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李風云西進中原的心情雖然非常急迫,但迫于聯盟現狀,他不得不耐下心來,與聯盟官員們、與各路豪帥們,就棄守蒙山、整編軍隊、錢糧分配等一系列重要而繁瑣的軍政事務進行具體磋商,但在具體磋商之前,在第一輪軍議結束之前,李風云鄭重告訴豪帥們,東都兵變不但會改變東都政局,會影響到中土局勢,還將決定聯盟的未來,尤其是各位豪帥們的未來,所以,李風云決定給豪帥們半夜的考慮時間,天亮之后,凡不愿參加這場兵變者,皆可脫離聯盟,尋求自立。全文字閱讀
李風云做出承諾,他將遵守盟約,脫離聯盟者依舊是兄弟,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下,他都不會背叛自己的兄弟,亦不會傷害自己的兄弟。
凌晨時分,翟讓、單雄信、邴元真和王儒信四位參加軍議的瓦崗人找到了李風云,他們的心情很急切,東都即將爆發兵變的消息已經讓他們震撼不已了,而李風云不但知道此次兵變,還要參加此次兵變的事實,則讓他們愈發震驚
這場兵變一旦爆發,距離東都近在咫尺的河南必被卷進這場兵變,河南豪雄參加此次兵變成功了尚且好說,若失敗了就不是簡單的全軍覆沒了,還會累及到家鄉父老幾萬、十幾萬乃至幾十人的性命和命運。如此悲慘禍事,如此恐怖后果,瓦崗人承擔不起,所以他們急不可耐地找來了,也不管是否會打擾李風云的休息,是否會激起李風云的憤怒,他們只想盡快驅散壓在心頭的沉甸甸的陰霾,只想在看清事實的基礎上拿出正確對策。
然而,此刻他們對李風云的認識已經有了新的改變,而這種改變讓他們的心態產生了變化,突然間便對李風云有了一種深深的畏懼感。
李風云在宣布這一驚人消息的同時,籠罩在李風云身份的神秘光環也更為濃厚了。很顯然,李風云突然出現在白馬大獄的背后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他背負著某個龐大勢力所授予的重大使命,李風云舉旗造反的真正目的,很可能就是為了今天的這場兵變。換句話說,李風云從一開始就居心叵測,就在大河南北處心積慮地挖了個“超級大坑”,而大河南北的豪雄們不知不覺間就被他拉進了這個“大坑”,如今已別無選擇,唯有不成功則成仁了。由此推及,李風云的來頭很大,李風云的心機尤為深沉,謀略和手段亦是無人能及,一直以來他始終有意無意的操控著大河南北的局勢發展,把大河南北的豪雄們玩弄于股掌之間,這讓豪帥們在郁憤之余更是驚懼不安,尤其最早接觸李風云的翟讓、單雄信等瓦崗人,對李風云的認識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翟讓、邴元真和王儒信因此十分謹慎,慎言慎行,唯恐一個不小心掉進了李風云的“陷阱”。歷史上像李風云這種笑里藏刀的梟雄哪個不是口蜜腹劍,說一套做一套?如果盲目信任李風云,那就太幼稚了,純粹是找死。好在他們還有單雄信,還有李風云的結拜大哥,這個關鍵時刻,為了瓦崗人的利益和河南人的未來,也唯有讓單雄信沖在最“前面”了。
單雄信不管不顧了,直言不諱,東都當真要爆發兵變?這個消息當真十拿九穩?
李風云給予了肯定的答復。
單雄信又問,你當真要參加這場兵變?
李風云再度給予肯定答復。
單雄信遲疑了片刻,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當初你從北疆孤身而來,是不是為了今天的這場兵變?”
這個答案如果和們的猜測一模一樣,瓦崗人就等于被李風云“耍”了,被李風云利用了,這必然會堅定他們脫離聯盟的決心。
然而,李風云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東都即將爆發兵變的消息,來自于東萊水師的左御衛將軍、建昌公李子雄。”
李風云鄭重其事的給瓦崗人杜撰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齊王。齊王雖然覬覦儲君之位,但有自知之明,更不敢上演父子相殘兄弟鬩墻之悲劇,然而,在中土政治博弈的大棋盤上,齊王也是一個棋子,身不由己。李子雄就是東都兵變的主謀者之一,他不但看上了李風云這股實力不俗的武裝力量,還看上了齊王這桿光鮮的“大旗”,可以預見,兵變者一旦舉起了齊王的“大旗”,傳檄天下要把齊王推上皇位,那么齊王就被逼上了絕路,不造反肯定是死,而造反才有一線生機。
“某與齊王之間有默契,這已經不是秘密,你們都知道。”李風云說道,“齊王拒不參加兵變,但刀握在兵變者的手上,生死被他人所控制,齊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情急之下,韋福嗣不得不主動找到了某。”
翟讓等人至此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場兵變不是單純的針對圣主和朝堂上的改革派,還牽扯到了復雜的皇統之爭。而齊王表面上是“求助”于李風云,實際上則是把李風云當作了棋子,讓李風云沖到東都兵變的最前線,與兵變者一起,與圣主打個兩敗俱傷,如此漁翁得利,進退無憂。若形勢好,圣主和改革派一敗涂地,則齊王順勢而起,就此奪得皇統,反之,則棄車保帥,高舉平叛大旗,建下剿賊功勛,還能討得圣主歡心,可謂一舉多得。
這里就有個關鍵問題,李風云參加兵變,難道就能阻止以李子雄為首的兵變者在兵變之初高舉齊王大旗,把齊王“拖下水”?
李風云的回答非常肯定,某西進中原,劫掠通濟渠,威逼京畿,必將改變東都乃至整個中原局勢,必將打亂兵變者的既定謀劃,一旦形勢對兵變者越來越不利,比如消息泄露,圣主提前發動“反擊”,兵變者無奈之下必然催促起事,這種情況下他們對某這個兵變主力大軍的統帥必定有所倚重,必然會在決策上給某一定的話語權,如此某便可堅決反對高舉齊王之大旗,想方設法給齊王贏得足夠的坐山觀虎斗的時間,從而幫助其作出正確決策。
“這場兵變必將以大敗而告終。”邴元真心思敏銳,當即推演出了東都兵變的結果。
兵變者缺少了齊王這桿“大旗”,又多了李風云這個“變數”,可想而知最后結局是什么,但問題是,兵變者明明知道勝算渺茫,也不得不鋌而走險,因為齊王獲悉了兵變的秘密,消息隨時會泄露或者已經泄露,不兵變也是死,而李風云又蓄意改變了局勢,給了兵變者以希望,把兵變進行下去反而有一線生機,于是他們也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了
翟讓、單雄信和王儒信也都推演出了相同結果,大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情緒十分低沉。
李風云知道他們的來意,也知道他們擔心什么,所以也不為難他們,主動開口了,“某信守承諾,不論你們作出何等決策,某都會支持你們。”
翟讓一咬牙,斷然說道,“瓦崗人不能參加這場兵變。一旦東都報復起來,手段非常殘忍,他們不僅會殺死瓦崗人,還有殺死不計其數的河南人。這是有先例的,當年漢王楊諒叛亂,河北和代晉不知死了多少無辜,大家想必還記憶猶新。”
翟讓的話一出口,單雄信、邴元真和王儒信頓時緊張起來,畢竟當初要進聯盟的是瓦崗人,而這段時間瓦崗人在聯盟的庇護下不但衣食無憂,還有所壯大,現在聯盟到了關鍵時刻,瓦崗人見勢不妙,抽腿走人,于情于理都不厚道,李風云若是一氣之下雷霆震怒也情有可原。
李風云卻是心平氣和,微微一笑,“某支持你們的決策。雖然對聯盟來說,你們的離開是個難以彌補的損失,但相比河南人的生死存亡,聯盟這點損失實在微不足道。你們的決策是正確的,而且某還要告誡你們,在未來一段時間里,若有河南人游說、慫恿和誘騙你們參加兵變,你們務必嚴守立場,堅決拒絕。”
翟讓等人暗自吁了口氣,緊張的心情有所緩解,但并未放松對李風云的警惕。以李風云的實力,若想一口吃掉瓦崗軍,太容易了,所以只要瓦崗軍一日沒有脫離聯盟,死亡的威脅就始終存在。
接下來雙方的交談就輕松多了,翟讓等人一方面表示與李風云個人及聯盟保持密切而友好的關系,一方面又向李風云做出保證,他們決不會泄露今日軍議上的任何內容,將來即便兵變爆發了,他們也會守口如瓶,實際上他們的確不能說,說出來等于承認自己是同謀,純屬找死。
翟讓等人辭別李風云,回到營寨,驚訝地發現孟海公竟然大駕光臨,已在軍帳里等候多時了。
孟海公焦慮不安,看到翟讓等瓦崗首領后,直接說明來意。他是河南人,他帳下將士大部分也是河南人,所以他不想參加這場兵變,但他比瓦崗人更了解李風云,也更畏懼李風云,擔心這是個陷阱,自己如果因為脫離聯盟而被李風云殺了,那就太冤屈了,因此他來說服瓦崗人,試圖與瓦崗人一起脫離聯盟。人多力量大,再說瓦崗人與李風云還有些舊交,若雙方聯手,脫離聯盟的可能性必然大大增加。
“孟帥多慮了。”翟讓安慰道,“事情遠比你想像得簡單。”
孟海公疑惑不解,拱手說道,“愿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