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鳳凰小說網
錯缺斷章、加書:
現言
熱門推薦:、、、、、、、、、、、
會計審計事務所注冊好了之后,就是人才的招攬和辦公場所的選址問題了。
辦公場所當然不能放在公司駐地的大樓里。珮珮把房產經紀人夏洛克的名片給了瑞茜,通過夏洛克的推薦,很快就選好了事務所的駐地。
事務所的辦公場所是以租借的方式,選定的這棟對外招租的辦公大樓正好跟公司總部在同一條街道上,走路的話僅有十分鐘的路程。
一家會計審計事務所要發展,僅靠著邁克爾一個會計師是根本撐不起來的。所以,邁克爾在取得珮珮的同意后,把公司財務部的一部分工作人員帶去了新的事務所。他還聯絡起了一些同行,開出了優異的招攬條件之外還給出“五年后享受合伙人待遇”的承諾,這家新成立的會計審計事務所終于開張了。
開張后的第一筆業務就是和“佩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簽訂會計審計方面的委托外包合同。第二筆業務嘛,呵呵...依然還是跟珮珮名下的“小泉山農牧公司”簽訂的。
在邁克爾的事務所正緊鑼密鼓的裝修的時候,道格爾已經一圈歐洲兜好,飛去了亞洲。
等邁克爾的事務所裝修完工正式開始營業的時候,道格爾在亞洲也兜完圈了,回到了硅谷。
然后就是傅雅找道格爾談話,敲定好了合作協議后,道格爾從原來的律師事務所辭職,又從原事務所里挖了一批交情不錯的同事,開始跟傅雅一起忙碌著律師事務所的注冊和成立的工作。
律師事務所的辦公選址就選在了邁克爾的會計審計事務所的同一棟辦公大樓里,一個樓上一個樓下。
正當道格爾的律師事務所忙綠著裝修的時候。日子也不知不覺的就快臨近中國人傳統的農歷年三十。
佩爾生物醫藥公司里有不少工作人員是華裔,珮珮跟張一諾商量了一下,決定一視同仁,給公司里所有的員工放了三天“春節假”。當然,這三天的假期中。保安部還是要一直有人值班留守的。
珮珮還特意讓傅雅在硅谷找了一間環境不錯的中式飯館,把所有的員工組織到了一起,在“春節假”的前一天也就是小年夜的這一天,按照香港老板的習俗,大家伙兒一起吃了一頓“尾牙飯”。
公司里的白人員工如杜馬博士和老塔克等人還是挺好奇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的,對中式菜肴的印象也大都停留在“番茄炒蛋”、“魚香肉絲”和“宮保雞丁”之類的。
在“尾牙飯”的飯桌上。面對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的各式中式名菜,公司里的白人員工們是邊吃邊豎起大拇指夸贊,尤其在聽說了中國人的每一道菜都有其來歷和說法后,紛紛好奇的打聽了起來。
在這方面,跟boss生活過一段時間的瑞茜算是公司白人群體中比較有發言權的一個了。飯桌上。瑞茜靠著她的一知半解,指著她曾吃過的幾盤子菜肴,夸夸奇談的對她的白人同事們介紹著這些菜肴的配料和做法。
“尾牙飯”愉快的結束了。第二天一大早,珮珮、小智、張一諾和琴姨,又開著車趕回了洛杉磯的大宅子。
說到過年,李家人在剛來洛杉磯時過的第一個年和第二個年,都是買菜回家自己燒菜的。從第一個年開始,都會把幾個孩子的師傅——彭老爺子接到家里一起過年。
最開始的一兩年。老太太總覺得在老美過的這個年的“年味”不對,覺得是一點“中國味”都沒有。
于是,彭老爺子就給老太太提了一個建議。可以在年三十這天去唐人街的“潮粵館”訂一桌酒席,在那里吃年夜飯。年夜飯吃完后,還可以參觀唐人街一年一度的舞龍舞獅表演,表演結束后就是唐人街各街坊舉辦的傳統的煙花爆竹比賽。
于是,從第三年開始,每年的年三十這晚。一家子人都會去唐人街的“潮粵館”吃年夜飯過春節。
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中午一點多的時候,珮珮等人就已經回到了馬里布的宅子。幫著家人一番除舊迎新的大掃除后。時間差不多快到下午的五點了。
隨著老爺子的一聲令下,家里眾人分別坐上三部車子。驅車來到了唐人街的“潮粵館”。
“潮粵館”的門前此時早已張燈結彩,王老虎坐在收銀臺后忙綠的不得了,那電話聲是接連不斷的,一聽就是來訂位子和訂包間的預約電話。
李家人早已預定好了一個包間,看到老板王老虎正忙綠著,老爺子和李承華等人笑呵呵的上前寒暄了一番后,就熟門熟路的招呼了一聲大堂的伙計,讓伙計帶著眾人上了二樓事先訂好的大包間里坐下。
剛坐下沒過多久,飯店的伙計又端著茶壺進來了,給眾人各自斟了一杯茶后,伙計就詢問了,是否要先把冷盤端上。
老爺子朝伙計揮了揮手,“不急,等會兒吧,要上菜的時候,會叫你的。”
伙計把茶壺放在餐桌上后,又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
李老爺子把目光投向自家的孫女兒,問道:“你師傅還有多久到?你要不要去接接他?”
珮珮看了看腕表,都過五點半了,她之前已經說好了六點整的時候會親自過去接人的。
于是,她朝自家老爺子點了點頭,起身后拍了拍坐在自己身邊的小智,又指了指對面坐著的小浩,“你們兩個跟我一起去醫館,把師傅接過來。”
出了“潮粵館”的大門,此時還未天黑,但是整條唐人街上,各家各戶的門口都張燈結彩的一派喜慶的氣氛。
珮珮帶著兩個弟弟一路散步,不一會兒就到了“彭氏針灸館”的門口。
“彭氏針灸館”門外的門框上干干凈凈的,跟隔壁幾家街坊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喜慶樣子比較起來,清冷很多。
唉整個醫館就師傅一個人。想來師傅他還沒來得及布置吧。珮珮略感心澀,拍了拍兩個弟弟后,率先推開門走了進去,“師傅,我們來接你啦!”珮珮邊推門邊朝里大喊了一聲。
一進門。珮珮就看到自家師傅拿著一塊抹布站在藥柜的前面,正仔仔細細的擦著灰。聽到徒弟們的聲音,彭老爺子回過頭來,對著三個孩子笑了笑。
珮珮連忙上前一把搶過抹布,把抹布朝兩個弟弟的方向一扔,指揮著兩個弟弟快速的打掃了起來。然后她又翻找出兩個大紅燈籠和一卷紅綢帶子。把紅燈籠和紅綢帶子放在一把凳子上,抱著凳子就出了門。
彭老爺子笑呵呵的跟到門外,看著自家的得意愛徒站在凳子上,又是掛紅燈籠又是拉紅綢帶子。不一會兒,“彭氏針灸館”的大門外也喜氣洋洋了起來。
此時天色已漸漸昏黃。唐人街上各街坊門口掛的紅燈籠也陸陸續續的亮了起來。珮珮抬手看了看腕表,原來不知不覺的,大半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珮珮招呼了一聲兩個弟弟,然后把醫館的大門鎖上后,攙著師傅,師徒幾人一路歡聲笑語的又回到了“潮粵館”。
人都到齊了,李承華吩咐了一聲伙計,表示可以開席了。之后。陸陸續續的,先是冷盤上桌了,接著。熱菜也一個一個端了上來。
包間里有一個超大的電視機懸掛在墻壁上。老太太一看時間差不多了,就讓伙計把電視機打開,然后拿起遙控器一個一個頻道調過去。不一會兒,就調到了中國央視的衛星頻道。
以前在香港的時候,老太太是從來都不關心內地的電視節目的。也就是移民來了洛杉磯之后,才在其他華裔友人的推薦下。開始關注起了每年央視舉辦的春晚節目。
也是通過央視的春晚,李家眾人喜歡上了本山大爺的相聲小品節目。就連李毅剛和彭老爺子。也特喜歡春晚里那位“賣拐”出名的東北老爺子。
今年的春晚,開場歌舞之后。就是一連串的少數民族表現民族大融合的歌舞大串聯。
老太太對這些唱唱跳跳的歌舞節目無感,拿起筷子招呼著眾人吃吃喝喝了起來。
等歌舞大串聯結束后,就聽到電視機里的主持人在播報:“下一場節目,相聲《咱村里的事》,表演者:馮鞏、李志強。”
一聽是相聲,老太太的興趣立馬又回到電視機屏幕上。她把筷子隨手一放,盯著電視機的屏幕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的馮鞏,形象生動的相聲表演,逗得大家伙兒是笑得合不攏嘴。
老太太最愛看的相聲表演結束后,又是一連串的歌舞組合。
看著電視機屏幕里,演唱的歌手居然有好幾個是港臺的著名藝人,老爺子若有所思了起來。
“就看這一年又一年的春晚節目,就能想象的出來,這大陸啊,改革開放之后絕對是翻天覆地的大變樣,一年比一年更進步嘍!”老爺子感嘆了一句。
李承華聽到自家老爺子的感嘆后,笑著對老爺子開口道:“爹地,我想等康美上市后,抽空去大陸再作一次考察。這幾年,負責藥材進貨渠道的老葛一直在跟我感嘆,說大陸這些年的發展飛快,機遇遍地。老葛是一直在建議我,考慮一下回國投資的事。”
頓了頓,李承華組織了一下語言后,又道:“也是珮珮這丫頭給了我一個提醒,這丫頭自己買了一座山頭研究種藥,先不管能不能成功吧,自己種藥這個想法還是非常正確的。一來可以節省成本,二來原材料這一關可以自產自銷不用受到外界價格和產量的影響。
我也有想過,是否讓康美也成立一個原材料種植基地。前段日子,我還特地跟老葛打聽過在大陸承包山頭的手續問題。他跟我說,像我這種美籍華裔歸國投資,在當地不僅有很多政策的扶持傾斜,還享有很多稅務方面的優惠。
老葛他家里的老爺子據說再有幾年就要退了,他建議說,如果我真有這方面的打算的話,最好盡快下決定,他還可以趁著他家老爺子沒退的時候,盡量幫我鋪平關系。
不過,聽他那意思,估計是也想摻和進一股。康美我是絕不可能讓他摻和進去的,但是另外出資跟老葛成立一家中美合資的藥材種植基地,倒還是可以考慮考慮的。”
一邊說著這些話,李承華一邊給自家老爹舀了一碗湯,端放到老爺子面前。
等這些話都說完了,他又給自己盛了一碗湯,吹了吹熱氣,慢慢的喝了起來。
李毅剛喝完湯后放下湯碗,漫不經心的的回了一句話給自家兒子:“今晚是大年三十,你就別跟我嘮叨工作了!你是康美的董事長,想怎么做你自己下決定好了。我啊,都是退休老頭子一個了,可沒這閑工夫聽你談論工作,我還要看節目呢。”說完,他又把目光投向了電視屏幕。(未完待續)
《115》情節跌宕起伏、115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小說,鳳凰小說網提供在線閱讀。
115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鳳凰小說網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如果對作品瀏覽,或對作品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聯系本站,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