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外松內緊的周密戒備中,扶南獨_立日慶典正式開始。各路媒體云集的同時,很多國家領導人也到場祝賀。
首先,兩個大國都明確地給予了支持——美國的副總統老布什,中國的李主席,一起現身。
繼去年里根訪華后,就在今年7月下旬,李主席訪問美國。成為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第一次到訪美國的中國國家元首,也顯示著1980年代的中美關系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其次,東南亞很多國家,包括暹羅、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內,同樣是重要領導人現身。
當安南占領扶南后,這些國家都有點慌神,尤其陷入冷戰包圍圈的暹羅更加擔心害怕,以至于他們跟隨著大國,對扶南復國勢力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援助;現在好了,扶南頂上去了,變成了第一線,有了緩沖,大家心里安穩多了,祝賀也理所當然地非常真誠。
至于英國、法國、日本等西方陣營排頭兵,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都派遣了代表參加。
另外,還有一些單純看著唐煥的面子,遠道而來的客人,其中就包括女船王克里斯蒂娜的奧納西斯家族代表、科威特的王室成員等。
觀眾陣容如此強大,慶典規格自然也要跟上去,光是首都百囊參與其中的普通民眾便高達十萬;接受檢閱的部隊,雖然在規模上沒法和中國相比,但特色非常鮮明,即華人軍隊光明正大地亮相,同時國際縱隊——實質上就是雇傭兵,也組成一個方隊,接受檢閱。當然了,這些人現在都有了符合國際規則的身份。
事實上,總體而言,扶南的人口比例當中,安南人位居第二,幾乎占據了兩成,這是扶南長期受鄰國安南政權,也包括其早期封建王朝影響的歷史決定的;至于其他族群加起來勉強接近一層。
所以,唐煥組織的華人移民,還真屬于小眾,扶南的本土勢力暫時沒有什么抵觸,何況人家也為復國大業貢獻了決定性的力量。
整個慶典走下來,最大的突兀之處可能不是所展現的大量美式裝備,而是扶南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吸引到的全球關注度,實在太多了——扶南為自己暫時成為“世界中心”歡欣鼓舞,國家凝聚力急速增強;外界則好奇地研究其成因,尤其是那些親自到場采訪的西方媒體,最為孜孜以求。
在這種情況下,扶南獨_立日慶典結束后的一個星期內,西方輿論界集中爆發了大量的相關報道,介紹這個中南半島小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開始,唐煥對此沒太在意。蓋因絕大多數媒體記者都被忽悠著去吳哥窟免費旅游了,新聞素材一多,話題難免跑偏,能夠觸及到的敏感信息層次隨之有限。
還是那句話,扶南這種小地方,不值得城里人花精力較真。
但英國《泰晤士報》的一篇名為《超級富豪的政_治豪賭》的報道,卻讓他措手不及地大為惱火。
《泰晤士報》不點名地介紹了,扶南的解放過程背后若隱若現的大鱷身影,這還不算完,還揭秘了扶南高層的姻親關系圖。
一直被視為英國第一主流大報的《泰晤士報》,說出來的話當然權威性極高,于是這篇報道迅速被西方各大媒體引用,像病毒一樣四處傳播,吸引著人們津津樂道地議論“一個人是否可以富到左右一個國家的命運”的話題。
得知《泰晤士報》起幺蛾子的時候,正值唐煥結束對扶南首都百囊的考察,來到哈努克港這個特區巡視的當口。
這個行程由百忙當中特意抽出時間的韓安遠親自陪同,目的就是想要拿下王詠慶手里的那個煉油廠項目,其一旦成功落戶,別的先不說,光是就業崗位就能提供數萬個。
其實,經過此行的所見所聞,王詠慶已經心動了。當韓安遠親自跟進后,他就基本上點頭同意了。
等大家舉杯歡慶過后,唐煥看到了助理拿過來的傳真件,《泰晤士報》那些接近事實真相的報道,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也讓他如芒在背,非常難受,畢竟以前可以躲在暗處、落得輕松,現在卻被置于公眾的放大鏡下,束手束腳,心態上的反差實在太大了。
“這個報道對你可能會有怎樣的影響?”唐煥皺著眉頭,問正在看文件的韓安遠。
“無非就是讓欲求不滿的左翼勢力,多一個攻訐借口而已。”韓安遠倒是表現得很篤定,“在我們這種發展落后的地區,此類報道影響力有限,而且東南亞的政_治生態本來就是這樣各具特色。”
說到這里,韓安遠打趣道:“這篇報道的出爐,需要大量心血啊。《泰晤士報》的老板是誰,竟然如此看重你。”
“新聞集團的魯伯特·默多克,他的媒體王國在美國向有線電視網擴張的時候,和我支持的透納廣播公司發生了正面的沖突,最后敗走麥城,算是徹底結怨了。”唐煥揉了一下眉心,苦笑著詳細解釋道。
雖然《泰晤士報》格調夠高,但在歷史上,它還是被幾經易手,最不光彩的時期可能要算二戰爆發前鼓吹縱容德國的“綏靖政策”的經歷了。
到了1960年代中期,阿斯特家族將《泰晤士報》出售給來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羅伊·湯姆森,其創立的湯姆森公司資本雄厚,投資了北海油田等多元化產業,獲利頗豐。
不過,羅伊·湯姆森在1976年的時候駕鶴西游了,產業傳到了他的兒子肯尼思·湯姆森的手上,結果很快趕上了1979年發生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包括北海油田的生意,以及一些棘手的糾紛在內的等等麻煩,逼得他不得不將《泰晤士報》停了一年,這絕對算得上一段奇葩的歷史了。
肯尼思·湯姆森這個人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富二代,相反,他的能力很強。
原本時空里,肯尼思·湯姆森在下個世紀初去世的時候,身家接近了180億美元,是加拿大第一富豪,排名全球前十以內;他父親一手締造的湯姆森公司,更是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信息公司,以至于在其逝世后,與路透社合并。
為了擺脫危機,肯尼思·湯姆森開始給湯姆森公司轉型,出售包括北海油田在內的一些多元化業務,甚至連《泰晤士報》也成了可賣品。
對《泰晤士報》情有獨鐘的買家自然不少,但只有魯伯特·默多克愿意滿足肯尼思·湯姆森的各項條件,于是魯伯特·默多克最終以1200萬英鎊的價格,將《泰晤士報》收入囊中,隨即撤換主編、進行改革。
在收購《泰晤士報》之前,魯伯特·默多克在英國已經擁有了發行量堪稱第一的通俗小報《太陽報》。
有鑒于此,英國人還真擔心自己這個風格嚴肅的“國報”,被改成了以三版女郎聞名的《太陽報》的模樣。
不過,精明的魯伯特·默多克深知其中的厲害,根本無意這么做,況且《太陽報》支持工_黨,《泰晤士報》支持保守黨,送上門的通吃各方的布局,為什么要改?
因此,在收購《泰晤士報》后,魯伯特·默多克一再強調,自己無意干涉《泰晤士報》的編輯方針,更不會降低其歷史積淀的品質和風格。
甚至,在報社技術和設備的升級過程中,《泰晤士報》還從自家老板的對手——唐煥的旗下計算機公司,引進了桌面出版系統,因為在這個數字化領域,哲儒和方圓的水準世界領先,比如信息采編的最終端——記者,可以直接通過打字輸入來撰寫稿件。
正是因為這些過往,唐煥樂觀地以為,《泰晤士報》真的很獨_立,沒想到其在這個時候,搞出了一篇嘩眾取寵、影響力巨大的報道。
“或許,由于香江的復雜形勢,英國也樂于見到我沾惹上一些麻煩。”唐煥沉吟著繼續分析道。
“那你打算怎么應對?”韓安遠關切地追問道。
“嘴長在人家臉上,我能有什么辦法。”唐煥聳了聳肩,“只不過,彼此之間的嫌隙更加大了。以后,魯伯特·默多克擴張自己的媒體帝國的時候,我更有理由給他添堵了。”
“這樣也好,一動不如一靜。”韓安遠點了點頭,然后拍了拍外甥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記住,不管遇到什么麻煩,扶南雖小,但它永遠是無條件接納你的安樂窩,而且這是你應得的待遇。”
唐煥開心地哈哈大笑,“那也需要小舅你在扶南扎根做保障啊。”
“倫美公主又快生了,我這個姑爺的位置穩固著呢。”韓安遠一邊洋洋得意地說著,一邊做出要紅包的手勢。
“那就再接再厲。”唐煥打趣道:“紅包還是由我親自交到小舅母的手上吧。”
此事過后,忙碌的韓安遠不在哈努克港過多停留,返回了首都百囊;唐煥則繼續玩自己的“模擬城市”游戲,做出了心中理想的布局,然后靜等客觀規律這個后臺智能程序發揮作用。
唐煥當然不可能呆在哈努克港靜等下一個“游戲回合”的到來,而是坐上硅谷一號,回了中國,主要目的自然還是搬運人力資源。
他在扶南投資建設了醫院、學校、福利院等一系列公益設施,雖然有勤和這個龐大的實業體系配合提供人力資源,但缺口仍然很大,自然要在勞動力過剩的中國這里尋找解決方法。
一到燕京,唐煥就找到了小姨夫孟慶冠詢問這方面的進展。
“以后,我可能不會再這樣幫你做事了。”孟慶冠臨了補充了一句。
唐煥微微一愣,“為什么?”
“老爺子不讓。”孟慶冠嘆了一口氣,“你也清楚,現在國內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熱火朝天之余,也滋生了不少問題。簡而言之就是,我要盡最大可能地和投機倒把保持距離。”
唐煥了然地點了點頭,“不過,你身上好像沒什么公職了吧。”
“誰說的!”孟慶冠沒好氣地瞪了一眼唐煥,“被你拉壯丁去做各種事情后,我就相當于停薪留職了。”
“那就干脆辭掉了唄。”唐煥不以為然地一揮手。
“那也不行。”孟慶冠搖了搖頭,“**的身份,終歸是甩不掉的。而且,咱家出了你和安遠,情況太特殊了,更要低調和避嫌。”
唐煥一臉無奈地嘀咕道:“照你這么說,小姨那邊豈不是也要撂挑子了。”
“差不多吧。等你回家吃飯的時候,她就會和你說了。”孟慶冠安慰地拍了拍唐煥的肩膀,“當然了,也不是絕對撇清關系,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明顯了。”
唐煥思索了片刻,心里不得不佩服,外公不是一般地老道,已經注意到了大變革當中的一些異常,這才約束韓家眾人,以韜光隱晦。
“你再頂一段時間,我好找貼心的代理人來接替。”唐煥最后決定道。
“能力上一定不要低于莊興泰那個標準,莊老爺子的這位侄孫,做事滴水不漏,很讓人滿意。”孟慶冠叮囑完了便笑了起來,“或許,從你的紅粉知己里找一個更為合適,畢竟其做為代理人,在社交場合上更方便一些。”
“這個要求還真難為住我了,她們當明星,幫著拉人氣,做宣傳,都很稱職,但代理人這個角色就未必足以擔當了。”唐煥一邊嘴上說著,一邊心里飛快地把自己的后院過濾了一遍,翁菁晶倒是一塊料,但可惜對大陸的情況根本就不熟悉。
“我相信,你在這方面肯定不會少了人選。”孟慶冠拿唐煥的寡人之疾開了一句玩笑后,便站起身來說道:“走,回家吃飯吧,時間差不多了。”
在稍后的飯桌上,小姨韓安琳果不其然,也說到了這件事。
想通其中關節的唐煥,痛快地點頭答應,“之前是我考慮不周,總拿事情麻煩小姨。你們卸下這副擔子后,不如出去旅行放松一下,也算是我的小小慰問了。”(未完待續。)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