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順隆書院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呂不正本章:
唐慧執掌唐朝建筑工程公司,接手商業區規化和民國古城旅游開發項目,也徹底使得唐寶從中解脫出來。
可惜唐寶依然沒能空閑下來!
“嘿,蘇總,真是稀客啊。”今天老爺子剛搬回自己的專屬大院,莫大的唐家老宅,只剩下唐寶一個人在家。可是他很快便迎來了一位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客人,那就是首鋼公司的副總經理蘇鵬。
見蘇鵬來訪,唐寶也只能起身相迎,熱情地招呼。
“呵呵,小唐,前些日子我們談過首鋼公司的事情,你是否有過考慮啊?”接過唐寶遞過來的茶水,蘇鵬開門見山的問道。
唐寶微微有些暗惱,蘇鵬還是想從他這里入手推動首鋼公司股改,想把他捆綁到戰車上去啊。
“蘇總,你的意思我明白,可這事情絕對不可能!”唐寶斷然拒絕道。唐家并沒有外人所看見的那樣風光無限,他是有心無力啊。
聽到這個答案。
蘇鵬也露出失望之色,暗嘆,“還真像劉市長所說的那樣,唐寶之所以跟牛大國提入股首鋼的事情,只是在敷衍牛大國啊。”在來唐家老宅之前他在腦海中羅列出了無數條理由,但卻被唐寶的堅決的態度給打擊的支離破碎,愣在原地,竟然再也無法拿出一個說服唐寶的理由。
“唉……蘇總。你的心情我明白,但首鋼公司的事情,我一個外人插手進去實在是不合適的。”或許意識到剛才的語氣太過強硬,唐寶放緩聲音道。
蘇鵬只是首鋼的副總經理,上頭還有總經理和黨委書記呢,他們都沒有出面,顯然是對首鋼股改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熱衷的,甚至可能是強烈反對。若是他和蘇鵬談首鋼股改的事情,無異于站到蘇鵬一方,跟其他首鋼公司的領導對著干!
“嗯。蘇總,你推動首鋼股份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唐寶問道。
“當然是為了首鋼公司成為一家更好的企業!”
唐寶搖搖頭,蘇鵬的回答實在太過虛無飄渺了,也許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搞股份制改革的真正意義。只能說他是單純的為了改革而搞股份制改革,根本沒有摸清楚股份制改革的意義,他腦子里也是一團漿糊。
“額……”
蘇鵬說完就覺得不妥了,這話簡直說得像個白癡似的。“小唐,其實我對股份制的了解也是極其有限的。是在最近兩年首鋼搞承包的效益持續降低的背景下,才慢慢關注股份制。聽說股份制改革可以明晰企業的產權和治理權,也能改善內部的管理機制。當然我是理想是可以將首鋼煉制的鋼材賣到歐美市場,跟歐美鋼鐵企業一起競爭,給國家創匯!”
“嗯。”
唐寶嗯地應了聲,暗想這才有點譜。
“方總。在首鋼公司內部沒有明確地做出改變的決心前,我是沒法介入的。此刻你來我這里,完全沒有意義。”
改變?
哪有這么容易啊!
蘇鵬苦笑著發出一聲嘆息,首鋼的效益雖然在緩慢地下降,但是依然處于盈利狀態,跟其那些年虧損靠政府財政支撐的國營企業相比,日子要好得多,大家都非常滿意目前的情況,沒有幾個人愿意去改變。
可是。
以首鋼的態勢,這種好日子也維持不了三五年了,到時候也會變得跟其他國營企業一樣,要向政府伸手。并非是只有他一個人看見了這場危機,可是沒被逼到絕路,就沒有幾個人敢大改啊。
幾年之后,是否還會留在首鋼,誰也說不準,或許被調到其他地方任職了呢……抱著這種心思,包括首鋼黨委書記等高層都希望維持現狀,需要穩定。
都不愿意冒險去嘗試著改變!
而且……
目前,首鋼的首鋼的黨委書記趙武峰已經到兼任冶金工業部的副部長了。或許兼任了一兩年,就會把首鋼的職務給辭掉。作為首鋼副總經理的蘇鵬,將會有很大的機會執掌首鋼公司。
因為只有他沒有啥背景!
首鋼效益好的時候,或許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執掌首鋼公司,但是大家都清楚首鋼將會變成爛攤子的情況下,有背景的都基本上會申請調離。就拿最近一年的人事變動來說,調離的正處級干部已經超過了十位,而且還在繼續……最后,也唯有像他這樣沒關系的留下來為首鋼的墮落負責。
所以。
蘇鵬迫切地急于在首鋼公司搞股份制改革,也有為自己考慮的因素在內。
“嗯……小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蘇鵬平靜地說道。“你放心,首鋼公司搞股份制改革是我蘇鵬一手推動的,就算出了事情,也絕不會牽連到你。我就想要你一個準話,等我推動首鋼內部改變后,你能給首鋼帶來哪些飛躍。”
“呃?”
聽到蘇鵬這直白的問話,唐寶也是一愣,暗嘆蘇鵬對他的期望值很高啊。飛躍?說得輕巧……
做起來難啊!
“美元外匯不會再是首鋼的難題,技術設備升級……我只能說盡量,你應該清楚外國人不會把真正的先進煉鋼技術賣給中國的。至于首鋼的內部管理機制,這取決于你們改變的是否徹底,我沒法控制。”唐寶說道。
“嗯。”
蘇鵬也懂,管理機制問題是國營企業的難題,他也不會天真的以為搞股份制改革就能一勞永逸。
實話說,對于唐寶的回答,蘇鵬是有些失望的,與他期待值也差上不少。但是好歹有收獲,不像那晚飯局上干脆閉口不談。
又隨意地聊了幾分鐘。
蘇鵬就離開了。
他明白首鋼搞股份制改革的事情,還需要自己去努力,只要首鋼內部沒有下決定要搞股改,唐寶就不會承認今天所說的一切。
“呼。”
將蘇鵬送出唐家老宅,唐寶也終于松下一口氣。對于蘇鵬的執著,他也只能表示贊賞和欽佩。
首鋼股改涉及到許多方面,包括體改委、冶金工業部、京都市政府、財政局、內部高層和基層員工。
可以說。
非常復雜,也難怪沒有幾個人愿意去做。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