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西涼第330章 鮮卑南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躍馬西涼 >>躍馬西涼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0章 鮮卑南下

第330章 鮮卑南下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0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躍馬西涼 

陰山西起河套北部,東至幽州代郡,延綿上千里。

從漠北南下河套有兩條路,一是從滿夷谷穿過陰山直接南下河套,二是從云中扣關渡過河水南下。此處陰山山脈斷開,比較好走,但河水從五原境內,河道便開始變窄,就算是春季枯水季節,河水最淺的地方也有五尺深,騎兵根本就無法縱騎過河。

除非從云中繼續扣關南下西河,從采桑津渡過河水西進河套。

不過這路可就有些遠了,而且還要過長城,變數太多。

如果鮮卑人只是想南下劫掠,自然可以在云中、定襄、雁門境內搶個盆滿缽滿。若鮮卑人若是想南下河套找羅征報仇,那就只能翻越陰山,從五原渡河南下了。

當然還有一條路,那就是從大漠繞到涼州的北地郡,再從靈州渡河北上朔方,當然這條路就更遠了,至少得繞行兩千里,消耗就是個大問題,鮮卑人絕對耗不起。

陰山北麓,滿夷谷的入口處。

三千狼騎甲士森嚴,兵戈锃亮,將一座山頭團團圍住。

山頭上,羅征距馬而立,賈詡、法正、成英等謀臣和趙云、高順、閻行等統兵大將也跨馬相隨,正在查看四周地形,看看哪里可以立下營寨,阻擊鮮卑騎兵。

望不到邊際的大草原上,藍天一直延伸到了天際的盡頭。

舉目遠眺,總是能令人心胸開闊,有一種迫切要征服的欲望。

這里是滿夷谷的入口,土坳呈喇叭形向兩側張開。右側是一座座山丘,左側則是一片連綿數十里的濃密森林。一直延伸到了谷中,想要阻擊鮮卑騎兵。也只能在這里。

羅征指了指后面的一座山丘,道:“于此處下寨如何?”

賈詡當先點頭道:“此處谷口收縮,利布兵設防而不利騎兵沖鋒,左側的山丘和右側的密林可有效防止鮮卑騎兵從兩翼突襲,我軍騎兵亦可于右側密林中埋伏!”

高順則道:“可扎下前后兩座營寨,于前營多挖陷坑溝壑,布下鹿角,以盡可能的給鮮卑騎兵造成大量傷亡。待前營不可守,再退往后營。以重弩兵阻之。”

羅征略一思忖,便斷然道:“善,就依伯平之見。”

遼西,肥如西門。

驚天戰鼓聲和喊殺聲、慘叫聲混成一片,讓天地間再也聽不到別的聲音。

自麾下數萬精銳折損殆盡后,公孫瓚就不復昔日之強盛,這兩年和袁紹交戰從來都是有敗無勝,連戰連敗,被袁紹攻下右北平后。又一路逃到了孫西,垂死掙扎。

一里外,冀州軍陣前,旌旗招展。金戈林立。

袁紹騎了匹棗紅戰馬,身披甲胃,外罩大紅色披風。紅光滿面,精神煥發。目睹英勇的將士們攻城,只覺豪情在胸。忍不住想要仰天長嘯兩聲。

肥如城中只有千余殘兵,旦夕可破。

只要攻破肥如,幽州將再無公孫瓚容身之地。

只要干掉公孫瓚,平定河北四州將指日可待。

唯一如鯁在喉的,就只剩下黑山賊。等滅掉公孫瓚,就盡快設法破了黑山賊,否則就這么一伙不受控制的山賊盤踞在境內,如何能夠放心的舉兵南下中原。

正想的出神呢,謀士許攸忽然催馬奔了過來。

“主公,大事不好!”

許攸臉色凝重,疾聲道:“黑山賊下山了。”

“什么?”

袁紹聞言差點沒掉下馬來,氣的頭發都立起來了,怒道:“黑山賊這個時候下山了?”

“正是!”

許攸凝聲道:“此必是受公孫瓚攛掇所為,請主公速速決斷!”

袁紹差點吐血,眼看滅掉公孫瓚在即,卻又要功虧一簣。

該死的黑山賊,等滅掉公孫瓚,一定要把這些山賊斬盡殺絕,方能泄心頭之恨。

田豐忙道:“主公,肥如城破在即,公孫瓚插翅難飛,可命鞠義將軍率五千精兵繼續攻打肥如,主公則親統大軍回師冀州,迎擊黑山軍。”

袁紹精神一振,略一思忖,便斷然道:“善,就依元皓之言!”

陰山北麓,滿夷谷口,旌旗飛揚,鐵甲森森。

兩萬西涼精銳步兵在谷口的闊地上扎下營寨,三軍將士磨刀霍霍。

營寨分前后兩營,中間相隔兩百余步,營寨內外旌旗密布,上萬面各種顏色的旗子遮天蔽日,就算站在高處,也根本無法看到軍營里的情況。

后營的一座高塔之上,羅征在一眾文武的陪同下,正在觀察四周。

隨著軍事規模的不斷升級和戰術的不斷演變,羅征這個主君在大規模的戰爭中已經很少再親自領軍上陣搏殺,只需要做好居中策應,讓各部兵馬各司其職便好。

至于統兵決戰,沖鋒殺敵,自有高順、趙云、閻行等統兵大將去做便好。

羅征若再跑到陣前去指揮,那可就是本末倒置了,高順、趙云這些統兵大將也肯定會束手束腳的,非但不會有利于大軍作戰,反而只會壞事。

匆匆腳步聲中,一名傳訊兵匆匆登上了高塔。

“主公!”

傳訊兵跪地稟道:“斥侯回報,鮮卑騎兵在五十里外扎營!”

羅征‘嗯’了聲,擺手道:“再探!”

“遵命!”

傳訊兵疾聲應命,起身奔下了高塔。

賈詡道:“主公,眼下天色已晚,鮮卑人應該不會進攻了。”

羅征點點頭,道:“那就回營吧,明日一早決戰!”

是夜,鮮卑大營。

鮮卑大王蒲頭召集各部頭人,商議進兵之事。

檀石隗死后,其子和連繼立。和連無才無能,不足以統其眾,三部鮮卑遂分裂。建安三年和連死,其子騫曼年幼,兄子蒲頭代立,統馭中部鮮卑部眾。

不料正趕上羅征納賈詡之議,設下絕戶毒計,給漠北散播瘟疫。

雖然只死了二十萬人,但鮮卑人口眾本來就很少,遠不及漢人,老弱病殘活著只能浪費糧食,死了也就罷了,可許多孩子也死了,這個仇絕對不共戴天。

漠北生存條件極其惡劣,人口很少一則是戰亂頻發,二是幼兒的成活率太低,每生下五個孩子,能活下兩個就不錯了,因此孩子可以說是鮮卑人延續的希望。

中部鮮卑光是死掉的孩子就有兩萬多,這可是不死不休的血仇了。

而這事究竟是誰干的,自然不難猜到。公孫瓚和袁紹一直在忙著干死對方,自然沒功夫禍害鮮卑人,數來數去與大漠接壤的也就只剩下了一個羅征。

本來鮮卑人還不敢確定,但羅征掃平河套,鮮卑人立刻就確信了。

數來數去,除了羅征這廝,也沒人有功去和那個膽子,去招惹鮮卑人。去年冬,羅征更是命人放火燒了大草原,讓鮮卑人損失慘重,民怨沸騰。

蒲頭新立不久,許多和連的老臣都不怎么服氣,而且終究只是代立,在名義上,等到騫曼那個吃奶的娃長大后,這大王的位置還是要交出騫曼的。

抓到了手里的權力,如此能甘心交出去。

正好羅征又放火燒了大草原,讓鮮卑人損失慘重,不報此仇不足以平民憤,蒲頭想急需要一場勝仗和戰功來要鞏固權位,就干脆將這仇恨引到了羅征身上,集結各部出兵。

否則沒有足夠的理由,想要將各部兵馬集結起來可沒那么容易。

若是此番出兵能打個大大的勝仗,就再沒有人反對自己把大王的位子坐穿了。

中軍大帳,蒲頭環視帳下一眾部落頭人,沉聲道:“說說漢軍的情況。”

其弟步度根道:“漢軍在滿夷谷口扎下營寨,我軍想要殺進河套,就必須要先解決掉滿夷谷的漢軍,否則漢軍堵在那里,我們的大軍極本就過不去。”

大將扶羅韓道:“羅征那奸賊最多只有三四萬兵馬,我們有六萬騎兵,踏平漢人的營寨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待明日發兵,便將漢人殺個片甲不留。”

幾個大人拓跋力微、軻比能、步度根都沒有說話。

蒲頭問道:“漢軍有多少兵馬?”

步度根道:“漢軍太狡猾,在滿夷谷口插滿了旌旗,大營里什么也看不到,具體有多少兵馬還不知道。不過按照我的估計,漢軍最多也不會超過四萬。”

扶羅韓道:“你怎么敢保證漢軍不會超過四萬?”

步度根道:“羅征手下兵馬一直就不多,也就三四萬的樣子。聽說去歲羅征下令擴充五萬兵馬,但這才幾個月,肯定不可能這么快,因此漢軍應該不超過四萬。”

軻比能也點頭道:“不錯,羅征雖然有不少兵馬,但漢人的兵馬都要駐守城池,防備他們的敵人,不可能全調到河套來,能有三四萬兵馬已經不少了。”

蒲門看向一直沒說話的拓跋力微,問道:“拓跋力微,你有什么想法?”

拓跋力微道:“漢人很狡猾,我們大鮮卑的勇士不怕和漢人拼死決戰,就怕漢人用一些陰謀詭計讓我們的勇士白白犧牲。我覺得不能大意,明日進兵,先派五千騎兵,向漢軍大營發起試探性的進攻,看看漢軍的虛實,再作下一步打算。”

蒲頭沉吟了一會,道:“好,就按拓跋力微說的做。”(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躍馬西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