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軍工第二十四章 朝鮮戰爭爆發(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最強軍工 >>最強軍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朝鮮戰爭爆發(二)

第二十四章 朝鮮戰爭爆發(二)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0日  作者:包子包餃子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包子包餃子 | 最強軍工 
第二十四章朝鮮戰爭爆發

第二十四章朝鮮戰爭爆發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兩個星期的時間就是過去了,陳二現在滿腦子的都是朝鮮戰爭,今天已經是六月二十四號了,明天朝鮮戰爭即將打響,這又是一場艱苦而又漫長的大戰啊,陳二腦海中不由得回想著有關朝鮮戰爭爆發的一切背景以及令人難以忘記的那幾次戰役。

1945年10月10日,金日成率66名在蘇聯哈巴羅夫斯克受訓的朝鮮軍官乘坐蘇聯“普加喬夫”號貨輪在元山港上岸,不久后被蘇聯軍政府選中,作為北朝鮮領導人。蘇聯人之所以要用金日成替換此前扶植的民族主義領袖曹晚植,其實與莫斯科對朝鮮半島政策的變化有關。

戰后初期,蘇聯與美國在遠東地區既有矛盾,又需合作,既要劃分勢力范圍,又要避免直接沖突,朝鮮半島上三八線的確定就反映這一狀況。戰后蘇聯在朝鮮的目標最初是試圖通過托管或其它方式,與美國合作在朝鮮建立一個與蘇聯保持友好關系的統一的朝鮮政府。與美國矛盾日漸加劇后,蘇聯的目標則轉為加強朝鮮北方的政治、經濟力量,并在此基礎上促進朝鮮民族的統一,從而保證通過全朝鮮普選建立的統一政府實行對蘇友好的政策。在朝鮮南北雙方先后實行選舉并建立各自的政府后,蘇聯又提出美蘇同時從朝鮮半島撤軍,而且首先實行了單方面撤軍,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表示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和平愿望,敦促美國撤軍。莫斯科一方面滿足于通過**對北朝鮮的控制,一方面相信金日成有能力對抗南方,因此可以實現其在朝鮮半島遏制美國而不發生直接沖突的設想。

然而,自從三八線劃定以后,南北朝鮮就一直處于緊張的對立狀態。金日成始終認為只有通過革命戰爭的手段才能解放全朝鮮并實現統一,而李承晚也主張加強軍備,積極北進。特別是朝鮮南北雙方分別成立了各自的政權機構和蘇聯占領軍撤出朝鮮半島以后,朝鮮半島的形勢更趨惡化,三八線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斷發生。從1949年年初,蘇聯駐朝鮮使館不斷向莫斯科發出有關南朝鮮可能發動進攻的告急電報。

金日成完全明白,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得到莫斯科的首肯和幫助,于是提出了與蘇聯建立秘密同盟的要求。在遭到莫斯科婉言拒絕之后,金日成便提出直接面見斯大林,以摸清蘇聯的意圖和態度。但此時斯大林的戰略重還在歐洲,他一方面通過組建**情報局和整治南斯拉夫**,構造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意在穩定與西方抗衡的陣腳。

另一方面,面對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強硬立場,斯大林在解決柏林危機的過程中采取了忍讓和退縮的立場,對雙方整體實力的認識迫使蘇聯放棄與美國公開沖突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自然不會同意在朝鮮半島引發一場可能導致美國干預的戰爭。在月初與金日成的會談中,斯大林只是輕松地詢問了南北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情況,以及三八線附近發生規模軍事沖突的結果,并對金日成充滿信心的答復表示滿意。至于金日成所要求的軍事援助,莫斯科只是同意幫助裝備在三八線駐防的兩個朝鮮警備旅,并決定讓蘇聯海軍分隊繼續留駐清津港協助朝鮮進行防御。

到1949年夏季,南北雙方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在美國撤軍前后,南朝鮮李承晚政權不斷發出戰爭叫囂,并一再對北方進行軍事挑釁和邊界侵犯。據蘇聯大使什特科夫和金日成的通報,“進攻北方的作戰計劃已經制訂”,并將在7月發動進攻。但斯大林除了應金日成的不斷要求,同意向平壤增加武器裝備的援助,以保證北朝鮮不受侵犯外,并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行動。莫斯科甚至批準了什特科夫提出的在美國撤軍后,撤除蘇聯在清津港的海軍基地及在平壤等地的軍用機場的建議,以免這些設施被朝鮮人民軍利用,從而使蘇聯在國際局勢中處于被動地位。蘇聯此時的主張是在北朝鮮建立祖國統一民主陣線,通過在全朝鮮進行普選實現和平統一。

金日成不甘心自己的宏偉計劃受阻于莫斯科,于是轉過來試探**的態度。1949年5月,金日成派人民軍政治部主任金一秘密訪問北平,與**領導人商談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編成中朝鮮師轉屬人民軍的問題,并表露了準備采取軍事行動的意向。**一向主張“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自然會支持金日成的想法。不過,在中國的革命戰爭尚未結束、國家尚未統一的情況下,**很難贊成北朝鮮的計劃。**答應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軍隊中的兩個朝鮮師轉給北朝鮮,如果朝鮮半島發生戰爭,**“將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特別是上述師的給養和武器”。但是,**“勸告朝鮮同志”,即使在美國撤軍而日本人也沒有回來的情況下,也“不要向南朝鮮發動進攻,而是等待更有利的形勢”。

盡管如此,金日成還不死心。面對來自南方的威脅,金日成主張變被動為主動,他躊躇滿志地認為這是通過軍事手段實現朝鮮統一的有利時機。為此,在積極調動軍隊進行防御部署的同時,金日成于7月初下令三八線地區的各部隊進入戰斗準備狀態,并“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朝鮮師調回朝鮮:沈陽師配置在新義州,長春師配置在羅南”。做好準備之后,9月日,金日成的私人秘書文日向蘇聯使館通報:南朝鮮最近企圖奪取甕津半島三八線以北的部分地區,并炮擊海州市的水泥廠。因此,金日成請求準許對南方采取軍事行動,奪取甕津半島及其以東到開城附近的部份南朝鮮地區,以縮短防線。如果國際局勢允許,還準備繼續向南方挺進。金日成相信,他們能夠在兩周,至多兩個月內,占領南朝鮮。

蘇聯駐朝鮮使館代辦頓金應維辛斯基的要求對情況進行了核實后,于9月14日向莫斯科報告了南北朝鮮軍事力量的詳細情況、金日成的考慮以及他本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報告,“金日成認為南朝鮮軍隊的戰斗力不強”,北方軍隊“在技術裝備、紀律、官兵訓練素質,以及士氣等方面,均優越于南方軍隊”。如果進攻順利,“可以繼續向南方挺進”。金日成和外務相樸憲永還認為,當朝鮮發生內戰時,美國不會直接出兵干預。但頓金本人認為,金日成計劃的局部性戰爭必然導致朝鮮爆發內戰,而北方軍隊還未強大到足以在速決戰中取勝,同時,“不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持久內戰對北方都是不利的”。

不過,什特科夫大使卻贊同金日成的計劃。他認為,“南朝鮮政府的政治地位是不牢固的”,朝鮮半島的形勢對北方有利。盡管不排除“美國人將干預這場沖突并給南朝鮮提供積極幫助”的可能性,而人民軍的數量及其擁有的物質力量現在還不能保證完全粉碎南方軍隊和占領南朝鮮,但他仍然認為,“發展朝鮮南部的游擊運動并給予各種各樣的支持和領導是可能的和適宜的”,在有利的形勢下,可以借口“南朝鮮人在三八線上的挑釁”,“占領甕津半島和開城地區”。

經過慎重的研究和討論,莫斯科還是否決了金日成的計劃。9月4日,聯共中央政治局做出決議,責成什特科夫嚴格按照決議的文本向金日成和樸憲永聲明:“由于目前北朝鮮的武裝力量與南朝鮮相比沒有占必不可少的優勢,因此不能不承認,現在進攻南方是完全沒有準備好的,所以從軍事角度看是不允許的。”由于南方的游擊運動和群眾斗爭沒有積極開展起來,建立解放區和組織人民起義的工作進行得很少,“從政治方面看,你們建議的對南方的進攻也是沒有做好準備的”。此外,進攻甕津半島和占領開城地區的局部戰役就意味著“朝鮮南北戰爭的開始”,而戰爭的持久性“可能給美國人對朝鮮事務進行各種干涉提供借口”。所以,“目前爭取朝鮮統一的任務要求集中最大力量:第一,開展游擊運動,建立解放區,在朝鮮準備全民起義,以便推翻反動政權和成功地解決整個朝鮮統一的任務;第二,進一步全力加強人民軍”。顯然,斯大林認為在朝鮮發動戰爭的條件尚未成熟。

斯大林的決定令金日成感到沮喪,但他雖然勉強接受了莫斯科的意見,卻還是繼續積極備戰。10月14日,三八線附近又發生了激烈戰斗。北朝鮮第三警備旅攻擊侵入三八線以北1.5公里法音山高地的南朝鮮軍隊,并占領了這兩個高地。由于蘇聯大使和軍事顧問事前參與討論并默許了這一軍事行動,而事后又未向斯大林報告,莫斯科對此極為惱怒,葛羅米柯嚴厲地指責什特科夫沒有“嚴格地、堅定地”執行“禁止未經中央允許而向北朝鮮政府建議對南朝鮮采取積極行動”的指示以及“中央關于防止三八線形勢復雜化的指示”,并對他提出警告。

然而,僅僅兩個月以后,斯大林便給金日成發放了走向戰爭的通行證。

1950年1月19日,莫斯科收到什特科夫發來的報告:在一次范圍的宴會后,金日成借著酒意激動地對蘇聯使館人員,在中國完成其解放事業后,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放祖國南方的人民。“朝鮮南方的人民信任我,并指望我們的武裝力量。游擊隊不能解決問題。南方人民知道我們有一支優秀的部隊。最近我夜不能寐,考慮著如何解決統一全國的問題。如果解放朝鮮南方人民和統一祖國的事情拖延下來,那么我就會失去朝鮮人民的信任。”金日成希望“同斯大林會面,討論南方的形勢和向李承晚軍隊發動進攻的問題”。如果不能同斯大林會面,那么他想去見**。金日成還指責蘇聯不允許他進攻甕津半島,否則人民軍在三天之內就能成功,“如果發動一場全面進攻,幾天之內就可以進入漢城”。

與蘇聯使館人員采取的回避態度不同,這一次斯大林卻出人意料地改變了主意。經過一番考慮,1月0日斯大林親自回電:我理解金日成同志的不滿,但他應當明白,他想對南朝鮮采取如此重大的舉措,是需要有充分準備的。這件事必須組織得不冒太大風險。如果他想同我談此事,那么,我隨時準備接見他并同他會談。請把此事轉告金日成并且告訴他,在這件事上我準備幫助他。

為了加強北朝鮮的軍事力量以及人民軍的組織和指揮能力,莫斯科同意金日成再組建三個步兵師,并把蘇聯政府將于1951年提供的貸款用于1950年,以便為新組建的部隊購買蘇聯裝備。斯大林還任命瓦西里耶夫中將為朝鮮人民軍軍事總顧問,替代自蘇聯從朝鮮撤軍后兼任這一職務的蘇聯大使什特科夫。此后,蘇聯便開始大規模向朝鮮提供武器裝備。月9日,朝鮮照會蘇聯,“為了給人民軍補充裝備、彈藥和技術器材并加強人民軍,請蘇聯政府于1950年按照以前提交蘇聯政府的申請單向朝鮮提供1.-1.億盧布的軍事技術裝備”,朝鮮則相應地保證向蘇聯提供價值1.億盧布的黃金、白銀和鉬精礦。隨后,金日成提供了所需武器裝備的詳細清單。莫斯科立即答復,同意朝鮮提前使用1951年的貸款購置武器裝備。斯大林還親自致電告訴金日成,對于“朝鮮人民軍所需裝備、彈藥和技術器材”,蘇聯政府決定“完全滿足您的這一請求”。在進行物質準備的同時,月0日,金日成要求于4月初秘密訪問莫斯科,并提出將與斯大林討論“國家南北統一的途徑和方法”及“經濟發展遠景”等問題。在一份“金日成提請斯大林同志幫助解決的問題”的清單中,明確寫道:“關于統一國家的途徑和方法,擬采用武裝方式統一。”

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朝鮮戰爭于1950年6月5日凌晨四多打響了,這一夜陳二徹夜未眠,眼睛一直注視北方,距離幾千公里外的地方正打得火熱,也正是這一槍的打響預示著抗美援朝的即將到來。

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一直努力下去,求收藏推薦!!!!!!!!!!!!!!!!!!


上一章  |  最強軍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