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隋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為

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9日  作者:猛子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猛子 | 戰隋 

李風云嗤之以鼻,反問道,“某死了又如何?某在塞外全軍沒,又會損害到誰的利益?”

崔鈺啞口無言。

現在圣主和中樞急切需要北疆的穩定,不能容忍李風云的存在,所以裴世矩逼迫李風云出塞,段達也逼迫李風云出塞,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同樣逼迫李風云出塞,這種局面下李風云如果困守飛狐頑抗到底,最終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直接損害了中土利益,白白便宜了大漠北虜。

兩害相權取其輕,李風云最好的選擇就是出塞作戰,失敗了,臨死也要咬北虜一口,要便宜也便宜中土,反之,如果僥天之幸打贏了,收獲就大了,回報極其豐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李風云失敗了,但也沒有全軍覆沒,而是打回了原形,繼續做他的東北悍匪,這個結果對中土同樣有利,畢竟李風云與塞外諸虜打個兩敗俱傷,漁翁得利的唯有中土。

從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的角度來說,此計在實施初期,與他們沒有關系,不會給他們帶來直接損失,只有等到李風云橫掃了安州故地,兵臨古北口長城,他們才會介入其中,給李風云提供糧草武器的支援,幫助李風云擊敗塞外諸虜的反擊,鞏固和加強戰果,以求在安州站穩腳跟。

形勢展到這一步,圣主和中樞已經看到了逆轉北疆鎮戍困局的絕佳機會,他們肯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而抓住這個機會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暗中給李風云以支援,借李風云之手收復安州,一個是以剿賊名義出兵,趁火打劫,直接奪取安州。而這兩個辦法相比較而言,中土直接出兵有提前引爆南北戰爭的風險,考慮到中土需要更長的戰爭準備時間,圣主和中樞極有可能采取第一個辦法,借李風云這把“刀”來惡化塞外局勢,牽制塞外諸虜。

李風云一旦贏得了圣主和中樞的支援,此計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而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亦能從中大獲其利,輕而易舉就能賺個盆滿盂滿。所以此計對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來說是個難以拒絕的“誘惑”,失敗了,沒有直接損害,成功了,則功勞唾手可得,如此好事,焉能不干?

崔鈺急切間難以作出決斷,轉目望向崔九,征詢崔九的意見。

崔九已經權衡清楚了利弊,考慮到李風云既然敢于背后捅冀北豪門一刀,就應該有穩妥的善后之策,否則雙方結下深仇大恨,反目成仇,還談什么合作?雖然被李風云卡著脖子要挾實在是奇恥大辱,但李風云如果當真送上一份大禮做賠罪,這個“恥辱”也就不算什么,利益至上嘛,不過在做出決斷之前,崔九尚需確認一些關鍵問題。

“冬天很快就要到了,你的時間非常緊張,而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你若想達成目標,需要兵貴神,需要出敵不意攻敵不備,需要打塞外諸虜一個措手不及,稍有遲滯,給塞外諸虜贏得了準備時間,則后果不堪設想,但是……”崔九望著李風云,神情凝重地問道,“你出了燕北,面對的就是突厥人,在突厥人的圍追堵截下,你如何突破重圍,以最快度渡過閃電河?過了閃電河就是松漠,如果磧南的突厥人窮追不舍,而弱洛水兩岸的突厥人又迎頭阻擊,你就被困在了平地松林中進退兩難,如此橫掃安州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李風云微微頷,“此策某已告之齊王,某需要齊王的支持和幫助,只要齊王拋棄一切顧慮,決心北上,率軍緊隨聯盟之后抵達懷荒,則諸多難題迎刃而解。”

崔九一聽就明白了,齊王突然兵臨懷荒,對突厥人來說威脅太大,南北關系驟然緊張,突厥人無奈之下只能暫時放棄圍剿李風云這支流竄軍隊,而以重兵阻御齊王大軍,于是李風云便能風馳電摯、有驚無險地渡過閃電河,穿越松漠,直殺安州。

但是,齊王在未經圣主和中樞同意的情況下,率軍北上長城,兵臨懷荒重鎮,導致南北關系迅惡化,這個后果就嚴重了。齊王哪來的膽子鋌而走險?他憑什么認定李風云就能成功?如果李風云失敗了,他又如何最大程度保全自身利益?

崔九馬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此次出塞,兵貴神,所以某只帶精銳,其余人馬全部留守飛狐。”李風云解釋道,“如此某即便在塞外全軍覆沒,齊王亦有機會招撫留守軍隊壯大他的實力,但齊王擔心他控制不了這支軍隊,擔心這支軍隊最終都變成了你們的工具,他作繭自縛反而被你們所控制,因此齊王提出了一個條件。”

李風云也不隱瞞,直言不諱。齊王為確保自身利益,需要與冀北豪門、幽燕豪門以及李風云的聯盟大軍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攜手合作,共謀未來。

齊王知道自己目前政治處境十分窘迫,再加上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冀北和幽燕豪門世家絕無可能與其政治結盟,不可能在政治上給他以支持,所以退而求其次,先以利益訴求為基礎,結成利益共同體,齊心協力爭取實現東進出塞的預定目標,謀求收復安州故地,一旦成功,大家都獲利,也就建立了最基本的信任。接著就是南北戰爭,大家還是有共同利益存在,還是要攜手合作,一旦戰爭打贏了,中外大勢劇變,接下來的事就難說了,利益聯盟也有可能變成政治聯盟。

“某已經建議齊王進入博陵郡剿賊。”李風云看了神情冷肅的崔鈺一眼,不動聲色地說道,“宋子賢陰謀借助無遮大會刺殺圣主一事,某并不是無中生有。站在突厥人的立場來說,此時此刻突然在冀北掀起一場風暴,挑起你們和圣主之間的廝殺,對他們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你們仔細查一查,某可以保證這件事的背后就是突厥人。此事由你們主動現,又有齊王給予正面支援,圣主和中樞必然會妥協讓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你們的損失微乎其微。而你們若能借助此事與齊王形成利益共同體,大家齊心協力一致謀求收復安州故地,則某可以做出承諾,某一定會給你們豐厚的回報,某一定會能收復安州故地。”

崔鈺忍不住了,質問道,“兒憑什么相信你的承諾?”

李風云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還記得一個月前,某在趙王陵曾經告訴你,大漠牙帳內部也有主戰和主和之爭嗎?”

崔九霎那間就豁然大悟。

崔鈺臉色微變,心念電閃之間便從記憶中找到了李風云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始畢可汗的四弟叱吉設阿史那咄捺的牙旗位于閃電河的七水泊,與燕北鎮戍軍正面對峙;而其同母異父的弟弟步利設阿史那咄爾的牙旗則位于弱落水,主要負責征伐和結盟遠東諸虜。叱吉設和步利設都忠誠于可賀敦義成公主,他們與已故啟民可汗的忠實部下們在牙帳屬于親中土一系,政治立場保守,在南北關系上持主和態度,竭力維持穩定的南北關系。

叱吉設和步利設之所以被牙帳安排在磧南的東部地區,負責征服和結盟遠東諸虜以拓展實力,其原因正在于他們所持的保守理念和對待中土的親和態度,與牙帳的激進主戰實權派們格格不入。同樣因為叱吉設和步利設是牙帳保守主和派,與中土關系較為親密,圣主和中樞才有信心確保幽燕地區的安全,才敢于一次次動東征。

李風云當時曾言之鑿鑿地告訴崔鈺,他之所以決心進入燕北展,正是利用圣主和中樞為了贏得東征最后勝利不惜破釜沉舟的心理,利用南北雙方都有維持幽燕地區穩定的意愿,要利用牙帳內部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的激烈矛盾,在夾縫中求得生存,在腹背受敵的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崔九對李風云的這番話還曾有過質疑,認為決定燕北形勢的并不僅僅只有南北關系,即便南北雙方都保持極大克制以維持一個穩定的南北局面,這也并不能保證李風云可以在燕北生存下去。

而李風云的回答是,“燕北能否保持穩定,其真正的核心因素是利益,某能否利用各方勢力對燕北穩定的迫切需要而贏得生存機會,則取決于某能否滿足各方勢力對燕北利益的過度需求。”

現在真相大白了,李風云肯定早就知道這個收復安州的謀劃,或者他說服齊王拉著隊伍轉戰北上的目的就是要東進出塞,所以他才說要利用牙帳內部的矛盾,說叱吉設和步利設都是親中土派,說他的生存機會在于能否滿足各方勢力對燕北利益的過度需求,而所謂的過度需求,就是收復安州所帶來的難以估量的巨大利益,只不過當時崔鈺和崔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李風云北上轉戰的真正目標竟然是收復安州。

東進出塞收復安州的謀劃,不但把長城內部的矛盾轉嫁到了塞外,混亂了塞外形勢,還給圣主和中樞、齊王、冀北和幽燕豪門,甚至乃至牙帳內部的主和派,都帶來了可觀的迫切需要的現實利益,于是長城內外各方勢力理所當然會在某個特定時期達成某種特殊默契,以各取其利。

崔鈺心動,再次望著崔九。

崔九鄭重點頭,此事可為。


上一章  |  戰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