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商議完,余天周要回旅館住,陳老太死活不讓,所以當晚余明月和家里兩個大人,就在陳家借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起來,三人這才是到長途車站坐了車趕回了彩云村,這邊一下就,正好孔興明和孔興江兄弟帶著菜,正在路邊準備等車進城。
蓋了棚子的事,自是得給孔家說一聲的,余天周直接就把這事給說了,并把其中一把鑰匙交給了孔興明。
“大姑爹,等我們回來,就把蓋棚子的錢拿一半給你。”孔興明斟酌了一下,還是決定會一半錢正妥當,以前露天壩子也就算了,可這蓋了棚子,在這么白用,就說不過去了。
“不用,不用。”余天周忙是擺手,道:“該怎么賣菜你們還是賣著,親親戚戚的,說什么給不給錢的話。”
兩人就這么推了一陣,最后,余天周掃眼看了看站在旁邊想要說話的余明月,想了想才是道:“今年城里不少人都私自占了地,搭棚子,說不準以后這些地都是能買的,你們兄弟兩個今天進城也長個心眼,要是看到小區門口還有合適的地,能搭也占了地搭一個吧。”
私自占地搭棚子?孔興明心中一愣后,算是明白了過來。
我說呢,難怪不收錢。孔興明咧了咧嘴,感謝了余天周兩句,才是看向了站在旁邊一直當木樁人的孔興江,道:“興江你在這守著,我跑回去一趟,說不準今天還真要用到些錢。”
“我回去。”孔興江只簡單的一句,轉身就往家的方向跑,他雖然話少。可也不憨,進城賣了這些日子的菜,自是明白了這占不占得到地的重要性。
對于這個少言少語的兄弟,孔興明是無奈了,看著孔興江撒丫子往家跑了,干脆就跟還站在旁邊的余天周和余志清,打聽起了搭棚子的相關事情來。
私搭棚子的事。最后是在大院陳家落實下來的。對此其實余天周是不想多講的,但聽孔興明也只是問問買材料等小事情,也倒沒有隱瞞。清清楚楚的給講了一遍,連能請那黃記材料店的黃老板幫忙蓋棚子的事都說了。
把事情交待完時,孔興江也從紅土坡跑回來了,意外的是。孔明富也跟了出來,看他難得的穿了身最好的衣服。今天顯然是要跟著進城了。
孔明富可是比他幾個兒子還精明的,在家里聽孔興江一說,自是看到了這事的錢途,二話不說裝上錢就跟了出來。見到余天周時,還很是感激的道了謝。
此時,余明月對這事卻不太看好了。昨天她家蓋棚子時,可有不少人眼紅眼熱。她外公家今天進城去,占到地的可能信確實太小了些。
但有余天周在旁邊盯著,余明月也不方便多說什么,她現在畢竟還是小孩子,如今只是在心里打算著,要是她外公家占不了小區門口的地,到時她家占醫院門口地的時候,一定得把她外公家帶上,就是她親爺爺家,也不能落下。
這些事,也得等她外公家回來后再說,而且去說的人,還不能是她,得是她媽媽,只是這其中的過程,就得她來操作了。
沒說多會兒話,進城的車也來了,等看大人幫忙把菜給搬上車,余明月這才是跟著家里的大人回了家,開始準備起了育苗工作。
在20世紀和21世紀,育苗都是有講究的,一般都用專用的營養袋,裝上依照比例拌好了的營養土,但在這80年代后期,卻沒這些講究了,只能一切從簡。
余明月也沒法講究了,直接讓她爸爸幫著,在院子西邊的院墻邊上,挖出了塊兩分來大的地頭,分成五壟后,就在壟上直接點上了果核。
她家這地基,以前就是在自留地上蓋的,土頭自是不錯,點種育苗,也沒太多講究,就跟點花生玉米一樣的,用個小鋤頭,在壟上挖小坑埋上果核就成。
整個過程,幾個在家觀看的大人,都是幫忙挖地整壟的打下手,點種全是余明月舉著小鋤頭在那忙活了,看余明月干得像模像樣,幾個大人樂得笑不停,都夸余明月是個種莊稼的好手。
桂圓核、荔枝核、毛桃核不是太多,倒是像種玉米一樣種下了,桂圓和荔枝點了兩壟,毛桃核多了一倍,點了兩壟。
野柿子核卻是像撒麥子一樣的往地里撒,撒完就用竹枝掃帚在面上掃一倒,把旁邊的幾個大人看得疑惑不已。
孔明英看了看,有些穩不住了,忙是搶了余明月的掃帚,道:“喲,可不能這樣糟蹋東西,要怎么弄你給奶奶說,可不能這樣沒耐性,一急眼就這么蠻干。”
余明月被搶了掃帚本就愣了一下,此時聽完,更是哭笑不得。
“奶奶,這種種小,苗苗長起來也小,當然是像你們撒小菜一樣的撒上了,一棵棵點起,多麻煩。”
孔明英本想反駁,看了看手里比小指甲蓋還小的野柿子核,再想想野柿子苗子的大小,一時找不到話說了,有些尷尬的清了清嗓子,才道:“咳,咳,那成吧,反正都是些不值錢的野柿子,由著你胡鬧吧。”
經她這么一提,余天周倒是醒了神,問道:“對了,小月,你要吃桃子、桂圓什么的也就不說了,咱們種上拿城里也能賣,可這野柿子,山上一家摘還摘不完的是,你種這東西干嘛呢。”
余明月被這么一問,心里緊了下,轉著眼珠子想了想才道:“現在我就只能找得到這些種種,當然種它們了,野柿子也是能賣錢的啊,去年我們家不是賣了,我好像還聽誰說的,這野柿子是能架著借一借,變成家柿子的。”
“噗嗤”孔小玉一下笑了起來,捂嘴笑完,才哭笑不得的道:“你這孩子。是從哪學的這不倫不類的話,人家說是嫁接,你懂不懂,不是架著借一借。”
經孔小玉這么一說,聽得云里霧里的一家人,這才是明白余明月說的是嫁接的事。
嫁接技術,在這興起提倡科學種植的年代。已經時興起來了。只是余家還真沒操作過這嫁接的事,但卻都是聽說過的。
野柿子是能嫁接柿子樹的,這個幾個大人倒是不知道。但想想聽來那些嫁接的技術,也覺得余明月所聽說的這事假不了,一時也上了心。
育苗,做為農村人。幾個大人都是有經驗的,不等余明月安排。余志清就到牲口圈旁給抱來了干稻草,直接鋪在了點好種的壟上,這才是開始幫忙澆起了水。
把育苗的事干完,余明月也算了了一樁心事。每天又開始有規律的幫著干起了家務活,期間還讓孔興剛和時常跟著上山摘橄欖的余明艷,給挖回一些糖梨兒樹苗子。這種糖梨兒樹,是嫁接梨子的拓木。就和野柿子樹嫁接柿子一樣的功能。
當天,孔家進城,還真是沒占到地,因為他們到時,原先在那擺地攤的,都已經開始動工搭上棚子了,但這也沒讓孔明富幾人遺憾多久,因為他們回來的當天,孔小玉就悄悄跟著孔明富回去,在路上時,把余明月透給她的話說了。
其實余明月也沒說什么,只是在當天育完苗后,肚子越來越大的孔小玉帶著余明月去扯兔草,余明月順口說了句:我和爺爺他們看到有個地方有很大荒地,那地方可大了,我們家肯定搭不完,到時要是能讓外公家和我大爺爺家,跟我們一塊兒搭在那邊,就熱鬧了。
后來,還把在陳家,江老爺子幾人說的那些話,挑著重要的,給孔小玉學了一遍。
孔小玉想到這事余天周還沒在家里明面上說過,聽到這事后,當天晚上,就問了余志清,余志清自是沒有保留的,把在政府大院的事,和城里不少人搭棚子當了門面的事,給孔小玉講了一遍。
自此,孔小玉就把這事當成了當時,當第二天聽孔明富回來,說沒占到地后,擔心孔明富心里著急,就悄悄把這事給孔明富說了。
孔明富為人處事,一向沒話說,聽了孔小玉說完后,還交待孔小玉這事不許對外人講,連羅正芬也要瞞著,說如果到時那邊真有空地,余天周那邊也松了口的話,他家就跟著去占上一點。
以孔明富看來,再大的富貴,都不及兒女過得如意幸福,他雖然也清楚早早在城里占上塊地,意味著什么,但卻不想因為此事,與余天周生出什么間隙,讓孔小玉在余家難處。
這些余明月并不知道,但自她打算著讓她媽媽去給她外公透風時,就是完全的信任他外公的決定,不會影響到兩家人關系的,這都是因為前世,她跟著外公生活了二十幾年的了解和信任。
她外公這人就是這樣,永遠都是先想到親人,才想到自己,幾十年來,他寧愿自己苦,也不愿意讓身邊在意的人受委屈,很是重情重義。
這事完了,沒過幾天就到了正月十七,各村各社,開始流傳起,鄉上要往各村發新農用車的消息了,余明月聽到后,心里有些打鼓。
因為照她的想法,這買車的事,既然是江家有心要關照她家,應該是不會先這么大張旗鼓的鬧得家家戶戶都知曉,因為在前世時,都是村里有人家買到村上淘汰的車后,眾人才知道有這么回事的,而且那時候,連村里那家人舊成買成多少錢,大家都是搞不清楚的。
所以這幾天里,她都很放心,每天都在家里干些煮飯喂牲口的家務活,如今幾個大人見她煮飯都從沒出什么意外,而且田地里的活計確實也太繁重,也倒不再阻止她在家干做飯這種‘危險’活計了。
就連她爺爺和爸爸兩人,這幾天除了賣菜,都是在準備著要占領醫院外那空地的事,她自也是留意著的,每次只要聽說,那荒地還荒著,她才能放心一些。
此時竟然是從村民口中,聽到鄉上要往各村下放車了,余明月有些搞不清狀況了,心里有種不妙的感覺。
這天晚上,天都黑了,還沒見幾個大人回來,煮好飯的余明月的些著急起來,她知道,今天幾個大人,是往村上去了,說是村里好幾家人都往村長家去,怕是要談買舊車的事,她家里四個大人回家說了聲后,放下農具也跟了過去。
本是不擔心的事,但白天聽大人說起,像是這舊車卻是由各村往外賣,那自己家跟唐富貴那頭早前就結了仇的,以這唐富貴的性子,十有八.九是要難為自己家了。
果然,左等右等,等到九點過,聽到開門的聲音,原本就等在大門內的余明月,一見余天周滿臉怒容的率先走了進來時,就知道大事不好了。(未完待續)
ps:親們,這每章的字數夠給力的吧?嘻嘻r655
《》版權歸作者獨舞娃娃所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一流書屋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