一臉震驚的樣子。

“……他出差去了,我是來給他頂班的,畢竟這地方不能沒人當值……”

鬢斑白的郭京收起報紙,苦笑著對王美玲解釋說。

“……出差?怎么可能?”王美玲驚呼道,“……小郭又不是異能者,出什么差啊?如果真有亂子,他能打得過誰?而正牌的國安辦案,也不可能找到我們這里……”

“……其實是一樁可有可無的小事啦,最近海南島上有個縣的同志,按照慣例來一份動態通報,說是他們那邊一處閑置的海上民兵訓練基地里,不知為什么聚集了一群奇怪的人,每天都在那里搞軍訓丨練隊列,跑步,還有其他的軍體訓練活動。晚上還經常開會到很晚,貌似偶爾有喊口號的聲音。

有人懷疑是在搞傳銷,舉報到當地的工商局去,于是工商執法大隊去檢查了一次,沒查到什么搞傳銷的跡象;當地派出所也去走訪過,也沒現什么違法亂紀的事。那邊基地里的負責人解釋說,這是他們德隆公司在進行員工的崗前培訓丨查了營業執照之后,確實有這么家德隆公司,已經成立一年多了,這個民兵訓練基地就是該公司向當地人武部租來的。但這個情況還是讓人覺得可疑,有人懷疑這幫家伙是不是在搞什么邪教或者分裂國家的非法活動,所以又七轉八彎地到了我們這個特殊部門的領導桌上。

這樣的烏龍破事最近在國內每年都有很多,不是什么普通人難以理解的燒友聚會,就是哪個公司在搞莫名其妙的培訓丨這回在海南島那邊看到的情形,估計也差不多吧……之前在杭州有個復員軍官開了家‘老戰友,特色飯店,把餐廳布置得好像野戰指揮室,讓服務員穿軍裝挎著模型槍送菜,又弄了個打氣槍的小靶場給食客們消遣,結果層層上報到我們這里,就變成有人私自招募軍隊,準備動武裝叛亂了”

郭教授苦笑著攤了攤手,“……于是,我們的最高領導就在內部網上掛了個公告,讓隨便哪個人有空的話就去海南島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事后一份報告上去,他給蓋章報銷旅差費這不,就被我家小子給看見了一下子就把他給刺激得好像打了雞血似的你也是知道的,我兒子他一心總想要辦出個非法邪教或者恐怖行動之類的大案,好立下個大功轉到公務員編制,不用繼續守著這個冷衙門。這幾天他不敢跟你說這點小心思,總是打電話煩著我,最后我只好準了他的出差申請,自己趕過來給他頂崗……”

他無奈地聳了聳肩,“……咳,沒辦法,我兒子就是這么個不聽話的刺兒頭。不管這么樣,就讓他去海南島看看椰子樹散散心也好啦,而且海南島那伙人應該沒什么背景,他過去也弄不出什么事的。畢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也在咱們的單位里于了好幾年,看在我的這張老臉份上,讓他去海南島公費旅游一次算了。我已經提醒過他,到那邊不要惹事,凡事都是以觀察和獲取情報為主,不得進行任何于預行動……

嗯,當然沒有給他配備什么武器了,要不然怕是得出亂子……好了,既然你已經來了,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也該走了。這幾天組織上也沒出什么事情。龍空山大學如今已經開學了,我還得回去準備上課呢……呃?我兒子他在哪兒?他如今還在海南島呢,可能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回來……”

然而,此時遠在海南島的郭逸同志,卻絕不認為他正在偵察的案件,乃是一樁可有可無的小事……

海南島,臨高縣

這個縣城總的來說普普通通,就跟南中國無數類似的沿海小城一樣,這里人口稠密、經濟繁榮,流動人口眾多。長途汽車站的廣場上,每天都有拖家帶口,背著大包小包的人群來來往往。在這洶涌往復的人群中,半年來幾乎每天都有真正的不之客到來,他們裝束各異,南腔北調,鬼鬼祟祟的拿著地圖和紙條,或三五成群,或單獨行動……最終全都匯聚到了海邊一處閑置的海上民兵訓練基地里。

而在這處民兵訓練基地的外面,一座草木蔥蘢的小山上,城管犬牙國際縱隊編外人員兼國家安全局臨時工郭逸同志,正穿著一身迷彩服,趴在灌木叢之間,用望遠鏡偷窺著基地里面的動靜。

九月的海南島,天氣依然十分燥熱,太陽熱辣辣的,即使有草木遮陰,還是讓人汗流浹背,但郭逸卻是眉頭緊鎖,對酷熱絲毫不以為意——因為他對這個基地看得越久,心中的疑團就越重。

粗看上去,這個民兵訓練基地似乎相當的老舊,多半還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中間的一棟辦公樓稍微新一點,也有十多年的歷史了。門房里有兩個老頭在聊天抽煙,看起來真是要多正常就有多正常。

大門后面的操場上,可以看到一些穿著草綠色作訓卩的隊伍,分成幾批在做隊列訓這個倒是不奇怪,但奇怪的是有幾排隊列的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根短竹竿,還有人挎著軍鼓,雖然距離太遠,不能聽見聲音,但可以看出這些人顯然是在按鼓點的節奏在行進,一會隊列展開成橫隊,一會成縱隊,忽然又變成方隊。接著,前排的人又半蹲著把竹竿斜刺向上,后面的人則站著把竹竿平舉,擺出一幅奇怪的姿勢來。

這是在于什么?郭逸回想起自己參加過的幾次軍訓丨記憶里的訓練內容從來不曾有這些怪動作啊

于是,他拼命的調節焦距,看到這些人接著做出一整套動作來:擺弄竹竿,從胸口摸出什么來,放到嘴邊做咬狀,然后在竹竿頂端擺弄一番他越看越迷糊--這些人除了竹竿之外,手里什么都沒有啊?

“……怪事。”郭逸嘟噥了一句,看不透這些鬼畫符式的動作到底是什么用意。便把望遠鏡移到訓練基地的其他地方,沙坑旁,有一群人正在練習徒手搏擊,當中的那個教員模樣的人,顯然是野戰部隊出身。職業軍人的那種千錘百煉出來的身板和氣概,即使距離很遠也能感受得到。更遠處的碼頭上堆了許多鐵桶和角鋼之類的東西,有些人正在焊接什么,弄得火花四射。基地的碼頭上,還有二艘擱在艇架上的小劃艇。

“……這個見鬼的德隆公司,還有那個生存狂人文德嗣,到底是在搞什么妖蛾子……”

郭逸趴在山上,對這個基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終于失望地收起了望遠鏡,除了越來越大的疑團,什么也沒得到,心里郁悶透了。他從來不懷疑自己的智商,從事特殊工作的這些年來也耳濡目染過不少事情,一般的事情到他手里用不了多久就能估摸個七七八八。但是眼前這件事情,卻讓他至今尤在迷霧中。

之前已經有人調查過該公司老板文德嗣的材料,并且掛在內部網絡上供眾人傳閱。在郭逸的眼中,這是一個普通到沒什么特點的小人物,現年三十多歲,曾經是幾家企業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收入不錯。平時喜歡旅游,對歷史和軍事都有很大的興趣,業余時間還喜歡搞點手工制作什么的,并且是個野外運動和武器愛好者,還是什么“生存狂人”,一天到晚準備挖洞過核冬天--大概他家里儲備了許多罐頭食品吧?

從目前搜集到的情況來看,他的這個“德隆公司”是有點可疑,采購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從食品到機械到建材都應有盡有,還很奇葩地搜集了不少早已淘汰的落后技術資料,但沒做出什么有礙社會安定團結的事情,也不像是在搞什么邪教的模樣,更談不上武裝叛亂——通過內部資料,郭逸略微知道一點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那些“圣戰訓練營”是什么模樣,總之絕對跟眼前的這個訓練基地完全不一樣

“……基地里大多數都是北方人,跟新疆方面和香港那邊的‘港♂燦,們似乎扯不上關系,再說香港那些連絕食都要輪流來搞的娘炮大學生,恐怕也不會有動武裝叛亂的勇氣吧即使是那幫煽動‘香港建國,的腦殘混蛋要搞集訓丨也應該是訓練如何喊口號、游行之類。哪有像這個基地里的奇怪搞法?”

總而言之,這一次的調查讓郭逸感到極度的困惑,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他一度想要放棄這個莫名其妙的案子,偏偏又不甘心,怎么都想要做出點事情,好向老爸證明一下自己的本事,最后只得下定決心再冒一次險:“……在外邊恐怕是看不出什么了,還是潛入進去再試試吧”

另一邊的民兵訓練基地內,策劃了此次集體穿越行動,并且自封“執行委員會主席”的德隆公司老板文德嗣忍不住打了個噴嚏——他此時正坐在遮陽傘下,皺眉審核著一位剛剛從網上招募到的新人。

在他的身后,一群人正在練習近代火槍兵“排隊槍斃”的步驟——取槍下肩,咬開紙質定裝火藥筒,往槍膛填藥,裝子彈,最后扣動扳機射擊……當然,由于眼下還在治安良好、槍禁甚嚴的國內,實在不方便拿出火槍亮相,哪怕只是古老落后的前裝燧槍,所以只能給每個人一根短竹竿權作代替。

眼前這位新人的名字叫黃石,原本并非很符合要求,文德嗣主席審查著黃石呈上來的資歷表格時,覺得他具備的長處只有兩點:一,苦練大字十五年,寫得一筆好字;二,身高一米八五,體重接近一百公斤。

“……明朝的人都是用沙土和草紙練字,這個家伙練了十五年大字,用掉的紙張估計一百個明朝書生也用不起。再者,到了平均身高一米六的明末,這個家伙還可以拉出去嚇唬人。算了,多他一個也不多。”

穿越行動總指揮文德嗣如是想著,同時在臉上擺出一副和顏悅色的笑容,對有些忐忑的黃石說道:

“……小黃啊你的學歷才到中專,太差了吧,不懂冶金也不會育種,只有一手毛筆字寫得不錯……這樣吧,我們要穿越到崇禎元年,抓緊最后這段時間,你去熟讀明末的歷史好了,尤其是廣州的地方志”

“……這么說來,我的申請被批準了?哦,多謝文主席,你是我在網絡論壇上最敬佩的人”

聽了這話,黃石頓時如釋重負地笑了起來,但就在他想要轉身離開的時候,似乎有一種說不清的預感在他心頭徘徊,于是忍不住再次向文德嗣核實:“……文主席,你能確定那個傳送門是真的?”

“……當然確定,要不然我們怎么會有這次行動?”文德嗣淡淡地微笑著答道。

“……我們確定會到達崇禎元年的廣州。而不是其它什么時間或地方?”黃石又追問說。

“……絕對沒有問題。我們已經去過那里很多次了。”文德嗣舉起手邊的克拉克瓷茶杯晃了晃,“……這就是我們從明末的廣州帶來的。那會兒還是天啟年間,現在的那邊應該已經進入崇禎年代了吧”

“……是整個集體一起穿越,絕對不會有人落單到未知的時空嗎?”

不知為何,在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徘徊在黃石心頭的不安感居然越來越濃重了。

“……萬無一失。”文德嗣有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我們肯定會集體行動的,否則寧可不搞這一次穿越小伙子,現在趕快抓緊時間去準備資料吧我還得去問問船和裝備的事情呢”

于是,帶著一絲若有若無、不知什么來頭的隱憂,黃石成功地成為了光榮的臨高五百穿越眾之一。而無論是他這個懵懵懂懂的新丁,還是牛皮哄哄的文德嗣主席,都完全不知道,在遙遠北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也有一群人正在做著跟他們類似的事情……但卻幸運地尚未引起中俄兩國官方的注意……

e:繼續說日本援♀交的搞笑故事,某君通過網絡聊天室釣了三只援♀交妹子,偏偏突然手頭緊,只拿得出兩千日元。于是只好降低標準為“♀p”——不是他玩兩只妹子,而是三只妹子搞百合,他在旁邊觀賞和拍照留念……說起來,只花兩千日元就能近距離觀賞三只妹子脫光了玩百合,這個價錢好像也不算虧了。

另外,根據最新消息,日本由于增稅困難,還要繼續印鈔票彌補虧空,今年一口氣就印三十二萬億日元——簡直是在向當年蔣公印金圓券學習,真不知屆時日元會不會貶值到一碗方便面就要賣一千塊了?

的鄰居:、


上一章  |  大穿越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