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Y軍也早早的在小鎮兩側修筑了防御陣地,還將手上戰斗力最強的十六輛來自M國的守護者主戰坦克也全部部署在小鎮兩側來進行防御,但兵力處于絕對劣勢的他們,始終無法防御兩側太大的范圍,他們兩翼的防御縱深嚴重不足。
面對上百輛思晶人搜索者懸浮戰車的進攻,兩翼的陣地沒能堅持計劃中的時間就被突破。
盡管在這一過程當中有近半搜索者懸浮戰車被守護者坦克和同樣配置在兩翼的挑戰者2型坦克擊毀,陣地前到處都有黑煙滾滾的思晶人戰車殘骸,但只一門心思進攻的思晶人還是頂住了人類的炮擊接近了他們的陣地。
在這關鍵的時刻,裝甲團自屬的自行火炮卻突然停止了炮擊,之前一直被重炮壓制住而無法接近Y軍陣地的思晶人機械兵趁機伴隨著懸浮戰車沖了上來,開始清除躲在戰境中那些Y軍步兵。
而突破了小鎮兩側陣地的思晶人高速載具留下一部分以牽制住這里的Y軍重武器后,其余全部開始向鎮內進行突擊。
原本主要防御小鎮中心主公路的Y軍在受到來自兩翼的攻擊后,很快就堅持不住——Y軍在小鎮內設置的防御陣地兩翼太過薄弱,如果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強化防御陣地或者說有足夠的預備隊,或許還能再堅持一下,好一點還有可能頂住思晶人的進攻。
但他們什么都沒有,所以隨著兩翼陣地被思晶人突破,防守小鎮內部的Y軍根本沒能抵抗多久的時間,就因為堅持不住來自兩側的打擊,出現了潰敗跡象。
如果此時他們配置的自行火炮能夠恢復支援火力,那么他們還能借助自行火炮的炮擊來壓制一下兩翼的敵人,爭取一些調部署的時間,但遺憾的是,自行火炮之所以停止了火力支援,卻是因為他們自帶的炮彈在之前的激戰中,已經完全打光。
倫敦在短時間內淪陷,大量平民還有政府官員陷落在那里,各種文件、數據資料也因此丟失,帶來的惡果是極為巨大的。除了各地駐軍的調動因為資料不全而出現混亂,后勤補給方面也是亂得一塌糊涂,縱然大量物資倉庫沒有因為倫敦淪陷而損失,前線部隊也常常因為混亂的后勤調整而得不到補給,這支Y軍部隊同樣遭遇了這樣尷尬的情況。
盡管Y軍士兵很勇敢,他們躲藏在小鎮各棟屋舍中,以步槍、火箭筒、反坦克導彈,還有地雷、C4等武器與侵入小鎮的思晶人部隊展開激烈的巷戰,不斷將那些輕裝懸浮戰車,以及配合懸浮戰車作戰的機器人給消滅在巷道之中,但思晶人充足的兵力,令這些Y軍打光了他們能找到的所有單兵重火力武器后卻依然難以阻止對方的攻勢。
最后,指揮思晶人機械兵團進攻的人似乎已經厭倦了和Y軍在小鎮那不到三百米寬的兩側巷戰,那樣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它們龐大的兵力無法全部展開,既然它們的目標是打通這條公路通道,而非占據整個小鎮當成據點,所以到最后,它們很干脆的當起了拆遷工,將擋在軍隊前進方向上的所有人類建筑物,連同里面可能躲藏著的人類士兵一起,以等離子武器給全部點燃燒毀。
能夠反裝甲的武器早早就打空的Y軍士兵,面對著步槍根本無法對抗的思晶人機械兵團新戰術,無能為力,只能從藏身之處逃離,返回到主道上,以尋求裝甲部隊的支援。
只不過此時的裝甲部隊自己也是麻煩不斷,之前為對抗直接順著公路入侵小鎮的思晶人裝甲部隊,防守鎮內的裝甲部隊也是苦戰了不短的時間,即使沒有在戰斗中損失太多坦克,但戰到此時,大多數的坦克都已經打光了車上的穿甲彈(以現代坦克的主炮威力,射擊思晶人搜索者這類輕型懸浮載具,也需要多發穿甲彈才能擊穿對方護盾和裝甲),一些來不及進行補給的挑戰者2型坦克甚至都已經在用碎甲彈進行戰斗了(碎甲彈對思晶人護盾的破壞能力并不低,只是對其載具裝甲的破壞力遠不如穿甲彈,所以挑戰者2型依舊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碎甲彈)。
彈藥不足,兵力不足,敵人還已經成功侵入到守軍兩翼,在這種情況下,指揮這支部隊的Y軍指揮官為了保存部隊實力,只能決定先撤退——盡管這樣除了為思晶人進攻其他城市讓開了道路,還會令整個倫敦西北方向Y軍側翼出現巨大的漏洞,但這個時候,裝甲團的指揮官已經考慮不到那么多了。
就在這個時候,劉焱的連隊順著公路來到了這里。
在發現計劃中的目的地發生激烈的戰斗后,劉焱先是聯絡了GDI指揮部,通過衛星和軌道艦隊了解到了這里發生的情況——GDI的太空觀測情報原本應該是會向Y軍方面公布和共享的,但因為Y國方面自己內部的混亂,導致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人向GDI索取過這方面的情報,而GDI方面也沒空也不愿意自己拉下臉來把情報送給他們,所以到現在,雙方的情報都還只是各顧各的。
雖然是本土作戰,但同樣因為倫敦丟得太快,Y國的情報機構也同樣有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大量情報人員和情報資料同樣也陷落在首都,如果不是Y國人在首都以外還有其他機構的分支,只怕光是首都短時間內丟掉,大量官員、檔案、資料丟失這一件事就能癱瘓掉整個國家。
現在他們雖然還不至于到癱瘓這一步,但整個國家的運行也確實出現了問題,就這樣他們還要用不少精力來防范別國對Y國的幫助——他們稱這是干涉。
雖然對目前Y國臨時政府各種吐槽,但劉焱此時也不是什么新兵了,只是看了那些衛星照片,他就已經清楚這個小鎮的情況很糟。盡管上面對他的連隊并沒有什么其他特別的命令,只是讓他收集戰場數據,監測泰晶反應,但并沒有嚴令他不能介入戰斗。
所以知道這個小鎮是比較重要的據點的劉焱,在目睹了Y軍抵擋不住思晶人的進攻開始潰退后,決定出手相助一次。畢竟在看過衛星情報后,他比這里的Y軍更加清楚思晶人進攻部隊的情況。盡管它們的攻勢依舊猛烈,但它們兵力也并非真的就源源不絕,它們要進攻的地方并不只有這一個小鎮——盡管它們手上的大量步兵類型機器人讓它們的攻勢看上去依然猛烈和強大。
尤其是在重裝備上,連續進攻了小鎮好幾個鐘頭,思晶人損失掉的載具能令一個人類裝甲師師長直接崩潰,就算它們自己不在乎這樣的損失,但損失卻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并不會因為思晶人自己不在乎就沒有減少。
近四百輛思晶人使用率最高的搜索者懸浮戰車在連續進攻中被摧毀,相比之下Y軍自己因為屬于防守方,而且也為坦克、火炮等單位準備了高質量的防御工事,損失率反而遠低于思晶人,因此戰到此時,思晶人進攻部隊其實也因為重型裝備的出現巨大損失而有些后續無力了,如果不能在這一次進攻中擊退駐守Y軍,那么它們就只能先退回倫敦補充兵力這一條路了。
現在雙方比拼的就只是那最后一口氣。
但是顯然,幸運還是站在人類一方。
判斷出思晶人其實同樣也是處于后續無力的情況后,劉焱果斷下令他的連隊投入戰斗,全連從戰場左翼進入,以六輛牧人型主戰坦克為前鋒,直接攻擊那些從側面攻入小鎮的思晶人部隊。
牧人型主戰坦克本就是用來取代追獵者主戰坦克的新型兵器,因為追獵者再怎么先進,那也只是相比這個時空中人類主戰坦克而言先進,而在它們原本的時空中,追獵者主戰坦克卻是一款服役時間超過二十年的主戰坦克,雖然雄風依舊,對付起那些已經逐步被克隆人軍團壓制住的叛亂機器人還算湊合,但在這個時空用來打外星文明,多少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好在鐵鷹手上有凱恩的克隆體,同樣也是一位厲害的全能型怪物科學家,便很快就在追獵者的基礎上,結合一些實戰經驗,開發出來一款新型坦克來取代追獵者。雖然兩者主炮一樣,都是一門150毫米磁軌炮,但后者的磁軌炮功率更高,比追獵者高出30的功率,所以炮彈的威力也更強。除了主炮,追獵者裝備的兩座聯裝多用途導彈發射,牧人坦克也保留的有,其余的什么遙控武器站之類的,也一樣存在。裝甲防御上,牧人坦克的裝甲防御能力完全超過了追獵者的舊式G型合金,雖然基礎材料也是G型合金,但是經過凱恩改進后,這些常規坦克也具備了殲滅者超重型主戰坦克才有的充能裝甲,防御能力直接提升50以上。至于說牧人坦克的電子設備,那更是追獵者坦克無法匹敵的升級了——能夠干擾思晶人這些外星人武器火控的電子設備,會很差嘛?
當然,這樣的牧人坦克,也只有GDI鐵鷹部隊,也就是司令直屬部隊——林海直屬部下——才裝備得有,其他非林海嫡系的部隊,包括那些非GDI的他國部隊,就只能裝備猴版的牧人坦克了,沒有磁軌炮(電熱炮),沒有充能裝甲(鈦陶瓷復合裝甲),沒有多用途導彈(近程防空導彈),就連電子設備也是刪減版的,除了外形和原版一樣外,兩種型號在性能上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
劉焱用的自然就是原版牧人坦克。
強大的火力和先進的電子設備,令這支不過百來人的連隊一加入到戰場中,就發揮出極大的優勢。一輛輛突破了Y軍鎮外陣地,正一股腦沖擊鎮內守軍側翼的思晶人裝甲部隊,猝不及防的,就被從它們側翼出現的這支小部隊給打了個暈頭轉——思晶人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再來防范其他方向的攻擊了,它們留下的牽制部隊只是用來防范兩側方向可能出現的其他Y軍增援部隊,卻沒有防備從小鎮公路另一頭。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