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李密望著韓相國那張疑惑的面孔,淡然笑道,“某想見見李風云,你安排一下。無彈窗”
李密說得輕松,韓相國卻是吃驚不已,倒不是說他沒有能力安排,而是無法保證李密的安全。
韓相國十分為難,情緒有些低沉,一方面是李密給他出了個難題,另一方面則是李密否決了他的想法,這使得韓相國在當前危局下不得不與官府通力合作,與李風云為敵,而與李風云為敵的后果可想而知,魯西南義軍聯盟必會加倍報復,韓相國的損失難以估量,這些年努力經營的成果必然化作烏有。
李密給出的決策純粹是紙上談兵,罔顧實際。乘火打劫?如何乘火打劫?對于李風云來說,非友即敵,濟陰淪陷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官府官軍也罷,地方勢力也罷,只要不與李風云合作,那就是敵人,凡敵人就要痛下殺手,結果不與李風云合作的濟、菏一線的地方勢力均在對手的猛烈攻擊下狼奔豕突而逃,撿條命就算不錯了。現在李風云殺進了梁郡,幾萬義軍再加上幾十萬河南災民,就如決堤洪水一般呼嘯而來,如此險惡局勢下,能保住自己就算不錯了,哪里還有能力從李風云的虎口里奪食?這純粹是自欺欺人嘛。
“某的決策在你看來不過是紙上談兵。”李密一眼看透了韓相國的心思,“事實也的確如此,假如某繼續坐在這里與你空談,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你多年的心血煙消云散,看著你在通濟渠兩岸的勢力瞬間崩潰,所以,某必須馬上見到李風云,越快越好。”李密瀟灑揮手,成竹在胸,“今日通濟渠之危局,源自各方勢力之博弈,任何一個單獨勢力都無法逆轉局勢,越公和某不行,李風云也不行。此刻某唯有與李風云達成某種妥協,才能借勢而為,在通濟渠危局中攫取到最大利益。這便是某此行之目標,而某能否完成這一目標,關鍵便是需要你的信任和支持。”
韓相國心領神會,知道自己多慮了。李密所說的越公就是韓相國的恩主,越國公楊玄感。從李密的話里可推斷出李密這次悄悄的十萬火急的跑到通濟渠,就是沖著李風云來的,這背后肯定有一個通盤謀劃,而這一謀劃與楊玄感所在政治集團積極謀取的政治利益有關。李密剛才說“時機未到”,那么“時機未到”的背后必然有一個目標,李密此行,必然是為實現這個目標而來,所以自己必須給予無條件的配合。李密的態度很謙恭,話也說得非常好聽,雖然有拉攏奉承之嫌,但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你必須信任我。
韓相國想了片刻,說道,“某即刻安排,半個時辰后給明公準確答復。”
李密對韓相國的態度非常滿意,連連點頭,“善”
韓相國告辭離去,匆忙返回城中府邸找到了王伯當,開門見山地問道,“你能否見到李風云?”
王伯當疑惑地望著韓相國,不知其目的何在,考慮到翟讓的囑咐和自己此行的使命,王伯當無意節外生事,所以他猶豫了片刻,權衡了一下利弊,謹慎回道,“某與李風云沒有深交,不過是數面之緣……”
韓相國一聽就不高興了,王伯當的語氣里明顯就有推脫的意思,當即毫不客氣地打斷了王伯當的話,“白馬劫獄一案,是不是你們一起做的?后來為了營救單氏一家,你們是不是在白馬城中劫持了御史?”韓相國不滿地斥責道,“你們是生死之交,竟騙某說沒有深交,豈有此理”
王伯當被韓相國當場揭穿,臊得滿臉通紅,但心中卻愈發憤懣,直娘賊,你不給俺面子,俺憑啥對你說實話?為啥甘心被你利用?“有多少交情,俺說了不算,李風云說了算。”王伯當狡辯道,“這次李風云殺進中原,把我們逼上了絕路,兄弟們都不高興,不但翟法司沒有聯系他,就連單家兄弟都沒去拜訪……”
韓相國再次打斷了王伯當的話,“翟讓和單家兄弟去不去拜訪,與李風云愿不愿意見你們完全是兩碼事,不要混為一談。”韓相國冷笑道,“某只問你,若你去李風云的營外投貼拜見,李風云是否相迎?”
“俺為啥要去見他?”王伯當意識到發生變故了,韓相國似乎有意與李風云見面談判,但此事關系重大,王伯當不敢擅自作主,一旦局勢發展對瓦崗人不利,自己就難辭其咎了,“現在雙方關系鬧得很僵,俺沒理由去見他。”
王伯當的胡攪蠻纏,蓄意推脫,讓韓相國極為惱火,不過王伯當不是他的兄弟,翟讓與他的關系也并不融洽,如果沒有利益糾葛,雙方可能早就大打出手了。韓相國不得不強忍怒氣,向王伯當透漏一些解決當前危局的想法,以便贏得他的合作。時間不等人,如果李密真的有辦法說服李風云,讓李風云在通濟渠一線的攻擊保持必要的“克制”,那么韓相國的確有很可能“乘火打劫”,與李風云形成共贏之局面,但急切間,誰才能幫助李密在最短時間內見到李風云?唯有王伯當。
韓相國的解釋是,解決當前危機的最佳策略還是合作,合則兩利,分則兩傷,不過合作并不意味著與李風云一起造反。他對未來的預測與翟讓一樣,造反沒有出路,所以堅決不造反。在決不造反的前提下,可選擇余地就很小了。翟讓有退路,可以退到大河一線茍延殘喘,但韓相國沒有退路,他不能逃跑,逃了就一無所有了,所以他只有幫助官府圍剿李風云,不過他的損失無法彌補,就算擊敗了李風云,官府也不會補償他在黑道私利上的損失,為此,韓相國唯有“腳踩兩條船”,一只腳踏在官船上,明面上幫助官府剿賊,一只腳踏在賊船上,暗地里與義軍合作,共同劫掠通濟渠之利。
“所以某必須馬上見到李風云。”韓相國說道。
王伯當心動了。韓相國的這個計策好,如果韓相國說服了李風云,那么翟讓的困難也就解決了,瓦崗人也就沒有必要全部撤到大河一線避難,完全可以一只腳踩在通濟渠上,一只腳踩在大河里,兼顧兩邊的利益,如此便能在局勢極為惡劣的情況下繼續發展。只是翟讓實力有限,瓦崗人在通濟渠上攫取的私利也有限,既沒有與李風云談判的實力,也沒有與李風云瓜分通濟渠利益的資格,而韓相國就不一樣了,他是通濟渠上真正的黑老大,他的背后還有龐大的豪門勢力,如果他傾盡全力幫助官府對付李風云,李風云肯定占不到便宜,雙方勢必兩敗俱傷,既然如此,雙方就有了談判的可能,各退一步對大家都有好處,共贏當然比兩傷好。
“俺是翟法司的信使,唯翟法司馬首是瞻。”王伯當同意了,但提出了條件,這件事你必須告訴翟讓,有利可圖的事不能少了瓦崗人的份,再說翟讓和瓦崗兄弟與李風云交情匪淺,由翟讓和你一起去談判,成功的把握更大,所獲利益也會更多。
韓相國一口答應了,當即擬寫書信給翟讓,并派自己的親信即刻帶著書信去找翟讓。在這件事上,他的確需要翟讓的幫助,畢竟李密的安全太重要,若翟讓也能參與此事,最起碼可以確保李密的安全。
王伯當擔心自己給韓相國騙了,用暗語給翟讓也寫了一封信。韓相國很不高興。王伯當解釋說,這是他和翟讓事前約好的,若沒有他用暗語寫的這封信,韓相國的那封信就算送到翟讓手上,翟讓也不會相信里面的內容是真的。
韓相國說服了王伯當,隨即出城報訊李密。李密仔細詢問了一下,他只關心王伯當能否幫助他順利見到李風云,至于王伯當其人如何,途中又會遇到何等風險,他一概不問。
“明公,某扈從左右,與你一同前往。”
李密笑著搖搖手。韓相國這句話自然是口不對心,形勢如此緊張,韓相國要應付的事情太多了,哪能離開宋城?即便他真有此意,李密也會拒絕。
“明公,某府內有一批武技高強之士,某命令他們扈從明公左右。”
李密再次搖手拒絕。豪門子弟的身邊豈會缺少武技高強的衛士?李密祖上三代皆為軍中統帥,其本人又是本房長孫,其身邊護衛之人不是久經沙場的家將就是身經百戰的銳士,江湖上的劍客俠士豈能與他們相提并論?再說,用陌生人充當護衛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李密豈會犯這種錯誤?
韓相國一臉苦笑,神色悻悻,似乎歉疚不安。
“某此行勝券在握,必能與李風云達成一致。”李密信心滿滿地說道,“你在宋城依計行事,不可大意,如遇變故,可臨機處置,隨機應變。”
韓相國連聲諾諾。
李密走出船艙,上了甲板,抬頭看看天邊烈日,“某進城拜見叔父,你回城做好準備,黃昏時在此會合,某要連夜北上。”
更新快無彈窗純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