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狂人第0367章 中關村的創業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科技狂人 >>重生科技狂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67章 中關村的創業者

第0367章 中關村的創業者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10日  作者:杰奏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杰奏 | 重生科技狂人 
超過萬名書友共聚,與您共享讀書的樂趣!


“你的意思是,這個流水號是個無規律無意義的組合,只是用來標識每張居民身份證的唯一性,一旦發生遺失之類的意外情況,就在數據庫空間之內做個對應狀態的標注。[ads:本站換新網址啦,速記方法:,.]”倪光南很快明白了唐煥的意思。

“就是這樣。”唐煥點了點頭,“比如說八位數字和字母進行組合的設定,容量是62的八次方,就算排除掉容易和數字‘0’混淆的大小寫字母‘O’之類的組合,可供使用的流水仍然極其可觀,足以應付掛失、換證等等情況了。而且這個流水,又不是不能通過增加長度進行升級。”

“8位的流水號,加上狀態標注,每條身份證記錄就要增加至少9個字節,就算初期只有1億人辦證的話,也要額外增加900MB的存儲容量。”倪光南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后,不僅眼睛有些發直。

原本時空里的幾十年后,僅個人電腦所用的硬盤隨隨便便就能達到幾百GB,甚至上TB,企業領域的存儲系統更是視TB為家常便飯,但現在還是用MB精打細算的階段。

所以,倪光南感覺,如此輕易地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便增加了兩個數據項目,多了這筆資源開銷,是否值得,一時之間還真不好權衡。

唐煥瞧了幾眼倪光南,心說硬盤的磁頭技術確實是一個必須提前攻克的難關,要不然硬盤容量不過GB大關,應用起來總是束手束腳。

“好了,你就不要當管家算來算去了,居民身份證這個項目真到具體實施的時候,又不可能免費,你操心那么多沒有必要。這個還不算完,我們接著討論居民身份證這個顯示含義的號碼。”唐煥擺了擺手,打算繼續擴展居民身份證的話題。

“畢竟不同于普通的信息處理系統,居民身份證的設計要想得長遠一些。所以,只用兩位數字記錄年份。現在所節省下來的貌似冗余的資源,和2000年到來之際,進行系統升級所需要的資源開銷相比,未必劃算。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最后三位的順序號,提供的信息空間不夠,必定會造成居民身份證號碼的重復。不信的話,你們就去實地采集樣本調研。”

倪光南飛快地記錄下唐煥所說的要點。然后嘆了一口氣,“這個方案,怎么在你的點評下,如此錯漏百出呢!”

“因為這是原本時空里草根們各種辦事跑斷腿的心酸總結。”唐煥暗自嘀咕了一句后,大言不慚地說道:“這就是項目經驗,不是旁人隨隨便便就能學到的。”

“確實如此。”原本就十分佩服唐煥技術造詣的倪光南,感覺這個理由順理成章,于是心悅誠服地連連點頭。

唐煥稍微沉吟了一下,“現在國內對于科技人員經商的爭議還是很大的,你這位典型人物也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能太過鋒芒畢露了,所以提建議的同時,你的直腸子脾氣也要收一收,不能忘了團結人。”

見倪光南虛心受教,唐煥笑了笑,“事實上,國家的信息化工程當中,編碼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環節,做好了,整個系統運轉流暢高效。節約資源;反之則勞民傷財,成了面子工程。個人要有居民身份證,企業也少不了類似的證件,但其頭上會有不止一個管事的婆婆。比如工商、稅務部門等。如果這些管理部門的信息系統自成山頭,連最基本的編碼也無法互通的話,對于國家層面而言,實際上就是信息孤島了。”

說到這里,唐煥笑了笑,“你可以在報告里多討論一下。希望能少走彎路吧。”

可以說,唐煥在中國大陸一直盡量保持著低調,技術等方面的發聲,一般都是假借倪光南等人止口。

居民身份證這個項目,唐煥希望一次性做到完美,讓大眾得到方便,這才如此費盡心機地和倪光南討論。

見對方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圖,唐煥長出了一口氣,不免心中暗自高興,這也算是功德一件了吧。

除了過問這兩個已經到手的,雇主為國家的大項目之外,唐煥主要把精力放在了中關村這個未來幾年必將勢力大發展的潛力地盤。

事實上,中關村的科技人員面向市場、自主創業的序幕,早于1980年便被拉開了。當年10月23日,此前曾經兩次到美國硅谷參觀考察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春先與6名科技人員一起,在燕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下,成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

這是中關村地區第一個由科技人員自主創辦的、面向市場需求提供有償技術服務的民營科技機構。

這些民營科技企業實行了以自籌資金、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即“四自原則”為代表的一系列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的試驗探索,使企業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

不過,科技人員“從商”的行為也備受爭議,這也算是不可回避的時代特色了。

在大大小小的年底聯誼聚會上,唐煥除了再次和陳春先這些中國硅谷先行者們,探討IT這個高科技行業如何才能適應國情地接地氣發展之外,還特別留意收集了一下原本時空里,很快就會浮出水面的“兩通兩海”——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這四家極具代表性的中關村龍頭企業的相關人等情況,只不過他們對外界而言還有些默默無聞。

毫不夸張地說,唐煥在這些場合受到了熱情的追捧,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他設立的“技術開發基金”——這塊用以支持社會上的項目開發的唐僧肉,實在太具吸引力了。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對這個基金提出使用申請,這實際上就相當于美國硅谷那邊大行其道的風險投資,只不過沒用如此不接地氣的洋氣名字罷了。

當下階段,有個三五萬元的資金啟動,民營科技公司就可以開張了,而以唐大老板這個天使投資人的雄厚財力,幾乎可以做到有求必應,只不過他沒有那么冤大頭罷了。

畢竟。唐煥還是需要顧及一下自己的商人身份,就算要做散財童子,扔出去的錢也要聽到響聲,對于求上門來的人。不可避免地要挑挑揀揀一番,比如那些還想搞漢卡的重復項目,直接就無視掉了。

即便不少人失望而歸,但唐煥收到的申請依然絡繹不絕,這也和目前的大環境有關。

文_革結束后。國家領導人希望中科院盡快地搞一些能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成果出來。

但是,科學家們的想法與此相反,他們認為由于被文_革耽誤了10年,中國的基礎科學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拉大了很多,因此應該先去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

甚至在領導人找了一些科學家座談,提出科研要為經濟建設服務后,科學家們的反應依然比較冷淡。

這些學者們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可中科院的管理機關則比較著急了,因為如果出不了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成果,國家給中科院的經費很可能會被削減。到時候就要陷入惡性循環了。

所以,中科院的管理層,很愿意看到治下的科技人員走向市場,并且也在不斷地推動此事。

迎來送往當中,總算在唐煥面前出現了一個大有名頭的人物,原本時空里的京海公司創始人王洪德。

“如果能從唐先生這里得到支持,不用等到過年,我就愿意放棄公職,出來創業。”寒暄過后的王洪德,語氣里帶著一種鏗鏘有力。

聽了這話。唐煥不禁有些好奇,“實話實說,王工如此果決的表態,實在不多見啊。”

“沒辦法。這也是現實逼得我如此選擇。”王洪德苦笑一聲后,坦誠地回答。

王洪德是計算所里負責機房建設的工程師,職務為計算所第四研究室供電空調系統組長。不過現在他已經被停職了,正在接受調查,原因是知青社事件。

大型計算機的嬌氣,是眾所周知的。要溫度、要濕度、要抗干擾、要凈化,還有接地系統等等。

買入了這些設備的單位,都要為它建一個“雞窩”,可國內機房裝備技術研究領域仍有大片空白,于是紛紛來計算所咨詢有關機房建設的問題。以協助搞好計算機抗干擾系統、供電系統、空調系統的設計研制和開發,而王洪德正是這個方面的專家。

計算所有一個為解決知青就業問題而成立的知青社,王洪德作為該社的顧問,為他們介紹了很多機房工程的活兒。

現階段,知青就業的形勢很嚴峻,國家甚至為此出臺一個政策,如果一個單位的用工比例有百分之六十為知青,那就免除營業稅。

很多單位為了享受這個待遇,特意用各種法子鉆空子,比如每個月給知青20塊錢,而對方也不用上班,單位只為了撐到這個用工比例,節省下的稅款直接就把這個損失彌補回來了。

計算所的知青社,其成員主要是那些教授和專家的孩子,返城后只能靠搬磚、運砂石、做清潔之類的笨重工作賺取微薄的收入。

一心想幫助這些知青的王洪德,辦了一個培訓班,由其做機房設備的設計,讓計算所工廠生產,再指導知青社的成員組裝。

如此一來,既推廣了技術,驗證了大型機房技術的應用前景,又為國家節省了外匯、還改善了知青們的生活條件,可謂一舉數得了。

因為現階段全國上下涌動著計算機的熱潮,所以知青社的效益十分可觀,一年就賺了60多萬元,知青們的月工資從20幾元漲到了90元,但做為知青社顧問的王洪德則一直分文未取。

支持知青社從事技術工作,服務社會,成了轟動一時的大新聞。尤其這60多萬元,數目在目前可是很驚人的。

結果王洪德個人不但沒有因此受益,還被打落了塵埃,落了一個“停止工作、接受檢查”的下場。

同時,為了查明他是否在這里有經濟犯罪行為,海_淀區工商局以”非法經營、投機倒把”為名對他進行調查,中科院和計算所的紀檢部門也派人前來調查。

對此,王洪德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在他看來,自己不但為知青事業出了力,還給單位帶來了巨大的利潤,說是兩全其美也不為過了,但卻被單位如此不信任。

至此,王洪德心中萌生退意,不想在計算所繼續呆下去了。

另外,王洪德也考慮到自己已經46歲了,在學術方面可能不會再有多大的作為了。同時,他又看到,目前的機房工程具有巨大的市場。

如果抓住這個機會,離開計算所,跳出這個不愉快的環境,出去辦公司,正好可以大干一番,成就自己的事業,

王洪德目前的狀態,可以概括為“欲干不能、欲罷不忍”。

正當他思想上進行激烈的斗爭,舉棋不定的時候,有人向他推薦了唐煥這個天使投資人,直言對方財力雄厚,和中科院合作頗多,加上有親戚在這里工作,算得上一個知根知底的可信任之人,不如去看看能否找到一個創業的機遇。

唐煥聽完對方的遭遇,看著郁郁不得志的對方,淡淡一笑,倒了一杯茶水遞了過去,“王工,按理來說,你比我年長,我是沒有什么資格開解你的。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說一句,時代正在變革,處于其中的個體,還是努力向前看為好。”

“你說的有道理。”王洪德坦然地點了點頭,“我有心出來創業,可就是找不到啟動資金的來源。”

“沒關系,你都找到我這里來了,自然會有解決之道。”唐煥寬慰地擺了擺手,同時心里暗自嘀咕,就沖著原本時空里科海公司這個中關村四巨頭之一的成就,自己也會不吝出手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重生科技狂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