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隋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

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猛子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猛子 | 戰隋 

對來護兒和周法尚來說,為回報圣主的信任和恩寵,理所當然盡全力剿殺楊玄感,力爭在最短時間內穩定兩京局勢,但兩京局勢太復雜,僅從江左人的立場來考慮全局顯得較為片面,圣主有何想法和目的,宇文述又持何種立場,兩人并不清楚,所以凡事都要小心謹慎,三思而后行,以免好心辦壞事。[求書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

從宇文述在尚書都省議事上的表現來看,他為了以最快度平息這場風暴,向西京方面做出了很大妥協,而這也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改革將停滯,保守勢力將在最高決策層贏得更多話語權。

這出乎來護兒和周法尚的預料,他們以為在水師已經趕至東都戰場、基本控制東都戰局的情況下,宇文述對西京方面的態度應該很強硬,在政治上對保守勢力做出的讓步也應該非常有限,哪料事實與他們的預測大相徑庭,這讓他們驚訝之余也有更多困惑,到底是關隴局勢出現了不利變數,比如元弘嗣舉兵叛亂響應楊玄感,或者關中有人舉兵策應楊玄感,導致西京方面掌握了更多主動權,繼而迫使宇文述不得不以犧牲政治利益來換取兩京政局的穩定,還是中外大勢出現了不利變數,比如大漠北虜為聲援高句麗而寇掠長城一線,比如遠東諸虜紛紛結盟牙帳背叛中土,導致南北關系急轉直下,繼而迫使圣主和中樞不得不忍痛犧牲改革成果來換取朝堂上的團結一致對外

兩人滿腹疑惑,但急切間無法向宇文述求得答案。宇文述是中樞最高決策層的核心成員之一,而來護兒是中樞里的軍方重臣,周法尚僅僅是衛府里的高級統帥之一,兩人與宇文述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正好又分屬于不同的政治集團,所以除了正式場合外,大家私下里基本上沒有“接觸”。現在局勢異常緊張,亦是政治上的敏感期,大家都很謹慎,即便有特殊情況,寧愿書信來往,也不愿坐在一起授人以柄。

結果再一次出乎來護兒和周法尚的預料,宇文述竟然在凌晨時分親自趕到水師大營拜會兩人。[超多好看小說]

宇文述說了兩件事,其一,他在離開行宮前,圣主提出了動第三次東征的建議;其二,從衛府的立場出,就目前中外局勢而言,是否具備動第三次東征的條件,如果條件具備,何時動為宜。

宇文述說的第一件事,實際上解答了來護兒和周法尚的心中疑惑。宇文述之所以向西京方面做出妥協和讓步,是因為圣主和中樞在兩次東征失利和楊玄感叛亂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與此同時,中土腹背受敵,內憂外困,也陷入了國防和外交上的危機。

這兩大危機的疊加效應太厲害,嚴重打擊了圣主的威權,動搖了改革派的執政地位,改革失去了繼續前進下去的動力,改革必將停滯甚至不可遏止地開始倒退。這種局面下,與其與保守勢力反目成仇大打出手,進一步加重危機,倒不如向保守勢力做出妥協,以緩和雙方的矛盾,緩解當前危機,繼而給圣主和改革派贏得逆轉危局的時間。

如何逆轉當前危局?這就是宇文述所說的第二件事,動第三次東征。以迅化解國防和外交危機,來緩解或拯救國內的政治危機,以第三次東征的戰果,來彌補圣主和改革派在政治上的巨大損失。

來護兒和周法尚喜出望外,他們正有動第三次東征的打算,為此積極平叛,竭盡全力創造動第三次東征的條件,沒想到圣主和他們想到一塊了

。但很顯然,中樞的阻力太大,再加上國內局勢十分糟糕,這只能是一個設想,然而圣主特意在宇文述趕赴東都平叛前把這一設想說了出來,足見圣主有強烈地把這一設想變成現實的愿望,因此寄希望于宇文述。

這就是宇文述紆尊降貴“拜會”來護兒和周法尚的原因。若想迅剿殺楊玄感,他需要來護兒和周法尚的傾力,現在水師已是東都平叛的絕對主力;而若想創造更好的動第三次東征的條件,他必須贏得衛府的,而衛府中最有可能他的就是忠誠于圣主的江左籍統帥們,其中來護兒和周法尚正是江左籍統帥們的“領袖”,只要說服了他們兩人,則宇文述贏得衛的阻力將大大減小。

宇文述坦誠相告,來護兒和周法尚也坦誠以待,他們堅決圣主動第三次東征,并愿意為第三次東征沖鋒陷陣。

“但是……”來護兒正色說道,“能否動第三次東征,不但要看國內條件是否具備,還要看塞外北虜是否會蓄意阻撓。我們可以想方設法杜絕第二個楊玄感的出現,但我們無法確保大漠北虜不會在關鍵時刻南下寇邊,一旦長城告急,則第三次東征必定再次功虧一簣,如此后果不堪設想,南北大戰極有可能爆。北虜勢大,養精蓄銳,幾萬乃至十幾萬控弦呼嘯而下,而我們連續三年東征,將士疲憊,國力耗盡,即便不惜代價守住了長城一線,付出的代價恐怕也十分慘重,而更可怕的是,一旦長城失守,代北淪陷,圣主和中樞的處境恐怕就更加艱難了。”

“某的擔心也在如此。”宇文述神情沉重,低聲嘆道,“中樞阻力大,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風險太大。就目前中外局勢而言,動第三次東征的條件實在難以具備。”

“許公,就目前中外局勢而言,如果不乘熱打鐵,不立即動第三次東征摧毀高句麗,不給遠東諸虜以強大威懾,那等于拱手把遠東諸虜送給了大漠北虜,而大漠北虜的勢力范圍一旦拓展到遠東,對我整個北部邊陲形成了鉗形包圍,則我北疆的安全就難以保障了,南北大戰同樣會爆,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周法尚立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某堅持認為,以第三次東征摧毀高句麗,征服遠東諸虜,遏制大漠北虜的擴張,來彰顯我中土強悍的武力和強大的國力,必能有效威懾北虜,緩解南北緊張關系,推遲南北大戰的爆。”

說到這里,周法尚有些激動,揮手說道,“我們必須動第三次東征,這是逆轉危局的唯一辦法。如果沒有條件上,我們就創造條件上,如果條件不具備,我們就竭盡所能去滿足所有條件

宇文述喜憂參半,喜的是來護兒和周法尚立場激進,堅決動第三次東征,而憂的是來護兒和周法尚同樣看到目前并不具備動第三次東征的條件,雖然他們表現得很有信心,信誓旦旦地說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但如何創造條件?

宇文述沉吟少許,問道,“樵公可有具體計策?”

周法尚看了來護兒一眼,目露征詢之色。來護兒微微頷,示意機會難得,該進言的時候一定進言,不要猶豫錯失良機。

周法尚撫須說道,“從積極防御來說,為確保中土安寧,就必須把大漠北虜對中土的威脅降到最低,為此南北大戰肯定要打,北伐一定要進行,中土一定要搶在大漠北虜壯大之前予其以痛擊。之前西征消滅吐谷渾,把疆土拓展到西域腹地,正是要把西土諸虜對我中土的威脅降到最低。這兩年東征高句麗,把疆土拓展到遠東,正是要遏制大漠北虜的展,只待時機合適便北上征伐,越過陰山,橫掃磧南,把大漠北虜全部驅趕到磧北深處,徹底鏟除他們對我中土的威脅。”

周法尚這話說得很含蓄,但宇文述一聽就明白。自圣主登基以來,激進改革派就占據了中樞,國防策略隨即由消極防御改為積極防御,而積極防御對衛府來說就意味著征伐,意味著功勛,意味著榮華富貴,所以立即贏得了一大批衛府統帥的,其中就包括來護兒和周法尚。

積極防御策略在這些持激進立場的衛府統帥的眼里,消滅吐谷渾和高句麗,把疆土拓展到西域和遠東,不過是小小的“前奏”,其“**”是大規模的北伐,是征服大漠北虜,“最終目標”是進行萬里西征,把疆土拓展到蔥嶺以西,建下萬世功業,建立遠遠過漢武大帝的蓋世武功。

從這一“宏偉藍圖”出,兩次東征失利對雄心勃勃者來說,不過是打造萬世功業路上的小小挫折而已,不值一提,不足為慮,所以圣主越挫愈勇,立即提出了第三次東征的建議,而來護兒和周法尚則堅決圣主,義無反顧,甚至不惜行險一搏。

來護兒剛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第三次東征的最大阻礙是大漠北虜,而周法尚雖然回答得很含蓄,但積極防御策略的核心是什么?是進攻,所以周法尚的計策很簡單,主動攻擊,主動攻擊北虜,把北虜阻撓第三次東征的可能性徹底扼殺。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戰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