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隋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

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4日  作者:猛子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猛子 | 戰隋 

豪帥們在做出選擇之前,要弄清楚一件事,李風云和李子雄為何會接受這一計策?李風云年輕,又屢創奇跡,狂妄自大乃情理之中,但李子雄是本朝開國元勛,歷經大風大浪,如果沒有一定把握,他會自尋死路?裴世矩所畫的這個“餅”,內中到底有什么玄機?

韓世諤率先提出質疑,如果出塞作戰,勝算有多大?如果勝算超過五成,具體措施又是什么?如何保證這些具體措施能夠實施成功?

李風云沉默不語,李子雄也是神情冷峻,一言不發。

這個問題沒辦法回答,首先誰也不知道齊王能否如期北上,其次冀北和幽燕豪門世家是否會在安樂郡的古北口長城給予接應和支援,同樣是一無所知。而這兩個條件恰恰是決定聯盟出塞作戰能否取得預期戰果的決定性條件,現在這兩個決定性條件都不能掌控,都受制于人,后果可想而知。至于李風云部署的“后手”,都是秘密,不能泄露,實際上即便泄露了,也決定不了出塞作戰的勝利,最多只能增加一些勝算或一些生存幾率。

李子雄看到李風云根本就沒有回答的意思,不禁暗自苦嘆。李風云有忠實的追隨者,有忠誠的部下,只要其一聲令下,便有數萬將士赴湯蹈火,一往無前,所以他根本就不屑解釋,他也根本不需要韓世諤這支軍隊,相反韓世諤的加入對他來說是個累贅,會增加他的出塞作戰中的風險,而李子雄孤家寡人一個,若想利用出塞作戰建立功勛,就必須說服韓世諤,相比江左人周仲、來淵,李子雄更信任河洛人韓世諤。

“某在封龍山曾說過,北上的目的是生存,而生存的唯一手段就是殺虜,出塞殺虜,建立功勛,以功勛換取生存,而在長城內自相殘殺則只會加速我們的敗亡。”李子雄目視聯盟高層,緩緩開口,“出塞作戰就是殺虜,收復安州就是建功,而以安州故地換取的生存,不但主動權在我們手上,亦能給我們贏得切實所需的利益,有尊嚴、有榮耀的活著,才是真正的生存。”

停了片刻,李子雄繼續說道,“不勞楸獲是毫無意義的奢望,嗟來之食要以尊嚴和屈辱為代價,所以對我們來說沒有選擇,唯有用手中的刀,殺出一條血路。當前危機重重,生死懸于一線之間,我們已不能心存幻想,也不能寄希望于上蒼,我們只能緊緊抓住最后一線生機,破釜成舟,背水一戰,死中求生。危在旦夕之刻,我們必須主宰自己的命運,我們唯有逆天改命,才能在血風腥雨中活下去,頂天立地的活下去,而不是茍且偷生,茍延殘喘,像野狗一般活著。”

大堂上一片肅穆,氣氛非常沉悶。

大道理人人都懂,大義當前人人都有舍身赴死之念,但在失敗和死亡面前,在切身利益面前,絕大部分人都退縮了,都畏懼了,都不敢直面失敗和死亡,心里想的、嘴上說的和身體力行的,完全不一致。李子雄的說教和鼓動并沒有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在很多人眼里,這只是一個日暮西山、年事已高、人生慘敗的老者在絕望之余無意義的絮叨,他本人就是前車之鑒,所以沒有人愿意重蹈覆轍,更不想因為一時沖動而身死族滅。

眾人冷漠、不屑的表情一一落入李子雄的眼中,讓他倍感焦慮和無奈。他并不關心呂明星、郭明等聯盟豪帥的想法,這些人自芒碭山舉旗就跟著李風云,對李風云不但忠心更盲目服從,李風云有他們這些人已經足夠完成出塞作戰,而李風云之所以拉上他李子雄,心甘情愿平分功勞,是因為李風云有野心,李風云著眼未來,并不貪圖眼前這點蠅頭小利。李子雄心知肚明,為此他必須贏得韓世諤、周仲等人的支持,但從他們臉上的表情來看,他們對形勢做出了錯誤判斷,李子雄失望之余,不得不竭力挽救。

“從目前中外大勢和南北關系的發展趨勢來推斷,之前聯盟的預測是正確的,南北大戰即將爆發。中樞有同樣的判斷,并決策積極進行戰爭準備。”李子雄繼續說道,“中樞為何有這樣的判斷?正是因為裴世矩為解決西疆危機而遠赴西土所導致的必然后果。”

李子雄隨即把裴世矩西行使命,中土與西突厥鞏固和加強聯盟,西突厥與波斯人的激烈沖動,東、西兩部突厥都有挑起和發動南北戰爭的強烈意愿和動力做了一番詳細闡述。

這種機密只會源自中樞,李子雄也沒有胡說八道的必要,所以大家都接受了南北戰爭即將爆發的結論,而這一結論對聯盟來說意味著嚴重的生存危機。

雖然渡河北上前和在封龍山上,李風云都多次做出過這種預測,甚至以這種預測來“繪制”未來藍圖,但終究是預測,是李風云個人的預測,它對聯盟高層的“沖擊”,與中樞結論所產生的“沖擊”,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中樞為進行戰爭準備擬制了一系列決策,其中重點就是明年發動第三次東征,以完全征服遠東諸虜來扭轉北疆鎮戍的被動局面,繼而建立中土在南北戰爭中的優勢,確保中土贏得戰爭的勝利。”李子雄說到這里停了下來,看看眾人,然后嘆息道,“很顯然,如果我們不能在最短時間內由被動轉為主動,而是僅僅壯大實力,那即便有所發展,也始終是棋稱上的棋子,逃脫不了被人操控任由宰割的命運,最終依舊灰飛煙滅,一無所有,所以若想生存下去,獲得應有的利益,首先就要控制自己的命運,而若想控制自己的命運,首先就要掌控主動,不能被動挨打,而要做奕棋者,不做棋子,就當前形勢和未來南北關系的走向而言,目前唯一的機會就是東進出塞收復安州。”

眾人神情嚴肅,陷入沉思之中。大堂上的氣氛悄然發生變化。

李子雄的話終于產生作用。現實很殘酷,對聯盟來說被動防守是死路,因為南北戰爭馬上爆發,齊王和聯盟都來不及發展壯大,必然成為犧牲品,必然被戰爭碾碎,心存幻想心存僥幸的確不切實際,必須要積極應對,要主動出擊,正如李子雄所說,要做奕棋者,而不是棋子。但若想做奕棋者,首先就要逆天改命,逆天改命就要付出代價,就要破)成舟背水一戰,別無選擇。

“東進出塞收復安州有沒有勝算?勝算有多大?”李子雄大有深意地看了韓世諤一眼,又看看眾人,冷聲質問道,“這對我們來說,重要嗎?”

“重要的是機會,是逆天改命的機會,我們別無選擇,必須抓住這次機會。失敗了又如何?同樣是死亡,但在死去之前,我們沒有遺憾,我們努力了,我們是敢于逆天的勇士,而不是膽小畏怯的懦夫。”

李子雄振聾發聵的一聲喊,終于激起了大家心中的熱血,雖然大堂上依舊安靜,但氣氛已明顯發生了變化。

“某愿出塞作戰!”周仲突然站了起來,沖著李子雄深施一禮,神情決絕,“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來淵遲疑了片刻,也站了起來,“某愿出塞作戰!”

周仲是中土名將周羅喉之子,如今他辱沒了先祖聲名,能夠不讓先祖蒙羞的也只有殺敵建功了,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他是否還有第二次機會?他不知道,所以他只有義無反顧,舍身赴死。實際上之前他就想主動請纓了,但顧及到來淵、虞柔等江左人的利益,他不好自作主張,但現在李子雄已經把利害關系說得很清楚了,而且李風云自始至終不說話,呂明星與徐十三等聯盟“老人”也一直不表態,這實際上就是表態,一群叛賊都敢出塞殺虜,一群自命不凡的權貴卻貪生怕死,這讓以名將之后自居的周仲倍感恥辱,再也沉默不下去了。

來淵與周仲關系不錯,理解周仲的“沖動”,而他做為來護兒之子,無論如何也不能給如日中天的來護兒丟臉。如果說之前參與楊玄感的兵變是被逼迫的,被陷害的,那現在出塞作戰呢?你不去殺虜,不去收復安州,除了貪生怕死還如何解釋?這可是真正的打來護兒的“臉”,打來氏家族的“臉”,不忠不孝,無恥之尤。來淵別無選擇,唯有馬革裹尸,以死明志。

韓世諤的臉色難看了,內心激烈掙扎。他是中土名將韓擒虎之子,又是河洛世家中的杰出之輩,在衛府中亦以驍勇善戰而著稱,如今卻在出塞殺虜收復安州的大計面前卻步了,這是恥辱,尤其江左人都主動請纓了,當面羞辱他,更是讓他分外難堪。

李子雄欣慰而笑,目光望向韓世諤,咄咄逼人。

關鍵字:___。


上一章  |  戰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