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劈回小時候第142章 強占家產的仇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現代>> 被雷劈回小時候 >>被雷劈回小時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2章 強占家產的仇人

第142章 強占家產的仇人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2日  作者:獨舞娃娃  分類: 現代言情 | 婚后生活 | 獨舞娃娃 | 被雷劈回小時候 


聽到鞭炮聲,余明月雖然有些意外,但還是邊擦著眼淚邊趕緊就往外走。

余明月此時眼睛痛紅,原本是準備躲回灶房的,可剛到院子,掃眼往大門外望了一眼后,余明月突然挪不動腳了。

“余志高?”余明月咬牙切齒的念出這名字時,卻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當看清大門外正與余志清說話的,確實是前世強占她家產的仇人余志高時,盯著余志高的目光帶著殺意,就如獅子盯著自己領地內的入侵者一般,蓄勢待發。

“噼里啪啦....”

“哼,重來了一次,沒想到我沒去找你,你卻趕著送上門來了。”

余明月冰冷的聲音,混雜在余志清在大門內燃放的那鞭炮聲中,聲音雖然已經完全被鞭炮聲覆蓋,沒人能聽見,但余明月眼中的冷光,卻在看到又出現在門口的另一個年輕人時,變得更冷了幾分。

“黃兵?這是搞什么,黃兵怎么也帶著他那個肥婆娘來了?......”

“噼里啪啦....”

余明月的嘟噥聲,又被黃兵在大門外燃放的鞭炮聲覆蓋,緊接著,余志清也手忙腳亂的在他家大門內,又點燃了一串迎客的鞭炮。

余志高是余天周親妹妹,余天桂的兒子,余天周的妹妹當年招了個倒插門的女婿,所以余志高沒跟他爹姓,而是姓余,按這地方的傳統,余志高應該算是余天周的親侄子,而不是外侄。

黃兵是孔明英親妹妹,孔明彩家的兒子,孔明英的妹妹嫁給了鄰鄉的黃得志,黃兵是孔明英的親外侄。

對于這兩人,余明月是恨之入骨,他們兩個就是前世孔明英去世的第二天,賄賂了村長唐富貴,強占了余明月家產的仇人。

余明月此時牙齒咬得咯咯響,但就算余明月再恨這兩個人,可在看到余志清熱情的把余志高兩口子,和黃兵兩母子迎進大門時,余明月還是只得咬牙往灶房的方向走了過去。

她現在紅著眼睛的樣子,不適合見人,一方面是不想讓余志清擔心,另一方面,是不想讓仇人看到她如今這狼狽的樣子。

最關鍵的是,她對這兩個仇人的恨意太深,在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前,她很擔心在面對兩個仇人時,會讓家里的大人看出破綻。

回到灶房里,大鍋里蒸著的飯還沒熟,余明月坐在灶前的小凳上邊往灶洞里添柴,邊猜測著兩個仇人這次來送月米的目的。

前世,在孔明英去世前,余明月對余志高和黃兵這兩家人都沒什么映像,當時兩人以余天周和孔明英兩人的親侄兒的名義來到余明月家,六歲的余明月還以為是爺爺奶奶的親侄兒來幫助她的呢,當知道兩人是拿著借據來強占家產的時,余明月除了恐懼外,只余絕望和憤怒。

當時,黃兵拿出一張孔明英向他家借了2000塊的借據,說那是余天周生病前后,孔明英向他家借的,并說孔明英早已經說過,等孔明英和余天周都不在世后,要把黃兵當成他們兩老口的兒子,逢年過節的時候好給他們燒些香燭紙錢,家產會留一份給黃兵,而且還有孔明英按了手印的字據。

余志高當時也拿兩張各1000塊的借據,但借據上的借款人是余天周,說是余志清與孔小玉死后,余天周先后向他家借的,也說自余志清死后,余天周就與他家商定過,要把余志高當成繼承香火的親兒子,等余天周和孔明英兩老口去世后,家產自會留一份給他,兩樣的余天周按了手印的字據為證。

兩人的說辭大概相同,而且兩人手里那算是余天周和孔明英遺囑的字據,立據的時間也都是在余志清和孔小玉夫妻雙雙遇難后一年左右寫下的,紙張也顯得很是陳舊,讓人看不出什么端倪。

兩人來爭家產,有理有據,再加上兩人各持2000元的借據,加上唐富貴的偏袒,余明月最終只得到了200元現金、兩畝左右的自留地,和家里四個大人的一些遺物,就被送到了余明月的親爺爺余天向家。

雖然眾人都對那些個借據和遺囑多有懷疑,但在那年代,一是農村里的人都不太懂法,二是政府方面也沒有完善的部門去管理這事,再加著余天向和孔明富因他們的兒子女兒被雷劈死后,已是心力交瘁,沒有太多的心力與余志高與黃兵相爭,這事就以余明月離開做為了斷了。

那時候余明月也才六歲多點,還不太懂事,事情結束后,孔明富和余天向兩家又從不愛在余明月面前提當時的恩怨,可后來余明月慢慢長大些,多多少少也從村里三姑六婆的閑言閑語中,知道了自己的爺爺奶奶與余志高和黃兵兩家相處的情況,再加上這世,她特意留心搜集了些情報,對兩個仇家的信息,也就了解得更多了些。

這也讓余明月堅定不移的肯定,余志高和黃兵當年的行為,根本就是在偽造遺囑、借據、賄賂村官作惡,強霸她家家產。

當年,因為余天向的父親沒有通知余天周外出躲避抓壯丁的事,而是余天周自己與村里的年輕人聽到風聲后,跑出了村去參軍,結果傷了身子,余天周就記恨上了余天向的父親。

余天周的母親卻算得是個通情達理的,她早年在家里當姑娘時,也讀過些書,受到老傳統思想熏陶,所以把忠孝節義、禮義廉恥都看得很重,每每聽到余天周說要找機會報仇,并時常咒罵余天向的父親時,她就會搬出孝義教育余天周一頓。

但余天周那時年輕氣盛,不服他老母親的管教,還每每頂撞他老母親,把她老母親幾次氣得病倒,久而久之,余天周和他老母親漸漸離了心,最后一次,也不知道是什么事,當余天周又把他老母親氣得暈死過去后,他老母親清醒過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大隊長,以余天周不孝為名,把余天周掃地出門,分開另過了。

在那年代,余天周原本是退伍軍人,成分是很好的,可就因為忤逆老娘,所以壞了名聲,大隊上在給余天周分宅基地時,就把余天周給分到了村子靠山的邊角,紅土坡,那地方是住著幾戶人家,但全是住的地主老財等成分最不好的人家,余天周自此算是被劃入覺悟底下,讓人瞧不起的一列中了。

余天周也是硬氣,沒有與大隊上扯宅基地的事,走的時候,也沒拿他家里一針一線,盡身出戶了。當時仁義區正在修建一個大型水庫,每村都要派人參加,雖然活重累人,但工分倒不算低,余天周直接就向村里要了個名額,參加修水庫去了,吃住都在水庫邊的工地上。

余天周是個節儉的,也是腦子靈活會巴結上級的,到了水庫不到一年,就當上了管工的小組長,修了兩年多的水庫,靠著兩年多來掙得的工分攢下的錢,就到村里安排給他的宅地基上,起了三間茅草房,隨后不到一年,還娶了個不要嫁妝,還鐵了心要跟他過的媳婦,就是孔明英。

說來也是緣分,余天周在水庫工地上干活時,孔明英雖是女人,但因為家里成分不好的關系,在水庫開始動工時,就被村里按排到水庫上干活了。

孔明英那時候還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姑娘,也是年輕氣盛,早些年潑辣慣了,與她看不上眼的人相處時,嘴上就是個不繞人的,為此得罪了不少大隊上的干部,再加上她家里成分不好,所以她這個大地主家的大小姐在工地上沒攤到煮飯的活,而是被安排到了工地上,像男人一樣干些挑土搬石頭的苦活。

余天周與孔明英原本就是一個大隊的,兒時的時候因為家境相當,還時常一塊玩耍,雖然孔明英有諸多毛病,從小到大也沒少用她那張利嘴挖苦過余天周,但從小余天周看孔明英就很是順眼。

兩人都長大成人時,在大隊上遇到,余天周還老喜歡嬉皮笑臉地逗著孔明英罵他,可以說余天周心里是稀罕孔明英的,當兩人在水庫工地上遇到時,余天周有事沒事,就喜歡時常往孔明英面前靠,除了逗孔明英罵他外,最多的是時常給孔明英幫些小忙干些力氣活。

特別是在余天周當上了小工頭后,更是找了人情把孔明英劃到了他的小組,對孔明英照顧得也更勤了。

余天周從小長得嘴大眼小,眉毛稀,真心不好看,長成大小伙時五官沒什么變化,除了個頭比村里的小伙高些外,長相真是不好看。所有不管是相貌,還是為人,孔明英都有些看不上余天周。但人心都是肉長的,兩人間又有兒時一起成長的情誼在,久而久之,孔明英在余天周身上還是看到了不少的優點,同時,也察覺到余天周是真心稀罕她。

在工地上相處了兩年多,兩人間也有了越來越深的感情,隨后水到渠成的發展成了戀人關系,水庫建成,余天周一回大隊,就到他分得的地基上蓋茅草房,孔明英基本每天都抽著空跑去幫忙。

房子修成,余天周就到孔明英家去提親,可孔明英家里的長輩,怎么也不同意孔明英嫁給一個一窮二白,在村里口碑還很不好的窮小子。初時,孔明英家的長輩還都好言好語的勸說,可最后見孔明英是鐵了心要嫁余天周,孔明英的老母親干脆以死相逼,說如果孔明英嫁給余天周那樣不孝不義的人,她就要上吊,在上吊前更是要把孔明英掃地出門,脫離母女關系。

以孔明英的性子,哪受得了這些,在家里苦求了幾次,都還沒得到長輩們的同意后,孔明英直接收拾上包袱,自己跑到余天周家茅草屋里住下了。

孔明英的母親,在知道這事后,當時就氣暈了過去,隨后更是大病了一場,差點送了老命,孔明英的親妹妹孔明彩,還為此跑到余天周家里,羞辱了孔明英一頓,更說要到鄉上去告余天周一個流氓罪。

孔明彩罵是罵,但家里幾個長輩知道,如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為了不讓別人看笑話,也想少惹麻煩,最后只得同意讓余天周和孔明英兩人領了證,但孔明英的父親走時留了話,說他孔家只當沒生過孔明英這個不孝子孫,讓孔明英以后都不用回什么娘家了,這相當于是把孔明英逐出了家門。

雖然不顧家人反對,嫁給了余天周,世人都說她忤逆不孝,孔明英也知道她做得不對,但心里卻還是惦記著家里的親人。有的時候想她老母親了,就偷偷跑回去想瞧一瞧,可大多時候,她連老母親的面都還沒看到一眼呢,就被好像早有防備的孔明彩給逮個正著,每天都要被孔明彩羞辱一通。

就算好不容易見著了她老母親,她老母親要么不開口跟她說一個字,一開口也是說孔明英不知道孝道,不懂廉恥,累了家里的名聲,害得親妹妹不好說婆家,兄弟不好討媳婦什么的,總之都是冷言冷語。

就連孔明英的父親和唯一一個弟弟,每次見到孔明英時,也是像不認識的陌生人一樣,對孔明英不理不睬。孔明英也知道自己連累了家里的名聲,所以每每面對孔明彩的叫囂和羞辱時,都一直壓著脾氣忍著。

親情是不可割舍的,人活著心都是熱的,但像這樣久而久之后,孔明英的心也漸漸變冷了,也越來越少往娘家去了。

如果事情只發展成這樣,原本就覺得愧對親人的孔明英,也不會記恨她家里任何一個親人,可她與孔明彩的關系進一步惡化的起因,卻出在了孔明英和余天周結婚若干年后,卻還懷不上孩子的事情上。

那個年代農村實行的還是吃大鍋飯的大集體時代,誰家半夜進了只耗子這種小事,都會被大隊里的人講得津津有味,傳得沸沸揚揚,更別說一個女人嫁人幾年生不出孩子這種大事了,特別是事情的主角,還是彩云大隊的特殊組合,余天周和孔明英這對同樣都是忤逆不孝的夫妻。

幾年下來,孔明英生不出孩子的事,可沒少被彩云一大隊的三姑六婆在背底里當笑話講,就是當著孔明英,也有膽大的婆娘敢拿什么不會下蛋的母雞一類的話來說事吵諷,以孔明英的脾氣,自是直接上去與對方干一架。

當孔明英是個不會下蛋的母雞的事情,被傳得越來越熱,她在大隊上與人打架也越來越勤時,也不知道是大隊里哪些個三姑六婆,就把孔明英早幾年不顧家里反對,沒領證就跑到余天周家住上了的事情又給拿出來議論上了,更有人跑到鄉公所告發了這事,為此,孔明英和余天周,還被拉到鄉公所里批評教育一通后,并關了三天。

那時候,沒結婚的男女牽個小手,不但要著人指指點點,更可會會被相關領導批評教育,余天周兩口子被關三天,算是輕的了,而原因嘛,是因為在鄉辦石墨廠當運輸員的余天周(趕馬車),剛好跟鄉公所里的某人有點交情。

被抓到鄉公所關了三天,丟人都不說了,夫妻兩人已是身心俱疲,結果剛進了彩云大隊的地界,二人就被正在路下方田里干活的孔明彩給攔在了路邊,孔明彩一開口,就陰陽怪氣的羞辱孔明英,說孔明英是因為不孝不知廉恥,得了現世報,生不出孩子。說余天周知羞恥捌人家的大姑娘,也得了斷子絕孫的報應。

雖然孔明英早前還覺得自己壞了家里的名聲,害得孔明彩不好找婆家,所以對孔明彩一直都有所忍讓,但以孔明英的脾氣,哪里受得住被這樣欺負,直接在路邊就與孔明彩撕打起來。

大集體時,干活都是幾十近百號人一起在某一片大田里干活,路下方一塊塊的田里,都是干活的人,初時看到孔明彩罵得精彩,不少三姑六婆都邊看笑話邊大聲議論,看到姐妹兩人打起來了,不但沒人拉架,還在旁邊說些火上澆油的話,有些人更是大聲嘲諷孔明英與余天周。

最后,還是余天周一個人,仗著是男人力氣大,強行拉開了兩姐妹,可他卻也是受累不少,不但身上穿著的衣服被扯得掉了兩顆扣子,就連臉也被抓了幾條血痕,一只手還被孔明彩給咬了兩口見了血,就連腳上也被踹了幾腳,還被姐妹兩個或有意或無意的打了ji巴掌。

自此,孔明英與孔明彩的仇恨,是真正的結下了。直到后來,孔明彩因為種種原因,在近處找不著婆家,但卻在姻緣聚會之下,認識了離大平鄉幾十公里外,龍潭鄉衛生院的醫生黃得志,隨后黃家上門提親,孔明彩也就嫁到了龍潭鄉,自此兩姐妹就再沒有過交集。

再到后來,大批斗開始的時候,孔明英的爺爺、父親等長輩都沒熬過那時期,死了,孔明英的老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孔明英見弟弟和弟媳都是不理事又沒什么孝心的,所以孔明英不顧她老母親的反對,把她老母親接到了家里照顧,但她老母親不久后還是在病中去世了,在她老母親去世前,倒也原諒了她,并特意的叫了孔明彩回來,說期望她們姐妹解開心結。

但孔家自此也算是家破人亡,孔家姐妹心中這最親的長輩去世后,連接著孔家兩姐妹的最后一絲線也斷了,孔明英的老母親剛下葬,孔明彩就走了,兩姐妹是否合解沒人知道,但從此往后,兩姐妹就算是在親戚家辦紅白喜事時碰了面,也沒人聽她們姐妹兩說過一句話,沒吵過一句嘴。

再說那孔明彩,她長得好,嫁的男人也不錯,而孔明彩也爭氣,先是生了個女兒,兩年后又生了兒子黃兵,在之后又生了個女兒。誰知道,孔明彩也是個命苦的,雖然嫁的男人是個有成算的,會掙錢,可卻偏偏短命,在黃兵十四歲上初中時,黃得志公干時出車鍋死了。

也好在黃得志是因公去世的,他家的遺孤不但每月能領到些錢,就黃兵,也在后來讀了個中專衛校后,當上了醫生。

而黃兵被分配到的醫院,就是大平鄉衛生院,那年代,中專文憑已經很了不起了,按那時的行情,中專畢竟后就是國家干部,黃兵到衛生院不久后,就分到了一套一室一廳的紅磚樓家屬房,分到房子不久,孔明彩跟著到了大平鄉享福。

但就算孔明英和孔明彩兩姐妹又聚到了同一個鄉,而且也有六七年了,但兩人卻從沒有刻意的碰過一次面,有好幾次余明月跟著孔明英一起趕集時,在街上遇見孔明彩,她們姐妹也從沒打過招呼說過話,就好像根本不認識對方。

特別是在兩年多前,余天周大病時,初時去的就是大平鄉衛生院,當時余明月就跟去了的。衛生院本就不大,醫生也只有不到十人,黃兵當時也剛好在場,不但沒有打招呼,好像還特意的避開了,顯然到了如今,她家還是與黃兵家并沒有交集。

至于余志高家,原本就與余明月家同住一個村,因為各在一個社,所以離著兩里多地,兩家的田地也離得遠,平日里沒什么交集。偶爾在親戚家紅白喜事上遇到,兩家人不但不會打招呼說話,每每遇上時,余明月就會發現,她爺爺奶奶與余志高的父母都把對方當成仇人一樣,要么瞪視對方一眼,要么甩個帶著敵意的斜眼給對方,具體什么原因,余明月到現在都沒打聽到。

許是年輕人的思想不一樣,或是年輕人間沒什么仇怨,余志清夫妻雖然也不會和余天桂打招呼,但與余志高相遇時,還是會打個招呼說兩句話,為此,余天周還叮囑過余志清幾次,說余志高一家都是白眼狼,特別是余志高,更是生得一副奸猾相,讓余志清沒事少要與他那一家子交往。

余明月很高興她爺爺能有如此見地,隨后余明月也猜測過,也許兩家如此交惡,可能就跟那什么“白眼狼”的陳年舊事有關,但具體是什么,余明月沒從村里老人嚼舌講古中偷聽到過,以余明月的年紀,也還不敢冒險去問家里的兩個當事人,所以也沒弄清楚。

至于那余志高,五年多來,余明月也是遇到過幾次,雖然這次余志高還沒強占她家家產,或說這世余志高根本沒機會強占她家家產,但前世余明月對余志高的仇恨,卻是深深的烙印在靈魂深處了,這世與仇人偶爾遇上時,余明月怕自己干出什么沖動的事,所以每次都選擇無視遠離對方。也不知道余志高是不是也發現了異樣,反正這世余志高也沒給余明月好臉色看。

這些情況,都是余明月綜合前世和這世的見聞,梳理了匯總出來的,雖然不一定準確,但當年的那些情況應該也相差不遠。

此時,余明月坐在灶前,邊看火邊尋思,最終,多多少少猜出了兩個仇家上門的原因。

最大的原因,怕就是因為她家如今已經不再像從前一樣窮了,不但找到了做菜生意掙錢的好門路,掙到錢買了車。如今村里村外不少人都在傳,她家跟區里的大官攀上了交情。她好幾次到外村收瓜子花生時,就有些人欺她是個小孩子不懂事,以為她小孩子家嘴上沒把門,有意無意的向她打聽求證過。

黃兵此次來,最大的可能性,應該就是沖著她家如今與區里大官有交情的傳聞。畢竟黃兵雖然貪財,卻更是個心氣高愛鉆營的,前世時,黃兵雖然只有中專文憑,卻在四十幾歲時,就當上了大平鄉醫院的院長,壓了醫院里眾多本科文憑的醫生一頭,可以說,黃兵這人是個很重仕途的。

而那余志高,原本就是個趨炎附勢,天天想著占人好處,非常貪財,這次來的原因,應該是名利皆有,但最主要的,怕就是打著想進城賣菜的主意,也許還想搭車?R1152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


上一章  |  被雷劈回小時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