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西涼第420章 逐鹿中原(十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躍馬西涼 >>躍馬西涼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0章 逐鹿中原(十三)

第420章 逐鹿中原(十三)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05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躍馬西涼 
·正文

“主公,呃……”

劉曄進了大帳,卻見曹操被人圍住,所有人臉色都不大對勁,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連忙將剛想說出口的話咽回了肚子里。±,

“無防!”

曹操擺了擺手,坐直了身子,命眾人各回了各席,又讓劉曄入座,才問道:“子揚淮南之行如何,孫策可否答應暫借淮南、廬江二郡于孤?”

劉曄壓下心頭疑問,拱手答道:“吳王已答應將淮南、廬江二郡借于主公!”

“好,太好了!”

曹操奮然擊節叫好,連日來壞消息不斷,總算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眾文武臉上也都露出了笑容,孫策肯江淮南、廬江二郡相讓,這對于眼下無數安身的曹操軍事集團的所有人和數萬大軍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雖然說是暫借,但大家心照不宣,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兒。

雖然沒有借荊州的典故,但大伙心里也都明白。

曹操借淮南,絕對是有借無還。

商議了一陣大小諸事,曹操當即決定,明日便起兵渡淮水南下,與孫策派來的大小官吏談判接收淮南和廬江的具體事宜,盡快安撫人心,布置防衛,以拒乾軍南下。

劉曄看了看曹操臉色,還是將心中疑問問了出來,“主公,可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曹操嘆了口氣,臉色黯然沒有說話。

程昱看了看曹操臉色,就將夏侯惇戰死的事情說了。

劉曄聽了。也不由黯然垂淚,剛剛的欣喜和振奮蕩然無存。

夏侯惇身為曹軍首將。又是曹操最得力的臂膀,如今卻戰死沙場。不要說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十分致命,就連劉曄、程昱這種追隨曹操日久的心腹也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自然而然的,所有人心里對前途又多了一分不樂觀。

這就是夏侯惇陣亡帶來的后果,這種影響也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次日,曹操當即率軍渡過淮河,進入淮南,與孫策派來的官吏交割諸事。

半日后,高順親率八千前軍追到,卻是為時已晚。

曹操狡詐多智。雖然在兩軍交鋒的正面決戰時被高順擊敗,吃了個小虧,但若想一心跑路卻也不是高順能留下的,縱然有法正為謀,也依舊沒能拖住曹操。

如果不是法正幾次識破曹操計媒,高順都有可能被曹操給坑死。

畢竟正面交鋒決勝沙場,和追擊戰是不同的。

正面決戰,陰謀詭計無所遁形,靠的是統兵大將的統馭能力和軍隊的整體戰斗力。這方面高順完全是過硬的,帶出來的兵也完全是天下有數的精兵。

但追擊戰卻不同,各種詭謀機變能夠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高順在這方面并不擅長,而曹操卻精擅此道。

隨便挖個陷阱。高順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一腳踏進去。

所幸羅征早有準備,讓法正前來軍中用謀。才不致被曹操給陰死。

曹操已經逃過淮水,追之不及。高順和法正商量過后,下令大軍就地扎營。

兩日后。后軍趕到,于盱眙以前扎下營寨,靜待羅征大軍至。

羅征大軍來的很快,三萬騎兵只用了不到十天,就在曹操逃到淮南后的第七天,便一路趕到了盱眙大營,高順、法正早扎下營寨,三萬騎兵直接駐進左側大營。

中軍大帳。

羅征征衣未解,便召集校尉以上全部將領商議軍事。

一眼望去,帳下濟濟一堂,不下四十人。

許多統兵校尉羅征只能叫上名字,人卻根本不熟悉。

羅征沉聲道:“確定了沒有,孫策果真將淮南、廬江二郡讓給了曹操?”

法正點頭道:“已經確定了,此事屬實!”

羅征頓時眉頭大皺,半晌才道:“孫策不簡單吶,曹阿瞞固然老謀深算,孫策此人也不是個簡單貨色,竟能如此果斷,將富庶的淮南及廬江讓給曹阿瞞,不得不讓孤寡目相看。”

賈詡撫須道:“孫策亦有梟雄之姿,不在其父孫堅之下。素聞東吳水軍善戰,若不設法解除江東水軍的封鎖,我軍怕是過不得淮水。”

法正道:“可惜甘寧將軍的水軍尚在河水與袁尚僵持不下,不然有水軍接應,我軍便可趁勢渡淮水南下,一舉擊破曹操,將孫策徹底趕回江東。”

羅征蹙眉沉吟不語,就算甘寧水軍前來,也未必是東吳水軍的對手。

無關水軍將領的能力和水平,實在是地域特性所致。

在馬背上長大的人,無疑更適合成為騎兵。

生活在水邊上的南方人,自然比北方人更習慣水戰。河水雖富,但遠不及江水。而南方百姓多靠江水為生,從小就在水中撈魚,精熟水性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

這方面,卻是北方人比不上的。

而北方人更習慣騎馬,比南方人健壯,更適合當兵,也是南方人比不上的。

若論水軍,甘寧的水軍確實比不上東吳和荊州水軍精熟水戰。

但若論騎兵和步兵,不論荊州軍還是江東軍,都不及乾軍彪悍善戰。

“罷了!”

羅征思忖半晌,才把手一揮,道:“等后續大軍趕到,再作計較!”

“主公英明!”

眾文武齊聲稱頌,隨即商議其他軍務。

五日后,駐扎在靈壁的兩萬五千大軍趕到盱眙集結。

七月中,又有一萬五千大軍趕到盱眙。

曹操放棄徐州,已失士民之心,徐州士族本來就習慣了見風使舵,見曹操已經放棄徐州跑路了,還有誰肯繼續與乾軍死磕,當即倒戈相向,乾軍很快攻占徐州全境。

不過徐州新下,人心未定,羅征還是留下了一萬大軍駐守各地。

至此,羅征在盱眙、安風津一線集結的兵力已經超過十萬。

羅征采納賈詡建議,以陳登為徐州刺史,又肆起用率先投效的徐州士人,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穩定了局勢,隨即于一眾心腹文武商議進兵淮南之策。

消息傳到淮南,曹操與孫策也在積極備戰,準備合兵一處共拒乾軍南下。

一時淮南大地戰云密布,局勢前所未有的緊張。(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躍馬西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