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列侯第17章 衛家姊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漢列侯 >>大漢列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章 衛家姊弟

第17章 衛家姊弟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4日  作者:冰鎮烏梅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鎮烏梅湯 | 大漢列侯 

以下是為您提供的《》《》敬請欣賞!

七月庚午日,侯府的準備工作逐漸收尾,正好趕上女孩們的乞巧節,曹時就著令讓侯府上下女子沐休一日慶祝這一年一度的女兒節,衛君孺是貼身侍奉的御婢也難得放了一個短假,在獨門獨戶的衛家小院里穿針引線縫制大紅色的嫁衣。

年紀小小的衛子夫拿著針線縫了幾針,瞥見二姐衛少兒翹起嘴巴哼著小曲,轉過身在衛君孺耳邊輕聲耳語幾句,姐妹倆忍不住咯咯笑起來。

衛少兒耳聰目明,稍有動靜放下針線活與衛子夫打鬧成一團:“好你個子夫,又在我背后亂嚼舌根,又在說我什么吶?”

“沒有沒有,我只是說二姐整日里過的好愉快,嘴巴含著笑容好像吃了蜜糖似的。”衛子夫怕被撓癢,被衛少兒撓幾下就連連呼救,衛君孺見三妹笑的眼淚都流出來覺得有趣,放下嫁衣大大方方的欣賞姐妹倆打鬧。

二女互相撓了一會兒也累了,氣喘吁吁的分開戰場,衛子夫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好阿姐,你有了好郎君過的好歡喜,我和大姐好羨慕你啊!”

“哪有啊!我婚配還要等上一年,為了嫁給霍家郎君去不成京師,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好可惜呢。”衛少兒忍不住望著窗外一彎斜月高掛夜空,不由的觸景傷情:“都說乞巧節古來是女兒節,我們每日穿針引線做衣裳,要在這一晚拿出來曬給牽牛織女乞愿覓得好郎君,我從三歲開始縫衣乞愿,等了十年才遇到霍家郎君,這就是我最后一個乞巧節了。”

古稱乞巧節又被稱作女兒節,傳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自古是未出嫁的女子所過的節日,節日習俗是這一天閨閣里尚未出嫁的女子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愿和穿針乞巧。

衛君孺暗嘆妹妹仿佛一夜之間長大成人,笑著說道:“京師有什么好的,還不就是人多地方大,聽君侯說都城還沒有侯國幾分大,人口比侯國多一倍還要多,這么狹小的地方擁擠在一起過的也不安穩。”

一個小男孩從屋外跑過來:“阿姐阿姐,聽說長安有一個好大的獵場,我能不能跟著君侯去狩獵。”

衛子夫轉過臉笑道:“阿青,你不是去練俯臥撐了嗎?是誰說過不做完三十個俯臥撐不進屋的,好羞羞。”

“我馬上做完給阿姐看,還差八個,七,六……”衛青憋紅了臉蛋氣喘吁吁的伏在地上,侯府上下都知道君侯對衛家人高看一眼,人們善意的以為君侯寵幸衛君孺,所以愛屋及烏對衛家人好了許多。

只有衛家人自己才知道君侯的想法并非如此,且不說衛君孺至今完璧之身連肌膚之親都沒有過,單是對衛家幾兄妹一視同仁的重視態度就能察覺到不太一樣,君侯親自為衛青制定飲食休息訓練計劃,詳盡到規定他每天的作息用餐時間表,用心如此就連衛君孺自己也搞不清楚君侯的本意。

衛君孺看著弟弟做完最后八個俯臥撐,笑著說道:“好了好了,君侯說阿青還小,不宜拔苗助長,訓練要節制不要累壞了身子。”

“阿姐,今天在西邊打獵時還獵到一只山雉,君侯又賞我一把小弓,箭矢二壺,現在我已經有三把弓了。”衛青變魔術似的拿出一把做工精致的小弓,這是一把典型的騎兵用角弓,兩只箭壺里整整齊齊的插滿漂亮的雁翎箭。

衛子夫眨眨眼識得雁翎箭的模樣:“阿姐看那箭矢的羽毛,像不像阿公(衛平)收藏的那一壺箭矢,被二兄拿去馬邑用就再也沒見過。”

“這叫雁翎箭,我在君侯的書房里見過,一壺雁翎箭至少要二百錢,質量上乘的可以賣到五百錢,看這尾羽鮮艷箭桿筆直一定是上乘雁翎箭。”衛君孺在君侯身側侍奉日久,眼光和見識比遺忘開闊不少,兩位兄長長期不在家就靠她在家中作主。

衛子夫眨眨眼說道:“好貴,阿公當年那壺箭還是砍了吳國一個什么人的首級得到的賞賜,阿青只是獵到一只山雉,君侯就賞賜一把弓兩壺箭,我們衛家的恩寵日盛,阿姐行事要多多小心,不能讓君侯感到為難和困擾。”

“嗯,我也正有此意。”衛君孺若有所思地看著妹妹衛子夫,小小年紀活潑可愛相貌也是侯府里出了名的俊俏,侯府里好幾戶人家已經瞄上嬌俏的三妹,更讓她意外的是三妹蕙質蘭心每每點到著重處,便是她也要思慮許久才會想得到。

衛少兒拿著針線斜睨一眼:“子夫又多心啦!君侯對咱們衛家人好是因為姊姊受寵幸,我是因為有霍家郎君舍不得放手,子夫的模樣是咱們姊妹里最俊俏的,再長大幾歲打扮一下被君侯收為媵妾,將來侯府里的人見到我們衛家都要謙恭的行禮。”

“阿姐你莫要說,君侯是不會收子夫為媵妾的,你們看君侯給子夫送來的東西。”衛子夫下了床榻到自己的臥室里翻箱倒柜,不一會兒拿著幾套漂亮的舞衣和一摞竹簡走過來,寶石紅色的緞面上用金絲繡著一只鳳凰鳥,還有幾朵正在盛開的鮮花。

這華麗的衣裳把衛少兒給看呆了,頂著和緞面摸了又摸眼熱的很,過了好久不無羨慕地說道:“子夫生的命好,這么好的衣裳只有君侯夫人能穿,拿到安邑去販賣至少可以換來一金,君侯對你真是百般疼愛。”

衛子夫拿起一只精致的香粉小匣子推到衛君孺的面前:“阿姐你又猜錯了,君侯這是對我無意所求,每日上午安排教習教導我讀書識字,下午有樂師教導我學禮樂練舞蹈,給我用上比阿姐更好的香粉,幾次我發現君侯來看我時只站在廊外欣賞片刻就轉身離開,如果君侯有意要寵幸我,侯府里又有什么人能夠阻擋呢?”

匣子慢慢打開衛家兩姐妹呆愣不動,衛青湊過來嗅了嗅:“哇!好香的味道,搽在身上一定很好聞,今天是乞巧節,阿姐要不要搽一點。”

衛君孺將盛放百花香料的盒子按下去退給衛子夫,看向妹妹的表情前所未有地嚴肅:“子夫啊,今天說的話一定不要讓外人知曉,我的恩寵,少兒的恩典,阿青的重視,還有兩位兄長的器重都與你息息相關,你在教習和樂師那兒學的越好,我們衛家上下的恩寵就越多,將來的事情我們不知道,但是君侯對我們衛家有大恩也一定要時刻記著,我們衛家人不是知恩不報的小人。”

只有十一歲的衛子夫像個小大人似的認真說道:“阿姐的心意子夫都省得,衛家是君侯的衛家,我們生在侯府長在侯府,君侯對衛家的再造之恩,須得我們兄弟姊妹幾人粉骨以報君恩,我看到大兄和二兄寄來的書簡也是這個想法。”

衛君孺含笑點頭:“這次門大夫召孟返鄉只捎帶來二兄的家信兩篇,聽商隊里說二兄是主動請求留守在馬邑沒有回來,想來也是為了不辜負君侯對衛家的期望,大兄為了報答君侯住在礦山上一個月只回來一次,聽說君侯打算在新年提拔大兄做礦場家監,我們姊妹也不能落在后面。”

“阿姐怎么說,我就怎么做。”衛青舉起小手握緊拳頭,幾姐妹看他滑稽的樣子咯咯笑起來。

笑過一場,衛少兒滿腹憂愁地嘆息道:“你們都尋得機會報答君侯,可我一個待嫁女子又該怎么樣回報君侯的恩德呢?霍家郎君承蒙君侯的恩典以弱冠之年當上侯國丞,雖然古有十二歲甘羅拜相,可我聽說甘羅是因為作為呂相國家的門客才得以拜相,霍家郎君還要依仗君侯的威名在侯國里站穩腳跟,報答恩德還不知道要過多久。”

“少兒不必憂心,你的霍家郎君通過君侯的考驗,得到侯府上下的一致認可簡拔侯國丞,憑著君侯的手段用不了幾年就可以躋身侯令長,霍家郎君爭氣點說不定將來能做到二千石的高官。”

“借姊姊吉言,他日霍家郎君若能躋身二千石重臣之列,我就為君侯立一座曹公社。”衛少兒歡喜地說道。

衛青不高興地嘟囔道:“阿姐,君侯身體很好,不要立祠。”

姐妹三人又笑起來,前有欒布為燕相,因為品行作為令人稱贊,所以燕齊之間為其立欒公社,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座生祠,衛少兒主張立曹公祠雖然有點扯遠了,但是心意和主張非常得體,即便是再三提醒姐姐小心的衛子夫,對于這個提議也沒有什么好反對的。

乞巧節過去,曹時留在侯府的時間就已屈指可數,經過日以繼夜的盤點清理登記造冊,侯府資產的計算和分配被最終定下來,陳叔帶著不到三分之一的家仆以及少量家吏留守侯府老宅,樊它廣與大部分家吏仆役跟隨大隊人馬前往京師。

陽信公主府的仆人每天不斷的派來催促上路,尤其在最近幾天即將啟程前派來的仆人越發密集,時隔多日不見的公主府家令胡遂趕到侯府,親自帶著一支百十多號人組成的搬家隊伍前來協助。

大車小車拉起長長的隊伍,從侯府一直通往汾河西岸的渡口,胡遂對著十幾艘艨艟護衛下的幾艘大船洋洋得意:“君侯請看,這是公主殿下從天子處求得的恩典,天子得知君侯遷入京師特批準樓船將軍麾下的幾艘運兵的大船來為君侯搬遷家什,此船雖不及樓船威武雄大,但行走在大河上的船只沒有一艘能比的上。”

“有勞公主掛心。”曹時瞥向停泊在渡口外的漢代舟船,幾艘劃槳快船護衛者二層高的大船,看制式到有點像超大號的畫舫,區別無非是有幾張隨風張幔的白帆,使舟疾泛泛然也。

ps:看完小說的書友不要忘記投一下推薦票,烏梅在此拜謝了。


積極配合"打擊互聯網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請書友們踴躍舉報!,謝謝大家!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上一章  |  大漢列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