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第四十二章、尋遼記(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穿越時代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尋遼記(上)

第四十二章、尋遼記(上)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5日  作者:老老王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老老王 | 大穿越時代 
當前位置:

第四十二章、尋遼記上


靖康二年初春,漠北草原

天上鉛灰色的陰云層層堆壓,北風在曠野中扯起陣陣呼嘯。

在王秋同學的視野中,天是灰的,地是白的,除了遠方冰封的小河畔,那一株株突出在積雪之外的枯樹,給天地間染上若干稀疏的黑點之外,整個蒙古大草原被白雪覆蓋的茫茫四野中,就再無半點雜色。

呼嘯的寒風夾雜著大片的雪花,吹在臉上好似刀刮般凜冽,不知葬送了草原上多少人畜的性命。

而一座色彩鮮明、裝飾華麗的浮空城堡,卻頂著這可怖的刺骨寒風,在這片白雪皚皚的原野上飛翔。

“……都已經農歷二月了,居然還是一片冰天雪地……這就是讓草原游牧民聞之色變的‘白災’嗎?”

站在城堡頂層天守閣的窗邊,王秋盡管裹著厚厚的羽絨保暖服,依然被凍得渾身顫抖、手腳冰涼,“……哆啦a夢,現在我們距離可敦城還有多遠?這個前進方向對嗎?”

——“白災”中的草原是如此寒冷,說話時呼出的熱氣,轉眼就在他口鼻處凝成了一片白霜。

“……不知道啊……這個季節的西伯利亞寒流實在是太狂暴了,害得咱們早已偏離了預定航線——我也不知道在剛才的暴風雪里,這座浮空城被往東南方向吹了多遠……這年頭又沒有GPS衛星定位,冬天的草原也是一片白茫茫的,啥都看不清楚,想要找個地面標志物都找不到……”

哆啦a夢盯著手里的一個指南針,嘟著嘴巴說道,“……反正我們應該還在蒙古高原上空沒錯……”

——至于他們的浮空城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請讓我們暫時先將日歷翻回到兩個月之前……

靖康元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在各族戰俘的瘋狂圍攻和縱火焚城之中,金國首都會寧迎來了它的毀滅。

然后,踩著余煙裊裊的廢墟和累累的尸骸,迎著新年的曙光,劫后余生的各族戰俘一邊大口暢飲著女真人儲存的燒酒,一邊蹂躪著捕獲的敵國女人,以別開生面的特殊方式,慶祝自由和新年的來臨。

另外,直到戰斗完全結束之后,一部分契丹戰俘才從狂暴狀態之中清醒過來,突然想起他們的末代皇帝,大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此時似乎也被囚禁在會寧城內……經過一番仔細搜索之后,他們終于在某座官衙的后院里,找到了這位契丹亡國之君——可惜這位大遼皇帝已經不知被誰一劍穿胸,此時連尸體都涼透了,沒能親眼看到女真宿敵的毀滅……至于兇手是誰,也只能變成了一筆永遠的糊涂賬……

——聽到這個消息,上千名契丹戰俘無不哀哭,但幾位穿越者倒是沒覺得有啥可傷心的:按照正史記債,這位遼國的亡國之君,在明年受盡折磨之后,就要被金軍以萬馬踐踏為肉泥。如今隨著歷史被改變,他不過是早死了一年,就能有個全尸體面下葬,順便給諸位穿越者大爺提供500獎勵點,勉強也算是值了。

然而在狂歡之后,對于下一步究竟該怎么辦,各族之人很快就在會寧城的廢墟上爆發了激烈的爭執。

——經過一天一夜的慘烈廝殺,會寧城的三萬女真人除了少數年輕女子之外,幾乎盡數喪命于刀下,或葬身于火海。而被宋軍煽動著暴起發難的三萬戰俘奴隸,也是死傷慘重,僅剩不足兩萬人。

但在這不到兩萬名奴隸里面,卻是混雜了宋人、遼東漢人、渤海人、契丹人、高麗人、奚族人、蒙古人等等十幾個族群。之前大家帶著滿腔的怒火和悲憤,一門心思向著女真人報仇雪恨,倒還能齊心協力。可是等到女真人被打垮,會寧城被付之一炬,多年積怨得以一朝發泄之后,就各有各的主意了:

被金兵擄掠而來的宋人、蒙古人、高麗人這些異國戰俘,在報仇雪恨之后,自然是一心想著趕快離開這片陌生的苦寒之地,盡早重返故鄉。但東北黑土地上的土著居民,渤海人和奚族人,此時卻已經無家可歸——渤海人主要居住在舊遼的東京道(未來的遼寧、吉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奚族人則聚居于中京道一帶(未來內蒙古、遼寧與河北三省的交界處),這些地方如今都已經成了女真人的天下。他們若是想要堂堂正正地重返故鄉,跟家人妻小團聚,就必須將戰爭進行到底,把女真人徹底打垮不可!

但問題是,僅僅憑借這里的幾千號渤海人和奚族人,一幫無組織無后勤無根據地的武裝流民團伙,想要擊敗名震天下的女真鐵騎,奪回各自的故鄉,實在是讓人感覺沒勝算。所以他們竭力勸說之前一起并肩作戰的蒙古人、宋人和高麗人,尤其是那支彪悍到不可思議的宋國突襲隊,一起留下來跟他們“共襄大事”。

——雖然即使加上了這些盟友,也未必就能打贏,但好歹可以給自己人壯壯膽不是?

至于遼東漢人么,有的厭倦了北地無休止的戰亂,想要回中原認祖歸宗;但也有人不愿意離開家園,更希望在這片黑土地上戰斗到底——于是,一部分人期盼著解散回家。另一部分人則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就地鬧革命,故而彼此爭吵得昏天黑地,誰也說服不了誰……虧得他們都知道自己身處于女真腹地,四面皆敵。無論是打出一條血路重返故鄉,還是在塞北扎根立足,都必須團結一致,所以才沒有自己打起來。

而哆啦a夢等穿越者則忙著點驗戰利品,并且略帶失望地發現,雖然女真鐵騎在遼宋之地大肆劫掠,刮得天高三尺,理應家當頗豐,但是多半都被他們就地享用掉了,真正千里迢迢運回會寧的金銀財貨實在有限,再加上戰斗中的損毀和起義奴隸們的個人私藏,導致戰利品數量進一步縮水,最后僅僅從自動典當機里兌換出了“區區”十億日元,其中有不少還是來自于郊外堆積的木材和本地出產的人參……

接下來,眼看著彼此之間怎么也吵不出個結果,起義奴隸的幾個首領,終于扭扭捏捏地前來拜見“護國真人”,一邊哀求朝廷官軍護送他們返回家鄉,日后必定竭力報償;另一邊聲稱愿意奉郭京他們為主,在塞北做出一番事業……只是作為穿越者,郭京、王秋和多拉A夢他們的思維角度又有所不同——從根本上來說,他們的一切行動都要圍繞著“獲得獎勵點幫助郭京脫困”和“搜集財物給哆啦a夢還債”來進行。

但問題是,隨著會寧城的這一把大火,宋金之戰的歷史進程已經被扭曲和顛覆得差不多了,這個時代的金國名人,也已經被殺得所剩無幾。即使在遼東再打下去,也未必能獲得什么獎勵點數了。而且以這個時代東北地區的地廣人稀,蠻荒落后,想要搜刮出更多的財貨,只怕也很有些難度。

至于重返宋國……誰能保證那幫內斗內行、外戰外行、目光短淺、思維奇葩、狂妄自大、節操全無的宋朝士大夫,在女真外敵的威脅暫時減弱之后,又會對郭真人這個“內患”折騰出什么幺蛾子來?

就在這個時候,原來的北地舊霸主契丹人,卻提出了第三種“新思維”。

“……你們說,想要護送天祚帝的尸首回到故國安葬?”聽了一位契丹首領的訴說之后,郭京的臉色不由得有些古怪,話語中也帶上了幾絲困惑,“……眾所周知,契丹業已亡國,舊日遼國的疆土,皆已為女真人所奪。除非你們自己設法在塞北打下一塊地盤,否則哪來還有什么故國可言?”

“……這位尊貴的國師大人,我大遼雖已殘破至極,但在西方尚有忠貞之士。昔年先帝兵敗被俘之時,大石林牙率領若干精騎出走漠北,現已在可敦城扎下牙帳,聚斂生息,徐圖恢復大計。”

那位自稱出身于耶律皇族的契丹首領微微欠身,不卑不亢答道,“……聽聞大人有飛天法器,只需數日即可行萬里之路。還請大人協助我等攜先帝遺骸西行,與大石林牙匯合。如若事成,我契丹必有厚報!

雖說我契丹一族如今甚是潦倒,但畢竟曾制霸塞北二百年。凡苦于女真暴虐之人,無不以復興大遼為己任。如若宋國欲剿滅女真,必然有用得上我等之處。此外,若我契丹得以掃平女真,恢復國祚,那么無論是重新劃分兩國疆界,還是讓契丹降為外藩,從此稱臣于大宋,我契丹一族皆可答應……”

“……大石林牙……耶律大石?!”半響之后,郭京才恍然大悟,“……我怎么忘了這個家伙!”

如果說,在金兵南下,中原淪喪的動蕩亂世之中,宋朝雖有極盡屈辱的靖康之恥,以及秦檜這樣的千古奸臣,但也有岳飛、韓世忠等一系列千古流芳的民族英雄的話。那么在女真滅遼的過程之中,蠅營茍且、內亂紛爭的契丹陣營內,唯一值得贊譽的契丹英雄,就只有這位耶律大石了。

耶律大石,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從小好學,善于騎射。兼通漢文、契丹文。天慶五年(1115年),耶律大石中進士,取得殿試第一名,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成為《遼史》中記載的遼朝唯一一個契丹進士。由于契丹語把翰林稱為林牙,所以人們通常尊稱他為大石林牙。

如果是在太平年代,他或許只會成為一名擅長詩詞的文人。然而,遼國崩塌的動蕩亂世,卻硬是把他造就了最后的契丹英雄,其軍事才能歷來為人稱道——雖然屢遭失敗,但均能善于把握時機,隨敗隨起。先率一城哀兵破十萬宋軍于燕京,后領數百鐵騎開萬里國土于中亞,將耶律氏的國祚又綿延了近百年。

——耶律大石踏上仕途之時,正是遼國大廈將傾的時候,天祚帝耽于射獵游玩,不理國事。契丹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叛亂四起,黨爭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女真人趁勢崛起,猶如摧枯拉朽一般橫掃北地。1122年,金軍發動總攻擊,其兵鋒直指遼國精華腹地,上京臨潢府和中京大定府。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丟下大軍不敢應戰,從前線倉皇撤退,途中受到金軍的偷襲,倉皇逃奔,“乘輕騎入夾山”,與外界消息隔絕。

當天祚帝棄軍出走之時,曾經下詔命令宰相張琳、李處溫與秦晉國王耶律淳留守南京(遼國南京,即燕京)。至是,因一連數日消息不至,謠傳皇帝已駕崩,李處溫便與南京都統蕭干、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等合謀,立耶律淳為帝,據有燕云各州及上京、中京、遼西等地,史稱這一短命政權為“北遼”。

作為北遼政權的兩大軍事支柱之一,耶律大石軍事才能出眾,曾經與蕭干密切配合,以絕對劣勢的兵力,打敗了南線北宋軍隊的兩次進攻,也就是岳飛曾經參加的“宣和北伐”,解除了南線的威脅。無奈大廈將傾,獨木難支——雖然擊退了南面的宋人,但北方的金軍卻又逼近長城。使得遼國局勢再度惡化。1123年,耶律大石在居庸關之戰被金軍擊敗,淪為俘虜。幾個月之后,蕭干也兵敗身亡,導致北遼政權徹底覆滅。但耶律大石卻在被俘幾個月之后,奇跡般地逃出生天,并且帶著一支軍隊來到草原上與天祚帝匯合。

此時,流亡草原的天祚帝收斂遼國殘部。又得到陰山各游牧部落的支持,居然搜羅到不少兵馬,于是自謂得了天助,再謀出兵,收復燕云。大石認為此時不宜輕率反擊,但是天祚帝不肯采納,堅持出兵。

耶律大石眼看著這位昏君鐵了心要自取滅亡,于是便率鐵騎二百,趁夜離開天祚帝大營,另謀出路。他走后,天祚帝出兵西京道,起先取得了一些小勝利,但果然很快被金軍打敗,1125年春,天祚帝在逃亡西夏的途中被金軍俘虜,遼國至此正式滅亡……此時距耶律大石的出走,只有半年時間而已。

另一邊,耶律大石在離開天祚帝之后,北上越過沙漠,行至可敦城,駐軍于北庭都護府,接管了遼國最后的一片疆土,同時召集威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七州以及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達剌乖、達密里、密兒紀、合主、烏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糾而畢十八部王之眾,曉諭他們說:“我祖宗歷經艱難創下大業,經歷了九代二百年。金人作為臣屬,逼迫我國家,殘殺我黎民,屠殺毀滅我城邑,使我們的天祚皇帝陛下逃難于外,想到這些我日夜都痛心疾首。我現在仗義西行,想借助眾蕃部的力量,翦滅我們的仇敵,恢復我國的領土疆域。你們眾人之中也有顧念痛惜我們國家,憂慮我們的社稷,思量著共同救出君父,濟助生民于苦難之中的人嗎?”

依靠重建遼朝的號召宣傳,耶律大石成功贏得了草原各部的支持,從這些首領的手中得到了一萬兵馬,從而在可敦城設置官吏,編列排甲,準備儀仗器具,建立起“遼國流亡政府”。

而金兵在俘獲天祚帝之后不久,也得知了耶律大石在可敦城重整旗鼓的消息。但問題是,可敦城遠在漠北,跟女真人的控制地域隔著廣袤的沙漠,想要發兵追討的話,后勤補給實在難以保障。加上此時金軍已經決定跟宋朝開戰,全都一心南下劫掠富饒的宋地,誰都不愿到苦寒的漠北去吃沙子挨凍,于是也就只好暫時縱容耶律大石在北方茍延殘喘,準備留到以后再想辦法進行解決了。

按照原本的歷史,耶律大石將在漠北可敦城蟄伏數年,眼看著金兵橫掃中原,國力日盛,恢復大遼再無希望。于是,他便轉而掉頭西征,通過一系列艱苦的遠征和奇襲,在西域為契丹人重新打下一片江山,自立為帝,建立起所謂的“西遼帝國”,并且把國運一直延續到百年之后,蒙古西征的時候為止。

遺憾的是,雖然大遼的國祚得以延續,但位于潢水流域的契丹族發源地,卻是永遠的喪失了。

因此,待到西遼被蒙古鐵騎覆滅之后,契丹作為一個民族,也永遠地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但在這個時空,一切事情的發展卻全都不同了……

——在得知了契丹殘部和耶律大石的消息之后,正苦于不知該如何繼續搜集獎勵點的諸位穿越者們,立即拍板決定,乘坐浮空城“第三新東京”到可敦城去碰碰運氣!

本站看書窩()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其第42章章節均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大穿越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