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作者:呂不正
國內,唐家老宅。》
“爸,京都晚報的文章是怎么回事?”京都晚報的文章表面上像是鼓勵、號召唐寶回國投資,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何嘗不是暗批、指責。察覺到不妥,唐慧顧不得上班,立即回老宅。
到了老宅才發現,唐寶的爸媽唐正軒和周琴,還有大姑唐敏都在。
“是啊,爸。我經常關注國內有關小寶的新聞報道,一般都是積極振奮的語調。可是這次輿論……”唐正軒狐疑道。
老爺子冷哼一聲,訓斥道,“一篇普通的新聞報道,瞧瞧把你們嚇成什么樣?誰都清楚小寶是在美國白手起家的,去哪里投資都是他的自由,誰敢強迫不成?國家會鼓勵引導回國投資發展,但是絕對沒有人敢強迫!小寶回國投資自然好,就算不回來,也沒有人敢指責唐家。”
老爺子的一番話,令唐正軒、周琴、唐慧等松了口氣。
“看來,這篇報道應該是京都晚報的記者私自刊登的。”唐慧眼睛微微瞇起來,喃喃地道。
“那也不盡然……我知道中央高層沒有這方面的心思。可是,難保地方上不會偷偷出來搞事,通篇看京都晚報的文章,可以明顯地發現都在試圖引導輿論,以勢壓人!”老爺子冷靜地說道。
“京都市政府?”周琴問道。
“這個很難說。就算不是它,但是文章刊登在了京都晚報上,也就說明京都市政府至少是默許的!畢竟,小寶從小在京都長大,回國投資的首選地肯定會是他熟悉的京都市。”唐慧解釋道。
想到京都市政府可能會在暗中搞小動作,唐慧心中便非常不痛快。誰搞事都輪不到京都市政府。最近兩年,通過福樂超市和唐朝工程建筑公司,唐寶在京都的投資沒有十億,也得有八億元。民國古城項目雖然一直擱置著沒動工,可卻是拿著真金白銀的收購了那些老房子,幫助京都市政府解決一大麻煩。
“國際制裁后,原本就困難重重的招商引資工作更是雪上加霜,恰逢小寶在國外弄出一些大動作,做空日本股市、收購美國環球影業、暗助時代收購華納兄弟、投資巴西……都是動輒數十上百億美元的投資。看到這些新聞,各地招商局的官員若是沒有半點想法那才奇怪了呢。”唐正軒道。
“嗯。”
唐敏抱著睡迷糊的娜娜,微微點頭。
“拉投資沒錯,只是這行事的風格實在過于狠辣,他也沒有考慮過如此做對小寶會有多么惡劣的影響。哼,千萬別讓我查出來是誰指使的……若是被我發現,一毛錢都不會投資給它!”唐慧恨恨地道。
“查?對方既然敢做,肯定有所防范。去調查報復倒顯得自己心虛似的。”老爺子平靜地道。
接著。
老爺子又繼續道,“做事的方法不可取。但是,這篇報道有一點說的沒有錯,國家經濟建設面臨著困難,需要支援!沒本事就罷了,既然小寶有這份能力,那就多做一點貢獻。都敢跑到巴西這種通脹率全球排名前列的國家投資,國內經濟環境再差也比巴西強,還有什么顧慮?”
唐正軒、周琴夫妻沉默,不敢多話,盡管唐寶時常往國內寄送許多東西、聯系不斷,可是他們卻從來不過問唐寶的生意。
“爸。外人不知道你還不了解嗎?小寶雖然沒有呆在國內,可是在國內的投資項目一點不少。”唐慧道。
“行了,慧兒,你也別太激動。爸也沒有否認小寶的貢獻不是……不過,小寶兩年里在國內的投資總額都趕不上在巴西十多天的投資額,這也是事實吧,難怪會有人說閑話!”唐敏道。
“哼,那你怎么不提小寶投資的是啥?別的不談,就一個租賃十萬公頃荒地的項目,國內誰敢拍板決定?”唐慧反問道。
她幫助唐寶打理國內的資產,自然是有切身體會,很多時候,你想投資入股某個國營廠,因為各種各樣的顧慮,地方政府和國營廠領導都不敢輕易答應。看不上眼的,地方政府又想甩包袱,拼命的推銷。
看著爭吵的兩姐妹,老爺子不由瞪著眼。
“小寶應該沒有注意國內的新聞報道……慧兒,你打電話過去,問問小寶的意見?”老爺子道。
唐慧心中不樂意,可是,老爺子開口了,也不好拒絕。關鍵是她心里清楚,拒絕也不管用,她不打,老爺子自己也可以打。
答應了,唐慧也不遲疑,直接起身將客廳內的電話抱過來。按完撥號鍵,干脆打開免提揚聲。
“喂!”
電話接通,響起一個女人聲音。老爺子一愣,但是唐正軒、周琴、唐慧都沒有任何驚訝的表情,顯然是早有預料。他們都經常和唐寶聯系,清楚唐寶身邊有個女助理。
“你好,我是唐慧,是唐寶的小姑!”唐慧知道凱特聽得懂中文,直接表明身份,說明意圖。
“請稍等!”
游玩了一整天,唐寶正在洗澡,突然聽到凱特在外面喊說是國內的電話。唐寶趕緊沖洗一下,便跑出來接電話。
凱特說是國內的電話,唐寶大概也能猜出是誰。國內經常同他聯系的人,也就老爸、老媽和小姑。
“唐慧,你的姑姑!”凱特拿來手機,壓低聲音,道。
唐寶了解地點頭,急忙接過電話:“喂,小姑,我是唐寶。國內現在應該是八點多鐘剛開始上班吧,怎么有空打電話給我?”
“沒事就不能打電話給你?”
“額,當然不是。以前小姑打電話過來時,都是在晚上的。這次卻改在早上,所以有點奇怪!”唐寶解釋道。
“對了,你爺爺、爸爸、媽媽、大姑都在。電話揚聲器也開著……”唐慧突然提醒道。
“啊?!爺爺、爸媽、大姑,你們都在家?”唐寶異常驚訝,接著,立即意識到了不同尋常。
心中不由一緊,急道:“家里是不是有事?”
“沒有,一切都很好,別瞎想。”唐正軒道。
“跟家里沒啥關系,這次聯系你,主要是京都晚報上的一篇有關你的新聞報道。我給你念念吧……”唐慧說完,直接拿起報紙念起來。
文章有一千多字,很快便讀完。
聽起來沒什么異常,可仔細想想又感覺有些耐人尋味,何況老爺子、爸媽、大姑、小姑都因這份報道聚集在一起,更說明了不簡單。
“這篇報道有人在暗中推動,立場也有問題,這都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你在國外接連投資了數百億美元的項目,難怪引起國內的眼紅。國內招商引資搞到現在,百萬美元級的投資項目便值得重視,千萬美元級的投資項目便是重點,過億美元的投資更是全國關注、寥寥無幾……從你手指縫里摳出點,都可能成為轟動全國的投資項目,加上你的身份背景,你說會不會有人動心?”老爺子笑道。
沉默。
唐寶無言以對。
最近,他弄得動靜確實有點大,想低調都難啊。京都晚報的文章雖說有威逼脅迫他回國投資的意味,但是并非一定帶有惡意。他們只是看唐寶財大氣粗,想多拉一點投資,提高政績罷了。
他理解這種心情。可是,唐寶也無奈啊。國內是經濟改革還停留在初期階段,做事非常謹慎。
唐寶是有心無力啊。他兩年前在國內兌換十億美元,留做投資,可是兩年都沒有用完,這便是明證。稍微重要點的行業都被國企壟斷,民營資本無法進去。可以涉足的行業,又無法吸納過多的資金。
“你的意思呢?”唐寶久久沒有回應,老爺子追問道。坦白地說,老爺子這一生閱人無數,但是卻無法看清唐寶這個孫子了。特別是唐寶在國外積累的財富愈來愈多,多到他驚駭的程度。
我的意思?
唐寶不由苦笑起來,暗想,您老人家逼小姑打電話過來,不就是希望我按照您的意思來做嗎。
“爺爺,我很樂意回國去投資,事實上在國內的投資步伐一直都沒有停下。嗯,再追加十億、二十億美元都不是問題,但關鍵是,國內有哪個項目能吃得下這些資金?”唐寶無奈地道,稍微緩和一口氣,又繼續道:“銀行、保險、證券、投資、基金等,我都非常有興趣投資,可是國家敢對我開放嗎?石油、礦產、電信、航空等也行,可都是國企專營,我還是難以進去。其他的工業、科技、電子、計算機等倒是沒有明確政策限制,可是國內高等教育人才畢業后直接由國家分配,民營企業難以招到高技術人才,怎么搞?許多行業,寧愿向外資開放搞合資,都不愿意對民營企業開放,你讓我咋辦,換個外資馬甲嗎,不擔心會落下口實?我倒是想搞房地產,可是國內的商品房市場還沒形成!回國內多租點地搞塊農場也沒問題,可是哪個地方政府敢租給我十萬公頃土地?一萬公頃,甚至一千公頃,恐怕都會瞻前顧后、畏首畏尾吧。”
老爺子等人都無言,唐慧則是抿嘴偷笑。
“非是我不想投資國內,而是時機未到!我留在國內的資金都沒用完呢,再向國內轉移資金也沒用,存銀行吃利息嗎?何況人民幣還在貶值,兩年前3.72元兌一美元,現在呢,4.78兌一美元,兩年貶值28!我預測還會繼續貶值……從資本投資的角度看,貨幣貶值會吞噬投資收益。在投資資金足夠的情況下再繼續用美元兌人民幣無異于是將錢往水里扔!”唐寶道。(未完待續。)
Copyright©梧州中文臺