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第一百章、不列顛之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穿越時代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不列顛之殤

第一百章、不列顛之殤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1日  作者:老老王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老老王 | 大穿越時代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七日,英國南部,溫莎堡

雖然墻壁上的掛鐘指針已經悄然臨近上午十點,但天色依然暗淡得猶如黃昏。

鉛灰色的陰郁蒼穹下,厚厚的濃密云層擋住了微弱的冬日陽光,裹著雪花的凜冽寒風,氣勢洶洶地從北方呼嘯而來,將大地積累的熱量迅速帶走,讓蕭瑟冷寂的景色充斥著視界里的每一個角落。

今年剛滿二十歲,倉促登基即位不足半個月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兼印度女皇,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伊麗莎白二世陛下,正趴在溫莎堡寢室的窗臺上,百無聊賴地仰望著窗外晦暗的天空。

看著四周這一片讓人心情低落的陰沉景色,她總是忍不住有種錯覺,仿佛自己并不是什么統治七海威震世界的大英帝國女皇,而只是那些中世紀背景的童話故事里,從小到大都被困在一座城堡里的公主殿下。

而事實上,伊麗莎白二世也很清楚,真正屬于她這個女王統治的土地,如今恐怕是真的只剩下了這座不算大的溫莎城堡。至于在溫莎城堡之外的地方,則已經成了一片慘無人道的修羅地獄……

雖然報紙和雜志都已經早就沒有了,政府官員也已經連續很多天沒有來拜訪溫莎堡,英國國內的廣播電臺同樣大多停播歇業。但是依靠收聽海峽對岸歐洲大陸上的電臺新聞,還有皇室專用的大功率無線電臺,以及偶爾路過溫莎堡的逃難者,年輕的女王陛下依然能夠獲得一些最新情報……很遺憾,幾乎都是壞消息。

在核爆了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之后,蘇聯轟炸機依然沒有停止對英國本土城市的戰略核打擊。上星期又核爆了樸茨茅斯、南安普敦、布里斯托爾和蘇格蘭的工業重鎮格拉斯哥,今天早晨則核爆了威爾士的斯旺西。即使是一直待在溫莎城堡里的伊麗莎白二世,也不止一次地從窗口親眼目睹了核爆的閃光。

由于英國中央政府的崩潰,軍隊的指揮體系也隨之癱瘓,本土的皇家空軍、雷達部隊和地面高射炮部隊得不到必要的補給和指示,抵抗敵軍空襲的能力日漸軟弱,越來越難以對蘇聯人的核打擊戰略轟炸構成障礙。

到了十二月上旬的時候,不列顛的天空已經近乎于完全敞開,可以任憑蘇聯飛機來去自如了。

而隨著一座座城市在蘑菇云之中陸續化為輻射廢土,驚恐萬狀的英國城市居民則紛紛打點細軟、扶老攜幼,逃亡到城外的鄉下這原子彈可不是當年不列顛空戰那會兒,納粹德國飛機丟下的幾顆小炸彈,只要在自家后院挖個防空洞就能扛得住。更關鍵的是,即使他們冒著被核彈轟頂的風險,繼續堅持待在城里,那么也已經無法再得到水、電、暖氣和配給食品的供應了因為英國政府和物流體系已經崩潰了。

換句話說,就是英國本土的國家機器,已經被接連不斷掉落下來的蘇聯核彈給打得散了架,英國本土,至少是承受核爆數量最多的英格蘭地區,基本已經進入了無政府狀態,交通、商業、物流一律停擺。

再說的明確一點,就是原本社會高度復雜化,經濟物流繁榮發達的英格蘭地區,已經被蘇聯人用原子彈給活活打回了羅馬帝國崩潰后的黑暗時代!這樣的后果基本就是毀滅性的,那些挨了原子彈的家伙,自然是人死萬事休。就算是沒有挨原子彈的人,置身于一個崩潰的,碎片化的現代社會里,也是過得宛如噩夢。

諾貝爾社會學獎獲得者著名社會學家、歷史家、哲學家、教育家,迪蘭.古爾德閣下曾說過:現代社會物質財富的生產和集中,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它令一部分人產生了一種錯覺,即:人的存在是平常的、天經地義的,人活著就應該是幸福的、也自然會有幸福然而,冷酷的現實并非如此溫情脈脈。

在物流崩潰的無政府狀態下,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呢?首先,供電、自來水和暖氣都沒有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一夜之間跌回中世紀;其次,輸入城市的日用品和食品也沒有了,鈔票成了廢紙,人們發現自己需要為了爭奪一塊面包、一聽罐頭甚至是一口干凈的淡水而互相廝殺;第三,城市的垃圾無人去收,下水道也沒人清理了,聚居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很快就會變得污穢遍地、臭氣熏天,乃至于蚊蠅滋生、疫病蔓延;最后,法律和秩序會很快消失,城市會瞬間變成弱肉強食的犯罪天堂,暴力橫行的血腥地獄。槍支,刀具,鈍器,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玩意兒,都會被餓急了的饑民用來奪取他人的生命和物資。從糧食,藥品,衣服,燃料,肥皂,衛生紙到年輕女人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搶劫的目標。那些原本應該維護法律和秩序的軍警,會依靠手里的武器和軍事訓練的經驗打家劫舍,反過來成為最可怕的搶匪和暴徒

面對這樣危險而又可怕生活,不堪忍受的市民們,只能逃出已經變成煉獄的城市,前往似乎能夠找到糧食的鄉村……畢竟,這個世界是物質的,精神不能代替面包,就算是耶穌,一個月不吃飯也一樣餓死。

然而,沒有政府機關組織疏散和安置,他們就算來到了鄉下,也找不到食物和住處。兜里的鈔票和配給卡早已變成一團擦屁股都嫌硬的廢紙,想要從越來越冷漠的農民手里獲得一些食物,就得拿首飾、手表、衣服之類的東西去換,而且往往還是高得離譜的黑心價,有時候一只結婚戒指甚至只能換到幾個土豆……

因為法律已經蕩然無存,許多不堪剝削或者被饑餓逼瘋的英國市民憤怒地拿起武器,殺死那些耕種土地,擁有農產品的農夫,搶奪他們的食物、住房和柴火。而英格蘭鄉下的農民自然也以牙還牙,不甘示弱,成群結隊地武裝起來,組成各種打劫團伙,殺害那些逃出城市的難民,掠奪他們的隨身財物。很多興沖沖地來到鄉間的市民都萬分失望地發現,那些昔日漂亮精致、引人流連的田園牧野,此時竟然變得如此殘酷與冷漠。

總而言之,在這個寒冷和饑餓的冬天,英格蘭這片土地上的人類似乎已經退化成了野蠻動物,構成社會的倫理關系和社交禮儀,被徹底的叢林法則所替代,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人們都變成了開膛手杰克,拿著槍械和刀棒,穿行在街巷和田野之中,肆意地獵殺著同類,然后從他們身上奪取用來維持生命的物資。

與此同時,懲戒愛爾蘭背盟的戰爭依然在進行,不過其性質和意義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為英國本土的工業生產完全崩潰,彈藥軍械和燃油均難以維持穩定供給的緣故,前線的英國正規軍只控制了愛爾蘭共和國東部的幾個重要港口,就開始舉步維艱,攻擊乏力了。但隨即便有大批英格蘭的國民自衛軍,拿著各種老舊獵槍甚至是冷兵器,乘坐各種雜七雜八的簡陋小船渡海涌入愛爾蘭,一上岸就跟游牧民族打草谷一樣,到處打家劫舍,搜刮食物、衣服和燃料,或者把愛爾蘭人從房子里轟出來,給他們自己和親屬居住,仿佛武裝移民一般……很顯然,這已經不再是為了帝國的榮耀和霸權而戰,而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而戰!

在這種局勢下,看著屬于自己的聯合王國逐漸淪落入野蠻的黑暗時代,身為女王的伊麗莎白二世自然是心急如焚,但她幾乎是束手無策作為一名剛剛上臺的政壇新嫩,一個純粹的政治象征物和花瓶,她既沒有辦法結束戰爭,也無法驅使國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更沒有辦法拯救這些陷入生存危機的臣民。

作為大英帝國的皇室禁地,溫莎城堡里確實儲存了不少食品和燃料等物資,還有自備的發電機,可以在這個末日臨頭的時刻,依然保證城堡主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但是,面對著成千上萬甚至是數十萬紛至沓來的難民,這點物資依然是杯水車薪。光是維持城堡里這么多人的日常消耗,就已經是勉勉強強了。

可是,那些饑寒交迫、衣食無著、命在旦夕的難民們,卻不可能理解女王的苦衷。他們先是在溫莎城堡外面聚眾請愿,要求憐憫和救濟,之后因為得不到滿足,在憤怒和恐懼之下,就開始了一次次的騷亂和沖擊。就像中世紀的流民企圖哄搶領主的宅邸一樣。如果不是在溫莎堡還有一支忠心耿耿的衛隊,并且囤積了足夠多的軍火彈藥,多次開火驅散那些沖擊城堡的難民,她這位女王恐怕連自身安危都無法保證。

眼下,她除了待在溫莎堡里發呆,聽著收音機里的一個又一個噩耗之外,就再也無事可做了。

不幸中的萬幸,此時此刻,她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后和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已經乘坐軍用飛機離開了被核爆蘑菇云所籠罩的不列顛(英國人似乎總是喜歡取這么幾個重復的名字,遍地都是伊麗莎白、瑪格麗特和愛德華),經過冰島機場的中轉,逃到了大洋彼岸的加拿大領地避難,眼下已經是安全無恙了。

而她身為女王,卻必須履行王冠帶來的職責,在這個行將毀滅的國家待到最后一刻……

隨著墻壁上的發條掛鐘“咣當、咣當”地響了十二下,吃午餐的時間終于到了。

在侍女的提醒聲中,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懨懨地打了個哈欠,起身走出了寢室,沿著扶梯來到餐廳。

跟之前幾天一樣,女王陛下今天的午餐非常簡單,描金嵌銀的華美餐具里,只有一杯紅茶,兩片涂了果醬的面包,一個白煮蛋,還有幾片油煎過的斯帕姆午餐肉,乍一看簡直粗劣得配不上大英帝國皇室的身份。但在這個絕大多數英國人民連土豆都啃不上的“核冬天”之中,光是有一份熱飯菜就已經稱得上奢侈。

更別提在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私人小餐廳內,還有暖氣片送出的熱風,以及留聲機的奏樂了……

跟往常一樣,單獨用餐的伊麗莎白二世先是低聲向上帝祈禱了一番,感謝“萬能的主”賜予自己食物,然后才抓起了锃亮的銀質刀叉,切開了一片油煎斯帕姆午餐肉……然而,還沒等她把午餐肉放進嘴里,就有秘書慌慌張張地帶來了倒人胃口的壞消息,“……陛下!陛下!剛剛收到的電報!蘇格蘭今天爆發政變了!”

這一年的十二月七日清晨,目睹了格拉斯哥被蘑菇云吞噬的慘狀之后,面對著隨時有可能被原子彈炸成灰燼的危險,發現自己很可能成為下一個核爆目標的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突然爆發了軍事政變。

由于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不管怎樣也比核彈轟頂要好),在愛丁堡駐軍、警察和政府官員的集體旁觀默許之下,一小股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武裝叛亂分子,突然占領了政府大樓和廣播電臺,通電全國宣布蘇格蘭脫離聯合王國,重新獨立建國。同時向蘇聯無條件投降,希望蘇軍能夠保證蘇格蘭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很顯然,對于被核彈之威給嚇怕了的愛丁堡市民來說,只有最后一條才是真正的重點。

當愛丁堡發出獨立和無條件投降的倡議之后,同樣深恐核彈臨頭的蘇格蘭各地,也是群起而響應。

于是,幾乎是眨眼之間,伊麗莎白二世發現自己的聯合王國就少了至關重要的一大塊。

更讓人鬧心的是,如今被困在溫莎堡的她,對于蘇格蘭的叛變和脫離,根本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再接下來,還沒等伊麗莎白二世把這頓味同嚼蠟的午餐吃完,又一個更加鬧心的壞消息也傳了過來。

丘吉爾首相從北愛爾蘭發來密電,認為鑒于目前的狀況,想要在本土抵抗蘇軍的入侵已無成功可能,但戰爭還必須繼續下去。希望女王能夠盡快做好準備,跟他一起前往加拿大成立大英帝國流亡政府……

然而,伊麗莎白二世態度堅決地拒絕了這一合理建議。

“……不!我不走!我已經受夠了!讓首相自己去加拿大吧!我要跟我的國家共存亡!”

她用餐巾抹了抹嘴,斬釘截鐵地說道,“……不要再考慮什么法律和慣例了!現在就用明碼通電全歐洲,以我的名義宣布停戰投降……斯大林如果想要奪走我的王冠,那么就讓他來拿好了!”

說到這里,伊麗莎白二世仿佛耗盡了全身所有的力氣,整個人軟軟地癱倒在了椅子上,一副筋疲力竭的模樣,嘴里還在喃喃自語,“……事已至此,不管怎么樣都好,快讓這該死的一切統統都結束吧!”

手機用戶請瀏覽m.aiquxs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大穿越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