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西涼第350章 有什么陰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躍馬西涼 >>躍馬西涼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0章 有什么陰謀

第350章 有什么陰謀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30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躍馬西涼 
正文

諸葛亮把徐庶請到茅廬中坐下,煮了壺荊襄之地的清茶,邊喝邊聊。

徐庶道:“孔明,亂世紛擾,正是我輩盡展所學,平息天下紛亂,建立功業之時。我等學文習武,可不就是為了賣于帝王家嗎?難道你真要一輩子在這里種地不成?”

諸葛亮笑道:“種地有什么不好,逍遙自在,那多快活。”

徐庶審視了他半晌,道:“你自比管仲,顯然也是有報負之人,又豈會將一身所學白白荒廢了。以你之才,若不致仕實在是可惜了。”

諸葛亮道:“元直兄若是為劉備將軍做說客,那還是免了吧!”

徐庶搖頭道:“在下并未眼主公提過你的事,不過話說回來,劉皇叔仁義英主,又胸懷大度,的確是一位難得的明主,且眼下正值用人之際,你就不考慮一下嗎?”。

諸葛亮道:“不說這個還是說說官渡之戰吧,元直兄以為袁曹相爭結果如何?”

徐庶無奈,就在這說這話,思忖了一陣,道:“這個就不好說了,在下雖然覺得曹操此人不容易對付,但袁紹舉兵南下中原,已經牽動天下大勢,孫策、羅征都已出兵,結果實在難以預料,最大的可能,便是曹操敗退偏安一隅,羅征、袁紹瓜分中原。”

諸葛亮目露思索,沒有吭聲。

徐庶頓了頓,問道:“不知孔明有何高見?”

“我能有什么高見!”

諸葛亮笑了笑,道:“元直兄目光敏銳,看的確實很準。不管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勝敗如何,曹操也會有大麻煩。這個元直兄也看出來了。”

徐庶沉吟道:“孔明是說羅征?”

諸葛亮點頭道:“然也,此人雄才大略。雄踞關中數年,更因有金米之利,治下可謂是兵精糧足,只此一點便遠勝天下諸侯。民以實為天,糧乃社稷之基也!看看如今天下諸侯誰的治下能完全沒有饑民,縱然是西川殷富,也有百姓因豪強壓迫吃不飽肚子。但就在下所知羅征治下的關中、涼州等地卻無饑民,此固然是有金米之利,但羅征大肆改革弊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這幾年關涼之地百姓安居,人心思定,羅征根基已固,就算袁紹或曹操能擊敗對方統一北方,數十年之內也再難撼動羅征根基,只這一點就已遠勝天下諸侯。”

徐庶臉色漸漸凝重起來,思忖半晌,才道:“但關涼之地人口太少。卻是不爭的事實!”

諸葛亮灑然道:“元直兄何必自欺欺人,西川士族迎羅征入川,已經解決了羅征治下人口不足的短板。如今西羌、漠北皆為羅征掃滅,今關涼大地無四夷之患。聽說去年秋糧下地后關中的糧食已經堆成了山,百姓家中都有了十年存糧,再有西川人口之盛。且羅征此人亦為世之梟雄,元直兄莫非以為袁紹和曹操還有機關再寇關中不成?”

徐庶默然。半晌才道:“孔明是說,就算曹操能擊退袁紹。羅征這次也不會放過他?”

諸葛亮點頭道:“然也,羅征在關中休養生息數年,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而孫策同樣也在等這個機會,不過和羅征比起來,孫策各方面的實力就要差上許多。羅征在這個時候就迫不及待的出兵,以在下看,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除掉曹操。否則羅征若是想趁此機會一舉平定中原,就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兵的,而是在袁紹和曹操分出勝負后再出兵。”

徐庶道:“曹操在虎牢關一線布置了五萬兵馬,西涼軍要想東進,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諸葛亮笑道:“此事元直兄早已心中有數,怎得還口是心非。別看羅征麾下的長安大營只有八萬兵馬,但羅征素來只留精兵,又在關中推行變化和改革軍制,這八萬西涼軍的戰斗力在下雖然沒有曾睹,但也絕對不俗,況且羅征傾巢而出,親自統兵,除非曹操親至,否則夏侯淵等又豈是羅征對手。就算夏侯淵能將羅征的八萬西涼大軍擋在虎牢關外,可元直兄也別忘了,關中還有屯田的十萬川軍,隨時都可集結東進。”

徐庶道:“如此說來,曹操這次怕是在劫難逃了?”

諸葛亮搖頭道:“這個就不好說了,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誰也不敢下斷論。”

徐庶就笑了,道:“孔明以為,天下何人可成大業?”

諸葛亮道:“袁紹、曹操、羅征、孫策皆為世之梟雄,皆可成大業。”

徐庶挑了挑眉毛,沒有說話。

諸葛亮看在眼里,不由暗笑,又道:“劉備將軍世之英雄,亦可成大業!”

徐庶就苦笑一聲,喟然道:“算了,孔明就不要說這些口不應心的話了,劉皇叔雖然是世之英雄,但比起羅征、曹操等人確實差了些運氣,極基也不如其他諸侯。”

諸葛亮大有深意道:“運氣這東西有時候也是要靠人爭取的,當年羅征以弱冠之齡被董卓發配西陲,局勢何等艱難,此人還不是照樣掃平四鄰,奠定了霸業之基。所以說,機會還是要靠自己爭取。看看羅征,此人出身寒微,但卻兇殘狠辣,果敢決斷,固能成為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劉備將軍雖然英明仁義,但未免失之狠辣。”

徐庶若有所思,道:“孔明說的對,或許這就是人與人的不同吧!不過這天下大勢誰能說的清楚,就算我家主公暫時屈居人下,也未必便沒有機會!”

“元直兄所言在理!”

諸葛亮哈哈一笑,不再說這事,而是擺開棋局與徐庶對奕起來。

虎牢關外,鐵蹄奔騰,泥草飛賤。

三萬西涼騎兵滾滾殺到,在城外一字排開。無不殺氣騰騰。

城頭上稀稀拉拉的站著一排曹軍,正在探頭探腦的往下面張望。個個面有懼色。

大軍陣前,騎兵往兩側分開。

羅征催馬上前。向城頭張望了一陣,就面露疑色,沉聲道:“怎么回事,虎牢關守將不是夏侯淵嗎,怎么城頭沒看到夏侯淵的將旗?”

賈詡也催馬到了陣前,往城頭看了幾眼,也有些驚疑不定,道:“虎牢關本應該有兩萬曹軍的,不過看這個樣子。怕是根本就沒有兩萬兵馬。此事大有蹊蹺,主公不如命大軍就地扎下營寨,待后續大軍趕到,只需下令大軍攻城,便可見分曉!”

羅征思忖了一陣,道:“罷了,就依文和之見!”

當下命三萬騎兵后撤十里下寨,靜待后續大軍趕到。

洛陽離虎牢關不過兩百余里,騎兵輕裝疾的一日即可到。走的慢些,兩天也輕輕松松趕到了,不過步兵要隨軍攜帶軍糧和許多輜重,行軍速度自然沒這么快。

又等了兩日。高順才率領五萬大軍趕到虎牢關。

羅征也為磨嘰,當即下令大軍攻城。

本來只是試探性的進攻,不料一萬步兵分成兩個方陣。只輪番上陣了一次,到太陽快落山時便攻破了虎牢關。羅征命大軍進城后,才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虎牢關雖然是天下雄關。防御工事也十分完善。

但只有區區千余老弱殘兵,又如何能擋得住西涼軍的輪番攻打。

能仗城池之利堅持大半天,就已經很不錯了。

中軍大帳。

羅征眉頭擰在一起,環顧帳下一眾文武,沉聲道:“這是怎么回事,夏侯淵怎么會放棄虎牢關,別說曹阿瞞那廝會這以慷慨的讓本將軍的八萬大軍出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法正道:“此事極為蹊蹺,在下以為曹軍肯定有什么陰謀詭計,不得不防。”

羅征道:“孝直以為曹軍有什么陰謀詭計?”

法正沉吟道:“虎牢關的重要性是個人都知道,曹軍絕對不可能就這么輕易的將雄關拱手讓于我軍。夏侯淵既然放棄了堅城,就肯定是有了更對的對付我軍的辦法。雖然還不知道曹軍有什么陰謀計詭,但兵者不外乎水淹火燒,借外力而驅之。只要我軍能步步為營,小心謹慎,不予曹軍以可趁之機,曹軍的詭計自然不攻自破。”

羅征看向賈詡,賈詡撫須點頭,對法正的這番見解滿意之極。

至于曹軍到底有什么陰謀,這可就不好猜了,真要能猜的那么準,曹操早就被羅征給干死了,哪還能活到現在,這可不是大的戰略,很容易就能觀察出來。

羅征眉頭蹙緊,道:“都說夏侯淵勇猛剛烈,怎么會有這么大的魄力,主動放棄虎牢關堅城不守,難道曹阿瞞那廝沒去官渡,而是來了虎牢關?”

賈詡搖頭道:“此事斷無可能,袁紹三十萬大軍南下中原,河水沿岸無險可守,曹操又怎么可能跑來虎牢關,最多……”

說到這里,賈詡似是想起了什么,臉色變的凝重起來。

羅征問道:“最多什么?”

賈詡道:“在下也是想到了一個可能,最多曹操讓郭嘉來輔助夏侯淵迎擊我軍。郭嘉此人智謀超群,絕對不在詡之下。此前曹軍偷襲虎牢關得手,就是出自此人計謀,若此人在夏侯淵軍中,夏侯淵放棄虎牢關也就能說的通了。”

羅征臉色也變的凝重起來,思忖了半晌,才凜然道:“還真有這個可能。”

法正朗聲道:“郭嘉雖有智謀,但如何能與軍師相提并論。就算郭嘉當真智計絕世,難道他還能撒豆成兵不成?陰謀詭計想要得逞,那也得分對象。我軍只要步步不營,不犯輕敵冒進之過,任郭嘉智謀通天,又能奈我軍何?”

羅征道:“孝直有何高見?”

法正道:“今袁紹大軍還在尚未大舉南下,官渡之戰想要分出個勝負,至少也得幾個月的時間,我軍有的是時間探清曹軍動向,主公可按兵不動,再命偵騎四出,先探清夏修淵主力大軍去了哪里,再作出相應的布置,看郭嘉還能玩出什么花樣來。”

羅征與賈詡對視一眼,相視而笑。

“善,就依孝直之見!”

羅征當即傳下軍令,命斥侯全力打探夏侯淵大軍主力動向。

就在這時,又有小校進來稟報,“主公,甘寧將軍急報。”

“甘寧?”

羅征沉聲道:“水軍到哪了?”

小校答道:“水軍在平津遇到曹軍阻擊,曹軍于平津北岸架設了兩百架投石機,又在河中砸在暗樵無數,以鐵鏈封鎖河面,又有五千兵馬據險要而守,水軍戰船無法通過。”

羅征頓時眉頭大皺,“水軍過不來,豈非還要從陸路運糧運糧秣輜重不成?”

賈詡道:“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阻斷水路,一者我軍糧秣輜重無法從水路運送,大軍勢必要攜帶更多的糧秣輜重,同時還要征召民夫運送糧秣輜重,這一來一去,必然要浪費大量時間;二來我軍還可從水路繞過汜水關直接殺進中原,突襲曹軍側后,夏侯淵不蠢,自然要設法截斷我軍水路。如今只能等甘寧將軍的水軍擊破曹軍,前來虎牢關會合了。”

羅征道:“能否譴一支偏師,擊破這五千曹軍?”

法正道:“附近除了平津再無渡口,若要繞到河北擊破這支曹軍,唯有從平陰或者是河陽繞道,但一來一去,怕是要浪費不少時間,還是不劃算!”

羅征略一思忖,便道:“命甘寧盡快擊破攔路的曹軍前來虎牢關會合。”

“遵命!”

小校急拱手應命,退了出去。

羅征離席起身,負手在堂下踱了幾步,才扭頭問成英,“公英,官渡可有消息傳來?”

成英答道:“暫時還沒有了新的消息傳來,曹操已經率軍趕到官渡扎下營寨,袁紹大軍正在分批渡河。曹操半渡而擊無果后,已退回官渡大營。”

羅征問道:“許昌呢,留守許昌的是誰?”

成英道:“留守許昌的是陳宮,許昌應有八千兵馬。”

羅征又問,“荊州呢,有什么動靜?”

成英道:“劉琦大小事皆決于劉備,并未趁機出兵宛城。”

“劉備!”

羅征念叨了下,大有深意地道:“劉備這廝借力使力的本事不小啊,終于讓他抓住機會來了個李代桃僵,掌控了荊州大權,這廝不死,日后也是個禍害。”

眾人皆臉臉相覷,有些搞不明白,主公怎么會注意到一個小小的劉備。(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躍馬西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