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隋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

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猛子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猛子 | 戰隋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一秒記住愛去,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六月十二,武賁郎將李善衡率軍抵達東郡濮陽,與遠在兩百余里外的,陳兵于封丘和濟陽一線的彭城留守董純遙相呼應,對圍攻白馬城的聯盟大軍形成了夾擊之勢。

李善衡沿大河西進的消息實際上早已由徐世鼽和滯留于東平一帶的瓦崗兄弟送至聯盟,但聯盟目前“騰挪”余地十分有限,面對尾追而來的齊王大軍一籌莫展,拿不出什么有效對策,只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背水一戰。

在李風云的謀劃里,白馬戰場是一個重要戰場,其重要性實際上不亞于黎陽戰場,而之前聯盟左長史陳瑞也堅決否決了王薄等豪帥所提出來的渡河北撤之建議,所以現在即便齊王的大軍對白馬戰場已經形成了兩路夾擊,聯盟軍隊也只能堅決執行聯盟的命令,堅守白馬戰場,沒有絲毫可商量的余地。

聯盟右司馬澹臺舞陽、參軍事王揚和6平仔細商量了一下后,決定還是把驍騎軍總管韓壽、副總管張翔,左右兩路總管府的總管、副總管和諸軍統軍全部請到總營來,把當前形勢、聯盟的處境說清楚,統一認識,以便大家能最大程度的擱置矛盾,減少猜忌,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否則一旦有豪帥臨戰倒戈甚至不戰而逃,那必將重演齊郡大戰潰不成軍之悲劇,而齊郡大戰尚可四散而逃,今日白馬大戰卻是背水一戰,逃無可逃,必死無疑。

豪帥們都很緊張,匆忙而來。現在李風云不在,主心骨沒了,面對氣勢洶洶而來的齊王大軍,要說不緊張那是假的,但如今聯盟深陷絕境,背水一戰,除了渡河北撤黎陽外別無出路,然而黎陽戰場更為兇險,到目前為止黎陽戰場上的聯盟軍隊尚未拿到黎陽倉,尚未解決糧食問題,一旦河北等地的衛府軍蜂擁而至,聯盟也就喪失了奪取黎陽倉的最佳機會,而失去這個機會后,聯盟就不僅僅是被動了,而是陷入了無糧可吃的絕境,聯盟二十多萬軍民極有可能葬身大河。

形勢可以說非常險惡了,雖然聯盟自成立以來始終掙扎在險惡的環境里,但這一次最為兇險。、

為了奪取黎陽倉,李風云親率主力殺進了東都,不惜代價引和推動東都危機,給楊玄感離開黎陽攻打東都創造條件而聯盟兩位長史程瑞和韓曜率兩路總管府渡河進入黎陽戰場,以與李子雄結盟共守黎陽來贏得奪取黎陽倉的機會白馬戰場上的聯盟軍民人數最多,十幾萬人,他們的任務不僅要掩護東都戰場上的李風云和黎陽戰場上的兩路總管府,還承擔著威脅通濟渠,牽制滎陽衛府軍以及從齊魯殺來的齊王大軍,同時還負責在危急時刻接應撤離東都戰場的李風云和撤離黎陽戰場的聯盟軍隊,另外當所有謀劃全部失敗,所有預計目標均未實現后,他們還要在潛藏于東平一帶的瓦崗兄弟、活躍在泗、菏一線的孟海公的接應下,為聯盟殺回齊魯打開一條通道。

澹臺舞陽敞開心扉說實話,不再有絲毫的隱瞞,說到底就是一句話,無條件地堅守白馬戰場,傾盡全力背水一戰

“如果敗局已定,僅靠目前白馬戰場上的這十個軍,我們很難沖出重圍,退一步說,就算我們舍棄所有的老弱婦孺歷盡艱辛逃回了齊魯,最后還能剩下多少人?我們還能茍延殘喘幾天?”

澹臺舞陽直接亮出了“底牌”,現實很殘酷,對豪帥們來說沒有退路,只有勇往直前了。

氣氛很壓抑,很沉悶,豪帥們臉色陰沉,一言不。

“到目前為止,我們堅守白馬戰場的條件還是不錯的。”參軍事王揚開始從軍事層面分析,以提振士氣。

先,聯盟的糧食危機雖然很嚴重,但因為李風云帶走了主力,前后兩路總管府又渡河北上,聯盟前段時間擄掠通濟渠所得的大部分糧食都留在了白馬戰場上,短期內足夠十幾萬軍民所需。其次,在大河河道上,離狐徐氏的商船船隊可以隨時向聯盟提供幫助,比如聯盟可以用金銀財寶換取最為急需的糧草再次,翟讓的瓦崗軍和孟海公的軍隊,都在戰場外圍,他們在脫離聯盟前都曾做過承諾,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他們愿意給聯盟以幫助,所以如果李風云的謀劃失敗了,聯盟最后不得不殺出重圍重返齊魯,那么翟讓和孟海公不但會出手相助,還會再入聯盟。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聯盟與李子雄已經結盟,而李子雄與齊王是政治盟友,因此聯盟與齊王之間肯定會有默契,另外當初在齊郡的時候,李風云曾與李子雄、齊王有秘密約定,雖然不知道約定的內容是什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東都局勢有利于齊王,只要聯盟對齊王有利用價值,齊王都不會對聯盟下死手,畢竟以齊王在政治上的不利處境來說,他唯有養寇自重才能給自己贏得更多的生機。

紙上談兵對人心的安撫作用是有限的,在白馬戰場上,聯盟最強大的敵人是齊王,所以豪帥們即便早就知道李風云和李子雄、和齊王之間均有默契,甚至有秘密約定,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在至關重要的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云,為了利益可以父子相殘可以兄弟鬩墻,更不要說因利益而結成的同盟了,那根本就不靠譜。

王薄看到澹臺舞陽、王揚等聯盟“老人”為了大局坦誠相告,他也就不藏著掖著了,直言相詢,“楊玄感是否已經兵臨東都?”

“據李子雄的消息,楊玄感已經殺進京畿,估計很快就要兵臨東都城下了。”澹臺舞陽如實相告,“而據總府從秘密渠道得到的消息,可以證實李子雄的消息非常準確,李子雄并沒有蓄意欺騙我們。”

“可有大總管在東都戰場的最新消息?”王薄追問道。

“據總府得到的消息,大總管在攻陷伊闕之后,右驍衛將軍李渾率軍反擊,但一直未能奪回伊闕。”澹臺舞陽說道,“楊玄感殺進京畿之后,東都兩線作戰,肯定要進行兵力部署上的調整,由此可以推測,右驍衛將軍李渾的攻勢會越來越弱,甚至會收縮防守,所以大總管現在即便受困于伊闕,但也沒有敗亡之憂。等到楊玄感兵臨東都城下,東都衛戍軍據城堅守之后,大總管的處境必然逆轉,這是可以預見之事。”

“大總管何時撤離東都戰場?”王薄繼續追問,“他能否安全撤離東都戰場?”

“大總管在東都戰場上的目的只有一個,幫助楊玄感攻陷東都,如此即便兵變失敗,楊玄感也能在東都戰場上堅持更長時間,這就給我們轉戰河北贏得了更多的時間,所以不出意外的話,東都攻陷之日,也就是大總管撤離東都戰場之時。”王揚的語氣很自信,顯然對李風云有信心,“楊玄感一旦攻陷了東都,東都局勢就復雜了,各方勢力會蜂擁而至,一片混亂,而大總管在這種亂局下果斷撤離,出人意料,安全上肯定有保障。”

“東都堅固,衛戍軍強悍,攻陷它的難度太大,難如登天。”王薄皺眉問道,“你們憑什么相信大總管和楊玄感可以攻陷東都?”

這就屬于聯盟內部的最高機密了,按道理王薄不應該問,但此刻白馬戰局對聯盟已相當不利,很快齊王追殺而來并將聯盟軍隊包圍在白馬的消息就會傳開,人心惶惶之下,即便以王薄的威望,也未必能穩定軍心,一旦有豪帥或軍將不戰而逃,動搖了軍心,則必然一不可收拾,后果不堪設想。白馬戰場在李風云的謀劃中,在聯盟轉戰河北的計策中,至關重要,是進退的核心所在,“進”可支持聯盟在東都和黎陽兩個戰場上的作戰,可幫助齊王實現其政治目的,“退”可接應聯盟軍隊撤離東都戰場和黎陽戰場,可幫助齊王再一次逃脫東都的“牢籠”,所以白馬戰場上的聯盟軍隊一旦崩潰,李風云、李子雄和齊王就沒有退路了,要么殺出一條血路轉戰河北,要么全軍覆沒。既然白馬戰場如此重要,聯盟如此倚重王薄和齊魯豪帥,那么王薄理所當然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問個清楚,討個明白,要把那些藏在心里的疑問解決了,要讓齊魯人明白自己的未來在哪,希望在哪,繼而有信心追隨聯盟,有決心在白馬大戰中奮戰到底。

澹臺舞陽看了一眼王揚和6平,征詢他們的意見。兩位參軍事鄭重點頭,示意澹臺舞陽可以透露機密。

李風云臨行前曾明確交待過,黎陽戰場太重要了,黎陽倉更是關系到了聯盟的生死存亡,所以陳瑞和韓曜要全力以赴,而他們去了黎陽后,堅守白馬戰場的重任就落在了澹臺舞陽和王揚、6平的肩上。澹臺舞陽擅長內政,王揚和6平擅長兵事,三人唯有精誠合作才能共掌大局,為此李風云特意授權他們可以臨機處置、便宜行事,該果斷的時候一定要果斷,切莫因為謹小慎微或者瞻前顧后而誤了大事。

“楊玄感有內應,大總管也有內應。”澹臺舞陽說道。

“這并不能給我們信心。”王薄嘆道。

澹臺舞陽遲疑了片刻,低聲說道,“崔氏,博陵崔氏。”

王薄的眼睛頓時一亮,郭方預等人亦是精神一振,雖然他們早有猜測,甚至猜測李風云就是出自趙郡李氏,但沒根沒據的瞎猜沒意義,唯有真憑實據才能堅定他們追隨李風云的信心。如果李風云出自趙郡李氏,背后又有以博陵崔氏為的山東豪門世家的支持,則李風云和聯盟就是山東人的未來,如此一來齊魯豪帥們當然愿意追隨到底。

“趙郡李氏?”王薄小心翼翼地問道。

“漢中房。”澹臺舞陽終于在公開場合透露出了聯盟中的最高機密,而這個最高機密終于解釋了李風云為什么可以與李子雄、齊王達成秘密約定。

王薄出了一聲驚嘆,郭方預等人更是驚喜交加,信心陡然間暴漲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戰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