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風云錄第二百六十三章 討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嫡女風云錄 >>嫡女風云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討要

第二百六十三章 討要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9日  作者:三溪明蘭  分類: 古代言情 | 帝王將相 | 三溪明蘭 | 嫡女風云錄 
正文

皇太子大婚的典禮持續了四天,太子妃一身深青色織金鳳紋五彩翟衣,鑲邊繡著二十二條龍紋,頭上戴著六龍三鳳冠,金龍翠鳳交相輝映,太子妃接了金冊,陪皇太子到皇陵祭拜先祖,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皇家禮儀繁瑣,莊嚴隆重。

皇太子大婚之后參與政事,朝局又是一番新局面了。

后宮也是一番新局面,太后常年住在萬春宮,如今太后身邊的宮女都是新人,苗貞兒那等有嫌疑的早被遣送出了宮,國朝以孝治天下,皇帝感念太后恩德,對趙家人格外寬容,皇太子大婚之后攜了太子妃過來給太后請安。

太后的萬春宮說不盡的奢華,檀木作梁,椒泥涂壁,水晶為燈,白玉鋪地,生冷的珠玉堆砌了富麗堂皇,太后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讓太子和太子妃進來。

太子攜太子妃一絲不茍的完了禮數。

太后只穿了平常的服飾,丁香線鑲滾的如意衫,雪青閃藍裙子,露出一段蔥綠褲腳,瘦骨臉上的一對萎靡的細眼,心不在焉的打量太子妃,這就是弘毅念念不忘的女人,果然狐媚如此,太后看著皇太子說道,“太子與太子妃青梅竹馬,如今這般喜慶,還來看哀家這老厭惡做什么呢,你們往后不必來了。”

太后這番話說的不客氣,太子一點誠惶誠恐的樣子也沒有。

周蘊笑道,“孫兒小時候不能在太后膝下承歡,心里一直挺遺憾的,孫兒常聽弘毅說起您老人家,說您老人家寬厚仁慈,將來還要給他指婚呢。孫兒帶了孫媳婦給您老人家磕頭,還想討了皇祖母喜歡。”

周蘊小時候出了那般意外,背后是趙家人手筆,皇太后哪有不清楚的,皇太后萬萬想不到皇帝會把嫡長子托付給大臣撫養,到了如今算總賬,太后早心灰意冷了。

太后說了兩句揮手讓太子與太子妃出去。眼不見心不煩。

太子還不肯走了。看著太后笑道,“皇祖母一心向佛,孫兒怕打擾了皇祖母的清修。往日也不敢常來請安,今日皇孫大喜的日子,孫兒還要向皇祖母討賞,皇祖母也疼疼孫兒。”

太后終于抬了眼皮。細長的鳳眼起了波瀾,“哀家的這點東西將來還不都是太子的。太子這么著急做什么呢,失了天家的氣象,朝臣看著也不像了。”

太子不緊不慢的抿了一口茶水,“皇祖母這個茶喝著味兒好。您這是疼孫兒呢,這種積年的茶最是難得,皇祖母平日想必舍不得喝了。”

太后臉上那兩道法令紋更深了。她沒想到太子還敢說出來。

說出了他就有了臉了?

就聽太子笑道,“孫兒一片孝心為皇祖母分憂。皇祖母誤會孫兒了,您冊子上的珠寶都是有數的,皇孫哪里敢要,皇孫說的是您老人家在民間的鋪子,李德海三番兩次出宮,皇祖母跟前難免不盡心,孫兒看著憂心如焚,說起來皇祖母當初也想要孫兒幫著管鋪子不是?弘毅和我說過這些,皇孫一直想幫皇祖母分憂。”

太后氣得胸膛起伏,“太子還惦記哀家的鋪子?”

“皇孫奉父皇旨意籌建慈善堂,沒動用朝廷的餉銀,靠皇孫昔日從李家分得的家產無異于杯水車薪,穎國公少夫人也捐了嫁妝,皇孫以為皇祖母仁慈,您的產業鋪子每年也要做善事的,步云禪院哪年沒得了您老人家的香油錢?

孫兒這才斗膽想要幫您老人家料理鋪子,孫兒以為,鋪子的收益留著做善事最好不過了,您老人家為趙家贖罪,千秋萬代之后,您老人家享用宗廟的供奉也無愧于心。”

周蘊神色淡淡的說著這些話,就好像他的要求再正常不過了。

“好,好,好”太后怒極而笑,“哀家要是不愿意呢?”

“您老人家又怎么會不愿意了?”

太子明亮的眼睛閃著光輝,“您在鼓樓大街的香料鋪子是百年老店,說起來還是皇祖母的嫁妝產業,還有綢緞鋪子、珠寶鋪子什么的,都是內府提供的便利,您那些產業記在趙家家奴名下,上回查抄成了漏網之魚,也是孫兒幫您打掩護,把幾處產業摘出來了,孫兒想著皇祖母仁慈,您想必愿意為慈善堂捐款。”

這簡直就是*裸的明搶!

太后氣得胸膛炸開一般,就連皇帝都不敢這么和她說話!

太子把她的幾處私產都查明白了,身為皇族與民爭利,怎么說都不是光彩的事情,尤其趙家多事之秋,博望侯還被關押在大牢,趙家的產業充了公,百年經營毀之殆盡。

最讓太后痛心的是趙弘毅,趙家的長房長子承重孫,趙家最優秀的兒郎也被無辜的牽扯進來了,她倚重的趙家成了拖累,皇帝真要絕情起來,她這個太后算什么呢,太后沉沉浮浮了幾十年,心里也是通透的。

太后強壓住心中的厭惡,長滿老人斑的手攥在一起。

“到了哀家這般年紀,哪里還在意錢財小事,哀家也痛心趙家的冥頑不靈,博望侯難逃死罪,皇帝容他活著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哀家還有心愿未了,想見見弘毅那孩子,不知道朝廷給他定了什么罪。”

太后緩緩地說著,就算把鋪子交出來,也得講講條件。

周蘊笑道,“弘毅赤子之心,他哪有什么罪過,他不幸被博望侯牽連了,孫兒心里也挺惋惜的,皇祖母想要見他,孫兒幫您安排。”

太子答應的痛快,太后抽動著嘴角看著太子,掂量他的話有幾分是真的,皇太子狡詐,比那個不聲不響的皇帝還要狡詐十倍,那些鋪子給出去也罷了,若能護得弘毅平安,趙家將來還有希望。

太后露出了和藹的微笑,賞了太子妃朝陽五鳳釵掛珠釵,又賞了皇太子一塊玉佩。

皇太子笑著告退,“孫兒明日再過來給皇祖母請安。”

太子和太子妃告退出去了,太后看著晃動的珠簾一陣眩暈。

太子、太子妃出了萬春宮,皇太子乘輿先行,太子妃的轎子隨后,但見萬春宮遍地的奇花異草,美不勝收,更有挺拔的花樹十六株,都開著碗口大的白花,花瓣細長,花香濃郁,遠遠看去宛如三月堆雪,滿目芳華,近看玲瓏剔透,花瓣瑩潤。

張太妃的宮殿就沒有那般氣派了,多年沒有修繕過,執事女官迎了出來,太子、太子妃進去拜見太妃全了禮數,張太妃打量玉沁,“你姐姐怎么不來看看哀家。”

玉沁只好笑道,“臣妾也是多日沒見過方少夫人,不知道她那里如何了,方少夫人身為宗婦,想必抽不開身。”

張太妃見皇太子一臉嚴肅,面無表情的站在那里,有些話就不敢說了。

老一輩只有這一后一妃尚存,其他的妃嬪身份低微,沒資格留在皇宮,都到皇家寺院修行去了,張太妃又說了幾句體面話,皇太子、太子妃告辭出來,往鳳儀宮這邊來了。

皇后戴了鳳冠,穿著翟衣,含笑受了太子、太子妃的大禮,國禮完成。

趙貴妃、吳貴妃等十幾位有名分的妃嬪坐在兩邊,女官引著太子妃拜見,玉沁拜了兩拜全了禮數,皇后便說一聲散了吧,十幾位妃子都告辭出去了。

周蘊坐在皇后身邊,皇后含笑看著玉沁,“私下里沁兒叫婆婆就是了,我們家人之間沒那些講究,你們爹爹那里也是如此,你們爹爹為人最是灑脫,沁兒時間久了就知道了。”

玉沁連忙含笑叫了聲婆婆,按民間的規矩奉茶,皇后眉開眼笑,接了茶喝了,攜了玉沁的手細看,“沁兒比上一回瘦了一些,也是禮儀太累人了。”

太子笑著陪母后說話,“往后蘊兒不在身邊娘親也有人陪著了,太子妃還小,她要是哪里做的不周到,娘只管告訴蘊兒知道,蘊兒找人提點她。”

皇后笑了,“這是我們娘兒們的事了,沁兒聰慧,她哪里會不周到了。”

皇后看著周蘊笑道,“你爹爹前朝還有事情,和陳大人說話呢,蘊兒晚些時候再帶太子妃過去,娘把手邊的這些事忙完,趕明兒都交給太子妃操心,娘也能松快幾年,沁兒也得學著管理六宮。”

玉沁忙笑著說道,“媳婦年輕,又是在皇宮里面,媳婦還得跟婆婆多學幾年。”

皇后聽了滿意的點頭,笑著讓皇兒帶太子妃回去歇著,這幾天累壞了呢。

“爹爹好容易給了蘊兒十天假,蘊兒還想陪娘親多說會話呢,娘攆我做什么,蘊兒還想陪娘親用膳,娘這里的飯菜香。”

周蘊黏在皇后身邊,只是不肯回去,皇后不常看見皇兒,周蘊每日不得清閑,好容易有了這幾天閑暇,只說要陪在娘親身邊,皇后聽了心里受用,看著皇兒越看越愛,連帶看兒媳婦也順眼,拉著玉沁的手不肯放開。

周蘊故意笑道,“娘真偏心,有了媳婦就不疼兒子了,蘊兒心里不服的。”

玉沁聽了笑意盈盈,皇后看著皇兒笑得眉眼彎彎。

太子帶著太子妃在皇后宮中消磨了大半天,皇帝過來的時候聽到一屋子的笑聲,死氣沉沉的后宮什么時候這么開心熱鬧了。

幾個小宮女比賽踢毽子呢,太子拿了十兩銀子當彩頭。(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嫡女風云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