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隋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

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猛子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猛子 | 戰隋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一秒記住愛去,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楊玄縱沒有把握阻擋周法尚,也沒有信心抗衡水師,而楊慎也沒有辦法給楊玄縱更多兵力,于是無奈之下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把所有被俘的出身高貴的官僚統統帶到洛口倉,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就以人頭要挾周法尚,迫使周法尚停止攻擊,若周法尚顧忌太多,妥協了,楊玄縱就能守住洛口倉,反之,楊玄縱就砍了他們的人頭,寧死也拉上周法尚墊背。【爱去小说网aiquxs】

在被俘人員中,身份最高貴的就是觀德王楊雄的兒子楊恭道,其次有中樞重臣內史侍郎虞世基的兒子虞柔,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的兒子來淵,御史大夫裴蘊的兒子裴爽,大理卿鄭善果的兒子鄭儼,還有中土名將周羅喉的兒子周仲,等等,總共四十七人。這里面既有宗室貴胄子弟,也有關隴、山東和江左各大豪門世家子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中土貴族數量龐大,官僚位置有限,這些人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或多或少都有些真本事,都被各個家族的中流砥柱。只是他們運氣不好,霉運當頭,被呼嘯的風暴卷了進去,做了楊玄感的俘虜,成了叛逆分子。但誰是真叛逆,誰是假叛逆,大家一清二楚,日后政治清算中,那些權勢傾天的中樞重臣不可能大義滅親,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痛下殺手,他們總能找到辦法推脫罪責,而圣主為了照顧自己的親信大臣,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如此一來其他人就沾光了,一碗水要端平,既然中樞重臣們的兒子免于一死,其他權貴們的兒子當然也要無罪釋放,于是皆大歡喜。

本來皆大歡喜的事,如果給周法尚破壞了,四十七顆人頭因周法尚一己之私而落地,周法尚得罪的人就太多了,甚至可能連圣主都對他心懷不滿,因為此事過后圣主必須袒護周法尚,必須支持周法尚,但周法尚得罪的人實在太多,得罪的勢力實在太大,大家聯手“對付”周法尚,讓圣主左右為難,難以兼顧,最終必然得罪一方,而無論得罪哪一方,都有損圣主的利益和聲望,圣主焉能高興?

這四十七個貴族精英是楊玄縱的“殺手锏”,而且可以肯定是百試不爽的“殺手锏”,現在李風云貪心大起,竟然想虎口奪食,要從楊玄縱的手中搶過去,楊玄縱豈能答應?欺人太甚嘛,我已經忍氣吞聲給你面子了,你竟不知好歹得寸進尺,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啊?

楊玄縱勃然大怒,不假思索一口拒絕,“你去告訴韓賊,只要他擊敗了周法尚,要什么有什么。”

那位青衣信使一聽就知道壞事了,楊玄縱太任性,完全不顧大局,根本不知道像韓相國這等殺人越貨的盜賊無一不是心狠手辣之輩,翻臉比翻書還快,試想在澠池決戰的關鍵時刻,韓相國都能在楊玄感的背后捅上一刀,更不要說現在了。現在是什么情況?現在的重點是楊玄感要挾決戰大勝之威,在最短時間內過關斬將,突破潼關,殺進關中,為此楊玄感忍氣吞聲放過了韓相國,東都戰場上的楊慎也放過了韓相國,他們的底線是,只要韓相國遵守諾言支援滎陽戰場,以堅守滎陽戰場、斷絕大運河來牽制衛府各路援軍,給楊玄感西進入關贏得充足時間就行了。

“明公稍安勿躁。”青衣信使遲疑良久,還是進言道,“韓相國本可以南下伊闕返回豫州,逃之夭夭,但他沒有,而是義無反顧趕赴滎陽支援,說明他還是知道輕重,還是做出了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雖然風險大了,但收獲同樣很大。

楊玄縱若有所思。青衣信使是老越國公楊素的帳下幕僚,楊氏的忠誠部屬,之前一直輔佐楊玄感,兵變后在行臺諸曹任職,這次奉命輔佐楊玄縱,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他的使命所在,而楊玄縱對家族中的這位“老人”還是很尊重的,把他的勸諫都聽了進去,冷靜思考。

青衣信使不知道內幕,把李風云當作了韓相國,把李風云東去滎陽誤為韓相國信守承諾,實際上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但他的這番話及時提醒了憤怒中的楊玄縱,讓他意識到自己被意氣之爭沖昏了頭腦,失去了理智,未能顧全大局。當前的大局是西進入關,是為了給阿兄楊玄感贏得充足的入關時間,為此他不但要保住滎陽戰場,要給滎陽戰場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武器,還要依靠滎陽戰場與自己形成前后夾擊之勢,堅決把水師阻擋在洛口之外,否則整個形勢就有顛覆之可能。

現在滎陽戰場有韓世諤的三千大軍,顧覺的五千人馬,再加上他們在滎陽戰場上收降的三四千人,總共有一萬余兵力,但這個兵力在各路援軍的四面圍攻下,肯定支撐不了幾天,因此李風云迅速進入滎陽戰場對逆轉滎陽危局至關重要。愛去李風云有三萬余精兵,與韓世諤、顧覺會合后,己方在滎陽戰場上就有四萬余人馬,這足以與包圍滎陽的衛府各路援軍正面抗衡,一旦滎陽戰場形成了僵持之勢,對楊玄感西進入關就非常有利了。

“你的意思是,答應他的條件,全力以赴幫助他?”楊玄縱皺著眉頭,憤憤不平地說道。

青衣信使握緊兩個拳頭,放在楊玄縱面前,“越公在西面,韓相國在東面。東面的拳頭越硬,對敵人的殺傷力越大,就越能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畢竟通濟渠不通,大運河持續斷絕,影響到的不僅是遠征軍回歸,還有北疆鎮戍,一旦北虜趁機寇邊,內憂外患一起爆發,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韓相國實力越強,堅守滎陽戰場的時間就越長,對越公西進入關就越是有利。越公在滎陽形勢急驟惡化的情況下,不但不允許新義公(韓世諤)撤離,反而命令韓相國火速支援,堅決不放棄滎陽戰場,原因正在如此。”

楊玄縱心有不甘,脫口而出,“一旦尾大不掉,豈不養虎為患?”說完他就后悔了,這話不經大腦,太愚蠢了。

青衣信使也是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好歹你也是老越國公楊素的兒子,也曾上過戰場打過仗,也是衛府的武賁郎將高級軍官,不會連這點常識都沒有吧?韓相國的實力越強大,圍剿他的衛府軍就越多,朝廷用在他身上的精力和時間就越多,這顯然可以減輕一部分楊玄感在關中方向所承受的重壓,其好處不言而喻。這樣一件做夢都能笑醒的好事,到了楊玄縱的嘴里卻變成了養虎為患,實在讓人無語。

楊玄縱尷尬一笑,急忙搖手,示意口誤,“某認為那四十七個人控制在我們手上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那就是四十七個穿著華服的死人,作用再大也是有限。”青衣信使毫不客氣地駁斥道,“虞世基、裴蘊、來護兒這些江左權貴的兒子多的是,或許他們擔心危及到自己的權勢,巴不得周法尚不留情面痛下殺手,巴不得你砍了他們兒子的頭顱,這樣反而能證明他們兒子的清白,反而能保全他們的權勢。用一個兒子的頭顱換來更多兒孫的榮華,你說是賺了還是賠了?”

楊玄縱啞口無言。他自鳴得意的“殺手锏”,到了青衣信使的嘴里竟變成一無是處的“燒火棍”。不過想想也是,對于豪門世家來說,兒孫是用來于什么的?就是用來賣的,若能賣一個好價格,誰家不搶著賣?自己還真是一廂情愿了,把這些權貴們想得太高尚太有親情,其實他們就是一群冷血無情的惡棍。

楊玄縱越想越是郁悶,憋了一肚子火,有氣無處發,最后沖著青衣信使惡狠狠地吼了一嗓子,“給他,都給他,只要他殺進虎牢,要甚給甚。”

午時,洛口倉戰場,戰局突變,一支支大軍沿著洛水大堤急速殺進,直接對水師側翼形成了致命威脅,一旦側翼失陷,正在攻打洛口倉的水師將士就與停泊在河面上的戰船失去了聯系,這對水師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武賁郎將來整當即下令,停止攻擊,加固左翼戰陣,火速向河堤方向收縮防守,并命令河面上的戰船做好支援準

“明公,增援而來的是賊帥韓相國的軍隊。”來整的帳下司馬飛奔而來,神情很緊張,氣喘吁吁地說道,“據斥候探查,大約有兩萬余人,全副武裝,進退有序,陣法嫻熟,殺氣凜冽,根本就不是東拼西湊的烏合之眾,應該是楊玄感的主力精銳。”

來整少年得志,年輕氣盛,自信而無畏,一張英氣勃勃的臉上透出一股凌厲銳氣,給人一種無堅不摧之感。聽到司馬的稟報,來整眼里殺氣更濃,但人卻更為冷靜,“楊玄感的精銳?從東都增援而來?”說到這里他轉目望向司馬,“我們的攻擊已經危及到東都戰局?”

“不可能。”這位司馬斷然否決,“我們以一部攻打洛口倉,一部攻打虎牢,一部封鎖大河,已擺出分割包圍之態勢,短期內不可能威脅到東都戰局。”

“既然如此,楊玄感為何要以主力增援而來?他的目標是洛口倉還是虎牢?”來整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詢問司馬,“即便楊玄感要堅守滎陽,以持續斷絕通濟渠來牽制我們各路援軍,也不至于調遣兩萬余主力精銳增援而來,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司馬同樣是疑惑不解,“明公,叛軍氣勢洶洶而來,我們是打還是撤?”

“撤”來整大手一揮,毫不猶豫地說道,“來不及上船就沿著河堤撤回洛口。”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戰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