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好丈夫044 白發老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宋朝好丈夫 >>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列表 >> 044 白發老巫

044 白發老巫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2日  作者:鄒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鄒鄒 | 宋朝好丈夫 

季青辰聽著蕊娘回報到這里,自然也知道三郎不管和樓云有了什么密約,反正是沒吃什么苦頭逃了出來。

至于他現在能得到樓云的賞識,這國使甚至愿意幫他出手,驅動龐大船隊威懾唐坊,來謀奪這唐坊坊主之位,如此想來,如果不是怕三郎被利用,又最忌外人挑撥離間,她何嘗不是和李定文一樣,滿心歡喜?

他們三姐弟畢竟十年患難。

黃七郎顯然和她想到了一起,疑惑問道:

“聽說樓大人很看中三郎的武藝才干,有意讓他從軍,但按理說,留你為坊主,帶他回大宋豈不是更加容易?大妹子,以我看——”

他心里想起了三年前王世強酒醉時,曾經滿臉深恨地提起過的,他是中了樓云和樓鸞佩那兩兄妹一起共謀的離間計,才會匆忙悔婚另娶的事。

而在他黃七郎看來,樓云為了福建海商,早有預謀地離間唐坊和四明王氏實在是順理成章。

然而不確切的消息他并不敢胡說,明州樓氏和西南樓家也是兩回事,他只能提醒,道:

“也許是他知道你們之間以前的婚約?因為王家和樓家的聯姻,所以他顧忌你以后記恨他也姓樓,所以才如此行事,要推三郎為主?”

“黃七哥,他自己姓樓,都能支持福建海商和樓家女婿王世強爭奪東海了,怎么還會擔心我因為記恨樓夫人而怨上他?”

她苦笑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只是覺得這位樓大人,心思綿密,謀劃長遠,就算反對朝廷北伐,在心中應該也有他的計劃,還需要看一看再說,至于他要壓制泉州的南班宗室,整頓泉州水師的意思,海商里看明白的人也不少——”

她在黃七郎面前,并不隱瞞她不愿意接受江浙籍的秦從云為國使。

“他想在趙官家面前立功,也是個懂海上生意的合適人選,所以我才托了嫂子,在普陀寺尋了一個舊新羅的寺奴,替我推了他一把……”

所謂南班宗室,她以往就聽王世強說過,一百年前靖康之變后,趙氏殘余的宗室在南渡后幸存的已經不多,為了防備金軍南下趙氏覆滅,宗室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宗室隨新登基的宋高宗生活在京城臨安,隨時準備從江浙出海而逃,稱為北班宗室。

還有一部分則被分散送到了福建泉州港定居,稱為南班宗室。

一百年過去,宗室自然也是人口越來越多,總有些不肖之徒開始魚肉百姓,在泉州的趙秉謙就是有名的豢養海賊,打劫番商的惡劣之人。

他甚至還和泉州水師勾搭起來,導致一度繁榮,萬國來朝的泉州港有了衰落之狀。

四年前,官家點了樓云的探花后,因為他以往還有八品軍功,祖上又是駐西南的漢軍出身,所以才留了他當朝奏對。

這些傳聞,她都從宋商嘴里聽說,想來這國使之所以當時就被官家授了四品市舶司提舉官的官職,必定是官家對泉州宗室的惡行有所耳聞了。

樓云也算得上是京官外放,官家自己的班底。

所以她聽聞他借敘職之便,在關鍵時刻進了臨安,有爭取出使高麗的意思,便使了計,換了四明王家在普陀寺里開光的壽禮。

如此一來,便讓推薦秦從云的王老大人被官家訓斥,閉居在家。

李先生站在一邊,聽得她和黃七郎竊竊私語,才知道她如此謀劃,手已經伸到了臨安城的皇宮,心中震驚。

他頓時想了起來,應該是在大半年前朝廷里的國使人選已定之后,她和福建陳家的議親才驀然由不冷不勢地變熱鬧了起來,現在看來,她全是為了給國使留個好印象。

他雖然早知道大娘子對大宋的關注異乎尋常,仍是對她的步步為營暗暗心驚,不由得就想起,因為有個這樣的堂姐,難怪二郎才會在成年禮后,明明有著大好形勢,卻不吵不鬧,安安分分去了高麗讀書。

季辰龍離開時,留給他的話就是,在大娘子沒有建好海船之前,千萬不要和她作對。

否則,她連季辰虎都敢下手。

果然被他說中。

李文定心里咋舌,眼望著海面上被查帳逼得到海上打劫,眼前和外人勾結演得熱火朝天的季辰虎,知道他畢竟還是不如二郎明白自己的姐姐。

他這樣思索著,剛才的季青辰卻也明白,她沒有把事情完全透露。

她在泉州蕃坊里安排了一個小小的唐坊分棧點,那里的兩個心腹早在半年前就和蕃商斜力刺暗中通信,教他辨認八珍齋銅鏡真假區別,再助他一舉在趙府門外拿到贓物的事,她留在肚子里沒提。

蕊娘的二叔就是泉州分棧點的頭目,他前些日子申請要回坊,也不是因為生病,而是在泉州不小心被市舶司的稅丁發現他和斜力刺過從甚密,所以還是回唐坊避個風頭為好。

但她自問沒有得罪樓云的地方,不明白他怎么就一個試探都沒有,馬上就拉攏三郎和她作對,她本來以為他會召她去宋船上拜見的……

至少也要暗示地問一句,她是不是愿意放棄對韓參政府的金源支持,再加上一堆廢話BLABLABLA,才更慎重吧?

如果是因為王世強向她求親,他樓云要為王夫人樓鸞佩出頭,故意壓制她這個**妹夫的狐貍精,這樣公私不分的也太叫人小看了些。

樓云要是如此人物,王世強又何必忌憚他?

至于樓云挑撥三郎來和她作……

她遠望海面上九桅福建巨船,樓云在船頂樓臺上不知是不是已經看清了唐坊的形勢,已經轉身不見蹤影。

她也僅是微微而笑。

她和三郎的意見不和她心里當然明白,與外人無關,然而不論是這位國使大人還是明州的樓大小姐,如果兩次三番要壞她的事,她自然也不能拱手認輸……

“季媽媽,依你看……”

她當機立斷,轉眸看向了一直沒有開口的季媽媽,“這位國使大人的用意如何?媽媽今日盡可以直言——”

“坊主下問,老身自然是知無不言……”

這老婦抬起頭,幽暗的雙眼在樓頂火光中深不見底,慢慢說著,

“若老身是大宋國使,來到這東海之上要辦的事既不是拉攏三郎,也不是結交大娘子,他要辦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掃蕩八珍齋山寨貨。”

她心中一震,抬眼凝視季媽媽,半晌無語后才笑道:

“……媽媽繼續說。”

“他要辦的第二件事是控制唐坊十二條河道,如此一來,在東海上沒有了山寨貨,福建海商在可以自由進唐坊順利泊船,兩件事缺一不可才能讓福建海商重返東海而獲利,他市舶司里的商稅必定會隨之提高,不論是用來建船,修整水師,都足足有余,而在朝廷中——”

季媽媽雖然是內庫管事,卻沒有資格成為二十九人里老會成員之一。

她雖然掌管季青辰的所有嫁妝帳目,打理她的生活起居,以前也是南九州村子里唯一一個格外擁有三間茅草屋子,專門放置幾百年傳承下來的三四千卷竹書漢冊的中土遺民,然而她卻被嚴禁參加任何坊中的議事。

這一次她說起這些,眼光獨具,條理分明,不由得眾人側目。

季青辰凝神以聽,只見這老婦目視烈火光焰中的深黑大海,緩緩說道:

“國使可以借提親之名,把大娘子誘出唐坊,在船上擒拿回大宋,處置以不守信義之名,偽造奪利之罪,再讓大娘子以海外番首之名,回朝按舊例受趙氏官家厚恩赦罪,冊封賜金,留在臨安終老——如此一來,不僅大宋仁義之名遠播海外,這些年來一直和唐坊交結的四明王氏、臺州謝氏都可能受此事牽涉,如果朝中有與國使為敵的江浙籍官員,想必也會暫失圣心……”

聽到這里,幾乎要踏進圈套被擒拿的“海外番首”季青辰還沒有如何,黃七郎卻已經是臉上變色。

他當然知道,與樓云為敵的江浙官員都是王世強北伐大計能實行的關鍵依靠,不由得對季媽媽刮目相看。

姜果然還是老的辣,難怪這季媽媽當初不過是三郎的刀下游魂,如今卻成了坊主的親信。

南九州島百座村落中的大巫祝畢竟不比尋常。

他早就聽說,季媽媽、瓦娘子等一大四小的五位巫祝,在南九州島村落中傳承掌握了自漢代、魏晉而流傳下來的巫藥和醫術。

而且,在這數百年中,當宗主汪氏要帶領上萬中土遣民們出外集體捕漁、狩獵、避疫病、防臺風時,當他們和山賊海盜,甚至和扶桑本地不懷好意來搶劫的領主發生小規模戰爭時,她們這些巫祝們都會負責占卜問天,祈求勝利。

在遠離中土,又與扶桑內地隔絕的漫長歲月里,神婆巫祝是南九州島遺民生活里必不可以少的一部分。

而對季青辰而言,更重要的是,她們是南九州島里極少數代代傳承漢字、漢書,并且一直頑固維系扶桑遺民與海外中土之間血脈關系的小團體。

即使她收養許淑卿之后,十分排斥巫祝們利用巫術迷信來攬權蠢民,卻仍然不能對她們視而不見。

唐坊在坊學里禁止巫藥、巫術,推行基本衛生知識,請兩浙路的宋醫郎中不時來坊中傳授醫術后,季青辰也由此而知道:

在宋代之前,宮中的巫咒屢禁不絕往往是因為識字人的少,醫者短缺,普通宮女仆役偶然生病,絕不可能有宮中御醫、醫女們來診治。

生病者被發現后,只會被趕出宮外。

于是,偶爾能救命治病的巫藥、巫咒在宮中盛行不衰。

直到宋代提倡文治,醫者漸多,從宋仁宗時起開始,在皇宮后門外偏僻處專辟了給仆役養病的院落,醫官、醫童開始允許給宮女診病,巫藥、巫術才漸漸在宮中勢微。

于是,她也沒有把五位巫祝俘虜趕出唐坊,而是拘束在了身邊,利用她們本來的能力成了她內庫里的管事媽媽,就連她們名下的奴口也用十副鎧甲一并從季辰虎手里換了過來。

鞠躬感謝md12的PK票,鞠躬感謝清風小細雨的PK票,因為親們的支持讓宋夫上個月得了PK第六,謝謝大家。

為您提供、、、、、等小說在線閱讀!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宋朝好丈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