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好丈夫017 兄弟相爭(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宋朝好丈夫 >>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列表 >> 017 兄弟相爭(下)

017 兄弟相爭(下)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3日  作者:鄒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鄒鄒 | 宋朝好丈夫 
按書名

按作者

把本站分享到:


樣式設置


推薦閱讀:

小貼士:頁面上方閱讀記錄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季洪知道,這三年,她在這小院子里沉默不出,而王氏貨棧里那些碼頭仍然是熱火朝天;

她半點動靜都沒有,風淡云清地帶著小蕊娘過閑居日子,王世強手上那十座集裝箱卸碼頭,十四座控制所有水力吊裝機、集裝箱吊裝機的貨棧都如常運轉。.

棧里的水力機械是當初建坊時,借著王世強從大宋請來的諸多河道上能工巧匠,由她提議,那些工匠們商量著設計出來的,此外,還有三十座集裝箱倉庫,最后兩座商鋪是專用來出售集體箱貨位,由唐坊和四明王氏聯合特制的散貨集裝箱,不僅在大宋江浙小海商、小貨主中強制推行,而且在扶桑也推銷給了瀨戶內海沿岸的行腳商們,讓他們每在季風季節里同時下單,以節省成本。

可謂是流金如水。

就算王氏貨棧按合契每年給唐坊的分帳一厘都沒有少,而且一年比一年賺得多,坊里誰不知道王世強手上就是唐坊十二河道的要害所在?

而王世強已經不可能是坊主的夫婿了。

季洪的背心微微有冷汗滲出。

他當初聽說她讓二郎燒了幾箱子贈禮時,本來還覺得大娘子畢竟還是‘女’子,小家子氣了些,如今看到這古‘玉’,這才明白她在三年前就等著這一天了。

等著最好的時機,一舉把唐坊的產業拿回來。

“另外,王氏貨棧最近在唐坊西水‘門’外,筑后水川邊建了一座小觀音院,你知道吧?”

她繼續道。

他早已經是心中凜然,連忙點頭,

“是,小人知道,二郎已經安排了人打探過,那是王綱首‘私’下名下的觀音院,里面放著四座鑄錢爐,每爐每天可以鑄出五千枚的扶桑平泉幣——”

這類把含銅量高的優質宋錢偷運進扶桑,再在爐中加錫、加鉛,一枚宋錢換鑄成十枚甚至二十枚扶桑平泉幣的暴利生意,還是大娘子開的頭,只不過她現在也已經是不做了。

“燒了那座觀音院。”

她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頓了頓又吩咐,

“然后把說明這次火災事件的書狀、錢爐證物,還有和王綱首勾結合伙開鑄錢爐的太宰府官員的姓名,他們之間的書信,一起送到王老綱首手上去。”

王老綱首,那當然就是王世強的庶叔王則棟。

當初唐坊和綱首們一起停止偽造扶桑貨幣的決定,是他向大娘子提議,然后所有在唐坊內外暗中設點開爐的江浙海商們,都一起廢爐停止。

從此,仗著大宋的優質銅錢和遠比扶桑先進的‘精’淬技術,印**印得大發橫財的這‘門’生意就完全消失了。

原因是臨安城趙官家連下十一道內旨,禁止大宋銅錢外流。

“另外,再把這些證物送一份給謝十三公子。”

她輕笑著,

“我知道王老綱首年紀大了,就指著王綱首這侄兒將來替他養老,難免心軟,況且他也不是為了自己,他‘弄’到手的這些錢也和我當初靠這‘門’生意‘弄’到的錢一樣,都送到了大宋,我也只是想讓官家聽到一些風聲,知道韓宰相也不是他嘴上那樣公忠體國——”

禁止宋錢外流,當然是因為大宋也缺銅錢,國內的宋錢不足,直接就會導致紙幣‘交’子貶值,物價不穩。

她側頭看向季洪,又問著,

“你覺得如何?二郎如果在此——”

“這些事,二郎當然全看大娘子如何愿意,他就讓小人們怎么辦——”

他聽到她一環扣一環直擊王世強命‘門’的吩咐,哪里還敢再說一個“不”字。

更何況季二郎對于王家的毀婚也是暗惱在心,他只能屏著氣息,按她的意思,喚了外面一個心腹的棧丁頭目進來。

他低聲叮囑,袖了古‘玉’在那棧丁頭目懷里,讓他把事情悄悄向李先生‘交’代清楚。

不管王氏貨棧的那些管事懷疑還是不懷疑,總言而之,今天這些碼頭、貨棧和商鋪就要全回到大娘子的名下。

至于觀音院的那把火結果如何,只要證物分別到了王綱首和謝十三公子的手上,依他看,大娘子眼前對結果其實是不太關心的。

大宋,離唐坊太遠了。

他又快又穩地再召來兩名棧丁頭目,把事件一一安排妥當,抹了頭上一抹冷汗,按了按心口里劇跳著的心,覺得自己的臉‘色’應該很平常了,不會讓大娘子覺得她自己像活夜叉了,他才小心回過了身來。

這時,他卻看到大娘子正看著紙‘門’斜歪,落葉沾地的南屋。

那是季辰虎的屋子。

“大娘子,三郎他既然平安無事——”

“我只怕他已經是冒犯了國使,而不是被國使所救。”

她嘆了口氣,雙掌一擊,掌聲清脆,喚道:

“來人——”

隨著她的聲音,淺綠瓜棚藤影之后,當初小蕊兒跳出來的小院角‘門’里,便走出來一個老‘婦’的身影。

她頭發‘花’白,腰干硬郎,一身宋服灰藍‘色’衣裙,眉間卻濃‘艷’地用草汁和著眉黛,描著深綠‘色’的古拙避邪額紋,更襯得她一雙老眼幽深。

“季媽媽好。”

季洪連忙向這族里的長輩低頭,剛剛從屋里跳出來的小蕊娘雖然還是一臉笑嘻嘻,畢竟悄悄放開了季青辰的衣角,規規矩矩站得筆直,心虛地瞟了一眼她丟在了廊板上還沒有撿完的干蝦米。

她當然認得這老‘婦’是季青辰的心腹大管事季媽媽,也是她這大半年來被養在季家小院里的管教媽媽之一。

“大娘子,我已經傳訊給海蘭姑娘,她和坊里那些在近海上尋找三郎的漁娘子們,如果遇上國使座船,切不可怠慢——”

老‘婦’的聲音沉穩,不等她吩咐,已經把她擔心的第一件事情安排妥當。

唐坊東坊都是宋商,西坊是扶桑商人,南、北兩坊就是各自被季辰虎和季辰龍兩兄弟游說,從南、北九州的遺民漁村里遷來的坊民。

北坊近二千戶由季辰龍在季氏貨棧管理,北坊三千余戶由季辰虎在南坊大屋管理,余下一千余戶就是歸季青辰的內庫管理了。

全坊二十歲上下的未婚壯丁也有三千人,同樣年齡的娘子們卻只有一千三百位,她們也都會在淡季時出海捕漁,漁‘女’們的尖頭漁船當然不會和季辰虎一樣離開唐坊海面百里之外,只會結隊在附近海‘潮’中尋找季辰虎的下落。

今日輪值的頭目,便是李先生的三姑娘李海蘭。

她也是二郎季辰龍的青梅竹馬。

《》全文字更新,牢記網址:

的鄰居:


上一章  |  宋朝好丈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