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宋關于女真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雄宋>> 雄宋 >>雄宋最新章節列表 >> 關于女真人

關于女真人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1日  作者:九天寒陽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九天寒陽 | 雄宋 
正文

女真族,別稱女貞與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1]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遼朝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2]基本形成民族形態的時期大約是在唐朝時。“女真”一名最早見于唐初。[3]

11世紀向契丹稱臣。遼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生女真分為幾十個部落,其中完顏部較大。11世紀初,完顏綏可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南阿什河)其子完顏石魯作酋長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聯盟。石魯之子完顏烏古乃又合并了許多部落。

1113年,烏古乃之孫繼立,1115年,統一女真各部,并驅逐契丹的統治,建立金朝。國號為“大金”。起先,女真人保持著在現代中國的東北的狩獵的生活方式,兼有漁獵、農耕和畜牧。除此之外,在都市里保持著軍隊的生活方式。最后被準許和其他種族通婚。而金朝的統治者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響。

1234年,蒙古人摧毀了金朝。元朝政府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龍江設斡朵里、胡里改、桃溫、脫斡憐、孛苦江五萬戶府,管轄當地女真人和水達達。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4]后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1615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稱為“大金”,史稱后金。1635年皇太極改為滿州族。

1644年,滿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少數民族統一的王朝。

《金史·世紀》記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隋稱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宋朝人說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語。訛為女真”。可見,朱里真是漢名。為避遼興宗耶律真的諱,改稱女直,也寫作女質。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現在7世紀。元朝文獻中的女真族,有女直、水達達、吾者野人、乞列迷、骨嵬等別稱。蒙古語中稱女真為阿勒壇,謂金帝阿勒壇汗,它本是全體女真人的族稱。[5]明朝永樂元年(1403),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招撫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兒徹惕”、“主兒扯惕”、“拙爾察歹”,滿語稱之為“珠申”、“諸申”。明朝中后期中原人稱之為韃靼、韃虜、北虜等,其軍隊被稱為虜兵。后金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極發布改族名女真為滿洲的命令,從此,滿洲的名稱正式出現。

在11世紀,在東北亞的土地上生活著從黑水靺鞨遺留下來的通古斯族

群的女真族。并在11世紀向契丹(遼朝)稱臣。狩獵在女真人的社會經濟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些部落中,甚至還是主要的生產方法。他們在每年春三月至五月,秋七月至十月,在山林里獵取各種野獸,并制作皮張。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狩獵所必需。富家養馬,千百成群。一般人戶,也有馬十余匹。[9]

生女真分為幾十個部落,其中完顏部較大。完顏函普時女真已進入父權制的氏族社會末期,11世紀初,完顏綏可時又遷居到海古水,社會發生了顯著的變革,開始冶鐵、耕墾樹藝、修筑房屋、造舟,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南阿什河)之側。[10]其子石魯作酋長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聯盟。石魯之子完顏烏古乃又合并了許多部落。女真龐大的軍事部落聯盟就形成于完顏烏古乃時期,但是聯盟內部不是團結和十分鞏固的。此后主要是圍繞聯盟首長和國相而發生斗爭。[11]

女真人從事狩獵和對外作戰,都需要弓箭作為工具和武器。本族的冶鐵業,主要用于制造武器和鎧甲,甚至輸入的農器和鐵鍋,也加以溶煉改鑄。冶鐵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也極大地增強了對外作戰的能力。[9]

遼天慶三年(1113年),烏古乃之孫繼立,統一了女真各部,領導當時東北的漢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韋族、鐵驪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遼。他生前還和北宋達成協議,南北夾攻遼軍,計劃協助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宋、金間的海上交通也日益頻繁。

收國元年(1115年),統一女真各部,并驅逐契丹的統治,建立金朝。國號為“大金”。國號來源有人說是來自發源地金水(阿什河),也有說是為取金不腐不壞之意。起先,女真人保持著在現代中國的東北的狩獵的生活方式,兼有漁獵、農耕和畜牧。[12]除此之外,在都市里保持著軍隊的生活方式。最后被準許和其他種族通婚。而金朝的統治者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響。金建國后,就展開以遼五京為戰略目標的金滅遼之戰,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攻打下了遼朝的北方首都上京。然后與漢人宋朝建立海上之盟共同對抗遼朝。

天會三年(1125年),滅遼成功后獲得遼朝的大部分土地,由于燕云十六州的張覺事件,金朝與宋國的聯盟破裂。金大舉攻宋,并在宋朝北部建立了齊,楚等傀儡政權。稍后,北方這些土地都納入金的路州制度中。

天會四年(1126年),金人占領了宋朝的首都開封,并且一度把宋朝軍隊趕到了長江以南。兩**隊經常對峙于淮河一帶。

阿骨打在繁忙的戰爭年代,仍很注意農業生產,對黑龍江流域的手工業和商業也做了不少努力。他還創制了女真文字。金朝采用了宋,遼官制。在地方上,州縣制與猛安謀克制并行。猛安謀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組織。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之后,金朝面對于北方的蒙古人和南方的宋朝兩面作戰,在蒙古人的攻擊下,在貞祐三年(1215年)不得不把首都金中都(現代北京)遷移到了開封。

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人摧毀了金朝。金朝滅亡后,女真人仍是散居于關東,分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

在元朝施行“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女

女真人

女真人

直生長漢地,同漢人”的政策下把這些約占金朝女真總人口五分之三的女真人不作女真看待。[14]

金亡后,女真成了蒙古汗國的被統治民族。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女真人為元王朝管轄下的居民。蒙古汗國和元王朝對女真的管理,集中反映了女真與蒙古兩族在政治、經濟方面的關系。首先是蒙古貴族在女真地區設置了路、府、所一套行政機構,“設官牧民,隨俗而治”。

1235年(即乙未歲,金亡后的第二年),在圖門江北一帶設開元(治所在今東寧縣東)、南京(治所在今吉林省延吉市東)兩萬戶府后,接著在其它女真人居住區設立許多路、府、所,管理諸支女真人。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改遼東路總管府為開元路,女真人皆被納入開元路。在遼陽、沈陽等路相繼成立后,開元路只管轄沈陽路以北(今遼寧省鐵嶺市北)的女真人,南部的女真人由沈陽、遼陽等路分別統領。為了對分散的、處于后進階段上的水達達等“隨俗而治”。

皇慶元年(1312年)前將開元路東北部地區劃設水達達路,與開元路同屬遼陽行省管轄。水達達路是元朝女真的主要分布地區,元王朝在其境內先后設立了許多府所。見于史籍的除前述桃溫等5個軍民萬戶府和水達達、肇州2個屯田萬戶府外,在黑龍江口奴兒干地方設有征東元帥府,府治在阿姆貢河對岸的特林地方;在黑龍江下游立吾者野人乞列迷等處諸軍萬戶府,治所在阿紐依河與黑龍江匯合處的哈兒分地方;在今烏蘇里江流域設阿速古兒(烏蘇里江古名)千戶所;在今俄羅斯境內濱海地區置有鯨海(今日本海)、木答哈、牙蘭千戶所。

元朝統治者通過上述機構和職官,在女真地區征收賦稅、簽軍應役、發布禁令等,實施全面政治統治。元朝向女真征收的賦稅是實物,有糧食、布匹、各種野獸皮張和海東青等。不過由于諸支女真人所從事的主要生產不一,故繳納的實物也各有側重。蒙古貴族在女真人中簽軍應役,主要在元朝建立前后。首見于中統四年(1263年)。是年,元王朝命亦里不花在“女直、水達達及乞列賓地合簽鎮守軍”3000人,調歸塔匣來領之。

元朝在女真地區發布過的禁令,有屠殺之禁、酒禁、弓矢(捕獵)之禁、出產金銀禁。這些禁令極大多數是為防止女真反抗而發布的。這不僅反映在這些禁令都發布在元初,隨著元王朝統治在全國的鞏固先后解除,尤能說明這一實質的是后兩項禁令。因為狩獵和生產金銀本是正常的社會生產,狩獵還是女真人解決衣食之需的傳統社會生產部門,所以詔令禁止,顯然是因這兩種生產與“強兵”和制造兵器有密切聯系。




上一章  |  雄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