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好丈夫166 早知私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宋朝好丈夫 >>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列表 >> 166 早知私情

166 早知私情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02日  作者:鄒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鄒鄒 | 宋朝好丈夫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是,公子說,曉園里那梅花臺就是二房名下的院子,大娘子要是喜歡……”

馭龍把陳文昌回來后的打算細細說著。

這并不是陳文昌自己的安排,而是按族里的意思,他要幫著叔老爺在明州城蕃坊里把陳家貨棧擴大。

另外,叔老爺提過,打算在京城效外劉家村捐一塊地開書院,公子也要幫著打理。

然后才能開自己的蒙學。

這小廝最后還補充了,這些話都是在家里,老爺親口吩咐公子的。

唐坊跟來的幾位媽媽沒有出聲,河房里安靜得只有呼吸聲和窗外的水波聲。

季青辰看不到馭龍的神色,但她能聽出,這名義上是家里父親的吩咐,其實是陳文昌自己有了主意后去說服父母的。

要知道,陳文昌他是受寵的小兒子,可不是王世強那樣不受待見的庶子。家里又不是窮得沒有產業給他生活,怎么可能舍得他到外地去謀生吃苦?

她分明聽到,她屋子里每個婦人都在腦子里為她飛撥著算盤珠子,噼叭瘋響。

留在明州城,是吃虧了還是賺了?

“大娘子——”

勞四娘左思右想,覺得陳文昌的打算很是明白:

成婚后,大娘子和他當然也住在曉園,兩三年回一次泉州城拜見父母。

過得一段時間,陳洪自然就回泉州城去了。

接著,陳家在明州城擴大的生意誰來做主?

不就是季青辰?

“大娘子——”

烏氏果然也算清了這筆生意,頓時也覺得占了便宜。

八珍齋的股份雖然少了,但說到底,八珍齋回東海的生意。在明州城才方便控制,

“大娘子和陳綱首,是商量過把唐坊工坊遷到明州城來?”

烏氏低聲問著。

季青辰和福建海商的妥協,不是完全停止山寨貨,而是在山寨貨上掛起八珍齋的正品名頭。

她買了大宋朝廷認可的馳名品牌,貼牌生產八珍齋唐貨,而陳家得了唐坊分利的實惠。

但制造工廠仍然是唐坊的工坊。

本來。這個合資工廠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不會是她季青辰的。

應該是陳家的子弟。比如陳文聯或是陳文濟。

馭龍聽到她們在里面商量,連忙又補充道:

“公子說,他已經和族里商量了。讓文濟公子回泉州城去。讓文聯公子到京城去分管一

些生意。”

季青辰一聽這話,就知道陳文濟和陳文聯在紀府春宴上的事情已經傳到他耳朵里去了。

駿墨又道:

“還有這將來生意上的事情,大娘子也許就要勞累了。”

“這件事,我聽明白了。”

季青辰琢磨著想下來。知道陳文昌沒指望她能幫著他去開蒙學了。

他要老婆家少拿聘禮,就只能在婚后讓老婆控制合資產業。安插親信,把吃過的虧想辦

法補回來。

至于他自己——陳文昌在生意上明顯就是個甩手掌柜,他根本就不會管這些。

“多謝你們家公子在這件事上用的心思。等我和二郎、三郎商量過后。就給他個回復。”

她想得更明白的是,陳洪只要她不去泉州城。就不用防著她搶他庶子的家主之位。

遠在明州城的她,對大房而言反倒是個助力。

否則陳文昌遷居的事件,不會這樣容易在族里通過。

她笑著賞了馭龍。又說了明天坐船去半路迎著陳文昌的事情。

等得馭龍準備告退,她微一遲疑。想起樓云說起陳文昌當初在京城里也參加叩闕上書,還是喚住他,委婉暗示道:

“你們家公子,這次回明州,也和不少師友親朋友通了消息?他有意去京城里謀個坐席教職?”

大宋兩位官家在幾年里連續駕崩,還有四年前官家逼宮登基的事,在唐坊時她并不太在意。

這次回了明州城,她的感覺畢竟不一樣了。

第一件,紀府二公子曾經離開四明書院到京城就學國子監,與同窗們一起在京城鬧事。

這是去年的事情,為的是趙愚汝被貶出京,死在路上。

士子們叩闕當然是罵韓宅胃陷害忠良,故意毒死趙愚汝,要官家把這奸相革職。

韓宅胄當時雖然服了軟,把趙愚汝的罪名開釋,恩蔭了子弟,還給他死后表奏了忠字謚號。

但這人秋后算帳也絕不含糊,被他找茬革了功名的士子不知凡幾。

逼得這位紀二公子不得不逃到壽威軍里去保住功名。

沒有這件事,趙老夫人豈能如此匆忙讓他娶順昌縣主,說到底是為了替他謀個勛貴子弟的武職,在宮里當差也就避開了和書院士子們天天混在一起。

而他要是不娶趙德媛,樓云也不至于到她面前來。

更不會重新提起往事。

第二件,就是陳文昌。

“以往并沒有聽說你們公子要來明州城的事。他在泉州蕃坊不是已經打算買下隔壁兩座小院子了?”

她不由就覺得,陳文昌突然要在明州定居一定有原因。

會不會是前陣子在三元閣和舊友們詩會后,他才想起的念頭?

他和紀二這些人重聚,熱血上頭,他就覺得還是離京城近一些,離小伙伴們近一些,然后在天子腳下好鬧事了?

那她寧可住到陳家大宅里去。

“回大娘子的話,并不是這些日子才想起要遷居的事。公子在從唐坊回來的船上,就有了在明州城定居的打算。”

馭龍當然就要為陳文昌解釋。

他雖然沒跟著陳文昌出去游學,但這幾年跟在他身邊,尤其這回去了孫府,也聽說了不少七八年前他游學到京城里的事情。

“公子雖然沒有說過,但小人看。公子也是知道唐坊的事務煩雜,在明州城大娘子才好安排的原因。”

季青辰讓了他退下,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皺眉自語著,

“他在船上就有這個打算了?”

陳文昌對她是不錯,可她并不認為陳文昌僅為了她的一些方便,就會連父母也不顧。遷到明州城來。

說到底。他能去唐坊求親,不也是為了家里?

難道他是有了什么別的想法,覺得她婚后不適合住在泉州?

她不由得就想想起了樓云。

卻又覺得自己多心了。

陳文昌真要有這個猜疑。就讓她住在內宅,和官府打交道的事情交給他就好了。

“大娘子,寄舶港那邊,眼前也不方便馬上過去。”

烏氏迫不及待。馬上說起了泉州城的事務,

“福建八大綱首都有人在爭著那寄舶港。如果能在東海先把八珍齋的生意做好了,叫他們都分了些利潤。只要樓大人一句話,這港口就落到咱們手上了。”

八珍齋是福建八大綱首合股所建,季青辰經營好了。他們當然在寄舶港上要退讓。

季青辰隨意地點著頭,烏氏卻又陪笑道

“這些事,本應該是到泉州后。大娘子去和樓大人商量的。陳家因為這回搶了去東海的風頭,不好為大娘子再去要寄舶港。否則在那些綱首親戚們里不好說話。眼下要留在明州的話。大娘子何不趁著樓大人還在的機會……”

季青辰聽到這里,正應了她剛才對陳文昌的猜測,不由得就心中一動。

她回頭看了季媽媽一眼。

那老婦看向她的眼光也有些晦暗不明。

季青辰苦笑道:

“我猜,文昌公子應該是知道樓大人的事情了?”

季媽媽微一沉默,在勞四娘和烏氏還沒有聽明白的時候,這老婦就點了頭,道:

“陳家這位,應該是不打算叫大娘子去泉州城,和那位國使大人有相見的機會。”

季青辰還未如何,勞四娘是一臉吃驚和擔憂,烏氏更是不知如何是好的慌亂了起來,結巴道:

“大娘子,這……這……”

季青辰卻笑了起來,嗔道

“有什么好怕的呢?自我和他議親后,我和樓大人見過幾面?說過幾句話?哪一樣我說不清?他要是真的覺得我背著他有別的心思了,哪里還會叫馭龍來和我說這些?”

陳文昌對樓云的心思有所猜測,她也知道是遲早的事情……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第二日,季青辰戴了帷帽,帶了烏氏和勞氏,坐船到了東渡口市舶司港口。

她正等著了季辰虎從普陀港回來,她便把家里的事托給了他,自己坐了一條唐坊海船。

遞了出港牌子,海船沿著海岸線向泉州方向駛去。

這船出海的名義,當然是勞氏把烏氏送出去一段,讓她從臺州港轉船回泉州城。

她總不可能明著去接陳文昌。

而她這邊剛出了港,樓云就在東渡門邊的驛館里得到了消息。

他為了準備趙德媛的訂親禮,讓趙小弟在紀府陪著趙德媛,他搬出了紀府,剛幫著趙家過了草貼、細貼的兩道禮。

他也是因為驛館就在渡口附近,好知道季青辰離開的消息。

“大人,小人告退。”

陳洪那邊,派老管事遞了信過來,所以他已經知道陳文昌這兩日就要回來的事。

陳洪還把陳家打算擴大明州城的貨棧,和唐坊合股做山寨生意的打算給說了一番。

“陳文昌留在明州城?”

陳家的管事已經退下,樓云卻是皺眉地自言自語。

他先看了陳家的計劃。

八珍齋的貨分成了三等,上品,中品和普品,其實也就是把八珍齋原來的正品生意加上了唐坊山寨貨的生意,根據不同的主顧賣不同的貨。

樓云對這樣利益均沾的生意,當然不會有意見,反正他的市舶司能收足稅就行。

然而他卻對陳文昌打算在明州城成親定居有些意外。

張書吏送著陳家的管事回去了,回過頭來也在想著和他同樣的事情。

這老書吏不由得捋須沉思。

“大人,這事有些古怪。難不成因為大人離開唐坊時,把老朽和駿墨留下來的事情,讓文昌公子有所猜測……”

樓云皺眉踱步,來回走了十幾趟后,他到書房門前喚了樓葉、

他要準備快馬離開,趕去臺州港。

陳文昌在福州耽誤了幾天,所以現在應該離臺州近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宋朝好丈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