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章節目錄
熱門、、、、、、、、、、、
讓寶貝回家葉惟新浪博客,2006年8月29日2:12
一個看上去46歲的殘疾小女童真實年齡尚不確定穿著一件臟兮兮的碎花襯衣和一條同樣臟兮兮的灰色短褲,坐在廣州天河區天河路的繁華路段之中,就在人行天橋旁邊,高樓大廈之外,向每位路人行乞,有蒼蠅叮她疑似被人為傷害致殘的雙腳。鳳\/凰\/更新快無彈窗:“你知道就好,黑暗存在于全世界,美國的兒保機制也不是一蹴而就,中國還需要發展。”
我同意你,那就發展啊。
我們這個民族,從來不是一個自私自利,對孩子漠不關心的民族。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設立孤兒院的國家之一,早在1500年前南北朝時代就開設收容養育孤老和孤兒的“孤獨園”。更早的00年前,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更早的2500年前,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事關老幼無小事,一個國家怎么樣要看它對待老人和小孩怎么樣,這是古人早已有了的定論。
所以我一度以為中國什么都可以落后,卻決不落后在兒童保護方面。然而現實給了我一巴掌,國家不作為,路人也多不作為,我當時幾乎失去理智,但經過一番交流,我理解了路人們,因為背后有它的復雜和悲哀。
在他們行動之前,一個實際的問題先阻攔在他們面前:當我伸出援手,我會有什么麻煩
在美國,路人也就是打一個電話,其余的后續工作有機制負責。而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并不是打一個電話就能解決,警察來了有可能只是驅趕童丐,現行的兒保部門有可能互相推卸,涉及的黑勢力有可能事后報復,毀掉你的生活,甚至當場就圍毆你、圍住你訛錢,使你陷入一場代價高昂的麻煩。
這樣的現實阻礙著人們的勇氣,消耗著人們的愛心。
時間一長,好人沒好報的事端一多,社會就有了一個可悲的觀念“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小人言我游逛絡,最是厭惡諸如此類的小人言,“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去了哪里放任小人言橫行,則皆世小人也。
為什么會覺得童丐可以存在幾歲大的殘疾孩子沿街乞討沒什么大不了何時才是大不了,當你的孩子被拐走了,扳斷了手腳扔在街上討錢,才是大不了了嗎
這不對無論那些孩子和那些乞丐是什么關系,這樣不對,孩子不是包括父母等誰人的工具,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
因為現實和觀念的雙重失效,一個路人沒有對孩子伸出援手,可悲卻可以理解。但他不應該說甚么“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應該不滿,應該羞愧,對這種現狀的、對國家的和對自己的,應該說:“我不想繼續這樣了。”
這樣的想法越多,其中總有人會實際行動,像廣州白云區的那群普通市民,像我。
當整個國家和人民都有這樣的意識以及行動,事情就好了,這才是發展。
而不是什么都不去想,不是當鴕鳥的逃避問題,不是拿他國的問題來掩蓋,不是連一聲“我不滿意有流浪兒童”都不舍得去說,不是感覺痛心和無奈就錯覺自己盡力了。
不要再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即使現實的困難重重,也要堅守正道,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說再多不去行動終究無用,我將成立一個專門救助中國流浪兒童的慈善基金會,與中國民間兒保機構合作推動中國兒保的發展。愿吾之天真,能多讓幾個孩子的臉蛋重現笑容,多讓幾個破碎家庭重響歡笑。
也愿中國各界名人共舉此事。古之士紳多好慈善,富人有更大的社會責任是一個古今共識,但慈善在當代中國亦如初生小草一般稚嫩,難以尋見。呔富人名人飲飽食醉之余,捐助回饋社會理當如此,否則一喻利小人罷。
每每到中國寺廟游歷,必定香火鼎盛,人們把余錢買花獻佛,以求諸愿。滿天神佛就是些喻利小人嗎拜之則賜福,不拜則賜罰佛教人普渡眾生,這個眾生不包括孩童乎佛陀割肉喂鷹,爾割點余錢給慈善又何妨
我有一論語贈予諸君,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也。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有余力拜神,就更該有余力慈善,佛愿如此。不管富人或普通人,行有余力都應該慈善,圣愿如此。
貧窮滋生了罪惡,讓愛和夢想都成了草芥,但也正因為愛和夢想,讓貧窮消散,讓罪惡隱去。
也許有人會說:“你誰啊,要你管了”
你在憤怒嗎在不爽嗎在不屑嗎在認為我是高談闊論,指手畫腳,大義凜然,不知所謂嗎不想我說什么,做什么嗎因為你不想聽,不想做,不想想。別人這么做了,你看了尷尬。
盡管去憎恨我,鄙視我,嘲笑我,唾棄我,咒罵我,盡管捂著耳朵躲到遠遠的一邊去。
老子曰:“不笑不足以為道”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有我的同道中人,過去未來,千千萬萬。
我知道在中國像我這樣的人和發言被稱為“公知”,其中良莠不齊,有君子者,有小人者,有真有偽,這是個富有爭議的群體。
所謂公知者,不過是19年前美國ucla歷史學家拉塞爾雅各比在其最后的知識分子一書中提出的“公共知識分子”概念:真正的知識分子要具備專業素養,世界視野,社會責任感,文化責任感,改造社會的行動,擔當社會引路人的勇氣。
然而早在2500年前,孔子領三千門徒游學,以微弱之力試圖改變春秋之亂局。此后世世代代,無數有志者為國為民奔波一生。正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請問所謂“公共知識分子”,與中國數千年來所謂的士人,所謂的君子,有何區別
我借孟子之圣言多加一句標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真正的公知。
公知也好,君子也罷,我都遠遠不及矣,也不是圣人,也不是偶像,不過是一個良知未泯的混蛋,一個悲憤的普通人。
但是我敬重那些真正的公知,他們做的實事并不會因為唾棄者和掩耳人而消失,只會收獲一個個善果;也敬重對公知心向往之的普通人,這是我們為什么讀書變得更好。
盲目仇恨公知者,我有一句新學粵語厭之:你們全是讀書讀屎片。
與我共有此心者,嗚呼共勉位卑未敢忘憂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之路也必將久遠。有今天的惡果,除了貧窮,一定還因為方方面面。但是請更多不滿吧,更多行動吧,更多的人做點什么,哪怕只是在網絡上聲援我,因為我可能十分需要你們的聲援。
一個中國通白人朋友勸告我不要發聲,因為我是個異國人,不該管,不能管。一部分中國民眾不會高興我的過問,“流浪兒童死就死了,與我何關”當有人揭此傷疤,必定暴跳如雷,恨不得生啖我肉。
如果惹來哪位官老爺的不高興,我更是隨時會被封殺,從此葉惟消失在中國矣。
荒天下之大謬滑天下之大稽古時尚有言官,如今連一嚼舌書生都容不下乎
若然此兇言成真,吾一哂笑也。各位官老爺,你們長居朱門之內,自己不管凍死骨,也不讓人去管,只因為拂了你們的面子,把你們從酒池肉林之中拉出去吹吹風,就氣急敗壞,恨不能把我凌遲處死可笑之極無恥之尤
杜甫詩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我今篡詩以言志:“安得樂園千萬間,大庇天下孩童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街道不再見流兒,葉惟被驅逐出境亦足”
我知道在中國,官老爺之權勢一言可予人生,一言可予人死。
我求求你們我求你們了,哪位官老爺發發好心,救救這些孩子其實事情很復雜嗎一點都不。這事最簡單不過,因為這事的是非對錯毫無爭議。若官老爺們的腦子不夠用,我這個異鄉歸祖寒士有個速速破冰的天真建議:
只要全國警察都全城肅清,對于流浪兒童,不管是自愿的、被迫的、跟著真父母的、假父母的,見一個救一個;對于失職父母,見一個罰一個;對于罪犯,見一個抓一個。同時做好全民宣傳,看到有流浪兒童,見一個報警一個,盡管去報警,沒事只是做了件好事。
那么不出一個月,新風可成,不出一年,中國乞丐中再無兒童矣。
有疑問嗎誰都無權讓一零丁小兒流浪乞食,誰都不能以此作為發家致富的手段,父母不行,人販不行,孩子自己也不行。小兒沒有成熟的是非觀念,吾等也沒有
很難嗎不是很難,多建幾家兒童福利院,少喝幾瓶茅臺,365天的醉生夢死變為360天罷了。
貧困的壞人尚且有個借口,無奈的路人也有個理由,國家卻沒有。中國現今并不是類似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經濟狀況,好多了,是什么讓你們百般推搪天厭之,天厭之
大道廢有仁義,國家昏亂有忠臣。倘若有哪位青天大老爺,華夏大忠臣,有一絲痛心,何不行動迅速建立起完善的兒保制度,完成這國之大任。
如果連國家都遺棄了孩子們,孩子們就只能哭泣,只能說:“給點錢吧。”卻說不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官老爺們你們最好開始管了,你們害怕丟面子,我不怕。
什么時候我就要拍攝一部中國兒童乞丐題材的電影,這可是奧斯卡的最愛,也許就拿最佳影片了。但是非要讓“外國人”拍嗎沒有中國電影人拍嗎不怕被審查和封殺的獨立電影人有關系的大導演你們都死哪里去了華語電影的力量呢
1992年有張藝謀導演的秋菊打官司,1994年有王進導演的廣州來了新疆娃,1995年有郭凱敏導演的天倫,1996年有黃軍導演的陌生人。現在呢我就知道李楊導演的未展映新作盲山,一部關于中國女性被拐賣問題的電影。
太少了向孩子們伸出任何援手,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時候。誰有意拍攝任何打拐題材的華語電影找我,我愿意投資,愿意幫助其在國際上推廣。
如果非要“出丑”,官老爺們才愿意管,百姓們才愿意醒,那我就要把它搞大,把這個丑出給全世界的人來看,由全世界來指責你們,好讓你們都做點什么。
就連北極的北極熊,南極的企鵝,亞馬遜叢林的食人魚,非洲的大象,就連滅絕了的渡渡鳥,都拷問你們,捶打你們。
我已經聽見了,七大洲四大洋的所有動物們,都說著同一句話:
“多管些閑事吧,讓寶貝回家,所以你們才是人類啊。”
從2005年9月新浪博客上線后不久,官方就重磅推出美國華裔電影天才“惟哥”葉惟的新浪博客。除了剛開通那會偶爾的短日志、春節等節日的祝福問候,平時就是同步他兩個英文博客的文章。影迷米分絲們因而一直有吐槽只是經紀團隊在打理。
葉惟的中文博客熱度也遠不如徐靜蕾、韓寒等中國本土博客紅人,當本月徐靜蕾的“老徐”博客點擊量突破5000萬,葉惟的“惟哥曰”博客點擊量還不到1000萬,而youtube視頻“北極熊向人類的問好”現在的點擊量超過1500萬,被轉載到土豆、優酷等國內視頻分享網站也是火爆,讓他最近成了熱點。
就在29日這天半夜,陸續有米分絲驚訝的刷到,惟哥來中國廣州了,剛寫了一篇中文長文在新浪博客,并且配上了大量令人心酸的圖片,紀錄著“胖妞”在街上乞討、被送往少兒救護中心的過程。
而這篇博文
這這新浪博客上很多公知,有些受人追捧,有些則已經臭名昭著,極少有敢這么說話的。雖然惟哥說自己不是,但他這樣突然成了中國公知,寫出這樣的文章,最鐵桿的viy中國影迷都驚嚇著了:“惟哥這不是博客被盜發了吧”、“團隊文章”
葉惟一向自稱對中國文化“學富三車”,人們連一車都不太相信,認為那只是套近乎的話。
這回真是徹底見識到了,他這篇文章被南方都市報評贊“流云行水中博古通今,滿腔激情中文采斐然,如雷貫耳中一針見血,痛心疾首不失理智客觀”,大大的展露了他的漢學功底、書生意氣和敏銳的見解。
惟密們都看得乍舌,豈止是三車五車都不止了一些子曰孟子曰是什么意思,許多人竟然看不懂。
但這件事是什么事每個人都看得懂。
要說viy在美國,最新一期q分5月8月正面q分微漲的45分,負面q分創新高的22分,天才、壞小子、新生代頭號花花公子、流行文化符號。而要說惟哥在中國,“美國那個葉惟”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就那樣,不說行業人士,認識的基本上就是歐美電影娛樂愛好者和一小群追星的年輕人。
非要對比的話,“惟哥”在中國的熱度別說和周杰倫、李宇春等人比了,和張藝謀、馮小剛都沒得比,長期排在風云榜“十大導演”的第3位,比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卻只排在第7位的李安好。
也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要好,不是“杰克”,而是萊昂納多,認識和關注萊昂納多的人,都會認識葉惟,不認識不關注的,多半也不清楚葉惟是誰。
惟哥去tv上一期藝術人生,普通電視觀眾十之都不認識他。
就是這么一個美國人,突然以一種一顆紅心向中國的口吻發了一篇痛斥國內流浪兒童丑惡現象的博文,文中斥責了罪犯、富人、名人、普通人、文化人、官員等幾乎所有人。
炸鍋了網絡媒體們炸鍋,博客名人們炸鍋,網民們也炸鍋,一石激起千層浪。
迅速分為兩大陣營,罵葉惟的,:“惟哥酷到中國來了”
但太多人在擔心葉惟就這樣被封殺,他的文字太尖銳了。所以博客公知們有的靜觀其變,也有的發聲支持葉惟。
讓人驚怒的事情在29日下午3點多到來,“惟哥曰”打不開了,不管怎么刷新都無法進去。
但讓寶貝回家卻已經被轉載流傳于絡各個角落,天涯論壇、貓撲、等等,而且新浪、網易、鳳凰等網媒都進行著報道和討論,西方媒體和社交網絡也已經關注
應該說雖然中國政府對于流浪兒童、童丐、拐賣人口的管治有待提升,卻從來沒有否認這些問題的存在,也不是不讓人們知道和討論,像“宮璇璇事件”的時候。畢竟這是犯罪分子的惡行,而哪個國家都有犯罪和拐賣人口犯罪。
“宮璇璇事件”輿論爆發時還是2004年1月,那時候互聯網的影響力還不比2006年8月,當時也沒有新浪博客這種社交網絡工具,事實上博客公知們、大量網民們都是第一次接觸這個話題,很多人才剛剛知道“宮璇璇事件”這一回事。
“胖妞事件”是掩不住的,也是不必掩的,葉惟是封殺不了的,也是不必封殺的。
到了29日晚上7點多,“惟哥曰”又能打開了,什么都沒有變動。不知道是上層改變了態度,還是像新浪網公告稱的之前打不開是因為“被大量訪問導致博客崩潰”,并不是遭到封殺。
而同在這天晚上,土豆網出現了一個葉惟以電腦攝像頭錄制的全程普通話的談話視頻,再度呼吁人們向孩子伸出援手。
“胖妞事件”引起中國主流媒體的一片嘩然,在八月底九月初的這段時間里又一次輿論爆發。
廣東的媒體首先發難,進行采訪調查等。公安廳表示確實有這回事,被葉惟救助的“胖妞”已經得到最好的護理。全國各地的媒體,包括新華日報、人民日報等都發表了社論,痛斥和思考童丐的問題,并且表彰了葉惟的言行。
總結的說就是:“有考慮不周,不懂中國國情的方面,有些沖動的話語,但一腔熱血可以表揚。”
“官老爺們”給出了態度,由得這小子罵,不要指名道姓就好,辦事平息輿論
廣東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徹查“胖妞事件”,民政部門和公安部門聯合開展對省內流浪兒童的救助旋風行動“寶貝回家”。立案5天后的9月2日,拐賣“胖妞”的犯罪團伙被警方在東莞破獲,抓走了犯罪嫌疑人11名,解救了其他6名兒童。5天內全省救助了482名流浪兒童。
而在全國多地,也有類似的旋風行動在開展,多省的兒保救助中心的建立方案也被人大代表們提議。
“寶貝回家”網因為胖妞事件和葉惟的大力推廣而流量大增、志愿者大增,一股意識正在萌生,一股力量正在增長。
在8月29日晚還發生了一件讓中國媒體大眾驚痛的悲事,胡歌,這位24歲內地新生代最受歡迎、最具前途的男演員在滬杭高速嘉興路段出了車禍,女助手張冕搶救無效身亡,而胡歌身受重傷,經搶救沒有生命危險,卻嚴重毀容了。對于演員,這是致命的打擊,胡歌的命運突然不知走向何方。
媒體大眾只能紛紛為死者默哀,為生者祝福。
“兄弟,挺住好好康復,會沒事的,期待我們以后的合作。”這是葉惟就這事在新浪博客送上的祝福。
惟哥無疑是這段時間最活躍的分子之一,從30日起他就有多個新聞訪談出現在網上網下的傳媒,新浪網、時光網,信息時報、南方都市報、法制晚報等,他9月1號還現身博客辦了個米分絲問答會,親自回復了十幾個問題。
提問獲得回復的網友們都很欣喜,看熱鬧的人也看得開心。viy有些回復認真正經,有些幽默以對,“挺酷的”是他多次使用的評價,比如黃健翔世界杯激情解說事件,他評說“挺酷的,足球的激情我都喜歡。”對于瘋狂的石頭,他評說“今天抽空去看了,不只是兩桿大煙槍的借鑒,有自己的東西,挺酷的。”
葉惟不是只活躍在網上,根據娛樂媒體的報道,在8月28號就取消原定的旅游計劃,8月31日前往北京錄制了多個節目,包括tv的楊瀾訪談錄一期、第10放映室專題節目“天才葉惟”兩集,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一期,還出鏡了一期法治在線。
通過這些節目和流傳網上的節目視頻,不管之前認不認識,中國影迷米分絲們都對葉惟有了新認識。
還通過一些網絡媒體做的葉惟專題,比如網易的“天才葉惟的光與暗”,介紹他的電影事業、天才事跡、壞小子事跡,尤其是他的私生活,半年交往了10個對象,有些是同時交往。專題頁面還把“viy女朋友們”的照片全部放上。
美國一些八卦網站,像laineygossip是帶有打假性質的,揭露娛樂行業的感情騙子、披露第三者,紙是包不住火的,誰是花花公子,誰是好男人,誰是壞女孩,誰是好女孩,一個明星名人的生活作風時間一長就會浮出水面。
花花公子們有個共性,總會被哪位前女友公開責罵,欺騙感情、卑鄙無恥、偽君子、混蛋、惡心、其實性能力不行
但神奇的是葉惟至今沒有被“ex”罵過,堪稱是前男友界的勞模。
沒有一個前任罵葉惟,全是贊他的,罵也是笑罵,包括在他出道以前那些普通人前女友。有人罵他反而會被正牌前女友罵“你知道什么”,他有一句由某位知情人透露的名言叫“我泡妞一向坦率真誠”,所以laineygossip很早就得出一個驚人結論:
葉惟在和所有女生交往中不管怎樣都沒有欺騙過她們,幾乎所有前任都想和他復合,或者保持好關系,才會維護著他。
而在絡有以打假出名的人,在天涯、貓撲等論壇還有人肉搜索,可是這回想打葉惟的假,揭穿他丑惡真面目的人都沒有戲唱。因為葉惟的丑惡真面目是一直明擺著的,他甚至自稱大壞蛋、撒旦、傻子這打什么假,最多只是科普。
或者像這樣去黑,有才的、成了各種人物流行語的一條火熱網易評論:
“我紋身,我喝酒,我打架,我愛豎中指,我出口成臟,我玩一夜情,我私生活混亂,我前女友二十幾個,全美都說我是個壞蛋,當我來到中國,我是個好男孩,我是天才葉惟。”
不過惟密們說“惟哥本來就是好小子和壞小子的結合”,而呈倍數增長的新米分絲看到惟哥的另一面,實在太完美了。
187c的身高,強壯的歐美式身材,英俊的外貌,亦正亦邪的氣質,只有18歲,卻白手起家身家上億人民幣,熱衷慈善,才華橫溢、風趣幽默、成就卓越、是電影天才,還寫專欄,寫影評寫小說,玩攝影,搞音樂
真是人比人比死人,惟密們迅速壯大,惟黑們同時也迅速壯大。不只是因為“胖妞事件”,還因為一部分惟密對其他年輕明星的調侃:“惟哥你這咋整的,你可讓春哥怎么辦”、“惟哥你去參加快男好不,嚇死那幫土鱉。”
這引發了一場場米分絲們之間的沖突,“追個歐美明星還高人一等了”、“我家的是比不過葉惟,那又怎么樣就愛我家的寶。”、“你們喜歡葉惟就喜歡去,扯上別人干嘛,爆吧誰怕誰”
但一些鐵桿老惟密又表示,那些人是假惟密和極端惟密,真惟密都不會拿viy和其他同齡明星相比,能比嗎
網絡熱點中,對于葉惟的個人追捧已經蓋過了胖妞事件的關注。當然葉惟越熱,胖妞事件受到的關注也越大。
在9月3日晚上,葉惟發表了一篇名為“再見,中國。”的博客日志,以圖文告訴喧鬧中的人們,他從北京要回去洛杉磯了,并會在明年再來旅游,希望到時候中國已經不再有流浪兒童。
“惟哥保重啊”、“等你的電影在內地上映,我一定支持。”、“惟哥,好人有好報,祝你明年拿奧斯卡”、“中國流浪孩子感謝你明年可能不行,5、6年后應該差不多了。”
在這篇日志的評論留言板,網友們紛紛不舍的道別,訴說著各種的美好祈愿。
后來的事證明了葉惟沒有食言,不是只說不做的偽公知,2006年12月即成立了“寶貝回家中國慈善基金會”,他一個人就先捐了50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
這個基金會和“寶貝回家”網、葉惟新創建的“救救童丐”網合作,在推動風氣和實際行動方面都有杰出的貢獻。
然而轟動中國的“胖妞事件”只是像“宮璇璇事件”一樣是一陣風,隨著一個個新的社會問題熱點出現,很快就被媒體大眾所遺忘,直至下一次轟動事件的發生。
2008年出現“彭文樂被拐事件”,警方找不到,寶貝回家組織也一直找不到。經過彭文樂父親彭高峰和各方3年多不放棄的尋找,在2009年發上新興的中國版titter新浪微博“互聯網能再創奇跡嗎”,2011年春節期間,尋子第1050天奇跡地找回。
這就是“微博打拐事件”,而又引發了全中國媒體、眾多新舊良劣公知、普通網民對打拐、流浪兒童、童丐的新一輪討論。
而葉惟當年的讓寶貝回家早已全網都是,每次出現類似事件都會被媒體和民眾拿出使用,如把“很難嗎365天的醉生夢死變為360天罷了。”、“多管些閑事吧,讓寶貝回家,所以你們才是人類啊。”等惟哥曰發上微博,每每都被轉發上萬次。
人們感慨過這么久了,惟哥大愿的“中國乞丐中再無兒童”、“安得樂園千萬間,大庇天下孩童俱歡顏”都還沒有實現,還在討論童丐是否有行乞的自由。
又幾年過去,2014年發生“東莞丐幫事件”,2015年發生“童丐暑期組團進京事件”,有風吹起,但沒有吹滅這種罪惡。
與此同時“寶貝回家中國慈善基金會”越辦越大,多年是全中國針對兒童打拐的最大民間慈善機構,受到各界的支持。這些年寶貝回家網共幫助3350個家庭團聚;救救童丐網解救了9537名童丐。
兩者的數量都在2009年通過設立信息保密的“隨手街拍解救童丐”系統逐年都呈爆炸式增長,普通民眾見到街上有童丐,拍了照把信息提交網站,就會由網站各地專員配合公安部門去解救童丐、查破案件、抓捕罪犯。
不過苦于沒有完善的法律支持,那些自愿的、與大乞丐有血緣關系的童丐最后又回到他們父母身邊繼續行乞,被信息庫放進黑名單,等待一直爭取的法律完善后再解救,如“童丐暑期組團進京事件”中的眾員。
基金會還在宮小村等一些貧困愚昧地區與當地政府合作,在幫扶教育兒童方面作出貢獻。
多年過去,雖然還是未解決,情況確實在改善。
在2006年“胖妞事件”后,關鍵人物葉惟就很少在這方面有新發言,每有事件不過把舊文頂起。而在每年的1月1日,他都會舊文重發,只多加一句話在最后:
我已經聽見了,七大洲四大洋的所有動物們,都說著同一句話:
“多管些閑事吧,讓寶貝回家,所以你們才是人類啊。”
2007年,第二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08年,第三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09年,第四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10年,第五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11年,第六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12年,第七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13年,第八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14年,第九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15年,第十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16年,第十一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有媒體問起葉惟為什么不寫些新的打拐文章得到了他這樣的回答:
“要說的話我早就說過了,要有的態度誰都心知肚明,是非對錯毫無爭議,還說什么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吶喊提出問題,行動才能解決問題。做點什么吧,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