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第二十四章 張姥姥進大觀園(十三)試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我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張姥姥進大觀園(十三)試炮

第二十四章 張姥姥進大觀園(十三)試炮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7日  作者:劏個老鼠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劏個老鼠 | 重生之我是阿斗 
按書名

按作者

把本站分享到:

目錄

樣式設置

目錄

推薦閱讀:

小貼士:頁面上方閱讀記錄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真厲害,真好玩!咦,你有這么厲害的神器,為什么還皺著眉頭?”這時候張星彩終于注意到劉厚在一邊皺眉沉思了,于是停止了蹦跳,問道。

“你沒發現問題嗎?”劉厚問。

“什么問題?”張星彩疑‘惑’的問。

“50步威力很大,不管敵人是穿著甲胄還是持著盾牌都會被殺傷。但是一百步,準頭和殺傷力都很有限。”

“那又怎么樣?”

“那樣問題就大了,如果對上騎兵,如果他們已經沖近50步了,要壓制他們很可能就來不及了。還有,弓箭的‘射’程一般都有100步,像黃老將軍那樣的神箭手,‘射’300步都不在話下。那我們這個火槍50步的‘射’程有什么用?”劉厚口中的黃老將軍指的是黃忠。

“車,天下間有幾個人‘射’藝能比得上黃老將軍的。”張星彩不以為然地道。

“至少要比得上一般弓兵‘射’出的弓箭‘射’程才行,否則到戰場上沒有多大優勢。”

劉厚嘴里說著,心里卻已經想了幾個方案,例如:提高冶煉水平,使到做槍管的材料更堅固,這樣就可以使槍管不用做那么厚,從而減輕重量;又例如想辦法將膛線搞出來,也可以提高準頭和‘射’程,等等等等。

畢竟后世的燧發線膛槍打100碼一點問題都沒有,據說就算最早的后裝線膛槍的有效‘射’程(瞄準且能打中)也在200碼以上,手藝好的工匠做出來的好槍,據說300碼準確‘性’都不錯。南北戰爭時期的線膛后裝黑火‘藥’槍有700多碼距離上的擊殺記錄。

張星彩可不管改不改良火槍的問題,只見她這時興沖沖地搶過一個火槍手手里的火槍,想嘗試著開幾槍玩玩。劉厚一看嚇壞了,連忙上前極力勸阻。

他們現在試用的火槍有十幾斤重,加上后座力,估計以一個12歲小‘女’孩的力氣,是很難控制得住的,張星彩去玩這個,萬一有個好歹怎么辦?

在劉厚好說歹說勸阻下,張星彩終于答應放棄放槍,改放炮。火炮都是固定在炮架上的,反震的力氣都被導到地下,一般不會傷到人,劉厚還是比較放心的。

只見五‘門’金燦燦的大炮一字排開在張星彩面前。這些炮在中段兩側各有2個炮耳,4個炮耳可以幫助將炮固定在炮架上。而炮架兩側又有兩個輪子。這樣,只要套上牛、馬等牲口,就可以很方便將炮拉到需要的地方了。

這五‘門’炮口徑達95毫米、炮長約1.7米,炮車重1200斤(300公斤)。炮身上還加鑄

數道箍,以使炮身能承受較大膛壓而不至于輕易炸膛。

由于煉鋼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鋼鐵質量達不到要求,所以這五‘門’大炮全部是用銅鑄成。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

銅那可是硬通貨,劉厚看著這五‘門’大炮心里在滴血,這可是生生用銅錢堆出來的啊!這也是劉厚的全部家當了,以劉厚現在幾家工廠的產出,以多種產品壟斷這個時代的經營,目前也只夠錢鑄這么五‘門’銅炮了。

當然,這也和“工業部”建設初期處處都要用錢和目前工廠產能還不算太大有關。現在“工業部”基地的建設基本已經成型,流民安置也告一段落,用錢的地方減少了,等將來“工業部”出產的各種新奇商品打開市場,錢糧將源源不斷輸入,就不怕沒錢鑄炮、造槍了。

這些炮的有效‘射’程實彈可達400米,霰彈可達200米。炮彈重量達4公斤(實彈),如果換成霰彈則彈量可達8公斤。每‘門’炮配炮手8人,其中一人為炮長。訓練有素的炮手每分鐘可以發‘射’一炮。

只見各炮的炮手忙碌著,裝‘藥’、塞炮彈,用一條通條壓實炮彈。裝好‘藥’后炮長親自上前,調整角度、瞄準目標。所有準備流程走完后,一名隊長上前報告:“報告鎮南將軍,炮隊五‘門’火炮均已做好發‘射’前準備,請指示。”

劉厚差點都忘了自己還有個“鎮南將軍”的名號,這時聽隊長說起,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他是在跟自己說話。于是,他小手一揮道:“稍息。”

原本立正姿態的炮隊成員全部做了個稍息的姿勢。劉厚一招手,張星彩拿著火把,興沖沖地撲向五‘門’火炮。

只見她輪番點燃五‘門’火炮的火‘藥’捻,放了一炮又一炮,一邊放還一邊哇啦啦地叫喊著。她放完一炮,就跑到另一‘門’火炮旁邊,準備放第二炮,而被她放空的火炮馬上有炮兵上來將大炮復位、清膛、裝‘藥’、裝彈、壓實彈‘藥’、重新瞄準,可憐的炮兵,稍息姿勢還沒維持多久就馬上投入到緊張的裝彈工作中去,最后一個個都被累壞了。

張星彩像過年放鞭炮放煙‘花’的孩子一樣,舉著火把在幾‘門’大炮間竄來竄去,興奮的臉上泛起了象牙般潔白的光澤。最后連關銀屏也忘記了害怕,接過火把也點了幾炮。

劉厚看著她們放著炮,心痛得汗都流下來了。他倒不是心痛那點火‘藥’,而是擔心自己這五‘門’寶貝疙瘩銅炮被折騰壞了,這可是目前他所有的身家啊!

直到五‘門’火炮都過熱有炸膛的風險時,張星彩才停止了胡鬧,不情不愿地在‘女’兵的陪同下回碉樓休息了。劉厚看到她原形畢‘露’的野蠻樣,

悔得腸子都青了,早知道就不帶她來看火器演練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張星彩和關銀屏看的是熱鬧,玩得也很熱鬧,但是劉厚未曾上去點過一次炮,卻看出很多‘門’道來了。

他發現這些炮的命中率低得可憐,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命中率,這還是那些有經驗的炮長親自出馬瞄準的結果了。

他瞅著銅炮看了半天,越看越覺得有點不自然,越看越覺得哪里不對勁。思索了半天,終于恍然大悟,原來炮身上光溜溜的,沒看到準星和照‘門’呢!

劉厚一拍大‘腿’,對啊,怎么就把這個給忘了呢。不但是火炮,火槍也一樣,都沒有準星和照‘門’。

膛線對于準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膛線不是說搞就能搞出來的,涉及很多技術因素,還有材料上、工具上的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但是準星和照‘門’可沒多少技術含量,準星設在槍口上方,照‘門’在槍管的后緣,靠近眼睛的地方。照‘門’的用法是讓‘射’手的視線透過它對準準星,準星再對準目標然后開火,這樣就能形成三點一線用以瞄準,大大提高‘射’擊的準確‘性’。

后世的槍械一般還有一個表尺,照‘門’是做在表尺上的,這個表尺是用來修正彈道的。因為子彈會受重力的影響,飛行路線是一條拋物線,子彈出槍口時和命中目標時會下降一定距離,這就需要槍口稍微抬高才能正確命中目標。

表尺就是通過提高或降低照‘門’,從而使槍口略微降低或升高,從而對彈道進行修正保證命中率的。當然,實際的彈道是很復雜的,會受到重力,風向,溫度,濕度,地磁偏轉等因素影響,那些都是狙擊手討論的問題,在這個什么都很簡陋的古代,我們只能僅考慮重力了。

甚至現在劉厚的火槍連這個表尺也不用了,因為‘射’程太近,應用范圍很局限,目前也就是50米這一個‘射’程,所以只要做一個專‘門’針對50米的固定式的照‘門’就行了。

但是火炮不一樣,現在就有400米的‘射’程,如果加上膛線,估計超過600米沒問題,即使是一公里外估計都還有一定的殺傷力。黑火‘藥’槍炮,威力有限,飛行初速度不會快哪里去,這么遠的距離,彈丸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足夠長,那么重力對他們的影響就需要認真考慮了。

舉個例子,后世81式自動步槍,在100米時子彈大約下落10cm左右。那么,劉厚的黑火‘藥’炮彈,飛行幾百米,其下降的距離就很可觀了。

劉厚想好了事情的關鍵,匆匆跑去找左慈,將照‘門’、準星和表尺的事情‘交’代了下來。左慈這段時間

已經學過地心引力的知識,也學會了以一定初速度釋放一個物體后下落的拋物線計算方法,自然很快就理解了瞄準具的意義所在。

不過,劉厚不讓他按照計算的數據去設置表尺,原因是除了重力還有風阻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如果考慮全部因素計算難度將無法想象。他讓左慈安排人在各個距離上去做大量的實彈‘射’擊,根據炮彈實際的下降量來設置瞄準具,這樣可以避免紙上談兵的情況出現。

至于膛線,劉厚也叫左慈盡快安排人去研制。但是這個事情也急不來,只能等研究所的研究員和工匠們慢慢去開發了。也幸好現在造出來的槍炮數量還不多,假如增加膛線是要重新回爐鑄造的話,劉厚估計就要哭了。

參觀的最后一站,劉厚帶她們去看了造船廠。這幾年劉厚派人到東吳籠絡了不少造船的人才回來,已經著手開始打造戰艦了。劉厚正是帶她們去看看船廠正在建造的大船進度怎么樣。

這個時代的船都是平底船,和劉厚后世看到的大船很不一樣。劉厚雖然不懂得造船,但是對一些基本概念還是知道的,知道尖底船有其優越‘性’。

劉厚根據從《加勒比海盜》等影片中看到的海盜船的印象,畫出了尖底船的大概樣子。從東吳挖來的造船匠師根據劉厚的提示,造出了第一艘尖底船模型以供測試。

其實這艘小船也不算模型,這個船約3米長,1米寬,已經可以乘幾個人了。但是,工匠們測試發現尖底船在江河上使用限制很多,和平底船各有優劣。

寬闊平坦的平底船能保持船舶吃水深度小,便于過淺灘,靠近沙洲停泊。適合在內河航行。

同時,一艘平底船和尖底船,在橫傾角相同時,平底船浮力作用點向傾斜方向移動的位移要比尖底船大,復原力矩也大。在此情況下,平底船沒有必要把重心配置得很低,且江河上風‘浪’一般比海上小,用不著擔心船被風‘浪’掀翻。

海洋的特點是水深海闊風‘浪’大,小島礁石多,尖底船就容易破‘浪’航行。有龍骨的尖底船在礁石上容易轉動,不易擱上礁石(倘若擱在礁石上,底部也不易受損)。尖底船艙底下還可裝沉重的壓艙物,起到像“不倒翁”那樣不易掀翻的作用。

因此,那些經驗老到的工匠們強烈建議劉厚還是建造平底船算了,沒必要搞什么尖底船,否則這個船一做大點,就會有很多淺一點的河道過不去,現有的很多碼頭也泊不了岸,必須重新修建深水碼頭供其停靠。

劉厚考慮了很久,后來覺得短期內的確沒有航海的可能,還是想顧

好眼前的事情再說吧。而眼前船舶最大的作用就是和東吳作戰,而戰場顯然都是內河,更具體一點就是長江流域和云夢澤。于是劉厚同意了工匠的建議,放棄尖底船,同意建造平底船。

雖說最后決定造平底船,不過,劉厚也不打算完全按這個時代的技術隨隨便便造個船玩玩。他要打造一艘這個時代的“超級戰艦”。

首先,這艘船要很大,要分幾層,否則怎么能放置得下幾十上百‘門’火炮?“樓船”!按照從東吳挖來的工匠的說法,劉厚建造的船屬于“樓船”。

‘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就已經能夠建造樓船,吳王闔閭乘坐的“余皇號”就是樓船。漢武帝征伐南越時期建造的樓船已經可以搭乘1000人,高度約為28米,是今天好幾層樓那么高。

甚至傳說漢武帝曾經造過一艘巨無霸級大船,號為“豫章大船”,可乘萬人,船上可以建造宮殿,當然這不可能是戰艦了。

三國時期吳國建造的用于作戰的樓船非常龐大,船上能夠建造5層樓,最多搭乘3000人,是水戰的主力。通常的戰術是撞擊敵船或直接登上敵船進行‘肉’搏。

因此,這個時代船只的大小直接影響搭載士兵的數量,也就直接影響戰斗的結果。東吳的樓船上除了建有高樓外,每層樓上也建有防御‘性’的‘女’墻,第一層‘女’墻上還有劍孔、矛孔等,既可遠攻,又可近防,還設有礌石、鐵刺等防御‘性’武器,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城池。

不過,船建到那么高,又是平底船,就很危險了。危險來自哪里?后世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重心太高了,容易倒!

樓船由于重心問題,導致抗風能力差,只能用于內陸河流湖泊,出海的風險極高,容易沉沒。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吳將董襲指揮的“五樓船”在長江水面上遭遇大風,結果顛覆,董襲溺水而亡;另外,孫權的“長安號”樓船也是在大海上遭遇暴風而沉沒的。

劉厚很擔心這個問題,既然不能造尖底船來提高抗風‘浪’能力,那么只能不要造那么高了。因此,劉厚決定自己這個“超級戰艦”只造3層就算了。省得太高頭重腳輕被風一吹船翻了就慘了。

劉厚和張星彩一行人來到了船廠,直接去到船塢參觀。他們上到一座高樓上,在這里正好能俯視整個船塢,正在建造中的大船一覽無遺呈現在他們眼前。

只見一個龐然大物就在腳下,十足一頭史前巨獸。這個龐然大物有一條長長的龍骨貫穿頭尾,龍骨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條橫梁,就像史前巨獸的一根根肋骨。無數工匠、工人圍著這個龐然大物忙碌著,

雖說最后決定造平底船,不過,劉厚也不打算完全按這個時代的技術隨隨便便造個船玩玩。他要打造一艘這個時代的“超級戰艦”。

首先,這艘船要很大,要分幾層,否則怎么能放置得下幾十上百‘門’火炮?“樓船”!按照從東吳挖來的工匠的說法,劉厚建造的船屬于“樓船”。

‘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就已經能夠建造樓船,吳王闔閭乘坐的“余皇號”就是樓船。漢武帝征伐南越時期建造的樓船已經可以搭乘1000人,高度約為28米,是今天好幾層樓那么高。

甚至傳說漢武帝曾經造過一艘巨無霸級大船,號為“豫章大船”,可乘萬人,船上可以建造宮殿,當然這不可能是戰艦了。

三國時期吳國建造的用于作戰的樓船非常龐大,船上能夠建造5層樓,最多搭乘3000人,是水戰的主力。通常的戰術是撞擊敵船或直接登上敵船進行‘肉’搏。

因此,這個時代船只的大小直接影響搭載士兵的數量,也就直接影響戰斗的結果。東吳的樓船上除了建有高樓外,每層樓上也建有防御‘性’的‘女’墻,第一層‘女’墻上還有劍孔、矛孔等,既可遠攻,又可近防,還設有礌石、鐵刺等防御‘性’武器,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城池。

不過,船建到那么高,又是平底船,就很危險了。危險來自哪里?后世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重心太高了,容易倒!

樓船由于重心問題,導致抗風能力差,只能用于內陸河流湖泊,出海的風險極高,容易沉沒。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吳將董襲指揮的“五樓船”在長江水面上遭遇大風,結果顛覆,董襲溺水而亡;另外,孫權的“長安號”樓船也是在大海上遭遇暴風而沉沒的。

劉厚很擔心這個問題,既然不能造尖底船來提高抗風‘浪’能力,那么只能不要造那么高了。因此,劉厚決定自己這個“超級戰艦”只造3層就算了。省得太高頭重腳輕被風一吹船翻了就慘了。

劉厚和張星彩一行人來到了船廠,直接去到船塢參觀。他們上到一座高樓上,在這里正好能俯視整個船塢,正在建造中的大船一覽無遺呈現在他們眼前。

只見一個龐然大物就在腳下,十足一頭史前巨獸。這個龐然大物有一條長長的龍骨貫穿頭尾,龍骨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條橫梁,就像史前巨獸的一根根肋骨。無數工匠、工人圍著這個龐然大物忙碌著,

雖說最后決定造平底船,不過,劉厚也不打算完全按這個時代的技術隨隨便便造個船玩玩。他要打造一艘這個時代的“超級戰艦”。

首先,這艘船要很大,要分幾層,否則怎么能放置得下幾十上百‘門’火炮?“樓船”!按照從東吳挖來的工匠的說法,劉厚建造的船屬于“樓船”。

‘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就已經能夠建造樓船,吳王闔閭乘坐的“余皇號”就是樓船。漢武帝征伐南越時期建造的樓船已經可以搭乘1000人,高度約為28米,是今天好幾層樓那么高。

甚至傳說漢武帝曾經造過一艘巨無霸級大船,號為“豫章大船”,可乘萬人,船上可以建造宮殿,當然這不可能是戰艦了。

三國時期吳國建造的用于作戰的樓船非常龐大,船上能夠建造5層樓,最多搭乘3000人,是水戰的主力。通常的戰術是撞擊敵船或直接登上敵船進行‘肉’搏。

因此,這個時代船只的大小直接影響搭載士兵的數量,也就直接影響戰斗的結果。東吳的樓船上除了建有高樓外,每層樓上也建有防御‘性’的‘女’墻,第一層‘女’墻上還有劍孔、矛孔等,既可遠攻,又可近防,還設有礌石、鐵刺等防御‘性’武器,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城池。

不過,船建到那么高,又是平底船,就很危險了。危險來自哪里?后世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重心太高了,容易倒!

樓船由于重心問題,導致抗風能力差,只能用于內陸河流湖泊,出海的風險極高,容易沉沒。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吳將董襲指揮的“五樓船”在長江水面上遭遇大風,結果顛覆,董襲溺水而亡;另外,孫權的“長安號”樓船也是在大海上遭遇暴風而沉沒的。

劉厚很擔心這個問題,既然不能造尖底船來提高抗風‘浪’能力,那么只能不要造那么高了。因此,劉厚決定自己這個“超級戰艦”只造3層就算了。省得太高頭重腳輕被風一吹船翻了就慘了。

劉厚和張星彩一行人來到了船廠,直接去到船塢參觀。他們上到一座高樓上,在這里正好能俯視整個船塢,正在建造中的大船一覽無遺呈現在他們眼前。

只見一個龐然大物就在腳下,十足一頭史前巨獸。這個龐然大物有一條長長的龍骨貫穿頭尾,龍骨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條橫梁,就像史前巨獸的一根根肋骨。無數工匠、工人圍著這個龐然大物忙碌著,

雖說最后決定造平底船,不過,劉厚也不打算完全按這個時代的技術隨隨便便造個船玩玩。他要打造一艘這個時代的“超級戰艦”。

首先,這艘船要很大,要分幾層,否則怎么能放置得下幾十上百‘門’火炮?“樓船”!按照從東吳挖來的工匠的說法,劉厚建造的船屬于“樓船”。

‘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就已經能夠建造樓船,吳王闔閭乘坐的“余皇號”就是樓船。漢武帝征伐南越時期建造的樓船已經可以搭乘1000人,高度約為28米,是今天好幾層樓那么高。

甚至傳說漢武帝曾經造過一艘巨無霸級大船,號為“豫章大船”,可乘萬人,船上可以建造宮殿,當然這不可能是戰艦了。

三國時期吳國建造的用于作戰的樓船非常龐大,船上能夠建造5層樓,最多搭乘3000人,是水戰的主力。通常的戰術是撞擊敵船或直接登上敵船進行‘肉’搏。

因此,這個時代船只的大小直接影響搭載士兵的數量,也就直接影響戰斗的結果。東吳的樓船上除了建有高樓外,每層樓上也建有防御‘性’的‘女’墻,第一層‘女’墻上還有劍孔、矛孔等,既可遠攻,又可近防,還設有礌石、鐵刺等防御‘性’武器,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城池。

不過,船建到那么高,又是平底船,就很危險了。危險來自哪里?后世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重心太高了,容易倒!

樓船由于重心問題,導致抗風能力差,只能用于內陸河流湖泊,出海的風險極高,容易沉沒。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吳將董襲指揮的“五樓船”在長江水面上遭遇大風,結果顛覆,董襲溺水而亡;另外,孫權的“長安號”樓船也是在大海上遭遇暴風而沉沒的。

劉厚很擔心這個問題,既然不能造尖底船來提高抗風‘浪’能力,那么只能不要造那么高了。因此,劉厚決定自己這個“超級戰艦”只造3層就算了。省得太高頭重腳輕被風一吹船翻了就慘了。

劉厚和張星彩一行人來到了船廠,直接去到船塢參觀。他們上到一座高樓上,在這里正好能俯視整個船塢,正在建造中的大船一覽無遺呈現在他們眼前。

只見一個龐然大物就在腳下,十足一頭史前巨獸。這個龐然大物有一條長長的龍骨貫穿頭尾,龍骨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條橫梁,就像史前巨獸的一根根肋骨。無數工匠、工人圍著這個龐然大物忙碌著,

《》隨夢小說網全文字更新,牢記網址:

本站強烈推薦唐家三少新書《》,風凌天下新書《》

手機用戶登錄m.suimeng閱讀

溫馨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書目,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隨夢小說網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重生之我是阿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