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隋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

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猛子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猛子 | 戰隋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李風云這句話大有深意。無彈窗

你們倆現在回去,把所遇所見稟報了王薄和孟讓,而王薄和孟讓也相信了,但如何確認徐州義軍挺進了蒙山攻占了顓臾,并拿下了卞城對魯郡形成了威脅,繼而給長白山義軍南下突圍創造了機會?所以,你們倆必須留下一個,隨徐州義軍挺進蒙山,待義軍拿下卞城后,即可火速報于王薄,如此方能幫助長白山義軍南下突圍。

再往惡劣處設想一下,假若張須陀將計就計,在泗水北岸設下陷阱,集結更多兵力圍殺長白山義軍,那么王薄和孟讓極有可能全軍覆沒,而危機時刻,能夠向李風云報信求援,而李風云又深信不疑的,也唯有這兄弟兩人。

果然,杜伏威和輔公祏都沒有馬上回答李風云,而是皺起了眉頭凝神沉思,由此證明兩人的智慧的確異于常人。李風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論這兄弟兩人的未來如何,此刻都要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將來必有不菲的回報。

杜伏威和輔公祏四目相對,很有默契地做了交流,然后杜伏威沖著李風云躬身一拜,“將軍,俺帶兩個人即刻北上報訊,而阿兄則留在將軍身邊,以便我們在泗水河畔再度取得聯系。”杜伏威口齒伶俐地做了一番解釋,“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善!”李風云一口答應,與杜伏威約定了暗語,隨后便讓徐十三把兄弟兩人帶離了大帳。

袁安實在按捺不住,走到李風云身邊問道,“將軍為何對這兩人深信不疑,并告之機密?”言下之意,李風云在這件事上是不是過于輕率了?這世上機智的人多了,但混得風生水起的卻鳳毛麟角,如果說李風云是看中了這兩人的才智,那實在太荒誕,絕無可能,所以袁安認為這里面肯定有玄機。

“你以前聽說過王薄和孟讓嗎?”李風云問道。

袁安搖頭,“從未聽說。”

李風云笑著點點頭,“某倒是有所耳聞。”

王薄和孟讓是第一個舉起大旗反隋的齊魯豪杰,但隨著起義的浪潮席卷中土,這兩個人不但未能雄霸一方,反而分道揚鑣了,而長白山義軍亦隨之衰落。王薄后來投了竇建德,竇建德死后,又投奔了李唐,反反復復。孟讓后來投了李密,李密失敗后則銷聲匿跡了,不知所終。從兩人的人生軌跡可以推斷出,他們不是雄才大略之輩,但也未必就是志大才疏之人,有時候運氣很重要,而性格更重要,性格決定命運。李風云斷定他們都很看重自己的切身利益,喜歡權力,有著強烈的做老大的**,老大夢破滅了,便又頹廢,隨波逐流,缺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這等人物,一旦聽說徐州義軍搶在他們前面占據了蒙山,便會失去南下動力。長白山義軍若想突破官軍的阻截,必然會付出慘重代價,實力損失嚴重,如此一來他們到了蒙山便是寄人籬下,看別人的眼色過日子,甚至會被徐州義軍直接吞并,試想王薄和孟讓豈肯在跳出狼窩后又入虎穴?

李風云簡略解釋了一下緣由,至于他從何得知王薄和孟讓的訊息,他沒有說,袁安也沒有問,類似情況見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

“原來將軍是想阻止長白山義軍南下蒙山。”袁安恍然大悟。

“蒙山夠大,但顓臾的糧食有限,養活不了那么多軍隊。”李風云冷笑道,“某自己都吃不飽了,豈肯讓王薄和孟讓前來爭食?再說,兩支義軍會合,目標大,影響大,官軍正好可以集中力量四面圍剿,而義軍內部則因為糧食短缺等各種原因必然會產生矛盾和沖突。可以想像,義軍的敗亡不過是旦夕之事。”

袁安大為佩服,連連點頭,“將軍,假若王薄和孟讓走投無路,一定要南下蒙山呢?”

“那便吃了他們。”李風云毫不猶豫地說道,“趁你病,要你命,既然他們自尋死路,某便遂了他們的心愿。”

袁安暗自驚駭。他接觸李風云的時間越長,對其冷酷殘忍的性格就愈發恐懼,不過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在生死存亡的關頭,豈能奢談仁義道德?該殺的就得殺。

義軍一分為二,李風云帶著十團精銳率先挺進蒙山,韓曜率后軍跟進。

斥候在附近找了幾名獵戶做向導。獵戶得了錢財,心里歡喜,盡心盡力,所選路徑既很隱蔽,又不難行。

黎明時分,義軍行進六十余里,進入瑯琊郡南城境內。休息一個時辰,吃飽喝足,正好前往南城打探軍情的斥候也回來了。斥候稟報,南城毫無防備,亦無駐軍,一鼓可下。

徐十三率風云團偽作鷹揚衛士,大搖大擺地走到了南城城下。南城位于山區,人口稀少,非常貧瘠,平日里不要說看到軍隊了,就連商賈都難得見到幾個。守門戍卒閑來無事,聚在城門洞里聊天打屁,忽然看到一支全副武裝的鷹揚府軍隊出現在城下,非常驚訝,紛紛跑出來看熱鬧。

有人飛報城中里正,南城里正亦感驚訝,他并沒有接到有軍隊要路過南城的消息,不過既然有軍隊來了,當然要去看一看,問一問,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里正尚未出府,風云團的將士已經氣勢洶洶地殺到,猝不及防之下,稀里糊涂地坐了俘虜,全然弄不清出了什么狀況。

義軍輕松攻占南城。一路行來,義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今又挺進蒙山,徹底擺脫了追兵,將士們的士氣極度高漲,歡呼聲驚天動地。

李風云與陳瑞、袁安商量了一下,決定暫時在南城駐扎一支軍隊。

南城位于瑯琊郡的西南方向、蒙山的西南麓,與魯郡、彭城郡毗鄰,雖然貧瘠,卻能有效監控魯郡和彭城郡。魯郡是齊魯地區的大郡,彭城則是徐州地區的重鎮,都屯駐有相當數量的軍隊,對蒙山形成了威脅,一旦官軍從此處展開攻擊,義軍則必然陷入腹背受敵之窘境。

南城駐軍很簡單,派一支軍隊即可,但如何控制整個南城及其周邊地區,給義軍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幫助,卻需要豐富的地方管理經驗,而這方面李風云并不擅長,所以他干脆授權給了韓曜,讓韓曜率后軍暫住南城,待主力攻占了顓臾,拿下了卞城和南武城兩個南北要地之后,再東進會合。

中午,李風云率九個團繼續東進,張翔則率一個團駐守南城,等待韓曜與后軍前來。

由南城東行,一路崇山峻嶺,溝壑縱橫,約六十里之后進入費縣境內,再行四十余里,便是南武城。南武城座落于治水河畔,群山環抱,風景秀麗。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因為孔子的弟子曾參以及眾多歷史名人出生于此而聞名天下。

義軍于第二天的黃昏抵達南武城。今日的南武城不過是一座小鎮,一個要隘而已,毫不設防,任由穿著鷹揚戎裝的軍隊大搖大擺地進了城。

義軍首先控制了驛站,以防走漏消息,接著又控制了全城。南武城中級別最高的人便是里正,而這位里正把義軍當作了過境的鷹揚府軍隊,全然沒想到這竟是一支反軍。

南武城距離顓臾城八十里,距離瑯琊郡首府臨沂則有兩百余里,而距離費城亦是八十里,好在費城在治水北岸,義軍拿下南武城之后,在南面可阻御來自臨沂方向的攻擊,在東面可依托治水這道天然險阻,阻御來自費城方向的攻擊。

李風云命令韓壽率一個團鎮戍南武城,待張翔從南城趕來后,張翔所部也由韓壽指揮。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南武城將成為阻御官軍攻擊的重要隘口,李風云囑咐韓壽,務必抓緊一切時間加固城池,并利用城外的山巒河流等有利地形構建防御工事,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南武城打造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

韓壽老大不愿意,他想去打顓臾城。顓臾是縣城,有戰利品可分,而南武城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刮地三尺都未必能找到值錢的物件。

李風云很不高興,當著眾將的面,把韓壽狠狠訓斥了一頓,并借此機會警告諸將,以后蒙山就是大伙的家,蒙山人就是兄弟姊妹,大家必須善待蒙山人,再不能像過去一樣燒殺擄掠,為所欲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道理很淺顯,無須贅述。義軍若想在蒙山生存下去,若想在這片大山里立足扎根,若想以此為根基發展壯大,就必須把蒙山當做自己的家,把蒙山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姊妹,否則,必敗無疑。

李風云重申了軍紀,十七禁令、五十四斬,有違紀者,斬!不論你是那個級別的軍官,也不論你有多大的功績,只要違背了軍紀中的任何一條,斬!

李風云最后很嚴肅地詢問韓壽,“你還要不要吃飯的家伙?”

韓壽噤若寒蟬,再不敢說半個不字。

“過些時日,我們在蒙山站住腳了,便要整軍整訓,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整肅軍紀。”李風云再度發出警告,“不要以為非常時期,可以混水摸魚。某鄭重警告你們,任何人,假若他不給義軍一條活路,置兄弟們于死地,某便斷了他的活路,砍了他的頭顱。”

眾將驚駭,人人自危。

更新快無彈窗純文字


上一章  |  戰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