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獨舞娃娃←→
一場對有些人來說是驚喜,對有些人卻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巧遇之后,幾個當事人心情各異。
有人失落忐忑。
有人疑慮重重。
有人舊惑未解又添新惑。
有人憂心之下因幾分不平,對某些人生出幾絲不喜。
哪怕是最了解前因后果,更在重生之前就把那些再不會、也再不愿與之有交集的人和事排除在了心門之外的余明月,也被這場巧遇攪得有些心緒難平。
赫陽。對這個男人,她在前世做出選擇時,就沒打算要與他成為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而是選擇了徹底遺忘。
遺忘這個出現在她生命中,第一個說愛她,卻不能給她婚姻,卻又說要與她生兒育女的男人。
忘掉與他相關的一切人,一切事。
就算最終她無法忘掉,可也把他和與他有關的一切,強行鎮壓在了心底最深處。
她努力做到了不去想,終于也就如忘了一般。
可哪怕連重生這種玄之又玄的事都被她遇上,她卻依然無法拜托命運的捉弄。
在她二舅與她表姐的婚宴上,他這個明明與她的親人八桿子打不著的外人,竟就那么突兀的出現在她的眼前。
毫無防備。避無可避。
震驚過后,雖覺無奈,但她心里更多的是不甘。
就算這次莫名其妙的提前遇上了這個男人,但還有什么能比前世遇上的那些事更糟糕呢?
重活一次,她再不會向命運低頭,更不愿把自己的人生交由命運左右!
這一次,她要走自己想走的路,活出自己想要的完美人生。
一場不該出現的巧遇,雖令心緒難平的余明月因過多的失神而顯得異樣,但當與母親和舅舅看完了這場剛在省城上映沒幾天的《臥虎藏龍》走出電影院時,余明月臉上再無異色。
能釋懷的已被放下,放不下的已被鎮壓。恢復如常后的余明月,再一次堅定了自己早已定下的人生立場。
重生一世,物是人非,前世種種再不可能重演,不如就當它是場夢。一場惡夢。
回家的一路上,孔小玉和孔興明依然意猶未盡的討論的剛看完的電影,似乎都不記得餐廳里與赫家三人的那場巧遇。
母親和大舅這樣的反應,雖令她心有疑問,但余明月本能的選擇忽略自己鴕鳥般的心思,不愿去多想。
可最終,余明月還是有些不放心,努力回想了一下自己之前的表現。
揚著笑臉跟久沒見面的熟人打招呼。委婉拒絕對方的邀請。言語熱情的邀請對方到家里玩。禮貌的跟熟人的兩位長輩問好。乖巧安靜的陪同在正聊天的長輩身后一路而行。
那時自己應該表現得還算得體,應該....沒人看出異樣。
余明月終于放下提著的心,略顯稚嫩卻因淺蜜色的膚色而多了幾分陽光的娃娃臉上漾起了甜笑,跟著母親和舅舅討論起了今天的電影。
前世,余明月是在電影頻道上看的這部電影,至于這電影是什么時候拍的什么時候首映的,她完全沒概念。
不過,影片里飾演李慕白的發哥,卻是她從小的偶像。雖然剛才根本沒有用心看,但對這部前世就已經看過還很喜歡的電影,此時能參與討論的劇情她還是記得一些的。而且特別喜歡電影中那首月光愛人。
相比于這邊三人一路討論新電影而活絡的氣氛,赫家大客廳里此時的氣氛沉悶得近乎詭異。
五分鐘前,回家后就進了書房開始忙工作的赫陽,被叫到客廳喝姑姑親手做好的糖水。
香港人喜歡在飯后與家人圍坐在一起,邊悠閑的喝甜湯邊閑話些家常。赫家祖籍雖是四川,但半個世紀過去,飲食習慣也多多少少被同化。
不過,今天說是喝糖水,實際是兩位長輩心里有話想要過問赫陽。準確來說,是想要問他那小女朋友的事。
其實,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樣的家庭,長輩過問小輩的感情問題實屬尋常。
何況如今赫家長房這支就剩赫陽一個兒子,他再過幾月就滿30,算是大齡青年。
但在赫陽家里,哪怕他現在都算是大齡青年,又是家里的獨苗,可一想到這些年他身上背負的那些壓力,和某個不久前還攪提赫母寢食難安的‘隱疾’,赫母就不敢也不忍在他的婚事上催促。
赫母會如此,還得從幾年前說起。
早些年赫陽身邊緋聞女友一個換一個,被人稱花花公子時,赫母還頭疼得很呢。近些年見赫陽改了性子,再沒鬧出半點緋聞后,赫母才又開始著急。
特別是在兩年前,赫母看到某八卦周刊竟然登出她兒子其實在某事上‘不行’的誹謗言論,其中還揚言這消息真實可靠,已從數位知情女性(赫陽前緋聞女友)那得到證實蕓蕓。
氣怒交加又心急不已的赫母,第一反應就是含蓄地向赫陽這個當事人證實,結果卻只換來赫陽輕飄飄一句“沒有的事”叫她安心。
就這么一句,她這當媽的心里那能踏實,人家那八卦雜志可是說得有鼻子有眼的,連以前與赫陽不清不楚的幾個‘女朋友’都搬出來說事了。
驚疑不定之下,赫母也顧不得丈夫心臟不好的事,急惶惶的把那本報道著此事的八卦周刊拿到了赫父眼前。
結果,夫妻兩人還沒有動作,次日那家八卦雜志已為他們的不實報道發出了道歉聲明,而且一反常態的,再無其它這類的八卦雜志對此事窮追不舍跟相報道。
這原本是好事,可不管是赫母還是赫父,心里都無法平靜。
兩人都清楚,這次的事件毫無疑問是赫陽出手壓下的。可赫陽的性子誰能比他們這當父母的更了解。
赫陽根本不是會在意這種雞毛蒜皮小事的人。就連當年赫天車禍去世,有些媒體一開場就猜度這次事故并非意外,還明里暗里意指赫陽才是最大嫌疑人時,他都從沒未理會,更沒出手去壓制。
最后,還是赫父動用鐵腕手段,才讓這些報道銷聲匿跡。
自家娃什么性子,自家最清楚。別說赫父赫母,就連赫家其他的堂親旁支個個心里也對那些陰謀味重重的報道嗤之以鼻。
雖然兄弟兩人只相差不到兩歲,但赫天從小沉穩持重,最適合做赫氏未來的掌舵人,長輩們一直都對他給予了厚望,也一直往這方向培養他。
而赫陽,似乎比聰明的赫天還機靈,可從小活潑調皮,稍大些后叛逆得令長輩頭疼,性子更是放浪不羈。他從小到大的志向從宇航員、科學家、廚師、探險家....一變再變,太沒定性不說,就沒一個是想要干翻大事業的。
可這對性格完全成大反差的兄弟,從小感情卻比一般人家的兄弟還好。
赫天的死,令赫父一夜白頭,赫母華發早生,赫陽也轉了性。
他心里的痛并不比父母少。
在知情人眼中原本每天要被他親哥拎著,才到公司混日的花花公子,在他哥哥去世后終于知道上進,兢兢業業老老實實的開始協助身體大不如前的父親管理公司事務。
從紈绔變成工作狂之余,連原有的陽光氣似乎也從他身上消失,變得沉悶孤僻不笱言笑,身上透著陰涼感。
可他,隨后不到一個月,就出爾反爾取消了與吳氏的聯姻,害得吳氏千金吳可兒在受重大打擊下駕車出了車禍,也害吳氏集團出了天大洋相。
赫氏與吳氏兩大集團素有合作,不然兩家也不會聯姻。可出了這樣的事,兩家算是由結親變成了結仇。
那時候,又有媒體冒出來評說,就算赫陽原本還有希望繼承赫氏的執掌權,出了這樣的事情后,赫氏高層內部如果不深思熟慮就是不智。
而那時又正好是97年初,因當時敏感的政治環境,和眉頭已露的亞洲金融風暴,渠下產業除了房地產投資開發,就是百貨珠寶業的赫氏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多了吳氏這么一個合作多年從親變仇的強敵,赫氏就如同在戰場上失了手足,還得防友軍的冷刀暗害。
赫氏的前景被很多人都不看好。確切點說,是一片黑暗。
可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作為家族掌舵人的赫父也不知用了什么辦法,竟然讓不但被受外人看,連家族內部的叔伯兄弟這些大股東都不看好的赫陽,直接頂了他哥哥原有的位置,上位成為了赫氏集團的總經理。
而后,赫父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梟雄氣勢,使用赫氏家族每代掌舵人在任期內僅用使用一次的獨裁權,用這特權力排眾議,下達了一個在當時算是反其道而行的決策。
拿當時渠下在多國都有連鎖的百貨公司、珠寶公司向銀行抵押貸款。而后用這筆錢,在香港本土別人搶著賣地賣房時,大肆買房買地。
但也就是赫父這種在很多人看來瘋了一般的決策,注定了赫氏不但能挺過了難關,還將積累下了更深厚的資產。
當香港順利回歸,中.央下達的一國兩冶的政策如約實施,金融風暴吹過香港經濟復蘇時,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赫氏的實力和資產比起當年何止翻了一翻。
但其中的風險,和身心上的壓力,除了赫父和赫陽這對父子,其他人是不法完全體會的。
就這兩三年的時候,原本身體就不好的赫父不但身體,連精神狀況也變得更差,不得不提前退居二線,讓小兒子擔起了集團決策者的事務。
而赫陽身上,除了作為一個財團領導者該有的沉穩嚴謹氣場更濃外,身上那種生人勿近的陰冷感也更重,連赫母這當親媽的,有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就算赫母只是一個傳統的家庭主婦,可她依舊能感覺得到兒子肩上的擔子多重,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眼看著赫陽的年紀一年比一年大卻依然光棍一條,赫母一天比一天擔心兩年前那傳聞的真實性。可也就是擔心是真的,她才更不敢問。
不是不忍心給她這小兒子增加壓力,而是不忍心在兒子的傷口上再捅刀子。
都說父愛如山,深沉厚重。母親雖有不同,但卻寬廣如海。
這兩年來,赫母遇到過不少家世相當的人想與她家結兒女親家,但只要赫母旁敲側擊的問過赫陽,而赫陽只需稍稍表露出不情愿,赫母都會找了借口婉拒對方。
直到不久前,眼看赫陽快滿30,赫母實在壓不住心里的焦急,把汪洋這個在她看來是赫陽最好的朋友叫到了跟前,哭得一把淚一把鼻涕的,逼著他講實話,赫陽是不是生理上真有那種尷尬情況時,汪洋一時不忍老人家這么擔心,就把余明月給供了出來。
只不過,對于赫陽是在余明月還是個初中生時就很變.態的喜歡上人家的事,汪洋實在說不出口。只說赫陽近些年收心養性,是因為已經有喜歡的人。
知道了兒子一改花心,不是因為生理上有疾病,而是有喜歡的人后,赫母不但放下了提心吊膽,還很開心的詳細跟汪洋打聽了余明月的情況。
一番了解過后,赫母再沒有之前那種激動,剛剛好不容易才舒展開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以余明月家目前積攢起的家資,自然是比不上赫家數代的經營,但令赫母憂心的并不是兩家的家世差距,而是余明月的年紀。
兩人竟然相差了12歲?
赫母也不是不開明的人,特別是在她所接觸的社交圈子里,夫妻相差20多歲還過得和美幸福的也有。
真正令她感覺棘手的,是余明月竟然才18歲,還是個將要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的事實。
她兒子可都30了,到再等四年娶回這么個兒媳婦時,她兒子都34了,那孫子又該等到哪年才能抱得上啊?
光是想到這一點,赫母就忍不住想嘆長氣。
而且再想到現在的年輕人和她們老一輩的想法不一樣,似乎都沒把傳宗接代當回事時,赫母一急又無法淡定了。
赫母帶著這樣那樣的憂心,第一時間就把這好壞皆有的消息告訴了丈夫。
赫父一個男人倒沒女人這樣愛瞎操心,聽到這消息后頭腦也比妻子清醒,先想到的是要在兒子那邊核實這消息的準確性,如果確有其事,兒子又早已經有了打算,那他們這當母親的也可以安心了。
至于后邊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就算是父母也不是說插手就有用的。
這不,在赫父那找到了主意,又只在赫陽那得個莫寧兩可的答復后,赫母也靜不下心留在香港天天照顧丈夫了,隔三差五的就往成都跑。
名義上是偶爾來看一下,擔心赫陽有沒有照顧好自個身體。但實際上,她每次過來就算不回回都去旁敲側擊的向赫陽打聽余明月的情況,也都抱著,看看借這樣的突擊檢查,能不能偶遇一下兒子的小女朋友這樣的想法。
她根本就想不到,赫陽之所以給他們那樣莫寧兩可的答復,其實是因為赫陽雖然早有自己的計劃,可結局是否真是他想要的,否能把人家追到手娶回家,他自己心里也未知。
其實連赫陽自己都沒發現,隨著余明月慢慢長大越來越耀眼優秀,他對她的愛意隨時間的積累越來越濃時,心底深出也開始生出了越來越重的自卑。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本能的不想給出那個能讓父母安心,卻也可能讓父母在將來為之失望的答案。
眼看著自己剛又給添了一碗的湯要被兒子喝完,剛還說要如何如何的赫喻蓮卻不開口,心里焦急起來。
赫母看向赫喻蓮時,對方正也看她。
赫喻蓮無奈,再一次遞去一個‘應該你來說\'的眼神。
赫母尷尬的擠出絲笑,而且抿了下嘴。
赫陽卻在這時先開了口。
“姑姑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很好喝。”說時,碗里最后一口鮮雪利合著雪耳燉的甜湯已經被他喝完。
見他說著話就站了起來,赫母和赫喻蓮都急了。
“啊?喔。那,那快再喝點,今天這糖水你姑姑是專為你煮的呢。”
“是啊阿陽,再喝點,你從小不就最愛喝我煮這個雪利湯嗎。”
見母親慌著又要乘湯,赫陽露出絲無奈的輕笑上前拉了她的手:“媽,我都喝兩碗了。”
赫陽也不傻,到了這時候怎么不知道這兩位的長輩真正的用意。能夠憋到這時候,才找他下樓喝湯,他已經很意外了。
只不過,對于那件事他實在是不知道如何開口。而且明顯是說得越清楚,越會令長輩憂心。
可他,不忍心讓兩位長輩為自己操心之余還多些擔心,所以在阻止了母親再為自己乘湯后,終還是選擇面對兩位長輩。
“媽,姑姑,我知道你們這么擔心都是為了我好。”說完一頓后,才又道:“不過你們也看到了,小月今年才剛高考完,她年紀還少,而且她家里人也不希望她過早的談戀愛,所以.....還得過幾年。”
赫陽這么直接的說到了話題上,而且一改平日的少言寡語講了這么多,兩個女人都有些吃驚,但隨即卻都欣喜,也松了口氣。
見赫陽很認真的看著自己,臉上卻沒露出什么情緒,赫母試探著開口問:“那她....小月她,她對你是什么...是什么樣的心態,她知不知道你的心意?”
赫母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個了,畢竟先不說在廁所門前遇到什么樣,光是后來在大廳里遇上時,余明月對上赫陽時那種態度,就讓她覺得那姑娘壓根就沒有半點喜歡她兒子的心思,反而似乎在有意的疏遠想拉開與她家的距離。
看到母親和姑姑臉上露出的擔憂和迫切,赫陽努力壓下因這問題心里生起的苦澀。
她對他什么心態?她知不知道他的心意?
他的心意,幾年前在汪洋餐廳里見到那次,她應該已經知道了。
可她呢,她對他的心意?當時應該是震驚,而且因為一個誤會帶著厭惡和不喜吧。
而如今,他本以為當年已經解除了誤會,她再見他時,可能會帶些尷尬,可能會有不好意思的臉紅,可能會
種種他以為會有的可能都沒有,有的,只是她明顯的想要疏遠他。他在她的眼中,似乎連朋友都不算是。
就算她看到他時,揚著笑臉熱情的與他打招呼,還客氣的邀請他到她家里玩,可就是那份客氣讓他明白,他在她的眼中,興許就是一個走在路上時碰巧遇上的熟人。
這樣的話,讓他如何對這兩個長輩說出口。
“媽,她現在才18歲,還小呢。”赫陽只得這么說。而后笑道:“好了,媽你和我姑姑都別為這事操心了,我心里有底。”
說完后,連聲晚安都忘了道,赫陽就落慌而逃。
(未完待續。)SJGSF0916
您可能還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