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宋武功第八章 解瘟疫規劃土地(求打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天宋武功 >>天宋武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解瘟疫規劃土地(求打賞)

第八章 解瘟疫規劃土地(求打賞)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3日  作者:夏侯皓月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夏侯皓月 | 天宋武功 
第八章解瘟疫規劃土地

(碼了三個小時,唉,今晚又要喝喜酒了,把喜悅都分給大家伙兒,本人單身,若是有人看的上的,就打賞月票或是縱橫幣,女人不要,不要自薦枕席哦!)

現如今已經四月了,天氣逐漸溫暖,馬上要入夏了,水災過后若是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雖說去年趙德昭已經向當今天子進獻救災之良策,但是地方州縣上畢竟有些地方處理得不是很完善,上次因為是水災,百姓受災,有口安穩的飯吃,但是這次由于正月的再一次黃河決口,雪上加霜,之前那些百姓尚未安定下來,而地方上的救援力量不夠,而天子出征北國,河北之地成為主戰場,戰亂更加頻繁,流民又避戰自保,紛紛逃亡開封附近安全之地。

劉翰和李源昌兩個人正要上驢車,這時候趙德昭從府內跑了出來,遠遠地叫喊道:“劉兄,等等我。”

劉翰聽說趙德昭也要一起去感染瘟疫的百姓那里,覺得此事茲事體大,一個不小心就對不起眼前的趙德昭,就一本正經地嚇唬趙德昭道:“小哥兒,你如今年紀尚小,很多事情都沒有經歷過,瘟疫這種事情不是很簡單的,它不是平常的一種疾病,如果一個不小心感染上了,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后果就不堪設想了,你就別在這里打擾了,我是怕你萬一出了好歹,那我就對不起小恩公了,你說是吧。”

趙德昭“劉兄,我也要去看看那些被感染瘟疫的百姓。我知道瘟疫搞的不好就會傳染,但是我不怕,我這里也有一些治理瘟疫的良策,你能不能聽我說完啊。”

治理瘟疫,絕非易事。趙德昭知道瘟疫產生之原因為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般是自然災害后,環境衛生不好引起的。瘟疫縱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隨影而行。如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上經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每次瘟疫都會奪走百姓之生命,所以說一聽到瘟疫,老百姓都會驚恐萬分,恨不得避之不及,哪有趙德昭這樣的,不是醫生,也要親自跑過去看看。但是趙德昭知道瘟疫也是能夠治療的,一些防治措施得當,也是能夠挽救萬千生靈于水火之中,他自信憑借多出千年的醫學知識,能幫得上一些忙的。

劉翰聳聳肩膀,他知道瘟疫不是鬧著玩的,臉上露出一副十分無奈的樣子,這樣糾纏下去,耽擱不得,恐怕那邊的病人就會出現事情,連忙這么說:“這……好吧,小哥兒,不……恩公,你說說看。在下聽著呢,你能有甚么策略乎?”

趙德昭搜刮肚腸,方才在街上就聽說了劉翰在治療感染了瘟疫的百姓,他回去趙府的路上就在一路思考,腦海中涌現出后世許多防治傳染病的方案,自信滿滿地道:“小子這里有一整套方案,請劉兄洗耳恭聽。那小子就說了,首先,我們要做好瘟疫的宣傳工作,增強防治疫病的意識和自我意識,若是人群之中出現了疑似瘟疫的百姓,就要隔離開來,不得接觸一般人,防止再次傳播疾病,隨后派郎中來進行治療,等完全痊愈才好。把感染瘟疫之人的衣物燒掉,這樣能夠阻止傳播……還有在百姓住的地方要撒上一些生石灰,處理每日產生的垃圾和污水,杜絕蚊蟲滋生。百姓的飲水要保證干凈清潔,勿要喝生水,要喝煮沸開的熱水,吃得東西也要保持干凈清潔,飲食清淡。每日保持身體的清潔,碰到污穢之物,立即洗手;勿往人多的地方去;保持室內通風;若是出現病人死亡,就要焚燒尸體,避免尸體腐爛導致蒼蠅滋生,傳播疾病……當然這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功夫,但是對治理瘟疫卻大有用處,劉兄覺得如何?“

劉翰剛開始不認為趙德昭能夠說出甚么治療瘟疫的法子,但是仔細在一邊兒聽著就越聽越震驚,此刻已經被趙德昭一番言語驚呆了,如此全面的瘟疫防治措施,竟然出自面前一個五歲兒童之口,還是活生生站在眼前的,何況趙德昭一番言語滔滔不絕,如流水一般傾瀉下來,中間都一點都沒有停下來,呵呵……簡直是妖孽啊,若是孔明在世也想不出這么實用的法子,聽得他連連稱贊,道:“小哥兒的法子如醍醐灌頂,一下子讓我的見解大增,我平生還找不出這么全面的方法,你這些法子若是能用,也不枉你思考甚佳,點面甚全。”

趙德昭適才一番言語,此刻聽到劉翰的贊嘆,就說了一句:“那你覺得如何,聽也聽了,這法子當真是有用的,我沒騙你。你放心吧,我不是個毛躁之人,知道該怎么做好防護之策,自己的周全自己護著。”

劉翰此刻已經流汗了,只好點點頭說:“既然如此,我們立馬出發,那些百姓現在在一個破棚子里。”

趙德昭、劉翰和李源昌,另外從外面雇了一輛驢車,帶上府上幾個手腳勤快的小廝,興匆匆地趕去劉翰所說的那個地方。驢車上的藥材太多了,慢慢悠悠地,趙德昭卻嫌棄這驢車太慢,可是中原之地缺少馬匹,馬作為軍中物資,是要強令上繳的物品。趙德昭也只能哼哼氣,只到日后。

驢車之上,趙和劉二人又討論著治療瘟疫的法子,劉翰心中默記,時而點頭,時而蹙眉,一些他從未聽說過,趙德昭卻知道那些都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內的記載,對于劉翰來說是百年之后的事情了,若是此刻車上有紙筆,劉翰定要邊聽邊記,現下就憑著記憶。劉翰回過神來,趙德昭終于講完了,他對這個五歲小孩子更加佩服了,稱呼也變成趙兄弟了。

半打的時辰,驢車入了那地兒,趙德昭讓小廝們吆喝著把藥材、衣服、鍋碗等東西全部搬下車子,又開始埋鍋造飯、煎煮藥材。

趙德昭和劉翰徑直地入了破敗的棚子。趙德昭適才和劉翰已經做了防護措施,走近棚子之前,有三個百姓出來了,那三人間見到劉翰,又見到趙德昭幾人,疑惑地問道:“劉神醫回來了,這是怎么了?”

劉翰說道:“今日在街上遇到了趙兄弟,多虧了趙兄弟,若不是他,這藥材等物品現在還不知道去何地籌集。對了,你們三個,今日百姓之狀況如何”

這三個村民搖頭道:“今天有幾個村民又開始渾身無力,上吐下瀉。這一番下來,我們三個又是照顧村民又是出去找食物,所幸村民們算輕微,當初我們三兒那可是劉神醫從鬼門關把我們仨兒從閻王殿里救回來的。現如今還未出現村民死亡。”

劉翰說道:“還好,你們幾個不用這么辛苦了,這不食物藥材衣服都有了,你們幾個先去休息一下,待會兒幫一下忙。”

三個村民說道:“是,劉神醫!”

此刻棚子內住著大約四五十人,百姓之中大概有十二個已經得了瘟疫,趙德昭連忙吩咐下去,去找了幾個人力來,大家在空地上又蓋了幾處棚戶,這樣大家住的地方有了空隙,趙德昭讓大家伙兒將已經得了瘟疫的百姓都挪到一處棚戶,然后讓劉神醫說了一下防治瘟疫的細節和措施,百姓們書讀得不多,劉翰就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描述了一下,所幸百姓都是感激劉神醫的大恩大德的,都豎起耳朵仔細聽著,有疑問的都提了出來。一炷香的時間下去,百姓們散去了,他們都去幫忙了。

棚子外面熱氣騰瑞,地兒上的泥土已經被烈日蒸烤地快要熟透了,此刻日上正午,若是站在外面,就算身體健康的人曬個久久的,也要暈。趙德昭見到這個情況不好,心里頭也在為劉翰捏了一把汗,這么住下去不是個好法子,瘟疫的傳播就是這么來的。

趙德昭轉過頭去,問道劉翰道:“劉兄,如今天氣快要入夏了,蚊蟲滋生,這里打水也不方便,空間狹小,這里人很多,你們有何打算?”

劉翰伸了一口長氣,搖搖頭,嘴里絮絮叨叨地說道:“趙兄弟,我也是沒得甚么好方法,你有嗎?”

趙德昭見到棚子內這么多人,也是愁眉緊皺,土地,這城外不是有么。忽然想到自己城外的那處先皇賞賜的土地,他對劉翰說:“這里住著不是個事兒,這樣吧,我在城外有幾畝地兒,那兒還未有甚么百姓,等過幾天我府上的土地修筑好了村舍房屋,讓百姓們搬到那處地兒去。”

劉翰聽到趙德昭這么說,就搖搖頭道:“這怎么好意思,你為百姓做的已經夠多的了,他們還未報答,你怎么……”

趙德昭擺擺手說:“報答,我何嘗要他們報答哦,劉兄,你把我怎么想成只求回報之人。我的意思是我城外土地尚未耕種,人也沒有,等房屋修好之后,百姓們不就有個安樂窩了么,何況現下那地兒空著,百姓可以耕種,也能夠解決他們的吃住問題,他們若是想留下來,我趙德昭是不會見死不救的。”

劉翰覺得不好意思,但是一聽這個意見不錯,暫時就這么辦了,他點點頭,看向趙德昭的目光又不同了,回道:“趙兄弟,如今就依你之見,這百姓之居住吃食就先交給你了。”

此刻趙德昭見到劉翰這么說,心里頭也放下心來。

離開棚戶,趙德昭回去之后,先把這件事情報給自己的祖父,趙弘殷聽了就說:“先皇賞賜給你,你就拿去用吧,何況你這么做,祖父也是支持你的,換了祖父也會這么做,如果有甚么問題,祖父能夠解決的,祖父也會幫你的。”

“哦,好吧。祖父覺得,我做不好嗎?”

“呃……昭兒做事,祖父當然放一萬個心。你去吧。”

趙德昭派了人力,趕緊往城外土地修筑房屋去了,暫時那些房屋都是參照農舍修建的,趙德昭催了人力,房屋的修建也在有條不紊之中,因為考慮到了百姓的人數,趙德昭眼下也只是修建了幾幢屋舍,若是有個水泥啥的,那么房屋修建也是頗快的,只是水泥的制作那是那么簡單的,雖然說趙德昭算是半個穿越客人,半個土著居民,但是他一直都在為改變社會而改變,雖說現下這個環境有些壓抑,但是趙德昭何嘗不去改變呢。

趙德昭將自個兒關入書房,苦思冥想了半天,終于撈到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就是農戶加商鋪方案,也就是說在農戶區建造商業區,然后還有一個耕種區,農戶家中的收成和勞動成果都是可以拿到商業區進行買賣的。

趙德昭拿著計劃,以及規劃在紙上的未來,他雇傭了大批勞動力,那些工人們都在城外土地上風風火火地日夜干著活。

趙德昭給他們的對待十分豐厚,每日三餐都是從廣味樓內捎帶出來的,有魚有肉,都是趙德昭的一番心血,雖然趙德昭的心在滴血,但是他覺得計劃成功了,這么一點也就不痛苦了。工人們都覺得為這個主家干活十分痛苦,有魚有肉的,雖然沒有酒,但是都心甘情愿得付出自己的血汗,熱火朝天,頂個大太陽干著活,所以工程的質量也上去了,速度也快了許多。

大概過了半個月,在趙德昭的催促下,城外土地之上建起了幾座屋舍,破土完工。趙德昭這幾日將廣味集團的事情都交給了白孤城,自己和趙匡美就大大咧咧地每日奔去城外看屋舍的修建。

說道這塊土地,趙德昭對他可是傾注了一番心思,自從有了那四五十人百姓即將入住這片土地,趙德昭的一番心思也就活絡起來。他在自己的土地王國上好好地規劃了一番,里面有居住區、趙德昭管他叫做“如家”,耕種區,還有一個小小的商業區,商業區名字太俗,叫甚么沃萬家。趙德昭暫時也只能這么叫,呵呵,日后的沃爾瑪……房屋的風格皆是按照原地區的風格建筑,趙德昭別出心裁的將居民樓改成了上下二樓,不過雖然是木結構的,但是還算好,等待日后水泥的誕生,趙德昭還會將它修改一番的。

耕種區,現下也只是種植一些本地種子,甚么馬鈴薯、番茄的外來物種,此刻還在美洲大陸,也要等日后自己派遣大船過去開拓,搶過來,何況自己現下建立船隊也是不現實的。

沃萬家內,簡單的裝飾,雖然還未有商業開戶,但是里面的裝飾簡易中透出大氣,這幢建筑物此刻尚未完工,但是看得出來趙德昭的一番心血。自己就是日后自己的商業模式,雖說現下還未開業,但是如后必將崛起。

居民樓現下已經完工,趙德昭就踏上驢車,往棚戶那邊趕去,這幾日聽聞在劉翰的醫治之下,那十二個百姓如今已經痊愈,哪像得了瘟疫的樣子,趙德昭聽說了十分開心,不再感覺驢車那么慢了。

終于到了棚戶區,趙德昭下了驢車,見了劉翰,道:“劉兄,如今城外的屋舍已然建立,去跟大家伙說一聲,日后他們的生活有著落了。”

劉翰臉上現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道:“多虧了趙兄弟的幫忙,才有如今百姓之痊愈,如今瘟疫過去了,全仗你的一番恩德。你仁義之心,萬民敬仰。我這就去跟大家伙說說。”

過了一會兒,百姓都聚集在棚戶前,大家伙兒不知道今日劉神醫有何事情,全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劉翰就跟他們說了,百姓聽說了此事,皆嘴巴里塞了一個雞子似的,目瞪口呆。趙德昭這個時候就走了過來,就說剛才劉神醫說的不假,自己確實已經為你們修建了屋舍,此刻屋舍已經建好,大家伙兒就搬進去住吧,大家不要擔心,這是免費的,我只不過是為大家伙兒出了一分微薄之力。

百姓們皆是你望著我,我望著你,隨后撲通一聲,全都跪倒在地上,口中念到:“多謝恩公,多謝恩公。”

這四五十個百姓都對趙德昭感恩戴德,但是趙德昭卻說:“你們不要跪我,我年幼,要折壽的。要跪就要跪周皇,這是周皇仁義!日后你們就要靠自己了,我在這里給你們留了耕種的地方,你們要辛苦勞作,牢記大周皇帝陛下的恩德,這一切都是托大周陛下的恩福。如今周皇正在晉陽城下,我們都希望周皇能大打個勝戰。”趙德昭這么說不過是表面上做了個文章,若是日后哪日皇帝陛下認為自己是在收買人心,那么自己的一顆大好頭顱,怎么禁得住多砍幾次。

老百姓聽了就說:“周皇仁義!周皇英明!”

趙德昭前世在軍校訓練過,雖然為上過戰場,但是知道此刻棚戶外面定是有人在偷聽,若是皇帝陛下派來的,剛才一番話講的十分好,若是其他人派來的,勉強說了番子好話。可是趙德昭哪知道那人確實是皇帝派來監視之人,還是武德司之人,趙德昭若是知道了,肯定要惶恐至極,然后長吁一番,自己留了一個心,才讓頭顱多待了許多時間。

這時候棚戶外邊有一個人影,聽到里面說的一番話,然后消失了,那人正是武德司派去監視趙德昭的,聽聞趙德昭口中稱呼周皇仁義,那人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隨即也就放下心來,當日武德司的密信往北境飛鴿而去,當晚郭榮就收到了武德司的密信,他翻看密信,道:“這孩子真是個七竅玲瓏心,我大周國若是能夠多幾個這樣為國家社稷考慮之人,那么大周國就千年萬年,可傳萬事,如今自己家中只有一子,郭宗訓,趙德昭高義,為國家考慮,將來趙德昭可以作為自己兒子的得力助手。”

百姓們高高興興地去了城外居住,但是趙德昭知道,現在他們還得依靠自己,所以趙德昭忽然間就想到了許多東西,覺得有些小事自己可以去試試看,比如這個水泥,還有肥皂的,還有香水其他的,把東西制作好后,讓老百姓去街頭賣,既能解決收入,也能讓自己大賺一筆,互利共贏,趙德昭覺得自己太陰險了。


上一章  |  天宋武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