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一秒記住愛去,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風云拿出的攻敵之策是把主要力量放在阻御西京大軍的戰場上,只用一個軍包圍澠池。
包圍澠池的這個軍一分為四,分別盯防四道城門,為阻止城內戍軍殺出,李風云要求在四道城門外挖掘壕溝,布置拒馬鹿砦,輔以煙火,并用火箭燒毀護城河上的吊橋,如果城內戍軍在如此困難情況下依舊殺出城外作戰,那經過這重重障礙的阻擋之后,自身損失已經很大,而聯盟方面也有足夠時間調集兵力支援圍城軍隊。
李風云據此計策下達了攻擊命令,聯盟總管們隨即領命而去。
李密憂心忡忡,愁眉不展。
從聯盟總管們的言辭里可以聽出來,他們無意為了楊玄感而不惜代價阻御西京大軍,可以預見,一旦聯盟將士損失過大,這些總管們必然“消極怠戰”,如此西京大軍則有突出重圍之可能。同樣,楊玄感那邊也是如此,雖然楊氏兄弟為了報仇要浴血奮戰,但考慮到西京大軍從澠池方向突圍,他們當然希望先借助聯盟的力量消耗西京大軍,等到兩敗俱傷了,西京大軍筋疲力盡傷痕累累了,他們再瘋狂殺上,豈不事半功倍,一鼓而定?這樣戰局就對己方不利了,聯盟這邊不想犧牲自己成全楊玄感,而楊玄感那邊卻有心損人利己,雙方如此“默契”配合,結果可想而知,白白便宜了西京大軍。
看到李密憂郁不安,李風云忍不住揶揄道,“你擔心甚?是擔心某的部下陽奉陰違,消極怠戰,還是擔心楊玄感私心作祟,不愿全力以赴與某共擊衛文升?”
李密躊躇良久,問道,“某看你信心十足,不知你是相信自己的部下,還是相信越公?”
“某都相信。”李風云笑道,“這一仗關系重大,若能全殲西京大軍,整個局勢就對我們非常有利,某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帶著聯盟軍隊撤離東都戰場,而越公和你也能以最快速度西進關中,反之,若讓西京大軍殺出重圍,我們因此痛失良機,雙方都將陷入被動,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某堅信,正因為這一仗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我們的生死存亡,大家才會暫時擱置矛盾,放棄私利,同心協力。”說到這里,李風云神情漸漸嚴肅,望著李密鄭重說道,“此刻,某對越公絕對信任。”
李密沉默不語。他不知道李風云這句話是真是假,不過以他對楊玄感的了解,若李風云當真相信楊玄感,當真與西京大軍浴血死戰,李風云這個虧就吃定了。之前楊玄感之所以改動李風云的決戰之策,正是因為他不相信李風云,而李風云對此一清二楚,不可能視若不見,更不可能沒有防備。只是,從李風云第一時間內向澠池發動攻擊來看,李風云好像是真的相信楊玄感,雖然“出手”這么早的確有“出敵不意攻敵不備”之效果,但其中所含風險之大也是難以估量。
“你或許懷疑某在說謊話。”李風云一眼就看穿了李密的心思,想到此人未來命運,忍不住就起了勸誡之心,“盟友之間的合作當然充滿矛盾和沖突,但大局至上,整體利益至上,尤其在關鍵時刻,事關命運和未來之刻,就必須擱置矛盾放棄沖突,齊心協力一致對外,反之,兄弟鬩墻,手足相殘,距離敗亡之日也就近在咫尺了。”
李密當即聽出李風云的勸誡之意,頓生不滿。這種普通至極的道理還需要你來告訴我?你是真癡還是裝瘋賣傻?難道你不知道楊玄感一直在算計你?現實就是這樣殘酷,你信任別人,但別人不信任你,你豈不是找死?
“你這番話有深意啊。”李密冷笑,輕蔑說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看來這場決戰在你眼里已經結束了。”
李風云暗自嘆息,好心當作了驢肝肺,自作多情了。李密出身豪門,含著金鑰匙來到人間,有些東西與生俱來,后天改變不了。性格決定命運,看樣子李密的未來已經注定,非人力可以改變,自己這只“小蝴蝶”就算把翅膀扇斷了也沒用。
“某當然勝券在握。”李風云說道,“在這場兵變中,某先是幫助楊玄感打通了南下進入東都之路,現在要幫助他打通西進關中之路,接下來就要看他稱霸關中了,但是,某對他的未來并不樂觀。”
李密笑了,毫不留情地嘲諷道,“在你的眼睛里,這個世界有多大?”
李風云也是哈哈大笑,自嘲道,“的確,某就是坐井觀天,看到的不過巴掌一片天。”
話不投機半句多,李密無意與李風云爭口舌之利,轉身離去,帶著自己的隊伍趕赴戰場而去。
袁安等到李密縱馬而去后,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問道,“明公,你對楊玄感的未來不樂觀,是指他進不了關中,還是難以在關中立足?”
李風云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你看楊玄感和李密之間,是信任第一,還是利益第一?”
“當然是利益第一。”袁安不假思索地說道,“李密是過去的成員,只要圣主主政,他就沒有仕途可言,因此他若想一展抱負,就必須推翻圣主,某認為這才是他參加兵變的原因所在。”旋即袁安就明白了李風云的意思,以利益為基礎結成的同盟很不牢固,一旦利益訴求難以滿足,同盟就會分崩離析。楊玄感的兵變同盟就存在這種嚴重危機,若楊玄感西進關中受阻或者在關中難以立足,同盟成員的利益訴求實現無望,兵變同盟就會迅速瓦解。
“這場風暴將給關隴人以沉重打擊,給國祚以致命傷害,數年后中土統一大業將轟然崩潰。”李風云嘆道,“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機會,誰不想逐鹿天下?只是中土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重建中土的統一大業。”
袁安暗自苦笑。這是李風云的夢想,也是他的夢想,但愿有生之年美夢成真。
六月二十九,上午,千秋亭。
激烈交戰之后的戰場上,尸橫遍野,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楊玄感策馬走在戰場上,臉色越來越難看,心情越來越沉重。
西京大軍畢竟是衛戍軍,戰斗力非常強悍,大部分關隴籍衛士都曾經歷過戰場錘煉,很多人甚至還參加過西征吐谷渾,相比起來,楊玄感收編的東都衛戍軍“養尊處優”多年,武力大打折扣,已經名不副實了。事實也是如此,從谷伯壁戰場到千秋亭戰場,隨處可見陣亡將士的尸體中,屬于東都衛戍軍的要明顯多于西京衛戍軍的。
楊玄感倍感欣慰的是,他的部下都在浴血奮戰,而倍感不安的是,西京將士軍也在奮勇廝殺,即便主動后撤了,也依舊頑強阻擊,以命搏命。如果接下來的戰斗一直如此激烈,雙方將士都瘋狂了,都殺紅了眼,都誓死不退,結果就是兩敗俱傷,最后就算楊玄感全殲了西京大軍,他的軍隊也損失慘重,實力驟減,這必將影響到其西進關中,影響到他在關中的立足發展。
患得患失的心理讓楊玄感的情緒非常低沉,他有心想控制一下攻擊節奏,想約束一下氣勢如虎的部下,想讓為了報仇而陷入失控的楊玄挺、楊積善兄弟以及其他楊氏族人稍稍冷靜一下,但此刻全軍上下戰意盎然,正在奮起追殺西京大軍,如果突然停止攻擊,對士氣的打擊太大了,尤其嚴重的是,將士們經過一天一夜的廝殺,已經疲憊不堪,雖然輪番休息了,但休息時間太短,體力根本就無法恢復,這時大家都是憋著一口氣在戰斗,都在最大程度地透支自己的體力,如果戰斗突然停止,這口氣泄掉了,人也就支撐不住了,再想像瘋子一般不知疲倦不知死活的拼命攻擊是絕無可能了,所以楊玄感又不敢冒險,又擔心出現意外,白白葬送了眼前的大好局面。
就在楊玄感自我折磨,煩躁不安的時候,胡師耽從后方打馬狂奔而來。
“明公,蒲山公急報,白發于昨夜雞鳴時分向澠池發動了攻擊。”胡師耽非常興奮,激動不已,氣喘吁吁地說道,“他們包圍了澠池,焚毀了城外的糧草輜重,完成了對西京大軍的合圍。衛文升突然撤出戰斗,急速后退,肯定是得到了澠池被圍、糧草斷絕的消息,不得不撤。明公,我們已勝券在握,只要全殲了西京大軍,我們就贏得了這場決戰,可以暢通無阻地直殺關中了。”
楊玄感驚喜不已,接過李密的急報,仔細看了一遍,忍不住仰天長嘯,情難自禁,“天助我也。傳令,遍告諸軍,我潛伏崤山之軍已攻占澠池,斷絕了西京大軍的退路,燒毀了他們的糧草輜重,衛文升已被我團團包圍,生機盡絕。命令諸軍,奮勇攻擊,殺殺殺”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