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隋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

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猛子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猛子 | 戰隋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李子雄決定面對現實,不論自己的預感是真是假,也不論李風云的預測是否應驗,自己都要勇敢面對,并且有信心在這場生死危機中活下去。全文字閱讀

圣主想借刀殺人,但李子雄無意束手就擒,他知道自己被捕的后果,性命肯定保不住,不論是兵變暴露了,還是絕了齊王的奪儲之心,圣主都要殺自己,而且還是越早越好,以免夜長夢多,所以李子雄已經為這一天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已經擬制了對策并做了精心部署。

李子雄大踏步走進了帥帳,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最想知道的便是李風云的預言會否再一次應驗,如果李風云的預言再一次應驗,他便不再懷疑李風云對這場兵變的推演,不再懷疑李風云對南北大戰的推斷,他便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幫助李風云北上邊疆,把自己輝煌的一生終結在抗虜戰場上。

李子雄的腳步停下了。大帳內燭光明亮,但沒有人,一個人都沒有,既沒有來護兒、周法尚和崔君肅的身影,也沒有其他僚屬和軍官們的身影,氣氛肅殺而詭異。

李子雄知道出事了,自己的不詳預感是準確的,圣主對自己的忍耐到了極限,終究還是出手了,在齊王入主齊魯之后,在水師渡海遠征前夕,毫不留情地鏟除自己,但很顯然,執行這道命令的水師統帥們迫于政治上的重壓,深陷困境,左右為難。殺了自己吧,就與關隴人結下死仇,將來有身死族滅之禍;不殺吧,等于背叛圣主,后果更嚴重,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于脆給自己設了個“局”,任由自己選擇,彼此給對方一條退路,說白了就是他們給自己一線生機,而自己也不要把他們“拖下水”,各取其利吧。

李子雄瞬間便推演出了大帳空無一人的原因,臉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目光中更是充滿了不屑,當今世上誰敢殺我?

李子雄堅定地邁出了步伐,一步步走到了案幾前,清晰地看到了鋪在案幾上的圣旨,圣主下令拘捕他的圣旨。

李風云預言正確。這是李子雄的第一個念頭,而這個念頭猶如一股狂風,霎那間吹散了籠罩在他心靈上的厚厚陰霾,讓他在迷霧中看到了未來前進的方向。李珉還活著,活得好好的,就藏在李風云的身邊。這是李子雄的第二個念頭。李風云既然能對未來做出準確的預言,那么他當然知道我李子雄的實力足以幫助他在南北戰爭中抵擋住北虜入侵的步伐,所以他不會與自己決裂,更不會愚蠢到傷害李珉把自己推向他的對立面。

李子雄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策,那就是活下去,不惜一切代價活下去,如果李風云對未來的預言全部應驗了,那自己在未來的日子里還大有可為,或許還能再創新的輝煌。

這里是水師大本營,如果來護兒等水師統帥要聯手誅殺李子雄,形勢就非常惡劣,就算李子雄提前做好了準備,也很難安然無恙的殺出去,但李子雄畢竟是中土德高望重的軍政元老,在軍政兩界苦心經營幾十年,門生弟子不計其數,即便圣主親自動手殺他,也要做好萬全準備,也要權衡方方面面的得失,所以到了來護兒、周法尚和崔君肅這里,就算圣主有誅殺李子雄的詔令,他們也不敢輕易下手,畢竟殺人容易,善后就太難了。李子雄之所以有信心活下去,原因就在如此,他早已把政治博弈的本質看得清清楚楚,他斷定來護兒就不敢拿全部的身家性命來賭他的一顆人頭

既然決心活下去,既然放棄了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玉石俱焚的念頭,那么李子雄理所當然要“體諒”來護兒、周法尚和崔君肅的一片“苦心”。你給我一線生機,我投桃報李,也沒必要非把你“拖下水”。

李子雄稍加考慮后,舉手招了招。一直站在大帳外密切關注著李子雄一舉一動的衛隊長飛一般沖了進來。這位衛隊長表現得很冷靜,很理智,站在李子雄身后,恭敬地聆聽命令,似乎帳內詭異的氣氛并沒有對他造成任何影響。這就是百戰悍將的厲害之處,處驚不變,心如磐石,大不了殺個人仰馬翻,血肉橫飛,賠上一條性命而已,而這本來就是其職責所在。

李子雄低聲說了一句話。衛隊長的眼里掠過一絲驚色,轉瞬即逝,接著毫不猶疑地轉身離去。衛隊長出了帥帳,沖著帳外衛士們做了個手勢,然后與一隊悍卒像風一般沖進了黑暗。

帳內,李子雄神色平靜,席地而坐,閉目假寐,靜靜等待。

大約過了一刻時間,來護兒出現了,黃色戎裝,黑幞頭,不著片甲,不佩刀劍,仿若夜游歸來的老翁,簡樸,隨意,和善,悠閑。

李子雄依舊閉著眼睛,連頭都沒抬。

來護兒看了他一眼,走到案幾后坐下,淡然說道,“圣主詔令,將你即刻拘捕,并押送行宮。”

李子雄緩緩睜眼,不動聲色地點點頭。

“此事不宜伸張,以免動搖軍心。”來護兒繼續說道,“今大河南北賊勢猖獗,途中安全難以保證,某想征詢一下,你是愿意走海路去遼東,還是由陸路北上行宮?”

“陸路。”李子雄的口氣不容置疑。

來護兒面露難色,“一個多月后水師就要渡海遠征,多一個衛士就多一分勝算,但現在水師兵力有限,某捉襟見肘,恐怕難以抽調足夠人手送你北上。”

李子雄心領神會,知道來護兒的意思,不能動搖軍心實際上就是排除異己,要乘機把李子雄的親信統統“逐出”水師,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水師內部的團結,否則一旦內部陷入爭斗,自相殘殺,人心惶惶,必然會影響到渡海遠征。于是來護兒就提出了建議,讓李子雄的水師親信們組成押送隊伍,如此一石二鳥,既把水師內部不安定因素徹底鏟除,又把李子雄“禮”送而走,未來李子雄在押送途中不論出了什么事,不論是被賊人劫殺了,還是逃之夭夭了,主要責任都不在來護兒。該來護兒做的事他都做了,最多承擔一個用人不明的失察之罪。

然而,來護兒的這個條件太過苛刻,實際上等于直接扼殺了某些人的仕途乃至生命。當然了,如果李子雄愿意束手就擒,愿意到行宮接受圣主的裁決,這些人或許還能保住性命,但仕途肯定難保,運氣不好可能還會受到連累被流配戍邊,那就生不如死了,但事實上李子雄走投無路后,要去參加東都兵變,而這些人隨他一起離開水師后,就不得不豪賭生死,這是李子雄不愿看到的,畢竟兵變的風險太大,遠沒有留在水師安全,留在水師參加東征就能旱澇保收,就能保障既得利益。

李子雄沉吟不語。

來護兒當即發出威脅,他手指案幾上的圣旨,平淡的語氣中露出了絲絲殺氣,“圣主既然發出了這道詔令,其意圖已非常明確,不論圣主是否下定了決心,但圣主身邊的人絕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否則圣主完全可以詔令將你羈押于水師,或者押送至東都,以確保你的安全,畢竟北上路途太過遙遠,途中又有太多危險,出現意外理所當然,所以詔令將你押送遼東行宮,背后的意思已不言自明,很多人貪圖利益必會鋌而走險,你平安抵達行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子雄忍不住就想罵人。來護兒當然領會了圣主的真實意圖,但誅殺李子雄的風險太大,他有些畏懼,而周法尚和崔君肅更不想遭受池魚之殃,你殺人,卻連累我們一起承擔后果,豈有此理,所以來護兒只能“逐走”李子雄,只是心不甘情不愿,想方設法也要從李子雄身上“敲詐”一些好處。

李子雄想到了李風云對南北大戰的預測,仔細權衡后,覺得未來還是大有可為,現在把這些親信部下帶走未必就是一件壞事,于是點頭接受了來護兒的建議,“如你所愿。”

來護兒的臉上總算露出了點笑容,然后提出了第二個條件,“你離開后,水師將士們若一直看不到你,而我們又沒有很好的理由解釋你“失蹤”的原因,那么必定謠言四起,還是會影響到軍心的穩定,所以,明日,你要在眾目睽睽之下,登上戰船離開東萊,而理由是,你奉旨趕赴遼東行宮,向圣主稟奏軍情。”

李子雄搖頭,語氣斬釘截鐵,“某說了,某不走海路。”

來護兒點點頭,語氣同樣強硬,“你必須從海路趕至河北,這一點不容商量。”

李子雄頓時恍然。來護兒擔心他直接去歷城會合齊王,那后果就嚴重了,將來來護兒百口莫辯,算是被李子雄徹底賣了,所以來護兒無論如何也不會讓李子雄有會合齊王的機會。只是,李子雄到了河北,自由了,還是可以渡河南下趕赴齊郡會合齊王,由此不難推測到,來護兒肯定暗中部署了“后手”。

你以為在河北殺我,就能掩人耳目?李子雄冷笑,一口答應。


上一章  |  戰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